怎么查客观历史资料(查历史资料在哪比较好)
如何核查历史信息的真实性
有几点需要斟酌吧:
1、首先,你的常识积累能够让你有个大概的判断(就像动辄就问中学生的那类s-b考题:国企如何改革才能成功,连专家、灵道都不晓得,一个十多岁的学生会晓得?苍天)
2、尽量找多种资料来对比。比如,雍正的争议比较大,像什么继位(传为十四皇子改为传位于四皇子),死亡(被杀、吃丹药慢性自杀、酒色掏空了身子),出身(隆科多之子)等等,还有就是比较严肃的争议,暴君抑或明君等。这些绝非清代野史或是清史稿哪一部书稿能够给你答案的。你只有尽可能的多参考几种不同的史类资料才能得知大概的真相
3、可以参考地方志,地方志虽然比较繁琐甚至让你抓狂,但是地方志的确会给你提供当时历史的流水账,在这些流水账中,你可以寻出真相的丝缕的痕迹
4、查看资料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但是要掌握一个同理,谁写的书都不会说谁自己不好。比如对张居正的评价,袁崇焕的评价,等等不一而足。官方的是一种观点,前朝和后代的官方资料的观点又有差别,民间文人的诗词以及戏曲等又观点不同且各自迥异。你要能够平心静气的进行比较
总之,你越是积累的常识厚实,那么你越容易找到真相——至少简单的真相
想了解最客观真实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哪里可以看?
建议你到书店买一些台湾的或者外国作家写的近代史方面的书 书中的真实性我保证不了 但一定会让你看到不同的观点
我想查历史人物和国际明人怎么查
历史人物资料,可以去人物所在地的方志办查询,也就是地方志办公室,地方名人传记都有记录在地方志里的,有些地区没有方志办了,那就只能去当地的图书馆碰运气了,看能不能借道地方志。
老干部档案就只能去档案局查询了,其他部门没有的。
不过,地方志还好办点,有正规单位的介绍信一般都可以借阅,但老干部资料…………你就基本别想了。
当然了,如果比本身就是政府、事业单位的,有正规需求的话,还是有机会查看档案的。
如何利用文献检索查找历史类文献
历史文献(史部文献)是文献的一部分。是关于历史方面的文字资料、言论资料、实物资料。我们一般把历史研究中能运用的资料称作“史料”,而史料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文字史料,如二十五史、甲骨文等。
2实物史料,象古迹遗址,古器物等。
3口传史料,象民间流传的英雄史诗、历史传说等。
面对如此浩繁的资料,人们已不在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其多了,而称之为“资料爆炸”或“知识爆炸”或“文献的海洋”。面对这一汪洋大海,你要想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不能或者不善检索是绝然不行的。所以文献检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史学检索意识:
①对历史学科要有学习乃至研究的兴趣,否则其它就根本谈不上。此点不必多论。
②在合适的时期初步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检索、搜集资料,并不断感到研究的进展,保持旺盛的兴趣。否则什么都收集,什么都不精不深,慢慢就会劳而无功,进而不果而终。
③要经常密切注意学术动态。平时注意积累,隔一段时间要翻看一下史学刊物,特别是动态刊物,掌握最新动态及研究成果。也免于积的过多。翻检费时费力,而使兴趣下降。
④要养成逛书店的习惯,通过逛书店了解史学著作情况,虽不一定都卖,但翻翻看看,也有益于了解动态。特别是关于史学书目,史学索引,史学动态之书,如有财力,最好买一些,个人用起来方便。
⑤上网浏览和检索。
检索工具类型:
1、书目,也称目录,它是将一批相关的图书进行著录并加以系统编排的一种揭示和报道文献的工具。它们揭示的文献内容包括书名、作者、卷册、版本、价格及文献所属学科源流等。
2、索引,记录和指引文献事项或单元知识,并按一定系统组织起来的一种检索工具类型。它的异称很多,有的叫“通检”,如顾颉刚的《尚书通检》;有的叫“检目”、有的叫“韵编”,这是中国式的叫法;还有两种外文译音叫法,一叫“引得”,是从英文“index”音译而来,,二是借用了日文汉字“索引”(读さくいん),为现在的通行叫法。
3、文摘,对文献情报的高度浓缩,它是把很多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摘录,并按照一定的分类法或主题法编排起来的一种检索工具。
根据课题的要求,进行文献检索可分为三个步骤:
一、分析检索命题
二、选择检索方法和检索工具
(一)追溯法 :以你已经掌握到的某种文献的作者在文献末尾所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逐一追踪查找的方法。
(二)常用法:指的是利用专门的检索工具来查找文献的方法。
(三)分段法,也称循环法:这是追溯法与常用法的综合,就是先利用检索工具查得一批文献资料,再利用这些文献资料所附的参考文献追溯查找,并且可以分期、分段地交替进行,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三、确实检索途径和检索标识
中文检索工具的排检方式大体有两大类
一类按汉字字顺排列,通常称为字顺法,包托形序法、号码法和音序法三种。
另一类是按内容编排,称标题法,包括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和地序法。
上一篇:网站怎么备案(网站怎么备案接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