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擒故纵是什么意思(女生说我欲擒故纵是什么意思)
欲擒故纵的意思是什么?
欲擒故纵的意思是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亦是三十六计之一。
成语故事:
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
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欲擒故纵是什么意思
欲擒故纵的意思是: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大人这里还不要就答应他,放出一个欲擒故纵的手段,然后许其成事。”
大人这边先不要马上答应他,使用一个欲擒故纵的手段,然后承诺他可以成事。
【例子】警方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让逃犯失掉戒心后,终于将他们一网成擒。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诱敌深入、欲取故予、欲擒先纵
【反义词】打草惊蛇、养虎遗患、放虎归山、养虎为患
扩展资料
1、欲擒故纵的近义词
诱敌深入
【解释】把敌人引进来,使它处于孤立而又不易逃跑的不利地位。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三节:“如果说诱敌深入在以前是有用的,那末在堡垒主义的第五次‘围剿’是无用的。对付第五次‘围剿’,只能用分兵抵御和短促突击的方法。”
【例子】围棋比赛时,小华利用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法,瓦解了对方的攻势。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用于军事方面
2、欲擒故纵的反义词
打草惊蛇
【解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九回: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白白地打草惊蛇,反倒是中了他做的手脚,实在是不好。
【例子】连长告诉我们,不要打草惊蛇,要对敌人进行围攻。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欲擒故纵”是什么意思?请问大家
意思是:欲:想要;擒:捕捉;故:故意;特地;纵:放开。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别人;先故意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或充分暴露;然后再下手。
欲擒故纵:汉语成语,拼音:yù qín gù zòng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无如作者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令读者猜一猜。”
白话释义:没有像作者这样写此等欲擒故纵的文章,故意让读者去猜想。
欲擒故纵的近义词:
诱敌深入
拼音:yòu dí shēn rù
释义:诱:引诱。引诱敌人深深地进入我方利于围歼的地区。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我们历来主张‘诱敌深入’,就是因为这是战略防御中弱军对强军作战的最有效的军事政策。”
扩展资料:
欲擒故纵的反义词:
1、放虎归山
拼音:fàng hǔ guī shān
释义:归:返回。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把敌人放走;留下后患。
引证:明 朱有炖《义勇辞金》楔子:“倘若一朝走了,便如放虎归山!”
白话释义:如果有一天让他走了,就如同放虎归山。
2、养虎遗患
拼音:yǎng hǔ yí huàn
释义:遗;留下;患:祸患。养着老虎;留下祸患。比喻纵容坏人;给自己留下后患。也作“养虎留患。”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白话释义:楚兵疲粮尽,这是上天要灭亡楚国的时候了,不如趁这个机会而干脆的。现在放弃不攻击,这就是所说的‘养虎自留后患’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