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锭值多少钱(古代银锭值多少钱一斤)
古代一两银子折合现在人民币是多少??
古代一两银子折合人民币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在北宋朝中期价值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在盛唐时期价值2000-4000元。
以大米为衡量单位,推算过银子的价值,虽然换算数字不一定准确,换算方法却值得参考。
比如: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如果当时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60.8元。
又如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可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等于2065元人民币。
又根据《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宋朝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扩展资料
银子的历史
在古代,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铜合金。
我国古代常把银与金铜并列,称为”唯金三品”。《禹贡》一书便记载着”唯金三品”,可见我国早在公元前二十三世纪,即距今四千多年前便发现了银。在大自然中,银常以纯银的形式存在,人们便曾找到一块重达13.5吨的纯银。
而银比金活泼,虽然它在地壳中的丰度大约是黄金的15倍,但它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因而它的发现要比金晚。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知道开采银矿,由于当时人们取得的银的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
公元前1780至 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银的价值为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纪,日本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银最早用来做装饰品和餐具,后来才作为货币。
一个十两老银锭能值多钱?
十两银锭相对存世较多,品相完好其价格越高,中等品相市场价格在5000元左右。
银锭是熔铸成锭的白银。出土银锭中年代最早的,是汉景帝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 所铸。汉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作白金 (即白银) 三品。
名词解释: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前后,民间交易多用金银。洪武八年(1375)发行宝钞(即钞)后,朝廷多次下令禁止民间以金银为货币进行交易,违者治罪。但政府发钞铸钱(见制钱)仍以银价为标准。银钞之间、银钱之间都有一定比价,同年定价,银一两当钱一千文,当钞一贯。明英宗即位后,放松用银的禁令,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并减少各种纳钞项目,以米银钱当钞。
古代100两银子相当于当下多少RMB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所以古代不同朝代价值不一样,如下:
在清朝中晚期100两相当于15000-22000元人民币左右。
明朝中期100两相当于60000-80000元人民币左右。
北宋朝中期100两相当于60000—130000元人民币左右。
盛唐时期100两相当于200000—400000元。
补充说明
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
中国用银作货币的历史由来已久,清代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地域不同,铸造工艺流程不同,各地银锭的器型各异、形式多样、名称繁多,现介绍一枚江西五十两方形银锭,与同好共赏。
扩展资料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比如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锭
古代的一两银子是现在多少钱?在古代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古代的一两银子,大约是现在的1/16斤,约31.25克,按现在的银锭价格10元/克,或银饰银制品的价格18~30元/克,一两银子大约在30O元~9O0元之间。那个时代银子的纯度没有现在高。若是按古董来估价,一两银子的古钱币,最低也价值好几千上万(民国银币)。
按实际使用价值来说,不太好估计。在古代,一两银子,可以让一个三五口人的家庭维持生活吃喝一年,按现在来说,相当于价值三至五万元的样子。
古代银锭成交价是多少
古代银锭成交价是多少,从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来看,早期的金银锭成交价格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价位,特别是在2006年,一系列的高价在市场上出现:在北京诚轩的春拍上,一枚南宋25两金铤(切半),成交价达到了21.45万元;在中国嘉德的春拍上,元代王开权铺五两金锭,估价4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5.4万元。对于普通者来说,与其追逐这些拍品,不如关注一下清以及清以后的金银锭。
熔铸成锭的金银锭,作为中国古代货币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金银锭可分为几种:船形、条形、饼形,不同形状的金银锭有着不同的名称,船形的一般称金银锭,条形的一般称金银铤,饼形的一般称金银饼。因为人们常见的是船形的一种,所以习惯上将金银铤、金银饼和金银锭统称为金银锭。在目前的钱币专场上都可以看到金银锭的拍卖。
2014年11月17日,黄金现货价格233.83人民币/克,白银现货价格3.16人民币/克,一枚50两的金银锭一般在1800克左右。所以,一枚金锭换算价格在42万人民币,一枚银锭在5688元人民币。高端金银锭价格一般在200万左右,而古代金银锭不是纯金银,是什么让金银锭价值有了那大的增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