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殖

鱼塘养鱼密度多少合适(鱼塘养殖密度多少好)

教会网 2022-11-18

一亩水塘最大养鱼密度

关于养鱼?一亩鱼塘要多少鱼苗?

鱼塘养鱼密度多少合适(鱼塘养殖密度多少好)

1四大家鱼亲鱼的放养密度

种类 每 亩 放 养 数 每亩搭养其他鱼类数

青鱼 10~15尾(总重200~250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8~10尾或鳙亲鱼4~5尾

草鱼 15~20尾(总重125公斤左右) 可搭养鲢亲鱼5~10尾鳙亲鱼1~2尾,池内螺蛳多时,搭养青鱼2~3尾

鲢鱼 15~25尾(总重60~100公斤) 可搭养鳙亲鱼2~3尾,池内水草多时可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草鱼10~15尾

鳙鱼 10~15尾(总重75~125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1~2尾(或不搭养),池内水草多时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亲鱼10—15尾

1.池塘选择

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证的上述主养鱼类完全一致。

2.水质要求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

3.苗种要求

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

4.池塘饲养

1)鱼种培育

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

饲养管理:鱼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

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

鲢鱼是套养鱼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

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

越冬方法: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规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顷用90%晶体敌百虫1.5-3.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打冰眼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

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正常养殖,建成一个个“水中池塘”,它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密养,产量高,易管理,易捕捞。集约化网箱养鱼,是一种把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和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一般每100亩水面设置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设置1亩网箱。例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放养体长13~20厘米鲤鱼种60~80尾,饲养200天,一般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

100平方左右的池塘能养多少只鱼呢? 急..

100平方左右的池塘能养可以养90-180尾左右。池塘养鱼密度一般和鱼的品种以及大小有关,大部分鱼种,每亩可以养600-1200尾左右。1亩等于666.67平方米,100平方米可以养90-180尾左右。养殖密度大的话,容易导致水体缺氧,也会增加受伤生病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水质。池塘养鱼的水质要求做到“肥、活、嫩、爽”。在实际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做到适时加注新水;合理投饵、施肥;适当泼洒生石灰。

同时日常管理过程中,每天早中晚坚持巡塘,检查有无浮头现象。检查鱼的吃食、活动情况。结合巡塘做好饵料、施肥、食场清洁,捞除残渣剩草,除去池内、池边杂草,捞除水面浮膜等杂物,发现病鱼要立即捞出。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做好防病,防逃,防洪,防旱,防害等日常管理工作。

池塘养鱼注意事项:

1、池塘面积及深度,不同的鱼儿对水体要求不同,水深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喜欢浅水,有的喜欢深水。而池塘的面积决定了养鱼的数量,为了保险起见,养鱼前,还要进行清塘,全塘泼洒生石灰消毒,以防有害细菌侵入鱼体,导致其患病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2、鱼种选择,一方面要选择当地适合饲养的品种,另一方面还要看看它的经济效益如何。目前池塘养鱼多采用套养的方式,一个池塘里可以养几种鱼,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养殖数量,提高经济效益,不过也要注意混养的选择,不要将有冲突的鱼养在一起。

3、饲料,鱼儿的正常生长和繁殖离不开平常的饲养管理,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做好设饵、施肥、调控水质和预防病虫害发生。

投饵。根据经验,日投饵量应结合“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鱼的吃食和活动情况),按“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进行投饵。

施肥。施肥分施基肥和施追肥两种。基把应施早、施足。追肥应少施、勤施。施追肥要“看天、看水、看鱼”进行施肥。

池塘养鱼放养密度

各种鱼的混养比例和密度可根据肥料饵料供应情况、混养模式、池塘条件及鱼种规格等确定。

在传统养鱼中,“肥水鱼”和“吃食鱼”的比例为6:4;采用配合饵料精养,可增加“吃食鱼”的混养数量,其比例一般为4:6。以草鱼为主体混养鲢、鳙鱼,混养比例为2:1或2:2;以草鱼、团头鲂为主体混养鲢、鳙鱼,草鱼、团头鲂的比例为1:3或1:4,草鱼、团头鲂与鲢、鳙鱼的比例为1:1,鲢、鳙鱼的比例任何时候均为4:1或5:1。其中,草鱼允养量为每平方米水面10~15千克;鲢鱼的允养量为每100平方米水面20~30千克;鳙鱼的最大允养量为每100平方米水面4.5~6.0千克。以鲤鱼为主体混养其他鱼的比例为6:4或7:3,鲤鱼的允养量为每100平方米水体90~180尾。由于鲤鱼争食性很强,在以主养老口草鱼的池塘,鲤鱼的搭配规格应控制在25克/尾,每100平方米水面数量不超过15尾。以青鱼为主体鱼的池塘,鳊鱼的搭配数量一般为每100平方米水面30尾。以鲫鱼为主体鱼,允养量为150~220尾;不论以那种鱼类为主体鱼,若银鲫和白鲫混合搭配混养,每100平方米水面,规格为40~50克/尾的白鲫混养数为30~45尾,规格为15~20克/尾的银鲫混养数为60~90尾。此外,罗非鱼是很好的搭配鱼种,规格为5~10克的越冬鱼种,搭配数量一般为每100平方米水面45~75尾。

(三)混养模式

目前我国池塘养鱼主要有以下几种混养模式:

1.以草食性鱼类为主体鱼的混养模式 通过给草食性鱼类投喂草类,利用草鱼、鲂鱼的粪便肥水,饲养鲢、鳙鱼等。这种混养模式以水草和种植青饵料为主,可适量添加部分精饵料。由于饵料来源较容易解决,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好,该混养模式在我国较普遍。

2.以滤食性鱼类为主体鱼的混养模式 即以鲢、鳙鱼为主体鱼,适当混养其他鱼类,特别是混养摄食饵料碎屑能力较强的鱼类如非鲫、银鲴等。这种模式以施肥为主,同时投喂草料。由于肥源广,成本较低,我国不少地区池塘养鱼以这种模式为主。

3.以杂食性鱼类为主体鱼的混养模式 以鲤鱼或鲫鱼为主体鱼。前者北方多见,后者南方多见。以鲤鱼为主体鱼的养殖类型以投精料为主,养殖成本较高;以鲫鱼为主体鱼的养殖类型以施肥为主,养殖成本较低。

4.以肉食性鱼类为主体鱼的混养模式 该混养模式主体鱼以青鱼为代表。由于螺、蚬类天然资源较少,青鱼颗粒饵料还未完全解决,故这种养殖模式不多见。

鱼塘养鱼密度多大好钓鱼

主养塘亩放50克左右的湘云鲫1000尾,另放草鱼200尾、鲢鳙鱼100尾;池塘水深度不够的,放养密度应酌情降低。混养塘可在草、鲢、鳙鱼塘中放养湘云鲫500尾左右。网箱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120—150尾。

不能与鲤鱼、罗非鱼等食性相近的鱼混养,因湘云鲫抢食较慢。

注意啊,不知道你主养的是什么鱼,上面的是主养鲫鱼的。你可以看看。换水一般是看水质而定,更放养密度,和温度,投饵有关。主要看水质。消毒一般是投种以前消毒的。鱼苗下水时候消毒。中间除非发生病害。一般不用杀毒了。不知道你是否是老唐。老唐淤泥太后也容易有病。但没一点淤泥,不容易培肥水质。呵呵。你要没养过鱼啊,最好初期少养点,养稀点,放的鱼苗大点100g以上的,不容易死鱼。还不知道你的具体地理位置,是长江以北还是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