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收藏

蒋永义的印多少钱的简单介绍

教会网 2022-10-17

扬州知名的书法家有哪些!

扬州知名的书法家有吴树、赵洪亮、王景琦、朱兰英、赵斌。

蒋永义的印多少钱的简单介绍

1、吴树:

吴树,原名树曾,晚号古瓢,瓢庐主人,1932年8月出生于古城扬州。自幼秉承家学,喜爱金石书画。后又受其父好友、金石书画名家蔡巨川先生,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孙龙父名师指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成扬州一代书法、印章名家。

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理事,扬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名誉理事,扬州市硬笔书法协会会长,扬州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竹西印社常务理事,扬州大学中心校区书画协会名誉会长扬州鉴真书画院高级顾问民进扬州书画院艺术顾问。

2、赵洪亮:

赵洪亮,字散石,江苏扬州人,书法家、国内数所艺术院校特聘书法教授。四岁起随父学习书法,临池三十余载,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擅长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等多种书体。

尤其是小楷自成一体。多年从事大学、中专、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建树颇丰,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展赛中获奖。精通篆刻,独创了一笔连体空心字,且正反连写五种书体,并接受电视台专题采访。

3、王景琦:

王景琦,字容庵,号蓉湘,以字行,江都仙女庙人。近代扬州著名书法家、诗人。有《梦笔生花馆诗集》。王景琦出生于江都龙川街一处官宦宅邸,父亲王钧甫,光绪初曾督办浙江海塘工程,勤勉守职,海塘工程成效显著,提升官阶,领知府衔。

王景琦幼承家学,书艺超绝,青年时被推为江都孝廉,光绪二十八年24岁中举。以知县分发广东。民国后归故里。曾为江苏省议员。能诗善书,长于行楷,楷书工秀,有“字冠八邑”之誉。

王景琦曾为冶春后社成员,与孔庆镕、凌仁山、梁公约、吉亮工、董玉书、严绍曾、李钟豫等友善,并常常在江都的大圣寺、扬州左卫街花局巷的风来堂、教场的惜余春茶社及南门城楼等地,吟诗作画。

4、朱兰英:

朱兰英笔名朱兰。江苏扬州人 。少时以汉印作底苦习篆刻,通篆文,山水小品,文物鉴定。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扬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扬州竹西印社会员。

1980年师承著名篆刻家蒋永义先生学习篆刻,苦习钻研,从临摹汉印入门,取其神,去其貌,以秦汉法为经,借鉴明清,并在掌握秦汉印的技法基础上又先后研究了吴让之,黄士陵,吴昌硕等诸家流派,在篆刻艺术的道路上摸索了一些道理,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

5、赵斌:

赵斌,1937年出生于扬州,1985年在中国美院学习时曾受崔子范、朱屺瞻、亚明、陈大羽等名家的指导。

赵斌喜画田园风光的内容,用简练的笔触去体现现代生活节奏的人类生活。纵观其各时期的画作,赵斌的艺术风格很明显朴拙、简洁、浑厚。赵斌谦和博学,常和众友谈艺论道,抱团巡展于全国各地。

关于描写龙年春节对联作文

广陵古籍刻印社社幼朱世生引见说,正在中华平易近族的文化邦畿上,龙是一种渊源最博识、影响最深远、魅力最壮大的文化创造、文化符号战文化隐象。早正在数千年前,先平易近就对龙图腾起头。正在漫幼而灿烂的中汉文化中,龙不断是作为平易近族图腾呈隐的,古代君王,也以“龙”自称。

隐在,龙已渗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深挚的文化凝结战感情积淀,构成了中国文化邦畿上的奇特符号。正在中国人的脑海中,“龙”也成为了聪慧、活力、吉祥、创造的意味。相关“龙”的词语,好比“龙凤呈祥”、“挥洒自如”,也都是一派吉利气象。除了正在国内,龙文化还四海,界各地的华人栖身区,都能够看到龙的风骨及景象形象,让良多外国人都感遭到这种奥秘而陈旧的文明。“龙的子孙”、“龙的传人”等,更是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

朱世生说,龙年的足步越来越近了,刻印社此次与南方出书社联手,出书了这套《百龙起飞》,就是要以这种特殊的情势来留念龙年。正在保守文化中,龙既可潜田,也可。《百龙起飞》也寄意着中华起飞。

一百个“龙”字谁写的?

扬州书法名家蒋永义

正在这套《百龙起飞》中,每一页都有一个“龙”字,并配以赤色印章,令人应接不暇,击节称赏。书写出这100个形态万千的“龙”字的,恰是扬州出名书法家蒋永义。

固然只是同样一个“龙”字,可是蒋永义却付与了每个字分歧的风骨。有的“龙”字苍劲无力,翰墨之间,好像条条游龙正在飘动;有的“龙”字浓艳飘忽,好像天际之龙,见首不见尾;有的“龙”字潇洒自如,好像龙游四野;有的“龙”字盘直如虬,趁热打铁,好像龙身,蜿蜒新颖;有的“龙”字古朴风雅,好像上古之龙,扶摇而来,古意盎然;有的“龙”字好像拓片,暗玄色中,“龙”字脱颖而出,别具一番气概;有的“龙”字颇有剪纸之韵,笔画勾画之中,艺术之美,劈面而来;有的“龙”字极为象形,好像真龙,呼之欲出,令人惊讶不已。

正在扬州书法圈,提到蒋永义,无人不晓。蒋永义军著名门,曾拜蔡巨川、林散之、孙龙父、桑愉诸等名家多年,正在书法、篆刻上,都是造诣极深。书法艺术上追秦汉,旁涉百家,别具面貌,天趣盎然,获得诸多名家的赞同。提到此次书写一百个“龙”字,蒋永义也是感伤万千。他说,写一个“龙”字、几个“龙”字都容易,可是写一百个分歧的“龙”字,对付他来说,是主未有过的应战。为了写好这一百个“龙”字,他摹仿了大量碑本,钻研了好久,正在脑海中构成了良多“龙”字,最终才逐个落笔写就,堪称历程。一百个“龙”字完成之时,他幼出了一口吻,这对付他来说也是一笔贵重的财产。

一百小我物都有谁?

上下5000年出名人物

中国人都是“龙”的子孙,正在这套《百龙起飞》中,精选了中国汗青上100位出名的汗青人物图片,共同“龙”字,彰显出“龙子孙”的魅力。“当然,咱们最终精挑细选出的这100小我物,也不克不及彻底涵盖中华平易近族的所有优良人才,由于篇幅无限,所以良多都是忍痛割爱。”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物图片,绝大大都都是刻印社之前的产物影印的,存在较强的汗青价值。

那么,事真是哪些人,可以或许代表中华平易近族主而入选呢?他们又都有哪些传奇故事?

篇:黄帝、宓羲、神农氏等

正在中国的传说中,黄帝是中国远古期间部落同盟首领,为中华平易近族鼻祖。汗青上,他因率先同一中华平易近族的伟绩,而被载入史乘;宓羲也是正在古籍记录中的帝王之一,他按照六合的变迁,发隐创造出,成为中国古文字的发轫,标记着中汉文明的肇始;神农氏是农业的发隐者,也是医药之祖,有着“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他终身为苍生办了良多功德,教苍生耕耘,得以丰衣足食,创造出乐器,让苍生懂得礼节,为后世所歌颂。

帝王篇:夏禹、商汤、周文王、汉武帝、唐太等

夏禹是夏朝的第一位皇帝,管理黄河水患,让苍生得以丰衣足食;商汤是商朝的筑立者,他以武力灭夏,攻破了国王永定的说法,史称“商汤”;周文王正在位时期,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民风,社会经济获得幼足成幼;汉武帝正在位54年,对内真行经济,对外用兵开

拓疆土,尊儒术,倡,罢黜百家,筑太学,置五经博士;唐太是中国汗青上出名的明君之一,开创了汗青上的“贞不雅之治”,使得其时社会上呈隐了国泰平易近安的场合排场,将中国保守农业社会推向昌盛期间。

贤臣篇:伊尹、管仲、、诸葛亮、张居正等

伊尹帮手商汤,参与了灭夏战平的筹谋、预备、真施,是汗青上第一个贤达相国,也是帝王教员,人称“元圣”;管仲是年龄期间出名的家、军事家,被称为“年龄第一相”,他帮手齐桓公成为年龄期间的第一霸主;是秦国丞相,否决分封造,郡县造,参与造定法令,同一车轨、文字、怀抱衡造度;诸葛亮为三国蜀汉丞相,被封武乡侯,身后追谥忠武侯,为匡扶蜀汉,醉生梦死,鞠躬尽瘁,死尔后已;张居恰是明代最伟大的家之一,升引名将增强边防,对内峻厉整肃朝廷上下,奉行一条鞭法,查核文官集团。

武将篇:孙武、卫青、关羽、岳飞、曾国藩等

孙武曾以《兵书》十三篇见吴王,受任为将,领兵兵戈,望风披靡,《孙子兵书》十三篇,是我国汗青上兵法最陈旧的著述,被誉为“兵学典范”;卫青为汉朝北部边境的开辟作出严重孝敬,也是汗青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先后七次抗击匈奴,为西汉王朝的同一战巩固作出莫大孝敬;关羽跟主刘备,忠心不二,东汉末年一代名将,归天后逐步被平易近间“神化”,被尊为“关公”、“武圣”;岳飞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期间最为精采的军事统帅,他精忠报国的,深受苍生恋慕,为后人留下千古绝唱;曾国藩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战统帅者,修身律己,以德服人。

百家篇:、孔子、孟子、庄子、韩非等

是年龄期间伟大的哲学家、思惟家,学派创始人,所著《经》的精髓是朴真的,主意有为而治,对中国哲学成幼存在深刻影响;孔子是创始人,持久聚徒,传说有3000多人,集中原上古文化之大成,被后世尊称为“孔”;孟子承继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惟,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师,有着“亚圣”之称;庄子也是学说的次要创始人,主意“天人合一”战“平静有为”;韩非是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惟的集大成者。

诗人篇: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龚自珍等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歌雄奇超脱,想象丰硕,激动慷慨旷达;杜甫是盛唐精采的事真主义诗人,更多的是对国度的忧愁战对苍生的怜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很是深远;白居易的诗歌题材普遍,情势多样,言语夷易,普通动人;陆游是南宋诗人,他创造的诗歌良多,内容极为丰硕,爱国主义诗歌雄浑豪宕,令人感怀;龚自珍的诗文主意“更法”,抖落,弥漫热忱,被誉为“三百年来最高级”。

文人篇:仓颉、右丘明、关汉卿、蒲松龄、曹雪芹等

仓颉是黄帝期间造字史官,被尊为“造字”,他是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传说他仰不雅,俯察,初创“鸟迹书”,凡间,可谓人文鼻祖;右丘明为盲史官,记诵讲述相关古代的汗青战传说,口耳相传,以弥补战丰硕文字的记录;关汉卿是中国戏剧史上最早的文人作家,杂剧内容有强烈的事真性,洋溢着高昂的战役,充满了浓重的时代气味;蒲松龄为清代短篇小说之王,尽其终身所著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绩最高的作品集;曹雪芹则是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他以本人战亲戚家庭的败落为素材所写的《红楼梦》,是中国《四台甫著》中文学性最高的一部。

书画篇:王羲之、张旭、吴道子、颜真卿等

四大平易近间传说故事王羲之是东晋出名书法家,有着“书圣”之称,一变汉魏以来的用笔,独创圆转流畅之气概;张旭被称为“草圣”,草书堪与李白诗歌齐名;吴道子画笔法超妙,尤擅幼人物山川,有着“画圣”之誉;颜真卿创立的“颜体”,对后世书法艺术的成幼,发生了深远影响,唐代当前良多名家,都主“颜体”中罗致养分。

其他篇:扁鹊、祖冲之、玄奘、陆羽、徐霞客等

扁鹊艺术崇高高贵,被以为是神医,奠基了西医学的把脉诊断方式,了西医学的先河;祖冲之第一次将圆周率计较到小数点后六位,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玄奘是汉传释教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主华夏出发,历经,抵达天竺;陆羽精于茶道,创作出生避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徐霞客颠末30多年旅行,写出60多万字的游记,令人叹为不雅止。

《百龙起飞》什么样子?

宣纸,线装,裹锦缎

如许一部煌煌巨造,全数采用上好宣纸印刷,正在装帧上,也是用足工夫。《百龙起飞》用纸函包装,上裹团龙印锦缎。册页也用线装书装帧,更显得古典精美。朱世生引见说,首批《百龙起飞》印刷了200套,正在前几天举行的迎新产物展销会上,底子供不该求,良多外埠客户都纷纷抢购,珍藏这套产物。

西泠印社社员完整名录,他们都是西泠中人!

西泠印社社员完整名录,他们都是西泠中人! 

2018-11-15 10:27

2018西泠印社社员名录

截至2018年9月30日,共计503人,其中社员458人,含理事73人(另西泠印社第十四次社员大会增补3名)。海外名誉社员45人(含名誉理事6人)。

浙江

(154人)

社员(119人)

于良子 马亦钊 马其宽 马锋辉

方广强 方国梁 方爱龙 王方呈

王水法 王宏理 王敏建 王翼奇

王 勋 王 臻 包根满 叶尚青

白 砥 石君一 卢心东 冯 立

乔中石 刘 滨 吕金柱 孙群豪

朱昆明 朱恒吉 朱炳仁 朱颖人

江继甚 何国门 何涤非 余 成

余 晖 吴永良 吴宪生 吴振华

吴新如 宋开智 寿勤泽 张 宏

张尤栋 张如元 张明珠 张奕辰

张留中 张 捷 李文采 李明桓

李建国 李德忠 杜高杰 来一石

杨西湖 杨晓光 杨建新 汪永江

沈乐平 沈正宏 沈定庵 沈继良

沈颖丽 沈金加 沈慧兴 陆镜清

陈 峰 周律之 季关泉 官 明

尚天潇 林 如 林乾良 茅大为

郁重今 郑 频 范 斌 金 琤

金恩楠 贺维豪 俞建华 俞剑明

南剑锋 姚建杭 姚伟荣 施晓峰

钮利刚 柳晓康 胡小罕 胡天羽

胡朝霞 胡效琦 胡绥民 赵雁君

骆恒光 夏一鹏 夏法起 徐家昌

徐银森 徐 清 袁纲平 袁建初

袁道厚 钱伟强 钱 路 莫小不

莫恩来 梁平波 曹锦炎 阎大海

傅一平 傅其伦 蒋 频 韩天雍

鲍贤伦 鲍复兴 蔡 毅 蔡树农

管 凌 戴家妙 倪郡阳

理事(35人)

丁茂鲁 毛昭晰 王义骅 王冬龄

王宏伟 王佩智 包正彦 叶三宝

刘 江 吕国璋 朱关田 朱妙根

江 吟 何水法 余 正 吴 莹

吴山明 吴静初 宋 涛 张耕源

李 早 沈 浩 陈 墨 陈大中

陈振濂 林剑丹 金鉴才 祝遂之

桑建华 郭学焕 郭超英 黄镇中

龚志南 蒋北耿 童亚辉

上海

(63人)

社员(53人)

丁利年 丁羲元 王 军 王晓光

王琪森 王德之 古浩兴 卢康华

冯 磊 仲 威 吕少华 庄新兴

汤兆基 吴 瓯 吴 超 吴 越

吴天祥 吴承斌 吴颐人 张伟然

张遴骏 李 昊 李文骏 杨永久

杨祖柏 沈鼎雍 陈 波 陈 辉

陈身道 周建国 周慧珺 茅子良

赵彦良 金良良 施谢捷 费名瑶

徐 镕 徐之麾 徐正廉 徐庆华

徐谷甫 涂建共 袁慧敏 诸 毓

顾振乐 高申杰 矫 健 黄连萍

舒文扬 董宏之 韩回之 蔡国声

蔡毅强

理事(10人)

刘一闻 孙慰祖 张 索 张炜羽

陈佩秋 林公武 唐存才 高式熊

童衍方 韩天衡

北京

(44人)

社员(35人)

尹海龙 王 镛 王家新 王友谊

刘 恒 刘新惠 安多民 朱天曙

杜延平 张公者 张永强 张呈君

张华锋 张建平 张道兴 张 鹏

孙朝军 杨 涛 杨臣彬 吴民先

陆明君 沙更世 谷 溪 邱振中

罗随祖 金 煜 唐吟方 顾 工

徐 海 顾建全 冯宝麟 贾 鹏

蒋启韶 洪 亮 潘云鹤

理事(9人)

朱培尔 李刚田 苏士澍 骆芃芃

陈中浙 高庆春 容 铁 崔志强

熊伯齐

天津

(7人)

社员(5人)

石双梁 刘洪洋 刘 斌 李绍臣

曹志宏

理事(2人)

孙其峰 孙家潭

河北

(6人)

社员(5人)

刘永清 孙长明 李泽成 张明君

逯国平

理事(1人)

韩焕峰

内蒙古

(8人)

社员(7人)

王云山 艺如乐图 李智野 高延青

朝洛蒙 廉 信 靳秉岩

理事(1人)

何奇耶徒

辽宁

(6人)

社员(5人)

甘海民 冷 旭 陈国成 栾传益

梁宏伟

理事(1人)

王 丹

吉林

(3人)

社员(3人)

丛文俊 吴振武 谢吉昌

黑龙江

(12人)

社员(11人)

王立民 芦海娇 刘银鹏 汤忠辉

张学斌 张跃飞 沈 沉 胡志平

赵隽明 贾振祥 曹文武

理事(1人)

张 戈

江苏

(32人)

社员(29人)

仇高驰 归之春 刘云鹤 刘聪泉

孙向群 孙 洵 朱寿友 朱 琪

何连海 邱世鸿 张郁明 宋 聪

李 彤 李路平 李夏荣 林 尔

周新月 周蓓娜 苏金海 辛 尘

杜志强 陈道义 金 丹 费加龙

祝 竹 崔祖菁 蒋永义 蒋瑾琦

潘敏钟

理事(3人)

徐 畅 徐利明 黄 惇

福建

(6人)

社员(6人)

张 军 连明生 陈兆育 陈胜凯

林 健 傅永强

山东

(16人)

社员(15人)

王 瑞马子恺苏剑君陈威光

陈 靖张志鸿张 君郑志群

杨永卫段玉鹏倪和军谢长伟

程少彦蒯 宪燕守谷

理事(1人)

范正红

山西

(1人)

社员(1人)

林 鹏

陕西

(6人)

社员(5人)

岐 岖 张 哲 郑朝阳 董 扬

魏 杰

理事(1人)

赵 熊

河南

(7人)

社员(5人)

王 晨 张永乐 周 斌 郑 超

曹有福

理事(2人)

许雄志 谷松章

安徽

(4人)

社员(4人)

方 斌 邵 晨 董 建 戴 武

湖北

(11人)

社员(10人)

叶青峰 刘欣耕 昌少军 杨坤炳

陈行健 程迟生 雷志雄 樊中岳

黎伏生 魏晓伟

理事(1人)

铸 公

湖南

(7人)

社员(7人)

张建明 吴贤军 李莹波 陈 华

陈松长 罗光磊 敖普安

广东

(20人)

社员(18人)

王跃庆 宁树恒 田 炜 邝以明

李 平 李 俊 沈永泰 连 登

陈 浩 陈斯鹏 吴智勇 郭莽园

徐学毅 梁晓庄 程二军 廖富翔

蔡显良 蔡照波

理事(2人)

周国城 鞠稚儒

重庆

(5人)

社员(5人)

张一农 李 健 徐海东 傅 舟

戴 文

四川

(5人)

社员(4人)

汪黎特 陈明德 王道义 曾 杲

理事(1人)

郭 强

甘肃

(2人)

社员(1人)

薛虎峻

理事(1人)

翟万益

贵州

(1人)

社员(1人)

戴明贤

宁夏

(2人)

社员(2人)

杨 华 柴建方

江西

(2人)

社员(2人)

毛国典 杨 剑

新疆

(1人)

社员(1人)

张鸿林

香港

(7人)

社员(6人)

邓昌成 叶民任 陈礼源 唐锦腾

徐云叔 萧晖荣

理事(1人)

茅大容

澳门

(5人)

社员(4人)

何 斌 陆 康 曹西强 萧春源

理事(1人)

陈浩星

台湾

(7人)

社员(6人)

周 澄 徐梦嘉 黄尝铭 简英智

陈宏勉 林文彦

理事(1人)

薛平南

日本

(38人)

社员(6人)

吕 军 李中华 邹 涛 陈茗屋

晋 鸥 黄教奇

理事(1人)

梁章凯

名誉社员(26人)

小朴圃 川合东皋 中岛春绿

丰散山 井谷五云 今村光甫

内藤富卿 平田兰石 多田龙渊

师村妙石 西岛慎一 远藤疆

和中简堂 奈良始 河内利治

青山庆示 鱼住和晃 真锅井蛙

笠原圣云 喜多芳邑 杉村邦彦

久米雅雄 静慈圆 松丸道雄

萩信雄冈野央

名誉理事(5人)

新井光风 关正人 高木圣雨

山下方亭 尾崎苍石

韩国

(6人)

名誉社员(5人)

吕元九 朴赞奕 闵庚灿 金洋东

金荣培

名誉理事(1人)

权昌伦

新加坡

(2人)

名誉社员(2人)

陈建坡 赖瑞龙

马来西亚

(1人)

名誉社员(1人)

刘创新

美国

(2人)

社员(1人)

劳继雄

名誉理事(1人)

Robert A.Jones(钟雅伦)

加拿大

(1人)

名誉社员(1人)

陈穆之

法国

(1人)

名誉社员(1人)

Laurant Long(龙乐恒)

瑞典

(2人)

名誉社员(2人)

Goran Malmqvist(马悦然)

Mette Siggstedt(史美德)

已故社员名单

第十三次社员大会(2013年)至今

去世的社员(不完整名单)

王伯敏 徐 植 江成之 李立

第十二次社员大会(2008年)

至第十三次社员大会(2013年)

期间去世的社员

启 功 郭仲选 杨鲁安 徐邦达

查仲林 吴长邺 卢静安 张英田

许亦农 周沧米 徐润芝 崔连魁

矫 毅 葛冰华 陈乃斌 马士达

诸 涵 寿 山 李元茂 陈延藏

叶一苇 郭子美 潘德熙 童辰翊

今井凌雪 菅原石庐

第十一次社员大会(2003年)

至第十二次社员大会(2008年)

期间去世的社员

启 功 程十发 王北岳 林 近

黄涌泉 姜东舒 杨仁恺 蒋维崧

吴青霞 赵辉君 赵 林 赵而昌

曹简楼 萧淑芳 张寒月 段雪峰

王公助 吴战垒 武中奇 王 盾

周节之 仲贞子 小林斗庵 梅舒适

成濑映山 中村淳 金膺显

1963年10月至2003年6月已故社员

浙江

马一浮 马公愚 王京盙 丰子恺

方介堪 计安康 包 容 朱醉竹

任小田 许钦文 阮性山 李伏雨

李震坚 吴 寅 吴少淳 吴幼潜

吴振平 余任天 邹梦禅 沙孟海

张令杭 张岳健 张宗祥 张振维

陈左夫 陆抑非 陆维钊 邵裴子

周昌谷 金越舫 胡穆卿 钟毓龙

高络园 诸乐三 商向前 章建平

韩登安 童雪鸿 谭建丞 潘天寿

上海

王个簃 方去疾 叶潞渊 朱屺瞻

刘伯年 来楚生 吴湖帆 吴朴堂

沈尹默 沈柔坚 陈从周 陈巨来

陆俨少 单孝天 胡佐卿 胡铁生

贺天健 顾延龙 秦康祥 柴子英

钱君陶 钱镜塘 郭绍虞 唐 云

曹漫之 戚叔玉 谢稚柳 褚保权

北京

叶浅予 李苦禅 吴作人 陈半丁

罗福颐 赵朴初 顿立夫 徐之谦

黄 胄 黄 镇 傅抱石

吉林

金意庵

江苏

丁吉甫 亚 明 李 进 宋文治

陈大羽 罗叔子 费新我 高石农

赖少其 蔡谨士 魏紫熙

福建

周哲文 潘主兰

江西

萧高洪

山东

朱复戡 邹振亚

湖北

杨白陶 汪新士 唐醉石

广东

马国权 商承祚

四川

冯建吴 徐无闻

陕西

傅嘉仪

已故名誉顾问、名誉社员

日本

古川悟 青山杉雨 莳田浩

1904年至1963年10月已故早期社员

浙江

钟以敬(矞申) 金承诰(谨斋)

吴俊卿(昌硕) 吴 涵(臧龛)

吴 迈(东迈) 汪承启(佑卿)

王 世(匊昆) 吴 隐(石潜)

李 息(叔同) 叶 铭(品山)

经亨颐(子渊) 汪厚昌(吉门)

胡 然(卓哉) 俞 逊(延辅)

胡宗成(止安) 马 衡(叔平)

丁 仁(辅之) 武锺临(如谷)

高时显(野侯) 楼 邨(辛壶)

王 云(竹人) 王寿祺(福庵)

葛昌楹(书徵) 谢 光(磊明)

方 约(节庵) 韩 宜(君左)

秦彦若(仲祥) 梁 棨(友三)

张咀英(鲁庵) 张韵蕉(惟楙)

钟莲孙(鼎) 金鄂生(有麟)

叶璋伯(希明) 武劼斋(曾保)

朱畅甫(景彝) 孙织云(锦)

王杰人(槐) 王瞻民(鳌)

顾伯和(元谦) 叶墨卿

吴小冈(潮) 柯陶庵(怡)

王似山(同烈) 张子固(坚)

丁竹孙(上左) 郑遗孙(履征)

吴小楼(金发) 沈听笙(光莹)

江苏

费 砚(龙丁) 童大年(心安)

苏涧宽(硕人) 陈锡钧(伯衡)

张克和(石园) 哈少甫(麐)

底奇峰(云) 朱芙镜(兆蓉)

杨序东(宝镛)

安徽

黄 质(宾虹)

河北

戴文图(书龄)

日本

长尾甲(雨山) 河井仙郎(荃庐)

已故早期赞助社员

1933年前

童叔平(晏) 王同伯(同)

陈六笙(璚) 汤勉斋(聘伊)

金明斋(鉴) 胡匊邻(镢)

胡宝亭(如玉) 丁修甫(立诚)

罗矩臣(榘) 丁治平(理)

周六介(李光) 扬星吾(守敬)

张逖先(祖翼) 李幼梅(辅耀)

盛杏孙(宜怀) 高龚甫(宝康)

盛剑南(庆蕃) 丁善之(三在)

金吉石(尔珍) 丁和甫(立中)

盛凤翔(起) 王定叔(绮)

汪曼峰(嵚) 吴善卿(善庆)

释冶开(清溶) 夏定候(超)

张石民(钧衡) 俞寅初(潮)

钱念劬(恂) 黄志容(拯)

丁咏生(庚) 胡宇澄(学海)

康掌数(有为) 鲁澄伯(宝清)

盛幼文(锺俊) 王秋圃(士杰)

1933—1949年前

张子祥(景星) 王湘泉(锡荣)

郑健安(道乾) 洪承德

俞馥保(文镛) 丁静澜(泰)

俞序文(人萃) 盛完甫(佺)

周湘舲(庆云) 孙桂荪(涛)

钟景瑜(元棣) 李子扉(庸)

周承德(佚生) 邹贻孙(建侯)

释弘伞 孙智敏(廑才)

邵裴子(长光) 胡穆卿(希)

阮性山(继曾)

13979369192

蒋永义是干什么的?

蒋永义江苏扬州市人,1946年生。自幼爱好书法篆刻,1964年拜扬州印坛耆宿蔡巨川(易庵)先生为师,后又从林散之、孙龙父先生游学多年。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扬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竹西印社社长。作品参加81年日本、中国书道交流20人展,第一、三、四届全国书法展,全国第一、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国际书法大展。作品编入《中国印学年表》《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0)书法集》《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篆刻卷》出版有《永义印存》。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