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皈依是什么意思(受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教会网 2022-11-24

今天给各位分享皈依是什么意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受三皈依是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教会网www.xtdec.com,现在开始吧!

皈依是什么意思(受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皈依是什么意思

皈依在外人看来,就是举行了一个仪式,拜了个佛教里的师傅,正式成为佛教徒了。

佛教里叫“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还有派别叫“四皈依”的,加了个皈依上师。

其实就像张无忌拜了张三丰为师,正式成了武当派的弟子一样。有点不同的是信了佛教,就不会再去信其他教了。

我在网上查到的,一般都是佛教徒的解释,生涩得很,我们普通人,知道以下几个点就行了:

     

                                   

皈依的仪式

佛教并没有严格的皈依仪式,地点也不讲究,甚至现在异地也可以通过视频在网上:对着师傅的影像,跪着双手合十,跟着师傅念三遍梵文的“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接着磕三个头,就算仪式完成了。

皈依不代表要受戒

佛教有五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邪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

邪淫指跟夫妻之外的异性发生关系,俗话叫“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妄语就是说大话、说谎话。

注意哦,戒律中并没有说不可以吃肉。不可以杀生,连蚊蝇都不打,抓住放生,但被别人杀掉的猪牛羊狗之类,还是可以吃的。

小时候看《少林寺》,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狗当然不能杀,但狗肉,现在看起来是可以吃的。

当然,如果你只皈依,没受戒,酒也是可以喝的。

大部分皈依的人其实都不用受戒的,受戒比例只占所有佛教徒的3-5%。

五戒中并没有婚嫁限制,也就是说皈依了也可以结婚生子。

皈依和出家是两个概念

出家,是指离开亲人、家庭、事业这样的世俗世界,到寺院里做和尚。

而皈依只是拜了师傅,成了佛教徒。成了佛教徒不一定出家,但出家了,一定是佛教徒。

皈依的意思 皈依佛教术语是什么意思

1、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皈是回转,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皈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皈依,所以皈依两字,也不是佛教之所专用。

2、小孩子皈投向他母亲的怀抱,依靠母亲、信赖母亲,所以能有安全之感,这一安全感的产生,便是出於皈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于皈投信赖而能产生安全感的行为,均可称之为皈依。

3、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础入门。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皈依,是确定修行的目标;三宝,是教示道路的方向。皈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依教奉行,谨遵佛陀教诲、发心护持三宝,行菩萨道、自利利他。

昄依的意思是什么?

“昄依”为“皈依”的误写,意思有3种解释,具体如下:

1、也作归依,投靠;依靠。

2、佛教名词。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故亦称“三皈依”。

3、泛指全心全意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

皈依读音:[ guī yī ]

引证:

1、叶圣陶 《倪焕之》二九:“这惟有皈依酒了。”

2、《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当时的大学士徐光启 ,其本人皈依了天主教。”

近义词:

皈投读音:[ guī tóu ]

释义:

1、归依投靠。

2、诚心归向。

3、趋向;归附。

引证:元·无名氏 《小尉迟》第四折:“俺父亲投唐以来,撇下我皈投无处。”

皈依是什么意思?

在很多佛教讲座论坛当中,经常会看到皈依这个说法,究竟皈依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的正确用法主要是在哪些方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详细的内容吧。

简要回答

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础入门,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皈依佛门以后,则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依教奉行事情,谨遵佛陀的教诲。

详细内容

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皈是回转,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皈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皈依,所以皈依两字,也不是佛教之所专用。

小孩子皈投向他母亲的怀抱,依靠母亲、信赖母亲,所以能有安全之感,这一安全感的产生,便是出於皈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于皈投信赖而能产生安全感的行为,均可称之为皈依。

讲到皈依的真义,凡是不究竟不著实不可靠的信赖与信仰,均不得称为真皈依。比如有了大水灾,人可攀上树巅,爬上屋顶,走上小丘,但是水势大了,风浪急了,水位涨了,树会倒,屋会塌,小丘会淹没。

有人主张: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皈依﹖这种观念,乍听似有道理,实则不合要求。比如学生求学,首先要办注册的手续,否则的话,校中不会有其学籍,即使勉强旁听,也不会得到学历的文凭。

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皈依时,不仅口中念著,身体拜著,心裏还得想著。主要还是在於心的领受──纳受三皈戒体,戒体须由已先受了皈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统的一脉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无师自证,所以三皈依,不得在佛菩萨像前自誓自受。由此可知,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了。

佛教中讲的“皈依”是什么意思

《金刚经》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皈依。所谓皈依是归投依靠。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归是回转,或是归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归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归依。

归依的真义

凡是不究竟、不着实、不可靠的信赖与信仰,均不得称为真皈依。

实际上,归依的倾向,固应先由归依身外的三宝开始,归投三宝,依赖三宝的启发与指引,走向大涅槃城的解脱道。但当走进了涅槃(解脱)之城,自身的当下,也就是理体的三宝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于业障的迷惑,所以不见佛性,我们归依三宝的目的,正是在于寻求佛性的显现。我们本来与佛一样,本来就与三宝同在,只缘迷失本性,流浪生死道中,不知回家之路,所以名为众生!我们若能即日开始,回归投向三宝的怀抱,实即浪子回头,步返原来的老家而已。

为何皈依

《善生经》云:“善生言:‘世尊,何因缘故,受三皈依?云何名为三皈依?’‘善男子!为破诸苦(谓生老病死等苦),断除烦恼(谓诸苦之因种),受于无上寂灭之乐(谓不生不死涅盘之乐),以是因缘,受三皈依。’”

云何三皈依者——谓佛、法、僧。

佛者——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无师独觉。

法者——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正道解脱。

僧者——禀受坏烦恼因得正解脱,能如法受。

皈依的意思是什么

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皈是回转,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皈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皈依,所以皈依两字,也不是佛教之所专用。

皈依:佛教名词、动词。佛教语。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表示对佛﹑法(教义)、僧三者归顺依附,故也称三皈依。后多指虔诚信奉佛教或参加其它宗教组织。谓身心归向、依托。

皈依的笔顺:

皈总笔画:9笔。1. ノ(撇)、2. 丨(竖)、3. ㄱ(横折)、4. 一(横)、5. 一(横)、6. ノ(撇)、7. ノ(撇)、8. 乛(横撇/横钩)、9. ㇏(捺)。

依总笔画:8笔。1. ノ(撇)、2. 丨(竖)、3. 丶(点)、4. 一(横)、5. ノ(撇)、6. し(竖提)、7. ノ(撇)、8. ㇏(捺)。

关于皈依是什么意思和受三皈依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教会网www.xtdec.com。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