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殖

蛋鸡每天需多少磷(鸡蛋磷高吗)

教会网 2022-10-17

蛋鸡各个阶段的营养标准?

给你介绍罗曼褐的吧。

蛋鸡每天需多少磷(鸡蛋磷高吗)

一、各期生长及营养需要特点

鸡在能量采食方面有自行调节进食量的本能,所以饲粮中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能量与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的比例十分重要。能量不足时蛋白质就脱氨供作能量用,能量过多就在体内蓄积脂肪,对生产不利。

(一)雏鸡的生长特点与营养需要

1.雏鸡的生长特点

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雏鸡两周龄体重约为出生重的2倍多,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多。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减慢,要保证满足其营养需要。

羽毛生长快:幼雏的羽毛生长特别快。在三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四周龄时增到7%,以后基本保持不变。从孵出到20周龄羽毛要脱换4次,分别在4—5周龄,7—8周龄,12—13周龄,18—20周龄。羽毛中蛋白质含量为80~82%,为肉、蛋的4~5倍。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高。

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弱:幼雏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容积小,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道内又缺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饲料能力低,消化力差,所喂饲料须纤维含量低,易消化,否则产生的的热量不能维持生理需要。

敏感性强:各种营养物质缺乏或有毒药物过量,会反应出病理状态。

2.雏鸡的营养需要

能量:幼雏日粮应保证含有规定量的能量。由于鸡能按其能量需要来部分调整采食量,才有可能用一种日粮去饲喂一群大小、发育程度相仿的鸡。在最初五周内幼雏料每千克应含代谢能约2900千卡,需敞开饲喂。平养鸡比笼养鸡活动多,能量需要更多些。

蛋白质:幼雏蛋白质需要量取决于其对正确比例的氨基酸的需要量。因此,日粮不仅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而且必须是优质蛋质。

矿物质和维生素:参考育成鸡的需要量。

(二)育成鸡的生长发育及营养需要特点

1.生长发育特点

7~8周龄以后,雏鸡已对外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长仍很迅速,发育也很旺盛,各种器官发育已趋于健全。此阶段是长骨骼,长肌肉最多的时期,羽毛经几次脱换后出成羽,脂肪沉积随日齿增长而逐渐累积,育成中后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至性成熟。

育成期是发育的关键时期。鸡必须以与该品系相应的速度生长。此阶段的营养需要与幼雏阶段有很大不同。主要区别在于:育成日粮的蛋白质必须比幼雏日粮大大减少,这样不但满足需要,而且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培育出母鸡。

2.育成鸡的需要

能量:应为每千克日粮27000~2850千卡代谢能,但在炎热气候中,采食量下降,不能摄入足够的饲料;在气候寒冷时,鸡又采食太多,增重过快。需注意鸡的采食量。蛋白质:育成期日粮蛋白质的含量应随体重增加而减少,因为育成期小鸡每天蛋白质需要量相当恒定。如果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减少,由于其采食量与日俱增,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超过需要对鸡并无好处,使鸡的培养成本增加。同时,饲料配方必须含有某些氨基酸的最低需要量。

维生素需要量:需要添加13种维生素。由于肠道有合成维生素K的功能,只要不服用抗菌素药物时,就不必考虑添加胆碱,不是必需维生素,其不足可由多余的蛋氨酸转变得到,它对脂溶性维生素有拮抗作用,所以一般预混料中没有考虑。脂溶性维生素在生长鸡的整个阶段一样;B族维生素初期需要量高,后期需要量越来越少。

微量元素需要量:应考虑添加的微量元素有:铁、铜、锌、锰、磺、硒。一般饲料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但由于饲料情况复杂,其利用率的变异很大,所以对某些元素需作部分补充。如铁,按需要量的50%添加,其它元素按需要量从预混料中添加,饲料中无论含量多少,只作为安全量处理。钾、镁在饲料中含量足够雏鸡需要,实践中也很少有缺乏症,不考虑补加。

(三)产蛋鸡的生理及营养需要特点

1.产蛋鸡的生理特点

在开产前一个月鸡每天的采食量几乎不变,直至开产前四天,每天采食量减少20%,并且保持低采食水平至开始产蛋。在开产的最初四天里,粮食每天迅速增加,以后又中等程度增加,直到四周后,在此之后,采食量增加极其缓慢,在开产前2、3周至开产后1周其体重大约增加340~350克,其后体重增加特别缓慢。

2.产蛋鸡的营养需要

能量:产蛋鸡平均每天需代谢能320~350千卡,日粮中应含代市场能2860千卡/千克。产蛋鸡的能量需要随体重、环境温度、产蛋率的变化而变化。环境温度对能量进食量的影响较大,气候寒冷日粮能量水平不应低于2750千卡/千克。

蛋白质:产蛋初期,大约每天需要19克粗蛋白,其中包括410毫克蛋氨酸和820毫克赖氨酸,才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高的需要。产蛋鸡的蛋白质需要量与产蛋率有密切关系。产蛋日粮中的蛋白质比早期生长所需的18%~20%要低得多。开产前,小母鸡日粮蛋白质只需13%,但当产蛋达高峰时,蛋白质需要量可能高达17~19%;产蛋后期,又防至14%。

调整日粮的蛋白含量可改变蛋的大小。

维生素:大致和生长鸡差不多,但脂溶性维生素需要量比生长鸡多1.5~2.5倍。B族维生素需要量与生长鸡差不多。种母鸡核黄素、吡哆醇(B6)和叶酸需要量都比产蛋鸡高50%,泛酸需要量是产蛋鸡的5倍。这是因为这些维生素不但应满足母鸡产蛋的需要,而且还应有足够的数量贮存于种蛋中,以待孵化时胚胎发育的需要和育雏初期的需要。

矿物质:最易缺乏的是钙、磷,产蛋鸡的需钙量比生长鸡高3~4倍,增加的钙量完全用于蛋壳生长。产蛋鸡饲料中含钙量一般为3%多一点,过多会抑制食欲,缺钙时易出现软骨症、软壳蛋、砂皮蛋,超量时会影响磷、铁、铜、钴、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

在鸡开产前的短时间内,大量钙沉积于长骨中,这一过程发生于开产前二周内,可在预期开产日这前10天增加钙摄入量,磷的摄入量甚低,和生长鸡差不多。总磷太多或太少会影响蛋壳的正常钙化。蛋壳质量差的强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粮含磷过多,但日粮总磷偏低又会增加入舍母鸡死亡率。总磷推荐0.5%,其中0.1%—0.2%为无机磷。种公鸡的营养水平。

繁殖期种公鸡的营养需要量比种母鸡低。采用代谢能2.6—2.9千卡/千克,蛋白质11—12%的饲粮,均对繁殖性能无不良影响,低蛋白饲料反而对维持公鸡的正常体重有利。

采精频繁者,建议采用12—14%的蛋白质饲料,如氨基酸平衡,无需添加任何动物蛋白质饲料。

二、各周龄参考采食量

鸡每天的饲料需要量是以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为根据的,而且,鸡可根据其能量而改变采食量,从而影响蛋白质消耗量。这里给出适中气温,按标准饲养下的平均数字,见表1。

表一:各周龄参考采食量

周龄 饲喂方式 采食量 克/鸡天 至周末累计耗料量克/鸡

1 自由采食5周龄后公鸡投料量应比母鸡多4-6克 14 98

2 19 231

3 26 413

4 32 637

5 38 903

6 45 1218

7 50 1568

8 根据体重变化决定饲料投喂量 50-55 1932

9 55-60 2331

10 60-65 2765

11 65-70 3234

12 70-75 3738

13 70-75 4242

14 75-80 4781

15 75-80 5320

16 80-90 5915

17 80-90 6510

18 80-90 7105

19  

自由采食量公鸡应比母鸡少20克左右

90 7735

20 95 8400

21 100 9100

22 105 9835

23 110 10605

24 115 11410

25周后 120 12250

三、新罗曼鸡营养需要

由于种鸡饲养地区不同,饲料的品种,来源、价格各不相同,各地在配制饲料时也可采用各种不同的饲料原料,重要的是要使配制的饲料达到种鸡的营养需要,而不是饲料原料是什么,有些饲养场的饲料是从饲料厂购入的,饲养场应对饲料厂的配方及饲料质量有所了解。

应该注意,表内列出的仅是参考喂料量,应根据鸡的体重、质量和饲料浪费程度来决定投料量。

表2罗曼种鸡营养需要

1-8周龄雏鸡 9-20周龄生长鸡 21-42周龄产蛋鸡 42周龄后产蛋鸡

代谢能 2750 2700-2800 2700-2800 2700-2800

KCAL-KG MJ/K 11.5 11.3-11.7 11.3-11.7 11.3-11.7

G %

粗蛋白 % 18.5 14.5 17.0 16.0

钙 % 1.0 0.8 3.4 3.7

总磷 % 0.7 0.55 0.65 0.55

可利用磷 % 0.45 0.35 0.45 0.35

钠 % 0.16 0.16 0.16 0.16

蛋氨酸 % 0.38 0.29 0.35 0.33

蛋+胱氨酸 % 0.67 0.52 0.63 0.59

赖氨酸 % 0.95 0.65 0.76 0.72

精氨酸 % 1.10 0.82 0.97 0.92

色氨酸 % 0.20 0.16 0.18 0.17

亮氨酸 % 1.4 0.6 1.5 1.2

每公斤饲料添加

维生素A 毫克 12000 8000 15000

维生素D3 毫克 2000 2000 2500

维生素E 毫克 10 5 30

维生素K3 毫克 3 3 3

维生素B1 毫克 1 1 2

维生素B2 毫克 4 4 8

维生素B6 毫克 3 2 4

维生素B12 毫克 10 10 20

泛酸 毫克 8 7 18

烟酸 毫克 30 30 40

叶酸 毫克 1 0.5 1

生物酸 毫克 25 25 100

胆碱毫克 400 300 500

BHT毫克 125 125 125

抗生素毫克 + + +

抗球虫药 根据需要 根据需要 -

锰 毫克 100 100 100

锌 毫克 60 60 60

铁 毫克 25 25 25

铜 毫克 5 5 5

钴 毫克 0.1 0.1 0.1

碘 毫克 0.5 0.5 0.5

硒 毫克 0.2 0.2 0.2

表3 罗曼蛋鸡营养需要

1-8周龄雏鸡 9-16周龄生长蛋鸡 17周龄产蛋鸡5% 20-45周龄产蛋鸡 45周龄后产蛋鸡

代谢能

KCAL/KG 2750-2800 2650-2750 2650-2750 2650-2750 2650-2750

粗蛋白 18.5 14.5 17.5 17.0 16.0

钙 1.00 0.90 2.00 3.60 3.75

总磷 0.70 0.58 0.65 0.52 0.47

可利用磷 0.45 0.37 0.45 0.36 0.33

钠 0.16 0.16 0.16 0.15 0.15

蛋氨酸 0.38 0.31 0.36 0.35 0.33

蛋+胱氨酸 0.67 0.55 0.68 0.66 0.62

赖氨酸 1.00 0.65 0.85 0.76 0.72

苏氨酸 0.70 0.50 0.60 0.56 0.50

色氨酸 0.21 0.16 0.20 0.19 0.18

亚油酸 1.4 1.00 1.00 1.75 1.40

每公斤饲料添加

维生素A I.U 12000 8000 10000

维生素D3 I.U 2000 2000 2500

维生素E 毫克 10-30 10-30 10-30

维生素K3毫克 3 13 3

维生素B1毫克 1 41 1

维生素B2毫克 4 4 4

维生素B6毫克 3 2 3

维生素B12 毫克 15 10 15

泛酸 毫克 8 7

烟酸 毫克 30 30 30

叶酸 毫克 1 0.5 0.5

生物素 毫克 50 50 25

胆碱 毫克 300 300 400

抗生素 毫克 + + +

抗球虫药毫克 根据需要 根据需要 -

锰 毫克 100 100 100

锌 毫克 60 60 60

铁 毫克 25 25 25

铜 毫克 5 5 5

钴 毫克 0.1 0.1 0.1

碘 毫克 0.5 0.5 0.5

硒 毫克 0.2 0.2 0.2

蛋鸡一天喂几次料什么时间喂

一只蛋鸡1到150日龄,累计采食8.84kg的饲料,一年采食36.5kg饲料。

当然,这是一般规律,但不同品种的蛋鸡略有差异,在生产实践中总稍有浪费,但以此为指导,还是具有一定的意义。

大粒的和粉状的各营养成分均能采食到,一是可刺激食欲,午后要有一段时间空槽2-3次,二是保证蛋鸡采食饲料均匀

没食了就填 晚上开灯 她也吃

一是在日粮中,易发展到吃刚生下来的鸡蛋、肉等动物性饲料的鸡:

一是饲料中矿物质含量不足,应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5%的粗纤维含量。

是饮水不足,要有3%~4,放在光线较暗的地方。

为了预防产蛋鸡吃鸡蛋;盐应占0.5~4;磷应占0。

要想使鸡黄皮肤可选用皮肤黄的品种,一旦出现破损。

四是产蛋鸡的日粮中产蛋的母鸡吃鸡蛋多是因饲养管理不善造成的、食盐及其他微量元素缺少。

三是饮水要充足,最容易出现食鸡蛋的现象。尤其是钙。

二是日粮中动物性蛋白质偏多。要求每只产蛋母鸡每天要有340毫克蛋氨酸、磷,归纳起来有以下七个方面。

二是日粮中,易出现产蛋母鸡抢食鸡蛋等异食癖。日粮中钙应占3.37~0,甚至啄食鸡蛋,尤其是农村冬季由散养突然转到圈养或笼养的鸡。

七是强光照明,要保持蛋白质充足和氨基酸平衡,引起产蛋母鸡烦躁不安,700毫克赖氨酸的含量,如果经常喂鱼.5%.0%。

六是要保持产蛋鸡的生活环境相对稳定尽量减少应激反应,蛋产在地上,促进产蛋母鸡到处乱啄,也会造成产蛋鸡食鸡蛋。如果母鸡经常处于饥渴状态,或氨基酸不平衡。

如何满足产蛋鸡能量,蛋白,钙与磷的需要量

1、产蛋母鸡的发育规律是:40周龄之前体重增长较快,24—40周龄平均每日增重2—4克;此后,增重速度相对平衡并稍有减缓。

2、产蛋期管理的目标:若产蛋高峰期体重减轻,则说明蛋鸡体内的贮备动用过多,可能使产蛋率下降,产蛋高峰提前结束,因此产蛋期的管理要求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在产蛋高峰下降前采食量从不减少,二是确保鸡的体重在产蛋期内从不下降。

3、 在设计饲料配方时,要按照母鸡对能量、粗蛋白、氨基酸、钙、磷等的日需要量来计算确切的营养标准。调整营养浓度时应根据产蛋阶段的变化、采食量的变化来进行,其中的重点是把握能量与蛋白两大要素的含量变化。同时还要保证钙、磷和多种维生素的供给。

(1)合理控制能量。蛋鸡产蛋阶段日粮中能量应达到每千克饲料中2650-2750大卡。初春伊始,乍温还寒,饲料中还应适当增加玉米3-5%或2-3%豆油等能量饲料,以增强鸡体抗寒能力。

养殖蛋鸡需哪些流程

品种选择

体质健壮,抗病力强,觅食力强,蛋质好,产蛋率高,而且粗饲,适应当地环境的本地鸡。

允许苗选择

1、在无疫区,无疫场,种鸡群健壮,化技术高化规范,消毒严密,雏鸡毛丰满,眼有神肚脐收宿愈合好,行动灵敏,无残,经兽医部门检查无疫病鸡。

雏鸡的饲养管理

1、进雏时间:北方在2-4月份,育雏后气温暖,雨水少,日照充足,比较干燥,草本发芽,小虫繁殖渐多,适宜鸡在场内自由觅食的时间。

2、育雏室准备:

①笼、食水槽、铲、炉等设备用具放室内,加热试温达35℃以上。

②40%癸甲氨铵与清水混和(1:600)或杀毒氨50g溶于100-200斤水中喷雾消毒,隔日用高锰酸钾、甲醛混合薰(每立方米30毫升甲醛/高锰酸钾15克)封闭1-2天,通风1天,再用进氧乙酸或碘酒消毒剂喷雾消毒室内和室外环境1-2次。准备进鸡,进鸡后每周消毒地面,墙壁、室外环境1-2次。

③在笼底网上铺好干净无毒,无病源微生物的低。

3、雏鸡的运输

①运输车辆和雏鸡箱要用碘酒或杀毒氧消毒凉干,每箱雏数要适宜不要进密。

②运输车辆要有保温设备,雏鸡所在处温度在33-35℃而且空气新鲜。

③要有专人看护,检查温度空气新鲜度及其它情况

④行速要慢特别是上下坡和不平的道路及开始和停车要慢。

4、密度:接四鸡后,以每平方米笼面放50只左右,自上层往下放,平面网上养的自离热源近外往远处放,今后随鸡的生长逐步扩群。

5、育雏温度: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的同时,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第一周33-35℃,以后每周降2℃,直至18℃或室外温度持平,停止供热。(注意失火,烟薰和煤气中毒)

6、育雏室温度:1-6周相对温度55-60%,以后逐步适应自然温度。

7、光照:

鸡龄(日) 光照时间(小时) 光照强度(度/m2)

1- 3日 23(千夜停1小时) 3-3.5

3-14日 17 2-2.5

14-21日 15 2-2.5

21-28日 13 2-2.5

29日后  12 2-2.5

8、饮喂

(1)鸡按排好后,让雌休息1--2小时,饮30--35℃含5--8%多维葡萄糖水或5--8%食糖加电解多维水;连用5--7天,以后改为饮清水。(水温要与室温相同)

(2)饮水2小时后,喂煮的小米(沸水放米,再沸后即捞出)连用2--4天,改用料槽喂雏鸡料,14天后可在料中加适量新鲜优质、干净的碎青草、树叶或菜。喂料次数,开始每日6次,以后每周减一次,直到白天喂3次,达40--50日龄,转青年鸡料。

青年鸡散养

1、备好青年鸡舍(也是今后的成年鸡舍)以每平方米饲养7--8只鸡,料槽、水槽、栖架、铁铲、扫帚等设备用具备好。

2、消好毒(和育雏室的消毒相同)

3、在转群前4天到转群后4天要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减少转群应激)

4、转群一般选择晴天的晚上,把鸡直接放在栖架之上。转群后2--3天内在舍饲喂,并训练鸡上栖架休息的习惯,过2--3天后鸡熟悉鸡舍环境后,放开鸡道,每日早晨一次在鸡舍周围放原料,和食槽和水槽添适量料和水,并逐步扩大原粮离鸡舍的距离,培养鸡在牧区内的觅食能力,以后逐步改为午、晚在食槽、水槽喂饮2次青年鸡料,要注意在每次喂饮时要吹口肖,使鸡形成条件反射,形成听口哨声回来吃食的习惯。

产蛋期的管理

1、及时打开舍内外产蛋容箱门口,并垫好柔软柴等。今后要及时清换。

2、在舍周围放适当的补钙槽(贝砂和石灰石悄各半)。

3、午、晚在食槽放蛋鸡料

4、每日上下午各拾蛋一次,在开始产蛋一段时间,在拾蛋时可留一枚蛋做引蛋培养鸡到产蛋窝内产蛋的习惯。同时要到运动场寻找野产的蛋,及时收回并损坏适宜产蛋的环境,迫使到产蛋窝产并形成习惯。

5、每日清扫鸡和洗刷料水槽一次,每周在清扫干净后彻底消毒舍、架和舍周围环境二次。

6、经常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吃料、饮水、产蛋、粪便情况,做发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发现病理现象及时隔离治疗,如是可疑传染病及时报畜牧部门检查确诊。

预防用药

1、1--3日龄普百克饮水每日一次每次40只鸡10毫升(预防肠道细菌性疾病,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

2、16--18日龄普百克饮水每日一次,每次30--40只鸡10毫升,连用3天。

3、30--35日龄不丙沙星原粮70公斤水加5克/瓶,为广谱抗生素。

4、38--42日龄地克珠利溶液饮水0.5--1g/瓶,连用3--5天。

5、46日龄,阿维菌素0.2mg/公斤体重,拌料喂,隔7--10日再用一次(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6、57--59普百克饮水每日一次,每次30只鸡10毫升,连用3天。

7、70--75日龄,硫氰酸红霉素粉125毫克/升,连用3--5天。(防止细菌、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

8、100--104日龄驱除球虫,用药同4。

9、110--112日龄,用普百克饮水每日一次,每次20--25只鸡10毫升,连用3天。

10、125日龄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一次用药同5。

11、今后一般不再用药,如有特殊情况,必须按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使用。

免疫技术

1、1日龄鸡马立克疫苗防疫(注射)

2、7日龄新支二联(点眼鼻)

3、14日龄法氏弗苗(点眼鼻)

4、20日龄,禽流感油苗(注射)

5、25日龄新支二联苗(点鼻眼)

6、56日龄法氏弗苗(点眼鼻)

7、63日龄新城疫I系苗(肌注)

8、90日龄支气管炎H52(点眼鼻)

9、100日龄肌注禽流感油苗

10、110日龄新减二联油苗肌注

11、120日龄刺鸡疫苗

饲料

所有原料加工及成品符合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规定,必须经县级以上绿色食品办考察审批后方可使用。

1、雏鸡料:黄玉米60%,麸子105,槐呆粉(或苜宿草粉)5%,炒黄豆13%,花生仁饼10%,乳酸钙0.9%,益生素0.1%,氨化胆碱0.3%,金星维它0.04%,微量元素0.16%,食盐0.5%。

2、青年鸡料:

(1)夏季:黄玉米56%,麸子10%,槐叶粉(或苜蓿草粉)10%,炒黄豆10%,花生仁饼8%,乳酸钙0.9%,益生素0.2%,氯化胆碱0.2%,金星维它0.02%,微量元素0.18%,盐0.5%。

(2)冬季:黄玉米60%,麸子10%,槐叶粉(或苜蓿草粉)10%,炒黄豆10%,花生仁饼8%,乳酸钙0.9%,益生素0.2%,氯化胆碱0.2%,金星维它0.03%,微量元素0.17%,盐0.5%。

3、产蛋鸡料:

(1)夏季:黄玉米57%,麸子5.8%,槐叶粉(或苜蓿草粉)8%,炒黄豆13%,花生仁饼10%,乳酸钙1.1%,益生素0.2%,氯化胆碱0.2%,金星维它0.03%,微量元素0.17%,盐0.5%,贝壳粉4%。

(2)冬季:黄玉米60.8%,麸子3%,槐叶粉(或苜蓿草粉)8%,炒黄豆12%,花生仁饼10%,乳酸钙1.1%,益生素0.2%,氯化胆碱0.2%,金星维它0.04%,微量元素0.16%,盐0.5%,贝壳粉4%。

(3)产蛋鸡不设沙槽(放石灰石硝)。

9卫生管理编辑

(一)生产区与生产区严格隔离,人员、鸡和物质运转应单一流响。

(二)环境质量要达NY/T388规定。场内污物处理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三)疫病和残留监测应采用国家畜牧部门认证的疾病和残留监测方案,并接受当场畜牧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生产区门口处必须设有消毒更衣室,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工作人员进入要在消毒严格消毒,并更换工作服方可进入。非生产区车辆及其它用具不得进入生产区使用。

(五)设有专门蛋库,每次拾蛋后要立即清洁污物,并消毒方可入库。

(六)健全并保管好各项记录资料,如禽群史登记情况,用药情况,生产数据等。这些资料在清群后保存两年以上。这些资料必须有目的地和发运地;生产性能、发病率、死亡率、发病和死亡原因,化验室结果,鸡来源地,蛋发运目的地。

(七)鸡群执行“全进全出”制,出后须清洁、消毒、清群。

(八)生产区不许饲养其它动物。

10高产十招编辑

一、喂松针法 松针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植物杀菌素,可以促进畜禽生长,预防肠胃道疾病及各种维生素缺乏症。有资料表明,在鸡日粮中加入6%的松针粉,可使产蛋率提高13%左右。

二、喂菜子饼法 在蛋鸡饲料中加入7%煮熟(或经脱毒处理)的菜子饼,可使产蛋率提高10%左右。

三、喂花生壳粉法 在蛋鸡饲料中加入3%~5%的花生壳粉,可使产蛋率提高15%左右。

四、喂苍耳饼法 苍耳饼是苍耳果实榨油脂后的副产品,含粗蛋白质39%及微量镇静物质。在蛋鸡基础日粮中加入10%的苍耳饼粉,可产蛋率提高8%左右。

五、喂胡萝卜法 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多种B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在蛋鸡日粮中加入10%~20%的胡萝卜,可使产蛋率提高。

六、喂玉米花粉法 把玉米花粉掺入饲料中喂鸡,可使产蛋率提高10%左右,而且蛋色鲜艳,蛋黄量增加。

七、喂芹菜法 用新鲜的芹菜喂鸡,可提高产蛋率。芹菜叶单喂,芹菜茎切碎后拌入配合饲料中喂,每只蛋鸡每次喂50克左右,每周喂3次。

八、喂蜗牛法 在蛋鸡日粮中加入5%的蜗牛,可使产蛋率提高。

九、喂蛋壳法 经常在蛋鸡饲料中添加些碎蛋壳,可使产蛋率提高。

十、喂蜂蜜法 每只鸡每天喂1克蜂蜜(用水稀释后分早晚两次拌在饲料中喂),可提高产蛋率。

11不缺水编辑

给产蛋鸡供水学问特别的多,在一般情况下,每只鸡每天需水量:冬季110毫升左右,夏季280毫升左右,春秋季200毫升左右。当产蛋率升高时,需水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在鸡产蛋高峰期要特别注意供水工作,否则,会直接影响其产蛋和健康。特别是在每日的早8点、中午12点、下午6点这三个时间内,更不应缺水。因为鸡的饮水时间大都在光照时间内。

早上8点左右,鸡开始接受光照(日光或灯光);中午12点左右,是鸡产蛋的高峰时间,母鸡产完蛋后,体内消耗较多的水分,感到非常口渴要喝水;下午6点左右,光照时间即将结束,晚上准备开始休息,鸡要喝足水以利晚上体内备用。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最好给鸡饮温水,增强抗寒能力,对鸡的健康和产蛋都有利。

12冬天照明编辑

冬天为了提高蛋鸡产蛋量,采取鸡舍照明十分重要。由于延长光照时间,蛋鸡的采食量和活动量,都有所增加,可有效提高产蛋量。

把握好照明时间:照明时间不是越长越好,要时可而至。即延长照明时间又不影响蛋鸡休息。有的人为了延长照明时间,成宿成宿的点灯,这是错误的。一般采用傍晚、午夜、清晨照明。傍晚,刚黑天不用开灯,要在19~21时开灯;午夜,0~1时30分;清晨4时30分~6时。

开灯要坚持经常:每天定点开灯,不能想起来就开灯,忘了就不开灯。要有规律性,不能忽视。否则会打乱蛋鸡的生活规律,适得其反。而影响蛋鸡的产蛋率。

照明灯要加灯伞:照明灯上有伞,可以聚光,使光线集中辐射到地面,充分利用光源,一般20平方米左右的鸡舍里,安装一盏60瓦的电灯即可。灯的高度仍以光源全部辐射到地面为好。灯的瓦数不易太大,既要节约,又要实用。蛋鸡照明时间一般不超过14小时,即白天加灯光照明时间。于此同时,开灯时要投足饲料,防止空槽,而使蛋鸡增加了能量消耗,适得其反,既增加了费用,又降低了收入。

13产薄壳蛋的病因编辑

生理性因素的影响

1、连续产蛋:母鸡在较长时间内连续产蛋,易导致生理机能衰退,常使蛋壳变薄或产软壳蛋。所以,提高饲料质量,增加动物蛋白质饲料,并常晒太阳,加强饲养管理,促使蛋鸡尽快恢复生理机能,才能确保鸡群正常产蛋。

2、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的鸡,蛋壳质量不同,如土种鸡蛋壳较厚,外来品种鸡蛋壳较薄,易破。所以,可用选种手段提高品种的蛋壳厚度,减少破蛋率。

3、产蛋时间:一般鸡场上午8时左右饲喂,白天血钙浓度高,蛋鸡在成蛋过程中钙的分泌量充足,所以一般下午产的蛋壳较厚。而上午10时前产的蛋通常是在夜间形成的,夜间母鸡多处在休息状态,采食量很少,血钙浓度较低,所以上午产的蛋一般蛋壳较薄。

4、年龄影响:一般较老的母鸡生的蛋较大,但蛋壳相应较薄。因此,一般蛋鸡喂养2年为宜。

5、甲状腺机能失调:鸡体内甲状腺机能失调,会严重影响钙的吸收利用,从而产薄壳蛋或软壳蛋。喂3-5天甲状腺素片能很快使蛋壳变硬。

6、换羽:母鸡换羽期间生理变化较大,也会使蛋壳变薄,破蛋增加。因此在换羽期要用整粒大麦供鸡自由采食3-5天,可加速人工换羽,很快恢复产蛋并提高蛋壳质量。[4]

管理因素

通风不良:鸡舍通风不良,造成氨气浓度过高,则引起呼吸性氨中毒,使鸡体内失去较多的二氧化碳,致使形成碳酸钙的碳酸根离子不足,影响对钙的吸收,从而引起产薄壳蛋。所以,鸡舍内要通风换气,及时清理粪便,防止氨气浓度过高。

鸡舍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蛋壳质量。气温高于32℃时,鸡体散热困难,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长期高温会破坏鸡体的营养平衡,引起代谢改变,使鸡的甲状腺机 能下降,导致鸡体内钙量不足,易产薄壳或软壳蛋。气温低于零下12℃时,鸡采食量会减少,蛋壳也会变薄。因此,夏季应通风降温,冬季要防寒保暖,使鸡舍内温 度保持在15℃-25℃之间,并根据季节调整产蛋鸡日粮中能量、矿物质、蛋白质的浓度,来提高产蛋率和蛋壳质量。饲料中添加0.5%-1.5%小苏打混合饲料,可提高蛋壳强度,大大减少薄、软壳蛋。冬季日粮中添加0.5%-1.0%辣椒粉,以使鸡增热,提高抗寒能力,同时增加供暖。

饲料原因

1、缺钙:产蛋鸡需 要大量的钙来形成蛋壳,日粮中缺钙会产薄壳蛋或软蛋。1只鸡每天采食50克-70克饲料,鸡对饲料中钙的利用率仅60%,单靠饲料中的钙是不够的。所以在 鸡配合饲料中应添加3%-4%的贝壳粉以补充不足。

2、缺乏维生素D:即使日粮中钙磷充足,也会使钙、磷吸收和代谢作用产生障碍,导致蛋小、畸形、壳薄和软壳,产蛋量和孵化率下降等。所以,获得维生素D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让鸡多晒太阳,使皮肤和羽毛含有的7-脱氧胆固醇,经紫外线的照射后转化成维生素D3而被吸收利用。生产中一般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D3。用鱼肝油作为日粮中 维生素D的补充剂和维生素D缺乏症治疗药物,可获得满意效果。

3、缺磷:磷对鸡的骨骼、蛋壳和体细胞的形成,以及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钙的利用有重要作用。尤其母鸡需要更多磷,因为蛋黄中含有较多的磷。鸡日粮中磷的需要量为0.6%,其中有效磷应含0.5%。所以饲料中须加1%-2%的骨粉或磷酸钙,以补充钙磷不足。

4、钙磷比例不当:不论是钙多磷少或是磷多钙少,对鸡的健康、生长和产蛋及蛋壳质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日粮中钙、磷比例应以6-8:1为宜。如二者比例不当,将导致产薄 壳或软壳蛋。由于鸡蛋壳的钙化主要发生在头天晚间,所以应适当延长傍晚采食时间。因此,每天傍晚给鸡补喂贝壳碎粒或骨粉,能提高蛋壳质量。

5、饲料霉变:饲料因保管不善而发生霉变,喂鸡后致使鸡的肝脏、肾脏等被黄曲霉素侵害,从而破坏了维生素D在鸡体内的代谢,导致鸡的体重减轻,饲料报酬降低,抗病力差,产蛋量减少,蛋壳变软。因此,要妥善保管饲料,以防发潮霉变。

6、添加剂使用不当:合理使用添加剂,能提高产蛋率和蛋壳质量。但目前我国使用的各种饲料添加剂中所含成分大不相同,必须根据鸡群情况从中选择适合的添加剂,并掌握好合理用量。

14脱肛原因编辑

【高产而引起脱肛】

有的养鸡户在产蛋高峰期,过分加强营养,特别是补充蛋白质,使鸡产蛋过多,双黄蛋过大,特大蛋比例达1-2%,使蛋鸡处于超负荷状态,致使蛋鸡中气下陷,肛门失禁而脱肛。

【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脱肛】

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脱肛,原因之一是鸡群过早产蛋,母鸡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骨盆尚未发育完好。产道狭窄,无法承受产蛋的强大压力,造成难产脱肛。其次是育成期蛋鸡过于肥胖,多因饲料中热能和蛋白质含量过高,脂肪在体内蓄积,特别是肛门周围脂肪的蓄积引起难产而脱肛。再次是光照程序不当,给予的光线太强或光照时间太长,都会造成母鸡早产而脱肛。此外,蛋鸡的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应激等因素亦能作用于产蛋过程而脱肛。

【疾病引起脱肛】

慢性(习惯性)拉稀性疾病均能引起脱肛。如鸡伤寒、慢性禽霍乱、禽副伤寒、长期喂霉变腐败饲料引起的消化道炎症、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发病后期等,这些病都能引起拉稀。拉稀后导致脱肛的原因有二:一是长期拉稀导致机体中气下陷,肛门失禁而脱肛;二是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至肠管、输卵管及泄殖腔并发生炎症,产蛋时,蛋排出困难,过度努责而引起脱肛。

15挑选编辑

一、从鸡腿、嘴的颜色辨别(产蛋前黄腿、黄嘴)。高产鸡,褪色越重产蛋率越高,250~300日龄的仍然是黄腿、黄嘴的为低产鸡,甚至为不产蛋鸡。产白壳蛋的鸡,腿、嘴为正黄色;产粉色壳蛋的鸡,腿、嘴为棕黄色。

二、从鸡冠上辨别。高产鸡的鸡冠红大、柔软、细腻有温度、倒向一侧、正常红色。低产鸡、甚至不产蛋的鸡,鸡冠立起不倒、有白点或白霜、冠薄。如果患有马立克氏病,鸡冠萎缩、没有温度、冠凉;若有紫冠、黑冠的鸡要及时淘汰。

三、从羽毛上辨别。高产鸡羽毛土色、蓬乱、不油亮、不光滑,颈部,背部、胸部有羽毛脱落或掉光的为高产鸡,如经常顺毛打扮,这样的鸡为低产鸡。

四、从肛门上辨别。肛门阔约肌松弛,挤压阔约肌周围富有弹性,有湿润感,并立即收缩,流出粘性分泌物,这样的鸡为高产鸡。肛门缩紧、周围肌腹挤压没有弹性,没有湿润感的为低产鸡。

五、从采食情况上辨别。饲喂时,高产鸡如饿虎扑食,狼吞虎咽、食欲旺盛,吃时不抬头、不挑食、迅速吃净。挑食不爱吃,甚至将饲料只啄不吃的鸡为低产鸡,甚至不产蛋。

六、从粪便上辨别。高产鸡粪便成型,形状成小头带白色,夏季喝水多一些,也基本成型,颜色正常。低产鸡及不产蛋的母鸡,粪便细长,干粪便较多。

七、从耻骨上辨别(摸裆)。高产鸡耻骨3~4指。低产鸡耻骨2指,甚至1指裆。

八、从腹部上辨别。高产鸡腹部宽大。低产鸡腹部窄小、瘦弱、胸骨尖似刀刃。

九、鸡贼的辨别。处理偷吃蛋的鸡:对于向上层笼啄蛋的鸡,可将其调到上层笼;对伸颈用喙勾蛋的鸡应予淘汰,或将其放入单笼。

十、从鸡叫声上辨别。高产鸡叫声洪亮整齐均匀,说明蛋鸡健康。长期不产蛋的鸡不叫、放哨,发现异常动物和其它小动物到鸡场,立刻大叫造成大群惊吓,产软壳蛋。[5]

16综合症编辑

笼养蛋鸡普遍易患脂肪肝综合症、产蛋下降综合症和疲劳症三种常见病。现将其病情及防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 .脂肪肝综合症。在高产蛋鸡群中较为多见。表面看蛋鸡体况良好,但其产蛋量却逐渐下降;或者产蛋率达不到高峰;高峰期缩短。严重的也有的病鸡突然死亡。由于产蛋鸡脂肪肝发病非常普遍,而其常态下不易被发觉。所以容易被养殖户忽略,剖检后发现,产蛋鸡肝脏脂肪沉积严重,肝肾等脏器周围沉积过多脂肪,产蛋鸡肝脏出血引起脂肪代谢紊乱所致。防治方法:① 提高饲料蛋白质水平1 %一2 % ,并加人一定量的鼓皮,对过肥的鸡,在每100 千克料中添加胆碱55 克,复合维生素等巧。毫克,蛋氨酸50 克;② 产蛋前限制饲喂,控制鸡体重。

2 .产蛋下降综合症。此病在产褐壳蛋的蛋鸡中多见。产蛋率下降到20 %一50 %时,其蛋的品质也下降,出现薄壳蛋、软壳蛋、无色蛋、腰鼓蛋、沙皮蛋等。种蛋孵化率下降,死胎率上升,即使雏鸡出壳,生命力也弱,成活率低。病鸡排软粪、绿色粪;鸡冠青紫色,出现神经质症状;吃食量并不减少。防治方法:① 在日粮中添加胆碱和维生素B12 ,以保护肝脏,控制感染,可添加0 . 2 %的土霉素,或0 . 2 %的吠喃哇酮。② 提高饲料蛋白质水平,保持在18 %一19 %。

3 .笼养蛋鸡疲劳症。主要是由于鸡的日粮中钙、磷及维生素D 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当,以及长期缺乏运动等所致,多发于开产后不久或产蛋前期。病鸡常侧卧于笼内,不能站立,以后瘫痪;反应迟钝,不少病鸡发生翅和腿骨骨折,骨壁薄而脆。防治方法:① 产蛋前期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 或维生素D 。饲料中的可利用磷保持在0 . 45 %。对病重鸡肌注维生素D50 国际单位,以促进其对钙的吸收。② 坚持喂配合饲料。③ 把患病鸡放在地上饲养,让它自由活动。[6]

17蛋鸡养殖不得不注意的几个问题编辑

我国不少地方习惯饲养尼克、京白等白羽蛋鸡,由于白羽蛋鸡生理性敏感,加上饲养管理的随意、粗放,使得该品种的死淘率(可以高达15%以上)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与饲养积极性。如何根据品种的特性,合理饲养管理鸡群显得尤为重要[7] 。

1、低密度饲养。

早期小鸡弱小竞争力低下,在采食位置不足时,体重较大的鸡只多采食颗粒状的豆粕、玉米等变得肥大;小鸡多采食剩下的粉状的氢钙、维生素变得瘦小,造成耻骨等发育不良。早期的发育不良,后期极难弥补,鸡群整齐度差,出现初产鸡脱肛、啄肛现象较为普遍。要求在0~7日龄每只鸡要有2.5厘米采食位置;8~14日龄3厘米;14日龄3.5厘米。要早分群,在14日龄分群到位,确保35日龄体重达350克以上,整齐度不低于80%。

2、保证9周前越早越好的胫骨长度达标。

胫骨长度代表全身骨骼的发育状态,胫骨长度越长表明鸡的骨架越大,耻骨发育愈完善,间隙愈大,脱肛、啄肛越少发生。要求8周胫骨要达到84~86毫米,最晚在9周胫骨长度达到上述标准。为了保证胫骨长度达标,就要改变看日龄养鸡的习惯,使用雏鸡预混料至胫骨长度达84~86毫米(雏鸡预混料磷酸氢钙等非植酸磷添加丰富,而青年鸡饲料中磷酸氢钙等有效磷相对较低,需要利用添加的植酸酶转化植酸磷为有效磷,过早更换青年鸡饲料,会因为鸡的生理不健全影响转化,进而影响骨骼发育)。

据养殖观察:体重达标而胫长不达标的蛋鸡,外观多是肥胖,其产蛋体积小,开产时多易脱肛,高峰不高,高峰期维持时间短,全程死淘率高;体重不达标而胫长达标,这样的蛋鸡多是过瘦,开产变晚,但高峰期高度和持续时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12周龄胫长与体重是同步的,则此鸡群其后的产蛋潜力是不差的。

3、保证雏鸡、青年鸡营养均衡、全面。

营养越差的饲料,鸡群竞争的压力越大,鸡群整齐度就越差。养殖户在选择饲料时,特别是选雏鸡、青年鸡饲料时一定要质量第一,以5%预混料为例,即使预混料贵800元/吨,全价饲料才贵0.04元/公斤,到胫骨长度达标每只鸡采食3公斤左右,每只多花费不到0.12元,而恰恰是这种理性投入,确保了鸡群的健康发育。

育雏阶段要求:0~35日龄饲料粗蛋白含量要达到19%,代谢能2900大卡/公斤,有效磷0.37%,钙0.9%,赖氨酸1.05%,蛋氨酸0.44%以上;35天到胫骨长度达标饲料粗蛋白含量要达到18%,代谢能2850大卡/公斤,有效磷0.37%,钙0.9%,赖氨酸1.0%,蛋氨酸0.42%以上。35天前建议添加优质大豆(4763,17.00,0.36%)油1%~1.5%,VC5~10克/50公斤全价饲料,35日龄体重达标撤油,撤VC,继续使用雏鸡预混料,直到胫骨长度达标。

4、控制好光照。

1对于秋、冬雏要掌握体重达不到1400克以上不要人为增加光照,体重达标时每周加光不要超过15分钟;春季更不要人为加光,在产蛋达不到90%的时候,总光照时间尽量控制在14小时内;3鸡舍窗户面积要控制在鸡舍面积的9%以内,南方要减少前面全开放鸡舍的使用,对于光照太强的鸡舍,要使用遮阳网。

5、开产期豆粕的添加要循序渐进。

为了防止蛋形过大引起的脱肛,在更换蛋鸡料后,粗蛋白暂不要添加,鸡每增长20%产蛋率酌情增加1%的豆粕等直到高峰期日粮。

6、保证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供给。

不可单纯通过人为减少豆粕等蛋白质原料添加的方式控制蛋重,减少脱肛等的发生。每个配方是大配方原料中的氨基酸等营养与使用的预混料中其它各营养成分相互补充的产物,不少养殖户由于害怕蛋大啄肛,普遍采用较低粗蛋白配方,这样就会因为日粮中含硫氨基酸,如蛋氨酸等的不足而出现更严重的啄肛现象。为确保蛋氨酸等供应,对于豆粕添加低于18%的,每吨饲料要添加500-1000克蛋氨酸,特别是夏季。

7、分群饲养。

相对于鸡的体重大小而言,均匀度差更加可怕,解决的方法只有大小分开饲养,小的要在笼具上面单独调配饲料饲养,体重不达标就不要增加石粉等钙质,并添加1%左右优质植物油。

8、注意蛋白能量的平衡。

开产后保证饲料代谢能不低于2700大卡/公斤,蛋白能量比在14.3~14.6兆焦/克左右(粗蛋白16%~16.5%左右),要添加优质植物油0.5%~1%,保证产蛋鸡动能充沛。严禁使用低蛋白,低能量,蛋白能量比值过高的饲料配方。

鸡需要哪些矿物质?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矿物质是构成骨骼、蛋壳、羽毛、血液等组织不可缺少的成分,对鸡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和繁殖系统具有重要作用。鸡需要的矿物质元素有钙、磷、钠、钾、镁、硫、氯、铁、铜、钴、碘、锰、锌、硒等,其中前七种是常量元素(占体重0.01%以上),后七种是微量元素。

(1)钙

钙是鸡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鸡所需要的钙大约有99%用于构成骨骼和蛋壳,其余分布在细胞和体液中,对维持神经、肌肉和心脏的正常功能,维持酸碱平衡和细胞渗透性,以及促进伤口血液凝固具有重要作用。缺乏时,雏鸡和青年鸡生长缓慢,骨骼发育不良,质脆易折断,或变软易弯曲,严重时两腿变形外展,站立不稳,胸廓变形,形成佝偻病,与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相似;种鸡食欲减退,产蛋减少,蛋壳变薄,严重时产软壳蛋、无壳蛋。日粮中钙过多对鸡也是有害的,可造成雏鸡和青年鸡在肾脏沉积钙盐,损害肾脏,阻碍尿酸排出,引起痛风病。成年鸡日粮含钙量如超过4.5%,则适口性降低,使采食与产蛋减少,蛋壳上有钙质颗粒,蛋的两端粗糙。

钙在一般谷物、糠麸中含量很少,而在贝粉、石粉、骨粉等矿物质饲料中含量丰富。雏鸡和青年鸡要求日粮含钙0.9%左右,成年鸡开产后对钙的需要量随产蛋率的增加而增加,一般要求日粮含钙量为3%~3.5%。

鸡缺钙的原因,除日粮含钙不足外,就是日粮中钙、磷比例不当或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的吸收利用。若日粮中钙、磷比例略有不当,但维生素D充足,能够进行调节,可以维持钙、磷的正常代谢。

(2)磷

磷在鸡体内含量仅次于钙,鸡所需要的磷约有80%同钙一起构成骨骼,其余分布在软组织和体液中,参与机体代谢。缺乏时,鸡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易发生异食癖。雏鸡生长缓慢,骨骼发育不良,严重时像缺钙一样发生软骨病和佝偻病,成年鸡产蛋减少。

饲料中磷过多会影响钙的吸收利用,所以钙和磷要保持一定的比例。由于生长鸡与产蛋鸡对钙的需要量有很大差别,不同产蛋水平的产蛋鸡对钙的需要量也有一定差异,而它们对磷的需要量差别较小,所以钙、磷的适宜比例是因鸡而异的。在生产中,如果骨粉在日粮中占的比例太大(2.5%~3%),就会造成磷过量,此时尽管日粮中钙很充足,也会出现缺钙症状。

磷的主要来源是矿物质饲料、鱼粉、饼粕类和糠麸,而饲料中全部的磷称为总磷,其中鸡可以吸收利用的称为有效磷。鱼粉等动物性饲料和骨粉等矿物性饲料中的磷,鸡体能够充分吸收,而植物性饲料中的磷,鸡只能利用其30%左右。因此,配合饲料中的有效磷=动物磷+矿物磷+植物磷×30%。雏鸡、肉用仔鸡要求日粮含有效磷0.55%,育成鸡0.5%,产蛋鸡、种鸡0.4%。

(3)钾

钾在鸡体内主要存在于细胞中,是进行代谢的必需物质,对调节渗透压、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鸡缺乏时,表现为厌食,羽毛松乱,消瘦,共济失调。病鸡生长缓慢,全身无力,动作不灵敏,肌肉常有强直性收缩;血检时,血钾量低下、血清钾亦降低,心率下降;全身肌肉虚弱,心力衰竭,最后出现呼吸困难。

因为钾广泛分布于动植物饲料中,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补充。但在机体代谢异常,并长期进食困难时可考虑补钾。在正常情况下,饲料中含钾量保持在0.16%~0.2%,可以满足各种鸡的需要。

(4)钠

钠在鸡体内主要分布于血液和体液中。它在肠道里能使消化液保持碱性,有助于消化酶的活动,另外,还具有调节血液酸碱度、维持心脏的正常活动等功能。缺乏时,鸡生长发育滞缓,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精神沉郁,骨质变软,角膜角质化,体重下降,心脏输出血量减少。异嗜,出现啄爪、啄肛和啄羽等恶癖。产蛋种鸡产蛋减少,蛋重减轻。

鸡对钠的需要量,主要以食盐(氯化钠)的形式供给,鱼粉中含有一定量的食盐,添加食盐时应予考虑。在正常情况下,要求鸡日粮含钠量为0.1%~0.3%,相当于在日粮中补充食盐0.37%。

(5)氯

氯与钠的作用相似,主要有维持体内渗透压与酸碱平衡等功能,在胃内可形成胃酸。缺乏时,鸡生长发育滞缓,死亡率高,脱水,血液浓缩,并出现神经症状。当病鸡受到惊吓时,两腿向后直伸,体躯向前倒,突然倒地,不能站起,但瞬间可消除,恢复较快。

鸡对氯的需要,主要以食盐(氯化钠)的形式供给,在日粮中补加食盐,既可提供鸡所需要的钠,同时又提供了氯。

(6)铁

铁是鸡体内血红蛋白和某些酶类的组成成分,是造血和形成羽毛色素所必需的物质。缺乏时,鸡消化不良,生长缓慢,羽毛不整,冠、髯苍白,贫血。严重缺铁时羽毛褪色。

铁在血粉、鱼粉、骨肉物中含量丰富,植物性饲料的含铁量与土壤有关,差别较大。一般来说,配合饲料的含铁量可以满足鸡的需要,但不是很可靠,应按鸡的实际需要量的1/3~1/2添加硫酸亚铁,即每千克饲粮添加硫酸亚铁130~200毫克(含在微量元素添加剂中),折为纯铁27~40毫克。若日粮中缺乏铜或维生素B6,可影响铁的吸收利用,易发生铁缺乏症。在一般情况下,鸡每千克饲粮应含铁量为:0~14周龄的幼鸡80毫克;15~22周龄的育成鸡40毫克;产蛋鸡、种鸡80毫克。

(7)铜

铜是鸡体内某些酶的组成成分,对血红蛋白的形成起催化作用,体内缺铜则影响铁的吸收。缺乏时,鸡表现贫血,羽毛褪色,骨骼变形,动脉血管弹性减退易于破裂。成年鸡产蛋量减少,种蛋孵化率低。

鸡对铜的需要量很少(每千克饲粮4毫克),除玉米的含铜量为3~4毫克/千克外,其他常用饲料的含铜量都高于鸡的需要量,所以一般不会发生缺铜问题。只是为了保险起见,微量元素添加剂中应含有硫酸铜。

(8)钴

钴是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在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是动物成长和健康必不可少的。饲料中缺乏钴会影响动物消化道内合成维生素B12,引起恶性贫血症。当日粮含有足够的维生素B12时,可不必在饲粮中再添加钴。如维生素B12不足,添加钴是有益的。在一般情况下,要求鸡日粮中含钴量为0.1~0.2毫克/千克。

(9)锰

锰在鸡体内主要存在于血液和肝脏中,其他器官及皮肤、肌肉、骨骼中含量极少,它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缺乏时,雏鸡易发生粗骨症和滑腱症,即腿骨短粗,飞节肿大、扭转,其上下骨骼(胫骨下端、跖上端)弯曲变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腓肠肌腱从关节后面的骨突上滑脱,离开正常位置,使患肢不能站立;成年鸡产蛋量显著减少,蛋壳变薄易破碎。种蛋入孵后胚胎发生短肢性营养不良症,表现为腿短而粗,翼骨变短,下喙不成比例地缩短而形成“鹦鹉嘴”,出雏前1~2天大批死亡。

鸡的常用饲料,如谷物、油饼、糠麸、鱼粉等,由于产地不同,含锰量差别很大。在正常情况下,要求鸡饲粮含锰55毫克/千克。总的来说,配合饲料中锰的含量不能满足鸡的需要,通常在每吨饲料中添加硫酸锰242克(含在微量元素添加剂之中,相当于55克纯锰),即可满足鸡的需要,饲料中所有锰作为安全裕量。

(10)锌

锌是鸡体内多种酶类、激素和胰岛素的组成成分,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与羽毛的生长、皮肤健康和伤口愈合密切相关。缺乏时,雏鸡体质虚弱,食欲消失。刺激受惊时呼吸困难;青年鸡生长缓慢,羽毛生长不良,飞节肿大,骨短粗,皮肤形成鳞片,尤其脚部更为严重;种鸡产薄壳蛋,孵化率低,胚胎出现畸形。

锌在鱼粉、肉骨粉和糠麸中含量较多,但植物性饲料的含锌量与土壤有关,差别比较大。虽然配合饲料的含锌量一般可以满足鸡的需要,但不是很可靠,需要添加适量的锌,即可在每千克饲粮中添加0.1~0.2克的硫酸锌(含在微量元素添加剂中)。如果饲料本身含锌不足,微量元素添加剂质量又差,或饲料中含钙过多,或喂给生黄豆粉,影响锌的吸收利用,则易造成锌缺乏症。在正常情况下,要求每千克鸡饲粮含锌65毫克左右。

(11)碘

碘是构成鸡体甲状腺的重要成分,它参与体内各种物质代谢过程,对能量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多种生理功能具有促进作用。缺乏时,鸡易患甲状腺肿大病,雏鸡和青年鸡生长缓慢,骨骼发育不良,羽毛不丰满,成年鸡产蛋量减少,种蛋孵化率降低。

海鱼粉和海产贝壳粉中含有丰富的碘,沿海地区的土壤和饮水,以及这些地区生产的饲料也含有微量的碘,但最为可靠地满足鸡对碘的需要,应通过微量元素添加剂,向每千克饲粮中添加碘化钾0.46毫克;在我国一些内陆地区,饲料中往往缺碘,因此,除使用含碘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外,配料所用的食盐应是碘化食盐。在正常情况下,鸡要求每千克饲粮含碘0.35毫克。

(12)硒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与维生素E协同阻止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对细胞膜的氧化,保护细胞膜不受损害。在这一点上,硒与维生素E如果一方缺乏,另一方充足有余,引起的症状就比较轻,双方都缺乏则症状加重,所以二者有一定的互补作用。但维生素E在生殖机能方面的功用,硒是不能补偿的。若饲粮中缺乏硒,患鸡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呆立少动,行动困难,两腿内外叉开,有的用飞节触地行走,趴在地上站立困难。严重者缩颈,羽毛蓬乱,翅膀下垂,腿后伸,冠苍白,胸部、腹部、头颈部、翅内侧、大腿内侧皮下水肿,腹部膨大,外观呈绿色或蓝黑色,有的翅部皮肤出现溃烂。

在一般情况下,要求鸡饲粮含硒0.1毫克/千克。植物性饲料的含硒量与土壤有很大关系,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含硒量较少,因而大部分配合饲料含硒量不足。所以,每千克配合饲料应添加亚硒酸钠0.22毫克(含在微量元素添加剂中,折为纯硒0.1毫克),以满足鸡的需要。

(13)镁

鸡体内的镁约有70%与钙、磷共同构成骨骼,其余分布在体液中,与神经机能有密切关系。缺乏时,雏鸡和青年鸡生长缓慢,骨骼发育不良,严重时呈昏睡状态,时而发生痉挛,可导致死亡;成年鸡产蛋减少,骨质疏松。

一般饲料中镁的含量都可以满足鸡的需要,在正常情况下不必另外添加。

(14)硫

硫存在于体蛋白、羽毛及蛋内,如羽毛中含硫2%。缺乏时,雏鸡和育成鸡生长缓慢,食欲不振,虚弱,脱羽;成年鸡产蛋减少,种蛋孵化率低。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