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种植

早籼稻国家收购标准(早籼稻产量)

教会网 2023-08-02



  品种(生态)类型:常规早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13001

  育种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优早81(来源于中国水稻研究所)×E165(来源于嘉育164/早籼65),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主要特征特性:2010年、2011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5厘米、亩有效穗22万、每穗总粒数117粒、结实率77%、千粒重26克。全生育期为110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竹青)晚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0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2.75),高抗稻曲病(发病率0),中抗纹枯病(病指44),感白叶枯病(病指60);2011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00),高抗稻曲病(发病率2%),感纹枯病(病指54),中抗白叶枯病(病指34)。

早籼稻国家收购标准(早籼稻产量)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0年米质(区域试验点样品,下同)达部标4级,2011年米质达部标3级。

早籼稻国家收购标准(早籼稻产量)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0年区域试验亩产456.4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1.30%(显著);2011年区域试验亩产459.3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66%(显著)。

  2012年生产试验亩产468.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4.53%。

  适宜推广区域:沿江、江南双季稻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