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果实病虫害图谱与用药(柑桔病虫害诊治及用药)
教会网
2023-08-06
在贵州1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严重,以成虫越冬。4月上、 中旬越冬成虫从木质部深处虫道栖移至外层坑道活动, 寻找新的部位或飞到新寄主上打洞筑坑,4月中、 下旬至5月初交尾产卵。两性同居时间短, 常以雌虫独居繁殖后代,雄性约占种群数量的20%。坑道多为横坑,母坑和子坑孔径大小相同。初期,虫坑在木质部外层,坑长度视树径而异,母坑3~4cm,子坑4~6cm, 2~3条,分布于母坑两侧几厘米内的垂直面上。成虫由外至内重复产卵于子坑内,每坑产卵13~35粒不等, 故在各子坑里可同时查到各个虫态。后期母坑可长5~7cm, 子坑数增至4~6条, 卵多产于内部新坑。新一代成虫出现后,沿子坑端部向前取食或从子坑内壁另蛀坑道,致使整个木质部虫道纵横交错。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是5月底至6月初, 第二代7月中、 下旬, 第三代9月上、中旬, 至10月上旬仍有少数成虫羽化。 11月上旬, 常有冷空气侵入, 气温下降导致成虫大量死亡,部分进入木质深处虫道内越冬。成虫不为害健康旺长树, 对衰败和濒死树喜趋蛀害。一般情况下具群集蛀害习性,但在较小的枝干上也见个别虫体独栖。群体为害时,受害部多择2m以下树干,蛀孔集中, 常有新鲜粪屑排出洞口。迁蛀初期如遇降水, 湿度大,树干挂满橘胶, 部分成虫未入木质部就被贴死。 随虫口密度的增加, 附生于坑道内的霉菌不断扩展繁殖, 致死木质部变黑、 坏死, 寄主也渐濒枯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