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栽的绿篱不出叶怎么办(全是绿叶子不开花的盆栽)
新栽的绿篱为什么不生根,之后会慢慢枯死?
新栽绿篱不生根是不能成活的,
盆栽植物移栽时,不生新根,有好几种情况,培养土或基质PH值不对、栽培时用肥不对、栽培时用水不对、栽培后光照过强或过弱、培养空间不对等5种情况必须注意。
①培养土或基质PH值不对,这种情况是有的植株适合酸性土壤、有的适合碱性土壤、有的适合中性土壤,按植株喜爱的土壤性质确定培养土的pH值,PH值不对绝对影响植株新生根的生长发育,更有厉害的老根随后腐烂。
②培养时用肥不当,对盆栽植物而言,一般大肥都不可取,应薄肥多施,少施勤施。宜施腐熟有机肥,少施化学复合肥,多施碧卡水溶肥,也是薄肥少施,大量时肥液浓度过高,导致烧根或老根失水植株体内养分水分反渗透。
③用力不当就是浇水时要避免水质的PH值过偏、含氨、含硫、含氯气体、含油污,含重金属等要特别注意。
④光照直接影响植株叶面的有效⑤光合作用,过强过弱匀导致叶绿体对光合敏感进而衰竭,最终导致植株不生根。
⑤培养空间就是指居室内或温室大棚,空气中含有超高二氧化碳、其他气体等,导致植株呼吸窒息的感觉,所以不生根。
绿篱的栽培方法
绿篱的栽培方法
绿篱的栽培方法,都有哪些呢?喜欢花草的朋友都知道绿篱又称植篱、生篱,是按照大家的需求通过修剪做成的绿色墙垣,因此在栽培的过程中要注意修剪。下面看看绿篱的栽培方法有哪些。
绿篱的栽培方法1
一、绿篱的栽培方法。
矮篱培育要从最小植株开始。要选那些又矮又粗的植株,不选又高又细的植株,一般株距5一13cm,通常是大叶子的灌木比小叶子灌木种植密度要小些。栽植后的前一、二年的首要任务是增加植株的宽度。如果植株基部没有长出足够的枝条,在栽种时或生长季的前几周,要根据设计的绿篱高度来修剪(有的矮篱在离地15一30cm处短截),为了促进绿篱下部枝条生长,从水平方向发出的新枝不要剪掉太多。植株下部的枝条不能疏除,如果剪掉这些下部枝条会从修剪处形成直立枝,将在树篱的下端留下缺口,形成“光腿”现象。
随着绿篱在前三年中的生长,当新生长的直立枝比上一次修剪时的高度又长了15一30cm时,应剪掉其长度的1/2。同样,下部的枝条,一般不要剪去,随着植株下部的填满,变得比顶部更宽。
对于高篱,要防止下部枝叶干枯脱落。高篱种植后必须将顶部剪平,同时再将侧枝一律剪短,大大缩短营养的运输距离,也增强了各枝顶端对上行营养液的拉力,有利于养分向全树各部均匀分配,从而增加芽的萌发力,克服枝条下部“光腿”现象。每年在生长季均修剪一次,直至达到高篱要求为止。
绿篱的栽培方法2
1、高矮相间
在一条绿篱中把一段修剪成高(如1米),一段矮(如50厘米),这样高高低低,很像城墙的垛口,显得很别致。
2、宽度不一
在一条同一树种或不同树种的绿篱上,有宽有窄,宽窄度不一样,一段宽(如60厘米—70厘米)、一段窄(如30厘米—40厘米),宽窄相间,看过去好像有个曲线,增加美感。
3、不同植物组合
需要在配植上实现多种植物组合,在一条绿篱上应用多种植物。如采用几种不同的树种针叶树种、大叶树种、小叶树种各做为绿篱的一段。
4、不同造型相结合
在一条绿篱上按照不同植物的长势制作不同的造型。例如一段剪成平顶的植物(如黄杨)夹着一棵修剪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植物(如侧柏);一段修剪成矩形的福建茶接一丛稍高一些、修剪成大圆形的小叶黄杨。在一条绿篱上有方形、圆形、椭圆形以及三角形,竖面上也是高低错落,非常活泼、多姿的。
5、不同颜色的相间组合
一条绿篱由红叶植物、黄叶植物、绿叶植物或者深浅绿色植物相间组成,使绿篱更加多彩、艳丽。例如用一段金叶女贞、一段墨绿侧柏、一段红叶五彩变叶木(Codiaem variegatum var。 pic2tum)、一段花叶假连翘重复相间组成的.绿篱。
6、篱笆与绿篱植物相结合
绿篱的另外一种形式是用篱笆(可采用铁栅栏、混凝土浇注的栅栏等)与植物一起构成的一种垂直绿化形式。这既可满足迅速实现防御功能,又可实现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及美化功能。
7、常绿植物与开花植物搭配组合
形成鲜花烂漫、气味芳香、五彩缤纷的的花蓠。在配植中,特别要注意尽可能做到三季有花,并且花色多样、花朵繁密、花色芳香,如用花期长、花色多的夹竹桃或浓香菜莉(Jasminum sambac)与常绿树种相结合。
8、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
绿篱的种植密度根据使用的目的、不同树种、苗木规格和种植地带的宽度及周边环境而定。在人行步道、花坛、喷水池边沿,因范围较小,可设为单行。在苗圃、果园四周作为防护绿墙时,需多行栽植。双行或多行栽植时一般株行距为0。3—0。4米左右,三角形定植为宜,绿篱的起点和终点应作尽端处理,从侧面看来比较厚实美观。对于某些单位或庭院营造蔓篱,1—2年便可形成,目前,为了栽种后马上体现绿篱效果,许多绿化工程在绿篱苗木通风透光差,造成下部枝叶干枯,病虫害滋生严重,部分苗木死亡,反而影响绿化效果。因此,栽植苗木时就要注重长远效果,科学地规划株行距,要因地、因时、因苗制宜,不宜盲目操作。对于自然式绿篱的植物搭配要先定一基调,再进行配置,要达到丰富多彩而不显杂乱。
9、与地形相结合
自然式绿篱在增强或减缓地形变化方面很有功效,特别是椭圆或圆形的自然式绿篱更易与形状相似的土丘相统一。利用多种植物组成的混合自然式绿篱更能体现生态效益,减少人工痕迹。如在人工河边缘种植迎春、连翘等,用优美的弧线柔化了僵硬的边缘硬角。而且自然式的植物景观更容易营造气氛,或宁静深邃、或活泼可人。
10、结合养护管理水平进行配置
养护管理水平的不同也是配植中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对于养护管理水平较高的地方可设置需要精心管护(如需经常人工修剪控制其形状和高度,经常水肥管理等)的观赏模纹篱或造型绿篱等。在一些养护管理水平较低处,配植宜选用生长慢、抗逆性强、病虫害少的植物进行自然式绿篱配置。
绿篱栽植施工方法
大叶黄杨绿篱指的就是那些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植成单行或双行,以紧密结合的规则的种植形式的则称为绿篱,常用的绿篱黄杨、女贞、红叶小檗、水蜡,绿篱不仅可以起到遮盖不良视点、隔离防护的作用,还有防尘防噪、引导游人观赏路线等作用。
【1】科学栽植
大叶黄杨绿篱栽植时要开出种植槽,种植槽的宽度要大于绿篱的设计宽度,这样有利于后期管理。开好种植槽后及时施入底肥,底肥以腐熟发酵的牛马粪为佳。选苗时要选择无病虫害的苗子,栽植时先栽植靠外的苗木,同时要求株行距要保持基本一致。在栽植3 排以上绿篱时,要使植株呈品字形交叉状,这样有利于绿篱通风透光。栽植后要逐棵摁实土壤,同时要求栽植高度基本一致。栽植好后及时修剪,这样不仅有利于绿篱整齐划一,还可以减少减少植株的蒸腾量,提高植株成活率。
【2】水肥适当
水肥管理是大叶黄杨绿篱养护的重要环节,由于大叶黄杨根系比较浅,因此本身抗旱、抗涝能力不强,在日常的养护过程中要根据降水情况确定是否浇水或浇水量,下雨季节要及时排积水,防止水大烂根。大叶黄杨绿篱在施完底肥后要在每年的春末夏初修剪后施用1 次氮肥,入秋后施用1 次磷钾复合肥。
【3】合理修剪
绿篱的修剪是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绿篱的形状有规则式和不规则式两种,规则式常见的有矩形或长城垛口行,不规则形有波浪形等,具体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修剪时要注意顶部与内外两侧必须剪平,这样可以防止绿篱下部枝叶秃裸。大叶黄杨绿篱的整型修剪一般有两个时间段:一是春末夏初,二是中秋前后。春末夏初修剪,伤口愈合快,可减少病虫害发生。中秋前后修剪伤口能及时愈合,同时也不会萌生过多枝条,有利于植株安全越冬。
【4】病虫害防治
大叶黄杨绿篱栽植较密,因此容易发生病虫害。针对白粉病、煤污病、炭疽病等可选用淇林赛姆利、田钧、仕勋等药剂进行防治,棉蚜、日本龟蜡蚧、丝棉木金星尺蛾、卫矛矢尖盾蚧、褐边绿刺蛾等可使用淇林蚧虫净、广正、树虫一次净等药剂进行防治。同时在栽植时要做好苗木检疫工作,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加强苗木修剪,做好水肥管理,特别是注意磷、钾肥施用,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移栽后树的叶子都枯萎了,怎么办?
植物在移栽后,需要将其放在较为凉爽的环境下养护。刚移栽的植物,根系还未适应新土,生长速度比较慢。养护期间将其放在光照充足的位置,植物的叶片会发蔫。若是光照所致,需要将植物移到室内阴凉的位置,后期可恢复。
植物在移栽后,首次浇足水后,后期不需要过多的浇水。养护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过量的浇水,会伤及植物的根系,从而导致叶片发蔫。若是水分过多所致,需要及时给植物疏松土壤,进行排水,再将花盆放在温暖通风的环境下。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要选择成长旺盛苗木进行移栽,苗木的枝条要健壮、芽胞要饱满,苗木无病虫害侵袭,苗木的高度达到一定的要求。如比较大型的乔木法国梧桐、毛白杨等,最好选择高度三米、胸径三厘米以上的标准。
苗木的移栽尽量选择苗木的休眠期。一般的落叶树种从秋季落叶后到第二年的春天发芽前都可以进行,常绿树种除以上的移栽时间,每年的雨季也可以移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树木移栽
各位专家,请看看这绿篱是什么原因都死了,是土壤问题吗,要怎么维护?谢谢!
一、绿篱衰老的原因
1.整枝修剪不当
绿篱内部枝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特别是夏天,篱内温度湿度过高,造成霉烂病变等现象,枝干坏死,叶片脱落。
2.管理跟不上
有些单位及地区自树苗植下后,任其生长,数年不进行浇水、施肥等管理。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跟不上,造成绿篱生长不良,加速衰老。
3.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对病虫害的危害认识不深,不了解出现虫害用什么药。也有的是用药不当,力度不够,虫害控制不住而导致绿篱衰老。
4.人为破坏 由于人类的破坏而导致绿篱的衰老速度加快。
二、如何进行修复
1.整枝修剪
一般来说,每年进行一次修剪,最佳时间是秋末。这时树木刚刚进入休眠期,将多余的、衰老的枝条剪去,改善篱内通透性,使来年开春后新枝萌发有伸展的余地。衰老严重的植株可连根挖掉,再将篱内过密处植株挖出来填补空缺。对于绿篱中的空隙,可采用枝条牵引的办法填补。大面积枝条衰老则应剪去全部老枝,主干留10厘米左右。然后松土施肥(豆饼、芝麻饼等有机肥),增加水分供给,一年后侧枝会大量萌发,篱体也逐步形成,二年后可恢复原有形态。
2.追肥养护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各种营养,特别是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常绿树种(针叶类)所消耗的养分较少,一般每年春季追一次肥就可以了,以豆饼类、马粪类等有机肥为好。常绿阔叶树种生长快,消耗的养分多些,应在每年春秋季各施一次有机肥(复合肥也可)。为使绿篱生长旺盛,必须保证足够的水分。绿篱多以丛植为基础,耗水量较大,浇水既要适宜,又要适时,才能保证根深叶茂,叶片油亮翠绿。
3.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不及时根治,将直接影响绿篱的观赏效果,轻者造成掉叶,枝干光秃,重者全株枯死,具体方法是:病虫害的治理应以预防为主,首先对苗木做好植前的检疫,存在潜伏病害和带有虫卵的苗木要即时控制或处理,预防感染。苗木虫害病情不严重时,可采用人工刷除或剪去虫枝,摘掉虫叶,及时烧毁。也可和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药液喷洒。对病毒性感染:如霉烂病、霉斑病、白粉病等可用20%灭菌灵1000倍液喷洒。如叶片脱落、枝芽萎缩、多数为虫咬,如介壳虫、芽虫、红蜘蛛等,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
希望能帮到您
绿篱怎么种?
1 苗木选择
栽植绿篱时,除了应选择两年以上生,无病虫害,容易成活,耐修剪的植物品种作为栽植苗木外。还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不同高度,不同品种的植物进行栽植。
由于矮绿篱高度在50厘米以下,因此应选用高度在60厘米以下的苗木。常用的植物有:黄杨、红叶小檗和五色草等等。
由于中绿篱高度在70-120厘米,因此应选用高度在80-150厘米的苗木。常用的植物有:冬青、含笑、金叶女贞、小叶女贞、七里香等。
由于高绿篱高度在120-150厘米,因此应选用高度在130-160厘米的苗木。常用的植物有:楮树、法国冬青、大叶女贞、桧柏和紫穗槐等。
由于绿墙高度在200厘米以上,因此应选用高度在210厘米以上的苗木。常用的植物有:绿篱竹、龙柏和蔷薇等。
2 定点划线
栽植前工程技术人员应按照绿化图纸的设计进行实地测量,确定具体栽植地点、品种,而后再根据施工图和苗木品种、标定出绿篱的长度和宽度才能开始施工。
3 整地施肥
当栽植面积较大时,我们先用大型机械将地面进行深翻疏松,将较大的土块切断破碎,而后施上基肥。一般每亩施袋装的腐殖质3000-4000千克为宜。将腐殖质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而后再进行一次旋耕,进一步打碎土壤、平整地块,并将腐殖质与土壤充分混合。最后用耙子仔细地整平耙细,并拣出石块碎砖等杂物。
4 栽植方法
具体栽植时要严格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栽植。先栽植外围的苗木,后栽植中间的苗木,株距、行距要求基本一致。当栽植宽度在三排以上绿篱时,植株应呈品字形交叉,相邻的三棵苗木之间应呈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间利用率,有利于通风透光,均衡生长。栽植时先挖一个深度略大于苗木根部的坑,而后将苗木放入坑中,用土埋好压实就可以了。所用苗木的高度也要尽量一致,以方便后期造型、修剪。
5 初修剪
栽植完毕要进行一次初步修剪,这样做除了能起到美化外观,均衡长势的作用外,还可以达到减少水分蒸腾,提高苗木成活率的目的。修剪后应及时清理现场的垃圾和剪下的枝叶。
6 浇定根水
修剪完毕用土围好堰,并用脚踏实,以防浇水时漏水。浇水时应缓慢浇灌、浇足浇透。浇水后三至五天视土壤干湿情况再浇灌一次,以提高新栽苗木的成活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