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怎样抹芽(猕猴桃抹芽的好处和坏处)
经历了冬季的休眠期后,随着土壤的升温猕猴桃树也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周期,首先是萌芽。正常的情况下,猕猴桃会萌发出大量的新芽,如果不进行人工管理,很容易出现枝梢过密诱发病虫害,或浪费营养,不利于猕猴桃种植的计划生产和优生优育。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进行猕猴桃抹芽工作。
一、抹芽的时间
太早了,新芽分化未完成,不便于芽子好坏的辨认工作,容易误抹优质芽。太晚了,无效芽和劣质芽生长消耗养分过多,造成营养的浪费。所以具体的抹芽时间是看新芽的实际情况而定的,一般在树冠80%的芽长到3-5cm时开始抹芽(小果园工作量小,也可以等芽长到5-10cm)。正常的成龄树结果母枝抹芽后芽间距离控制在15-20cm,3年以内的幼龄树可以适度放宽距离30-35cm,抹芽后,每平方米留芽20-25个。
二、抹芽的原则
1.控量,以目标产量确定抹芽或留芽数量。例如,新栽树需要根据树龄逐步计划挂果量,经历增产、稳产、优产的过程,这样才有利于树体的长远发展。尤其是红阳猕猴桃树自身本来就弱,提前超量挂果会造成树体的抗性下降,容易受到溃疡病的侵染。
2.树形,不同树形结构抹芽有不同要求,单干伞状、一干两蔓各有不同。
3.枝势,强旺的结果母枝,中庸的结果母枝,细弱的结果母枝区别也是较大的。
三、抹芽的目标
按位置,主要指背下芽。
按长势,主要指细弱芽。
按密度,主要指对生芽、轮生芽、丛生芽(短枝)、邻接芽、密生芽。
按形态,主要指畸形芽。
按性质,指结果母枝顶部营养枝,主蔓上或内膛部多余徒长芽。
按花朵,梳除没有花苞,或者花苞数量很少的枝芽。
四、抹芽的要求
因气候或大小年的形成,结果母枝营养枝较多,除了抹除过密细弱枝外,其余全部保留,以保证树体正常生长。
由于考虑倒春寒和病虫危害,抹芽时要保留10%的余地,不可一步到位。
内膛部、结果母枝基部主蔓上的潜伏芽由于萌发较晚,加上这些部位要培养更新预备枝,因此耕种帮建议不提倡抹芽,待萌发成幼枝时再选择抹除。
五、抹芽的注意事项
1.针对并生芽,对生芽,邻接枝,去一留一。
2.萌芽率低、萌芽不整齐的树,背下芽也可以留,只要是健壮芽。
3.结果母枝顶部由于通风透光好,有顶端优势,可以适当多留芽,不过分强调芽间距。
4.抹芽后要及时进行全园喷施保护剂(杀菌药,要具有保护性),例如波尔多液或25%溴菌腈1500倍+25%吡唑醚菌酯1500倍。这样能有效的防控花腐病、溃疡病等严重病害。
有些果农朋友会问,近年来倒春寒的现象越来越常见,会严重威胁到新芽,如果进行了提起的抹芽工作,到后面受冻了会不会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呢?
答案是:抹芽工作依旧是要正常进行的。
原因如下:
1.当倒春寒严重影响植株新芽的时候,那会是全面性的,而不是在同一根枝条上一些芽被冻死了,一些却生机勃勃。所以对于倒春寒的防御工作,应该进行的其它的一些更有效的全面措施,例如熏烟、盖膜、喷施芸苔素内酯等。
2.在抹芽的估量时,其实已经进行一定的可控留芽量,保留的芽体一般会多出终实现商品生产的芽量的20%。
3.及时抹芽能够减少养分的分散,让树体集中养分进行有效生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猕猴桃自身的抗逆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