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属多少级防护(标准预防属于几级防护)
今天给各位分享标准预防属多少级防护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标准预防属于几级防护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教会网www.xtdec.com,现在开始吧!
标准预防一二三级防护包括哪些
1、一级防护标准
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复配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建议戴手套。
2、二级防护标准
使用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罩/面罩、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鞋、工作帽。
3、三级防护标准
三级防护的适用范围是与传染病人群密切接触、负责标本采集、处理病患血液或分泌物的医护工作人员,除了按二级的防护要求之外,还需要加强防护,可将护目镜、防护口罩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扩展资料:
一级防护标准着装:标准预防制度: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级防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级防护
什么叫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什么是一级防护二级防护
1.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2. 一级防护:(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3.(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5.(4)严格执行手卫生。
6.(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和黏膜的防护。
7. 二级防护:(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8.(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9.(3)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10.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和保护。
什么是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不同,相应的防护标准也不同,有一级防护标准、二级防护标准和三级防护标准之分:一级防护标准,指的是日常工作防护;二级防护标准,指的是常见传染病防护;三级防护标准,指的是烈性传染病防护。第一,一级防护的防护标准和要求:医护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 穿一次性使用隔离衣和戴一次性使用手套、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第二,二级防护的防护标准和要求:医护人员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医用防护服或穿工作服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第三,三级防护的防护标准和要求:医护人员除了按照二级防护要求外,应当将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更高级别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防护等级标准,一二三级防护标准分别是
1.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2.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
3.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医务人员。
4.转运患者医务人员和司机。
5.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6.一级防护:严格执行手卫生。
7.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和黏膜的防护。
8.二级防护: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9.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10.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
11.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12.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和保护。
13.三级防护: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标准预防属多少级防护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标准预防属于几级防护、标准预防属多少级防护的信息别忘了在教会网www.xtdec.com进行查找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