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龄肉鸭多少度最好(10天的肉鸭多少度合适)
今天给各位分享5日龄肉鸭多少度最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10天的肉鸭多少度合适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教会网www.xtdec.com,现在开始吧!
温度对肉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温度对肉鸭孵化的影响
温度是决定种蛋在孵化过程中胚胎能否正常发育的首要条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保证鸭胚胎正常的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孵化器内温度为37.5~38.2℃。温度过低,胚胎的新陈代谢降低,导致胚胎发育迟缓或停止发育,最后引起胚胎死亡。温度过高,鸭胚胎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分化加剧,发育期缩短,可能造成胚胎大量死亡。试验表明:孵化温度超过42℃,2~3小时后胚胎就会死亡;孵化温度低至24℃时,经30小时胚胎便全部死亡。
目前,人工孵化通常有恒温孵化和变温孵化两种方式。
①恒温孵化。在同一个孵化箱中,有多批次不同孵化日龄的胚胎孵化时采取始终不变的温度进行孵化。采用恒温孵化时,在孵化的1~24天,种蛋的适宜孵化温度是37.8℃。在孵化后期,即25~28天,胚胎发育开始成熟,此时不需要继续翻蛋,种蛋需要由孵化机转入到出雏机中,此过程称为落盘,标志着孵化进入了出雏期。在出雏期,孵化温度应维持在37.0~37.5℃。恒温孵化适于生产规模小、种蛋量少的养殖场户。
②变温孵化。在孵化箱中只有单批次孵蛋,则可按胚胎各阶段所需要的温度进行变温孵化。孵化温度受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所以,室内温度低时,孵化器温度就应高些;室内温度高时,孵化器温度就应低些。在深秋、冬季和早春室温应保持平衡,最好维持在27~30℃。在实际孵化过程中,由于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的代谢强度存在较大差异,代谢所产生的热量显著不同。因此,在孵化过程中最好采用变温孵化。在孵化初期(1~5天),孵化温度为38.4~38.8℃;孵化中期(第6天至出雏前5天)的孵化温度为37.8~38.2℃;孵化后期(出雏前4天至出雏)的孵化温度为37.0~37.5℃。
(2)温度对肉鸭的影响
鸭子没有汗腺,加上丰厚羽毛的覆盖,鸭体的散热受到很大限制。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肉鸭带来不利的影响。
①雏鸭。雏鸭绒毛未丰满,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因此,育雏期鸭舍内温度适宜是育雏取得成功的关键。目前,肉鸭育雏期常采用3种环境温度(表7-1)。
表7-1 肉鸭育雏期的3种环境温度(℃)
a.高温育雏。高温育雏可减少弱鸭的产生,同时在保温时挑选出个体小的进行隔离饲养能提高成活率。高温育雏有利于雏鸭卵黄的吸收,卵黄吸收完全,母原抗体也相对高,可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在基础免疫上比较牢固,也为后期的免疫奠定了基础。高温育雏还可充分利用饲料,降低料肉比。
b.低温育雏。其优点是雏鸭经受低温的锻炼后体质健壮,生长发育均匀,采食较好,节约燃料,并因室内外温差小,可以较早放牧。缺点是饲料消耗较多,生长较慢。由于温度低,部分鸭的卵黄会出现吸收不良,易发生传染病,尤其是白痢感染率和呼吸道感染率相对增高。
②中鸭。与雏鸭相比,中鸭对温度要求不是很严格。最适宜肉鸭生长的温度为15~25℃。
a.高温对中鸭的影响。气温超过等温区时,在防暑降温条件差的情况下,若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导致肉鸭机体的散热机能发生障碍、热平衡受到破坏,从而引起中暑。鸭中暑后会出现体温升高、蹲伏不愿走动、张口呼吸或伸翅散热,随后会出现站立不稳、阵发性昏迷麻痹,严重时可引起肉鸭大批死亡。另外,高温、高湿的饲养环境,鸭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增高,严重危害鸭的健康和生长。高温会促使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诱发多种疾病。
b.低温对中鸭的影响。若温度低于10℃,而鸭舍保温性能较差时,肉鸭会出现不适,缩颈、发抖,或很多肉鸭重叠地堆挤在一起,造成最下层的肉鸭被挤压、窒息而引起死亡。肉鸭不断要消耗自身的能量来抵御寒冷,容易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诱发疾病的发生。若温度突降,易引起肉鸭发生感冒。
你好,我是一位新的养殖户,请问肉鸭在第一天至37天的鸭舍温度是多少?谢谢!
三周龄之前的雏鸭,因自身体温调节机能差,在育雏最初2天育雏室温度应达到33~35℃,绝对不能使温度低于29℃,否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3日龄后鸭舍温度每3天下降1.5℃左右,至21日龄时降到常温,以后保持在20℃左右为最佳。
养殖大鸭子外面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肉用型雏鸭与蛋用雏鸭育雏时的区别,一是育雏的温度要求较高,二是饲料的营养水平要求也高。在生产实践中,通常用高温育雏方法来育雏。其优点是雏鸭生长速度快、卵黄吸收良好、发病率低。肉鸭育雏期环境最适温为:1-2日龄35℃;3-7日龄30-34℃;8-14日龄24-29℃;15-21日龄21-24℃。
掌握温度时,都要遵循鸭龄从小到大,循序下降的准则,切忌忽高忽低,避免温差过大。由于雏鸭的体质有强有弱,所用的热源不同,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的湿度、通风条件也有差别。因此,采用的适宜温度最好根据雏鸭的精神状态决定。温度过低时,雏鸭挤压成堆,此时应适当升温;温度过高时,雏鸭张口喘气,远离热源,烦躁不安,张开翅膀,饮水量增加,此时应当降温;温度合适时,雏鸭散开活动,三五成群,躺卧的姿势很舒展,伸颈展翅,食后静卧无声。
大棚养殖肉鸭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首先在大棚养殖肉鸭的时候,需要注意棚舍的搭建,很多养殖户因为在大棚搭建上没有严谨的进行处理问题,后期导致养殖结果出现了不堪设想的地步,所以大棚建造最好选择在水源充足而且没有污染的地带,最好是坐北朝南的方位,这样冬季比较暖和,夏季也是最合适养殖肉鸭的。
其次在大棚搭建的时候需要注意高度控制在两米五左右,这样有利于空气的流通,而且也方便养殖户在大棚内的操作管理,大棚高度不可以过高也不可以过低,其中棚舍内的顶面与塑料的薄膜间的夹角最好呈现斜角度。这样可以提高大棚内的透光度。
然后在大棚养殖的时候需要注意暑热季节的管控,因为夏季温度比较高,需要注意温度的调节,我们都知道大棚内的温度一般都是比较暖和的状态,自然温度本身就很高了,如果不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就会导致肉鸭出现中暑的症状,那么在夏季应该保持大棚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出现阳光直射的状态。
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通风的管理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降温的效果。同时需要在大棚内需要设置好遮阳降温的设备,也可以喷洒水雾这样既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还能够降低温度。
最后大棚养殖特别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直接影响到肉鸭的生长,所以在大棚养殖的时候需要注意投料以及更换垫料的管理,而且需要做好消毒的管理工作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以免惊到鸭群。而且如果肉鸭受惊的话,还会容易导致不产蛋的情况发生,所以如果在夜间进行管理的时候,也不要动作幅度太大,以免出现抑制肉鸭生长产蛋的情况发生。
肉鸭养殖大棚怎么建?
1、选址: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
2、搭建:棚呈拱形,高度应在2米以上,长宽视养殖规模而定。选用直径25毫米,壁厚1.35毫米焊接管,弯曲成半圆状作支架,每两根为一组,使用直径30毫米、壁厚1.5毫米的套管套牢。建棚时按规格要求将支架装好后,用木棍或钢管将每根支架上的托架固定紧,再用竹竿和钢丝将支架网牢3~5行,每2~4米设立柱1个。棚架建成后先在上面铺设草帘,草帘上再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膜上再盖70%~80%防晒网。最好用缆绳顺棚封牢,便于卷起,接受阳光照射和通风。需要注意的是,大棚两端都要设立活动门。
3、棚架:养殖肉鸭所用棚架以竹或竹片制成,每个长2米、宽0.5米,竹片分平放和扁放两种,可用小圆钢筋穿牢。制作时要削去棱角,修平节叉,以防伤鸭。饲养中如能在棚架上铺设塑料垫网以增加弹性,则效果更佳。棚架离地支起30~40厘米,安装时要求铺设平整、牢固。
4、操作:棚架饲养肉鸭,冬季向阳面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可卷起1/3草帘接受阳光照射,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8℃~20℃的适宜范围。早晚则将草帘盖好,达到提高舍温、节省燃料、节约饲料的目的。阴雪天则用草帘将大棚全部盖严,平常根据棚内温度、湿度及空气污浊度不定期开闭棚顶通风换气。由于棚内铺设棚架,既保持了适宜的生长温度,又实现了离地饲养,鸭群发病率显著减少。但需注意的是,大棚搭建中必须做到牢固耐用,养殖中要严密观察温度高低及空气浊度,随时通过开启棚顶等方式进行调节,切忌长时间密闭而闷死肉鸭。
大棚养鸭饲养日常管理
1.湿度。棚内湿度不要过大,0~21 日龄以 65%~70%为好,以后改为 60%~65%。
2.光照。进雏后开始 48 小时连续光照,强度为每 10 平方米 25 瓦左右,以后为 23 小时光照,21 日龄后,逐渐改为 16 小时光照,8 小时黑暗,可根据不同季节及时间在傍晚开灯,次日早晨关灯。灯泡的安装可以沿棚东西走向,每 5~8 米一个灯座,根据生产需要装上不同功率和颜色的灯泡。
3.水料。除非免疫需要,一般应不断水,鸭苗进雏后,先给温开水,内加 5%红糖和电解多维。饮水后 2~4 小时,在料盘上撒肉仔鸭保健料。第 1 周每天给料 6 次,每次以 25~30 分钟盘料内基本吃完为宜。第 2 周改用料槽或料桶,每天给料 4~5 次。第 3 周以后每天饲喂 3 次,保证料桶不断料但陈料较少。因为鸭啄食的原因,饲料常被鸭啄出料桶外,造成较大的饲料浪费。一个较好的办法是选择较大的开料盘,将料桶放入开料盘内,使鸭甩出料桶的饲料掉入开料盘内。注意,每天饮水器要早晚各清洗一次,料桶要保持清洁,并适时逐渐更换不同时期鸭料。
4.通风。通风能满足肉鸭对氧气的需要及有害气体的排出,但通风时以保温为前提,同时要防贼风侵入及风直吹鸭身。夏季高温,通风尤其重要,可以将棚脚和棚脊的草帘和棚膜掀开口扩大一些。对因高温引起的鸭昏迷,采食减少,可以使用小苏打水溶液缓解,或用凉水降温。
5.卫生。棚内最好杜绝外人参观,尤其是其他养殖户及饲料、兽药推销员和鸭贩。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养鸭用具的清洁及饲养员自身的清洁卫生,以利于减少鸭消毒次数,从而减少应激。饲养员进出大棚最好换鞋和换衣。可以将棚内一角隔离开,供病鸭隔离饲养,死鸭用塑料袋密封带出大棚,定点解剖诊断并远离大棚销毁。
小鸭子的饲养温度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鸭子的饲养温度,一起来看看。
小鸭子的饲养温度
育雏温度合适而平稳是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一般要求夜间温度高于白天1-20C,有利于鸭的休息,忌忽高忽低。
小鸭子的饲养方法
一、品种选择
稻田养鸭是一种粗放的饲养方式,而且在稻鸭共栖种养模式中,养鸭只是绿色优质大米生产的一个辅助性产业,主要起生物防治的作用。因此,在选择鸭品种时,重点考虑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的中小型优良品种。推荐饲养吉安红毛鸭和册麻鸭等蛋肉兼用品种。
(一)吉安红毛鸭
吉安红毛鸭体型短圆、颈粗短。公鸭大小适中,紧凑、前胸宽、胸肌发达。母鸭体型桃园、冯凑、眼大突出、明亮、胸肌发达。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良好,耐粗饲,觅食力强,肉嫩、瘦肉率高,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是加工板鸭优质原料。据农村调查,以放牧为主,饲养80_90天,体重可达1000_1150克,其间补喂稻谷3_4kg,在板鸭厂育肥28天,体重1350_1400克(耗稻谷4kg),达到板鸭加工要求。红毛鸭开产日龄112天,产蛋率达5%日龄为134天,50%为186天,成年母鸭平均体重1450克。该鸭适合我省农村各种方式的饲养。
(二)山麻鸭
山麻鸭原产于福建龙岩地区,是我国优良蛋鸭品种之一。公鸭胸宽背阔,体躯较长。喙黄绿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灰白色。母鸭身体细长、匀称紧凑、站立和行走时躯干与地面呈450角以上,头较小,喙呈古铜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通体麻褐色。据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测定,公母鸭平均初生体重4278克,4周体重55310克,90日龄体重1330克,72周龄(504日龄)体重1515克。成年公鸭体重1300克,成年母鸭体重1500克。母鸭开产日龄120日龄左右,500日龄产蛋280_300枚。山麻鸭具有开产早,产蛋高,适应性广,适合农村各种方式养殖。
二、饲养管理
(一)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的饲养管理是俗称育雏,是养鸭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须科学管理,给雏鸭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和清洁安静的环境等,尽量减少恶劣应激的影响。
1、雏鸭选择
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
①春雏
指3_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②夏雏
指6_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量大。不过,夏雏一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本不会很高。
③秋雏、冬雏
秋雏是指9_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_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种植在季节上不相适应。
2、育雏方式
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绍其中几种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雏
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悄、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网育雏
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0。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
③纸箱育雏
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适时分群转移,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其它纸箱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
3、饮水和饲料
①饮水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的水。
②开食
在雏鸭出壳后24_28小时内,当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让雏鸭开食。最迟也不能超过36小时。雏鸭开食后的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_8次不等,每次喂量很少,但须保证雏鸭吃饱。以后让雏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晚上不设人工光照。
③饲料饲喂
雏鸭饲料宜新鲜、清洁、营养、颗粒大小适中、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饲料。雏鸭在10_15天期间,每羽鸭用全价饲料500克分供食,在饲喂过程中拌加少量米饭。然后,用米饭加稻谷、碎玉米等谷物类饲料喂到体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4、一般管理
①通风
目前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既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不良。
②密度
通常雏鸭群以400_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一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二周龄14只左右,第三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
③温度
雏鸭生长须适宜的温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1_3日龄,温度为28_30Cº;4_6日龄,温度为24_26Cº;7_10日龄,温度为20_23Cº;11天以后类推。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0Cº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注意防止鸭子堆集,并及时疏散。
④湿度
充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6_70%,这和雏鸭出孵时机器内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⑤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⑥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程序和种类在各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最好由禽病专家进行调查,制定好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
⑦适时淘汰
由于稻田养鸭主要在自然的粗放条件下进行,鸭群必须健康。应当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不良的鸭。
(三)稻田放鸭管理
1、入田时间
稻田养鸭需注意下田时间,雏鸭孵出20天,体重约100克以上,水稻抛秧15天,移栽12天以上,可放入大田。成年鸭应适当推迟2_3天下田。
2、田间饲养设施准备
①每稻田准备优质尼龙网25公斤左右,不规则稻田和狭长稻田应准备多些。在田的四周用三指尼龙网围成防逃圈,围网高60cm,每隔15_2米树一支撑杆。
②在田的一角按每10只鸭一个平方米的大小折算建一鸭舍,舍项需遮盖,以避日晒雨淋,三面作档,但必须通风透气,舍底用木板或竹板平铺,舍下挖一个2倍于鸭舍的大小50_60cm深的水函。
③稻田间开挖35cm宽、30cm深的丰产沟若干条,在放鸭期间始终满水,供鸭子嬉水。
3、放养密度大鸭为每亩15羽左右,幼鸭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
4、鸭在育雏期间没有放牧的习惯,下田前的应进行采食训练。稻田放鸭,主要采食稻田里的杂草、昆虫和水生动物等食物。先调教采食落地谷子后,将谷子撒入浅水中,让鸭去啄食,多次后形成条件反射,此后放入稻田会主动寻找食物。
5、每天每只鸭用50_100克稻谷、玉米、饲草等饲料补饲,注意定时,定点饲喂,就注意视情况增减饲喂量,不可过足或过少。杜绝用发霉、发臭的饲料及发臭、生蛆的动物饲料喂养。
6、合理安排放牧时间。
①根据气温和水温确定放牧时间。稻田放牧,通风程度不如江河、池塘,因水浅,易被晒热,气温超过30Cº时,不宜下田放鸭。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应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凉爽的时候进行。
②适当轮流放牧。同一片稻田不宜多次重复放牧,适当休闲几天再放。稻田不同生长期和收获期,最好进行搭配。
③水稻收割后,田中有大量遗粒,这时可集中放牧。
7、稻鸭共栖,放鸭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炎热的夏天,因此,鸭舍在防止鼠害的基础上,保持鸭舍通风,并设置一此遮荫树枝或小凉棚。丰产沟应满水,让鸭多嬉水,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8、结合治虫进行放鸭。先摸清虫情,如虫害较重时,减少补料,让鸭处于半饥饿状态,大量采食害虫,充分发挥防治害虫的目的。
9、水稻喷药前,把鸭子引诱在鸭舍圈住。
10、后期管理。
①水稻乳熟期收鸭、以防鸭吃稻穗。为方便收鸭,平时喂养时就养成鸭子听到某种声音集拢的习惯。
②收回的鸭子可收回家中或围于田间舍内。
三、常见鸭病预疫
稻田养鸭开放性饲养,容易感染疫病和传播疫病,应十分注重鸭子防疫工作。
1、鸭瘟
肉鸭,7日龄,鸡胚亿弱毒苗,02_05ml/羽肉注射。7天后可产生抗体,并保护肉鸭至上市。
2、鸭病毒性肝炎免疫
雏鸭:1_3日龄,鸡胚化弱毒苗,05ml/只,颈皮下注射,2天后产生抗体,5天达到高水平。
3、鸭霍乱免疫程序:
鸭霍乱的疫苗我为禽巴氏杆菌苗,如731弱毒菌苗,接种2日龄以上的鸭群,免疫期达三个半月。禽霍乱氢氧化铝胶苗,用以2月龄以上的鸭群。每只鸭肌肉注射2ml,间隔10天再注射一次,免疫期3个月,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用于2个月全以上的鸭群,每只鸭皮下注射1ml。免疫期为6个月,也有报道用鸭巴氏杆菌A制成的疫苗,每只鸭肌肉注射2ml,可产生4_5个月的免疫力。
关于5日龄肉鸭多少度最好和10天的肉鸭多少度合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教会网www.xtdec.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