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墨痕字画多少戗一平尺的简单介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承德墨痕字画多少戗一平尺,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教会网www.xtdec.com喔。

形容书画作品艺术很高的诗句
1. 关于书画作品的诗句
关于书画作品的诗句 1.有关国画的诗词
1、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2、画 王安石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清 释敬安
题《寒江钓雪图》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4、明 钱宰
题《长江霁雪图》
昔年壮游下江汉,霁雪千峰排两岸。
今年看画忆旧游,万里江山如昔玩。
岷峨冈脊来蜿蜒,青城一峰高插天。
东驰衡山走千里,
匡庐五老下与十城北固紧相连。
冰峦雪壑互起伏,照见日华破初旭。
神光混茫元气浮,奋如巨鳌簸坤轴。
烂如秋空云,浩如沧海涛。
又如瑶台银阙天上头,
皎皎白月空秋毫。
回光下照中流水,风吹河汉银云起。
中流空阔不胜寒,一洗丹碧秋漫漫。
山川历历真伟观,来往十年游未半。
不如云瀛楼上来倚栏,
一日看遍江南山。
2.描写绘画的古诗词
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唐·杜甫《画鹰》、《姜楚公画角鹰歌》、《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画鹘行》、《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唐·景云《画松》唐·刘商《画石》唐·杜牧《屏风绝句》唐·韦庄《金陵图》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峨眉高出西极天, 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 驱山走海置眼前。满堂空翠如可扫, 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 三江七泽情洄沿。惊涛汹涌向何处, 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 飘如随风落天边。心摇目断兴难尽, 几时可到三山巅?西峰峥嵘喷流泉, 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 深林杂树空芊绵。此中冥昧失昼夜, 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 对坐不语南昌仙。南昌仙人赵夫子, 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 杳然如在丹青里。五色粉图安足珍? 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 武陵桃花笑杀人。唐·杜甫《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奴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镞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唐·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楚公画鹰鹰戴角, 杀气森森到幽朔。
观者徒惊掣臂飞, 画师不是无心学。此鹰写真在左绵, 却嗟真骨遂虚传。
梁间燕雀休惊怕, 亦未抟空上九天。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
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
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得非悬圃裂,无乃潇湘翻。
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
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蹋孤舟立。
沧浪水深青溟阔,欹岸侧岛秋毫末。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小儿心孔开。
貌得山僧及童子。若耶溪,云门寺。
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唐·杜甫《画鹘行》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初惊无拘挛,何得立突兀。乃知画师妙,功刮造化窟。
写作神骏姿,充君眼中物。乌鹊满樛枝,轩然恐其出。
侧脑看青霄,宁为众禽没。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
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
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纡郁。唐·杜甫《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沱水流中座,岷山到此堂。
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
雪云虚点缀,沙草得微茫。岭雁随毫末,川霓饮练光。
霏红洲蕊乱,拂黛石萝长。暗谷非关雨,丹枫不为霜。
秋成玄圃外,景物洞庭旁。绘事功殊绝,幽襟兴激昂。
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青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犹酣战。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涂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禀缠其身! 唐·景云《画松》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唐·刘商《画石》苍藓千年粉绘传, 坚贞一片色犹全。
那知忽遇非常用, 不把分铢补上天!唐·杜牧《屏风绝句》屏风周昉画纤腰, 岁久丹青色半销。斜倚玉窗鸾发女, 拂尘犹自妒娇娆。
唐·韦庄《金陵图》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云满故城。
3.赞美画作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画作的诗句有: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____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____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____翁卷《乡村四月》6.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____佚名《长歌行》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10.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____白居易《村夜》1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12.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13.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____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14.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____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15.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____王维《渭川田家》16.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关于书画的诗
《关于诗书画的诗》
诗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唐·白居易)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宋·王慕漪)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明·佚名)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
个个诗家各筑坛,一家横割一江山(宋·杨万里)
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如是金丹换骨时(宋·陆游)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宋·陆游)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虚一点是吾师(清·袁枚)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
枕上诗篇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宋·李清照)
采石江边一抷土,李白诗名耀千古(·佚名)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唐·李嘉佑)
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元·元遗山)
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清·丁尧臣)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宋·朱敦儒)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晋·陶渊明)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
误把抄书当作诗(元·元遗山)
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宋·陆游)
借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唐·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清·龚自珍)
清诗句句尽堪传(唐·杜甫)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唐·李白)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
书
出门无侣漫看书(宋·苏轼)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李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宋·文天祥)
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明·佚名)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百无一用是书生(清·黄景仁)
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唐·罗邺)
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民国·吴芳吉)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宋·陆游)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宋·黄庭坚)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
闲里生忙为著书(清·袁枚)
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清·陈恭尹)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宋·晁冲之)
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清·丁尧臣)
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
误把抄书当作诗(元·元遗山)
酒到醒时愁复来,书堪咀处味逾久(清·陶十璜)
酒是治愁药,书是引睡媒(宋·陆游)
留得累人身外物,半肩行李半肩书(清·张问陶)
画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唐·高蟾)
不向情田种爱根,画楼宁负美人恩(民国·林纾)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唐·韦庄)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余)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明·孙承宗)
画图省识春风面(唐·杜甫)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明·思宗)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清·梁绍壬)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宋·苏轼)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唐·温庭筠)
一生依样画葫芦(宋·陶谷)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宋·欧阳修)
5.关于国画的诗,急
清 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明 钱宰题《长江霁雪图》昔年壮游下江汉,霁雪千峰排两岸。
今年看画忆旧游,万里江山如昔玩。岷峨冈脊来zhidao蜿蜒,青城一峰高插天。
东驰衡山走千版里,匡庐五老下与十城北固紧相连。冰峦雪壑互起伏,照见日华破初旭。
神光混茫元气浮,奋如巨鳌簸坤轴。烂如秋空云,浩如沧海涛。
又如瑶台银阙天上头,皎皎白月空秋毫。回光下照中流水,风吹河汉银云起。
中流空阔不胜寒,一洗丹碧秋漫漫。山川历历真伟观,来权往十年游未半。
不如云瀛楼上来倚栏,一日看遍江南山。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篓篙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6.描写书法的诗句
1、《书》 唐代:李峤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译文: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2、《石苍舒醉墨堂》 宋代:苏轼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译文: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因此,只要能写能认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
更何况用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让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发愁。 3、《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宋代: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译文: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4、《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宋代:苏轼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译文: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 5、《草书屏风》 唐代: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译文:你从哪里得到这一个屏风?上面分明有怀素书法的踪迹。
虽然有很多灰尘、颜色的沾染,但还能够见到墨痕的浓重。 写的字的点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涧,字的竖和勾的笔画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挂在古松下。
如果把屏风放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蛟龙,游到水里去了。
7.形容书画的诗句有哪些
唐·景云《画松》,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唐·刘商《画石》苍藓千年粉绘传, 坚贞一片色犹全。那知忽遇非常用, 不把分铢补上天。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8.形容书画的 古诗词
书
出门无侣漫看书(宋·苏轼)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李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宋·文天祥)
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明·佚名)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百无一用是书生(清·黄景仁)
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唐·罗邺)
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民国·吴芳吉)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宋·陆游)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宋·黄庭坚)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
闲里生忙为著书(清·袁枚)
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清·陈恭尹)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宋·晁冲之)
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清·丁尧臣)
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
误把抄书当作诗(元·元遗山)
酒到醒时愁复来,书堪咀处味逾久(清·陶十璜)
酒是治愁药,书是引睡媒(宋·陆游)
留得累人身外物,半肩行李半肩书(清·张问陶)
画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唐·高蟾)
不向情田种爱根,画楼宁负美人恩(民国·林纾)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唐·韦庄)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余)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明·孙承宗)
画图省识春风面(唐·杜甫)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明·思宗)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清·梁绍壬)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宋·苏轼)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唐·温庭筠)
一生依样画葫芦(宋·陶谷)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宋·欧阳修)
9.赞美字画的诗句
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唐·杜甫《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奴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镞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唐·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
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观者徒惊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此鹰写真在左绵,却嗟真骨遂虚传。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
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得非悬圃裂,无乃潇湘翻。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蹋孤舟立。沧浪水深青溟阔,欹岸侧岛秋毫末。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小儿心孔开。貌得山僧及童子。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唐·杜甫《画鹘行》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初惊无拘挛,何得立突兀。乃知画师妙,功刮造化窟。写作神骏姿,充君眼中物。乌鹊满樛枝,轩然恐其出。侧脑看青霄,宁为众禽没。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纡郁。
唐·杜甫《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
沱水流中座,岷山到此堂。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雪云虚点缀,沙草得微茫。岭雁随毫末,川霓饮练光。霏红洲蕊乱,拂黛石萝长。暗谷非关雨,丹枫不为霜。秋成玄圃外,景物洞庭旁。绘事功殊绝,幽襟兴激昂。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
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谢谢别人赠送字画的诗句
1. 关于字画的诗句
关于字画的诗句 1. 关于书画的诗
《关于诗书画的诗》
诗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唐·白居易)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宋·王慕漪)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明·佚名)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
个个诗家各筑坛,一家横割一江山(宋·杨万里)
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如是金丹换骨时(宋·陆游)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宋·陆游)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虚一点是吾师(清·袁枚)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
枕上诗篇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宋·李清照)
采石江边一抷土,李白诗名耀千古(·佚名)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唐·李嘉佑)
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元·元遗山)
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清·丁尧臣)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宋·朱敦儒)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晋·陶渊明)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
误把抄书当作诗(元·元遗山)
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宋·陆游)
借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唐·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清·龚自珍)
清诗句句尽堪传(唐·杜甫)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唐·李白)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
书
出门无侣漫看书(宋·苏轼)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李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宋·文天祥)
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明·佚名)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百无一用是书生(清·黄景仁)
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唐·罗邺)
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民国·吴芳吉)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宋·陆游)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宋·黄庭坚)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
闲里生忙为著书(清·袁枚)
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清·陈恭尹)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宋·晁冲之)
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清·丁尧臣)
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
误把抄书当作诗(元·元遗山)
酒到醒时愁复来,书堪咀处味逾久(清·陶十璜)
酒是治愁药,书是引睡媒(宋·陆游)
留得累人身外物,半肩行李半肩书(清·张问陶)
画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唐·高蟾)
不向情田种爱根,画楼宁负美人恩(民国·林纾)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唐·韦庄)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余)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明·孙承宗)
画图省识春风面(唐·杜甫)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明·思宗)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清·梁绍壬)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宋·苏轼)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唐·温庭筠)
一生依样画葫芦(宋·陶谷)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宋·欧阳修)
2. 描写书法的诗句
1、《书》 唐代:李峤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译文: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2、《石苍舒醉墨堂》 宋代:苏轼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译文: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因此,只要能写能认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
更何况用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让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发愁。 3、《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宋代: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译文: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4、《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宋代:苏轼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译文: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 5、《草书屏风》 唐代: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译文:你从哪里得到这一个屏风?上面分明有怀素书法的踪迹。
虽然有很多灰尘、颜色的沾染,但还能够见到墨痕的浓重。 写的字的点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涧,字的竖和勾的笔画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挂在古松下。
如果把屏风放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蛟龙,游到水里去了。
3. 描写书法的诗句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每扑通蚁
关于描写书法的句子: 1.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2.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3.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4.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5.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6.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 7.群鸿戏海,舞鹤游天(梁武帝萧衍评王羲之) 8.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9.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10.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他所画之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陈容画龙往往不画整条,或画龙首,或画龙爪,忽隐忽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23736现,似闻其声,如见其形,且泼墨成云,喷水化雾,神妙无比,人称所翁龙(陈容号所翁)。 11.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笔迅捷,
4. 形容书画的句子有哪些
1、爸爸带我参观了北京市少年书画展览。
2、她从小就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3、前一时期;市场上出现了一批黄色书画;简直不堪入目。
4、老先生的书画篆刻作品真是自出机杼、惊时动俗啊!5、他的书画让人看了赞不绝口。6、那时候,大自己16岁的姐姐常说:“我的玉梅天生丽质,一定要好好学习女红和琴棋书画,将来姐姐给你选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要让你一生荣华富贵。”
7、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写得很具体,比如什么时候召开运动会,什么时候举办歌咏比赛,什么时候举行书画展览……都写得很明确。
8、失恋的人最寂寞,百无聊赖只好专心于琴棋书画电影杂志,不知不觉自身修养和小资情调就培养升级了。9、生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生活是琴棋书画歌舞花。生存仅仅为了活着,生活却不仅仅是为了生存。
10、姊妹日,愿天下所有姊妹:琴棋书画无所不会,诗词歌赋无所不晓,健康美丽无所不在,开心快乐无所不是,心想事成无所不能。11、吾妻能文能武,文通琴棋书画,更深谙贤惠持家之道;武达狮吼功,降龙巴掌,御夫之道更炉火纯青。
527吾爱妻一辈子也。12、琴棋书画不会,洗衣做饭嫌累。
周立波 13、她从小就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14、古代的女子总是足不出户,在家里绣花,学习琴棋书画,读万卷书,相夫教子,却很少有女子行万里路的。
15、世界最疼姐妹日,愿天下所有姐妹:琴棋书画无所不会,诗词歌赋无所不晓,健康美丽无所不在,开心快乐无所不是,心想事成无所不能。16、爹爹黄药师一生恃才傲物、聪明之极,琴棋书画、医卜星相、以及农田水利、无一不晓、无一不精。
17、灿烂笑容洁白牙,红唇玉齿迷人醉。清新口气开口唱,琴棋书画艺美展。
笑口欲开牙作美,闪亮登场玉洁齿。全国爱牙日,愿你美牙洁齿,艺展妖娆。
18、你有沉鱼落雁的魅力,你有羞花闭月的容貌。你有琴棋书画的艺美,你有吹拉弹唱的天才。
你有温柔善良的爱心,你有贤妻良母的责任感,你是天下难觅的好老婆。
5. 和书法有关的古诗词
1、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唐代:高适《醉后赠张九旭》 译文:兴致一来书法自然天成,醉酒之后语言尤其豪放癫狂。 2、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唐代:李峤《书》 译文: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3、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唐代:李白《草书歌行》 译文: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号怀素。你的草书堪称风格迥异,独步天下。
4、丹鼎乍调云母屑,蛮笺初写洛川神。右军书法是前身。
——清代:徐釚《浣溪沙 寿云间宗人五十,宗人为相国曾孙,年少从军,兼工书法》 释义:炼丹用的鼎没有调出云母碎屑,第一次用高丽纸写洛川神。右军将军王羲之的书法是前身。
5、前朝书法孰为盛,苏黄米蔡得其正。法度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与欧虞并。
——元代:唐珙《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 释义:前代书法谁为大,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能够态度品行正派。法律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以与欧虞都。
6. 描写书法的诗词
琴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棋 弈棋二首呈任渐 黄庭坚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有约 司马光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书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梅尧臣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 宣献既殁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厨。
锺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开元大历名流夥,一一手泽存有余。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 坐中邻几素近视,最辨纤悉时惊吁。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铺纸才须臾。 一扫一幅太快健,檀溪跃过瘦的颅。
观书已毕复观画,数轴江吴种稻图。 稻苗秧秧水拍拍,群鹭矫翼人荷锄。
陂塍高下石笼密,竹树参倚荆篱疏。 大车立轮转流急,小犊欺愿稚小驱。
令人频有故乡念,春事况及蚕桑初。 虎头将军画列女,二十余子拖裙裾。
许穆夫人尤窈窕,因诵载驰诚起予。 余无书性无田区,美人虽见身老癯。
举头事事不称意,不如倒尽君酒壶。 石苍舒醉墨堂 苏辙石君得书法,弄笔岁月久。
经营妙在心,舒卷功随手。 惟兹逸群气,扶驾须斗酒。
作堂名醉墨,挥洒动墙牖。 安得浊酒池,淋漓看濡首。
但取继张君,莫顾颠名丑。 [画] 贫士吟 唐伯虎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
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
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
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
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 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
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 观佽飞斩蛟龙图赞 李白佽飞斩长蛟,遗图画中见。
登舟既虎啸,激水方龙战。 惊波动连山,拔剑曳雷电。
鳞摧白刃下,血染沧江变。 感此壮古人,千秋若对面。
题旧写真图 白居易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 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
岂止十年老,曾与众苦并。 一照旧图画,无复昔仪形。
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 况使他人见,能不昧平生? 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
形骸属日月,老去何足惊。 所恨凌烟阁,不得画功名。
7. 形容书画的诗句有哪些
唐·景云《画松》,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唐·刘商《画石》苍藓千年粉绘传, 坚贞一片色犹全。那知忽遇非常用, 不把分铢补上天。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关于书法书画的诗句
1.描写书法的诗句
1、《书》 唐代:李峤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译文: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2、《石苍舒醉墨堂》 宋代:苏轼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译文: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因此,只要能写能认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
更何况用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让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发愁。 3、《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宋代: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译文: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4、《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宋代:苏轼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译文: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 5、《草书屏风》 唐代: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译文:你从哪里得到这一个屏风?上面分明有怀素书法的踪迹。
虽然有很多灰尘、颜色的沾染,但还能够见到墨痕的浓重。 写的字的点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涧,字的竖和勾的笔画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挂在古松下。
如果把屏风放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蛟龙,游到水里去了。
2.描写书法的诗句
1,郑板桥 《题竹兰诗》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笔去争妍。
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2,黄庭坚
世人但学兰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3,杜甫《饮中八仙歌》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4,李欣《醉后赠张九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两三声。
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
5,李焕《赠零陵僧》
张颠没后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
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文字大如斗。
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
忽如斐旻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
又如吴生画鬼神,魑魅魍魉惊本身。
钩锁相连势不绝,倔强毒蛇争屈帖。
6,李白《赠怀素草书歌》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行。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魔雷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7,韩偓《题怀素草书屏风》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尤有墨迹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照,字字恐成龙。
8,王梦楼《快雪堂跋》
曾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
问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严书。
9,窦冀《怀素上人草书歌》
狂僧挥瀚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龙虎渐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
鱼笺绢素岂不贵,只嫌局促儿童戏。
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少豁胸襟气。
长幼集,贤豪至,枕糟藉麴犹半醉。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纸纵横千万字。
10,傅山《论书》
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
平原气在胸,毛颖足吞虏。
3.描写书法的诗句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每扑通蚁
关于描写书法的句子: 1.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2.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3.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4.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5.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6.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 7.群鸿戏海,舞鹤游天(梁武帝萧衍评王羲之) 8.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9.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10.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他所画之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陈容画龙往往不画整条,或画龙首,或画龙爪,忽隐忽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23736现,似闻其声,如见其形,且泼墨成云,喷水化雾,神妙无比,人称所翁龙(陈容号所翁)。 11.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笔迅捷,
4.关于书画的诗
1、书 唐代:李峤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译文 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垂露圆浑有力,一笔一划又好似碎裂的云朵力劲暗藏期间。
请你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每一寸都是圆浑流畅、筋骨俱备。 2、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宋代: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译文 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
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有志男儿当建立功业,有所立身,金人侵略者的命运已尽,应当去平定他们。
何时才能够像汉朝时在五原塞出兵讨伐匈奴那样北伐金人呢?我已能想象到我军队伍十分整肃的场景,只听到扬鞭催马的声音,而没有人语声。 3、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宋代:苏轼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译文 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徐峤之父子的书法也极其清秀,锋芒不露笔势却苍劲雄浑。
峄山上的石刻文垂示了典范,千载书法传承者是李氏阳冰。 4、题画兰 清代: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5、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5.关于书法的诗词有哪些
1、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出自:唐·高适《醉后赠张九旭》。
译文:世上的人随便交朋友,而这位老人却不这样。兴致一来书法自然天成,醉酒之后语言尤其豪放癫狂。
2、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出自: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译文: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3、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出自:宋·苏轼《西江月·平山堂》。
译文:整十年没见老仙翁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我在平山堂前“欧公柳”的下面,写下这首词悼念文坛英杰,故扬州太守欧阳修。
4、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出自: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译文: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徐峤之父子的书法也极其清秀,锋芒不露笔势却苍劲雄浑。峄山上的石刻文垂示了典范,千载书法传承者是李氏阳冰。
5、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出自:唐·李峤《书》。
译文: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垂露圆浑有力,一笔一划又好似碎裂的云朵力劲暗藏期间。请你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每一寸都是圆浑流畅、筋骨俱备。
6.有关书法的诗句
清平乐《书 画》
朝书暮画,斯如骑战马。激情笔笔注点划,应知情义无价。
达意
笔墨挥洒韵味,捷思闪烁光泽。不拘随意取势,流露彰美不奢。气度蓄发内涵,点醒亮相情传。刻画民俗情趣,柔和古今自然。形式囊括手法,动静相生多变。返朴归真为上,传统继承发展.。
杜甫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7.形容书法写得好的语句
笔墨横姿、笔力劲挺、笔力险劲、笔酣墨饱、春蚓秋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笔底龙蛇、笔底春风、笔扫千军、笔老墨秀、一字见心、丁真楷草、丁真永草、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下笔风雷、大气磅礴、千里阵云、飞龙舞凤、天然真趣、心正笔正、丰筋多力、丰厚雍容、文采炳焕、正中寓欹、气势磅礴、气韵生动、气韵流畅、风格秀媚、风姿多变、凤泊鸾漂、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平和畅达、外师造化、巧夺天工、龙飞凤舞、龙翔凤跃、龙盘凤翥、龙蛇飞动、龙蛇飞舞、龙威虎震、龙伸蠖屈、龙跳虎卧、龙威虎振、龙骧豹变、龙翔凤舞、右军习气、古肥今瘠、仙露明珠、功力深厚、写经换鹅、传世佳作、刚劲挺拔、刚劲有力、刚柔结合、刚柔拙巧、刚健质朴、自然舒展、自然天成、自成天趣、行云流水、如锥画沙、有力雄劲、收放有度、运笔简洁、运笔秀巧、华美自然、技压群雄、妙在心手、汪洋大肆、汪洋闳肆、汪洋恣肆、苍劲有力、初写黄庭、初学涂鸦、严家饿隶、劲骨丰肌、沉着痛快、沉著痛快、学书不成,学剑不成、画沙印泥、画蚓涂鸦、鬼斧神功、灵动秀气、灵动潇洒、灵动流逸、胡肥钟瘦、临池学书、信笔涂鸦、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剑拔弩张、柳骨颜筋、剑拔弩张、铁画银钩、唐临晋帖、蚕头燕尾、游云惊龙、银钩虿尾、银钩铁画、银钩玉唾、矫若惊龙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
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
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十)于心间种一株梅花一《文字背后见人心》
一首诗,它的内涵和意蕴不只在表面的字词 ,更在于字词背后的人心与品质。读一首诗,特别是人物诗,就可以了解一个人,学习一种精神与品质,知晓一种人生理想 ,感悟一种人生格局。
在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词歌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等。这些诗词承载了诗人们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和人生格局。他们的作品流芳百世,而他们的为人更为后世所敬仰!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只有当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才能读懂这些诗人们的伟大。
杭州师范大学王崧舟老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爱上语文》第十集《文字背后见人心》。
语文是一门课,一门学问,但又不仅仅是一门应试的课,一门卖弄玄虚的学问,语文更会给我们的精神与洗礼,让我们触摸到实实在在的人心。
袁卫星老师曾如此诗意的表述语文。
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
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
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
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
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
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
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
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
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诗意的表达,诉说着语文的思想之美、人性之美、文化之美。正如语文教育大家顾黄初先生说的那样:“语文这个工具,作为信息的载体,它在实际运用中总是承载着人们所要表达的情、意、理、趣的。因此,在语文学科中,学习语文同时也学到了人们通过语文工具所表现出的情、意、理、趣,这是语文的重要特点。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如何体会语文所承载的情、义、理、趣?我们就从元朝王冕的《墨梅》开始。
王冕是元朝一位擅长画梅的画家,是那种别人给官也会拒绝而坚持画梅的画家。他在自己画的《墨梅图》上题过这样一首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大意是说:生长在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树,朵朵花儿仿佛浸染了清洗画笔时留下的淡淡墨痕。它不需要别人夸赞色彩的艳丽, 只祈求自己的清气流布在天地之间。
但如果我们只拘泥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满足于知道它所承载的各种信息,不但不能真正读懂这首诗的气象格局,而且对自己的心灵成长也毫无裨益。
从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角度切入,是对这首诗最好的解读。
诗中写了三种梅花:家中的梅花、画中的梅花、心中的梅花。“家中的梅花”。“吾家洗砚池头树”,吾家便是我家,我家的梅花种在洗砚池头。洗砚池是个典故,出自王羲之的“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相传,书圣王羲之苦练书法,经常到自家旁边的一口池塘里涮笔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黑。现在的山东临沂、浙江绍兴等地,都留有王羲之洗砚池的遗迹。
王冕将梅花为何将梅种在洗砚池头?知人论世,我们要从他的经历说起。
王冕是浙江诸暨人。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叫他给地主家放牛。但他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一边画画,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勤奋不惙,最终成为一名“画梅圣手”。
王冕的家里也有一口洗砚池,王羲之是“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王冕则是“临池学画,池水尽黑”。这口洗砚池,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水池,更是王冕勤奋刻苦的象征。
第二种,“画中的梅花”。“个个花开淡墨痕”,梅花有白色、有红色、有淡紫色,却独独没有淡墨色。其实,这里的花开淡墨痕,绝非实指,而是王冕的画中之梅。王冕是“画梅圣手”,他首创了“密梅画法”。他画的梅花如铁线勾勒,虽不着色,却表现出千朵万朵竞相绽放的神韵。他画的梅枝,或疏朗,或繁密,或疏密停匀,这其中,尤以繁密见胜。画新枝时,一笔可以拉出几尺长,断而复连,停而不滞,显得潇洒遒劲;画老干时,用顿挫的笔锋,画得浓黑苍劲,显得雄浑有力。读他的“个个花开淡墨痕”,正是他“密梅画法”的生动写照。写“个个花开”而不是常见的“朵朵花开”,听听语气,是不是有一种干脆利索、铿锵有力的感觉,一如他以遒劲的笔法勾勒梅花。写“个个花开”而不是“一个花开”“几个花开”,想想情形,是不是有一种千朵万朵竞相绽放的画面感,这正是王冕“密梅画法”的神韵所在。
他画的梅花,既非白色,也非红色,而是淡墨色。从画梅的技法上说,其实就是不着色。想想有关“淡”的词语:淡泊明志、淡定自如、淡然如水、淡若清风;我们不妨再想想关“痕”的词语:大雪无痕、花落无痕、不着痕迹、了无痕迹。很显然,“淡墨痕”不只是一种画梅的技法,技法的背后是一种品格的自觉彰显。
朋友李孝光想推荐他去作府吏,被王冕拒绝了。;老友泰不华多次举荐他为官,被王冕拒绝了;他的老师王艮劝他做官,被王冕拒绝了。;元朝的达官贵人不惜重金向他求画,被王冕拒绝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识其才华决定重用他,王冕以出家为由也拒绝了。是不是感觉有一股淡淡的梅香扑鼻而来?
原来,“淡墨痕”真正所画的不是梅花,而是王冕内心的志向和人格。梅花的质朴,乃是人格的质朴;梅花的淡然,乃是志向的淡然。
第三种,“心中的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要……只要……”的关联句式,“不要”斩钉截铁,“只要”义无反顾,这其实是一种有清洁精神的人生选择。
不要人夸好颜色。在俗世之人看来,有权有势是好颜色,荣华富贵是好颜色,养尊处优是好颜色,作威作福是好颜色。而这些,王冕不要。只流清气满乾坤。这才是王冕一生的人格追求。香气留在表面上,清气流在骨子里。
这是一种辽阔的生命格局,高远的人生境界。这样的格局,对应的不是语文,而是人生;这样的境界,不是物质意义上的,而是精神意义上的。
王冕的梅花,不只是用口说出来、用手写出来,更是用心灵品出来的;王冕对“清气”的追求,不是人人得而有之,而是以天下为己任者方能有之。学语文,通过语文学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日常学习诗词或者考试的过程中,很多学子都喜欢逐字逐句地解释诗词的文字意义,甚至有学生读诗的时候,拿着新华字典一字一词地认真去查,以为这样做就能万无一失,但却往往与标准答案有一段距离。这是因为我们只读懂了诗表,而没有读通诗蕴,没有唤醒诗词背后的人格和心理。
我们再来欣赏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人如其诗,诗如其人。于谦写这首诗时,当时还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还没有获取功名,当时还是一个白衣少年。有一天他跟他的好朋友一起出去散步,看到石灰窑,看到石灰断烧的整个过程,当时很震撼,于是他有感于怀,就写下了这首石灰吟。石灰吟吟的是石灰,但是我们从人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又句句写的不是石灰。
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写的是石灰生产的第一个环节;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写石灰生产的第二个环节,在石灰窑里用高温来断烧石灰岩,目的是提取石灰的材料。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这是社会生产的第三个环节,将石灰岩磨成粉。第四句,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讲石灰生产的最后的形态。这首诗句句在写石灰,但是于谦真正要吟的不是石灰,而是一种独特的人格。
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出,出来,就是自觉自愿、敢于担当。一个“出”字已经透露了写人的消息和端倪。
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若等闲”三个字明显在写人。若等闲就是把烈火焚烧看得平平淡淡无所谓,这显然不是石灰而只是人格、心灵。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全不怕”这三个字,显然又是在写人,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第四句“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是白色,但“清白”不是石灰的颜色,而是用来形容人的品格。
所以这首诗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句句写的是人品,是心灵。
这首诗实际写的就是于谦自己,于谦在考取功名之前已经留下了志向,要留清白在人间,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道光,照亮了那一段历史语境中伟大的灵魂,同时也照亮了每一个与之相遇的灵魂。
有的作品,是作家用头脑写的,有的作品,是作家用心灵写的,还有的作品是作家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写成的,王冕的《墨梅》,于谦的《石灰吟》,应该说是他的整个生命写成的,因为这些作品是在生命深处产生的,时间无法蒸发这些伟大作品的清气,历史也无法玷污这些伟大作品的清白,所以真正的经典是永恒的魅力四射,魅力无穷。
我们再来读郑板桥的一首《竹石》,这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的这首诗画的是竹石,吟的也是竹石。站在学做人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这首诗可以分别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解读。
第一个层次,见竹是竹。画的是竹石,这是最外层的理解,因为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竹子有它的特点:①群居而不倚,竹子是群生的,但是他们互不依靠,各自独立。②虚中而多节。竹子是空的,但这种空不是整个空,而是一节一节为空。③可折而不可曲。竹子可折断,但不可弯曲,当你将它弯曲手一松它又会恢复为止。④凌寒暑而不渝其色。无论外界气温与环境如何变化,竹子的绿色永远不变。
郑板桥的这首诗表现的就是竹子的第三个特点“可折而不可屈”。用诗中的词来说,就是“咬定”二字,表现出竹的坚定,无论刮什么风,东南西北风,春夏秋冬风,我自岿然不动,不会折掉,仍然是笔直,这是第一个层次叫见竹是竹,当然这个层次是外表的。
第二个层次叫移情于竹。就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意愿投射到竹子上,竹子被拟人化了,被人格化了,到了这个层次,竹子已经脱离了它的自然属性,而进入了人的情感,成为诗人的表情达意的一种象征。
我们来看郑板桥的这首《竹石》。“咬定”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是一种非常努力的象征,这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达,其实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竹子的身上,再比如“任尔”。就是不怕你吹多大的风我都不怕,你往哪个方向吹我都不怕,这是一种坚韧不拔,这是一种坚贞不屈,其实这也是一种人格的投射。第三个层次,就是人与竹化,这是画竹写竹的最高境界,到了这个境界,竹格就是人格,人格就是竹格,竹的背后是一个鲜活的人格的闪现,而人格的特质,全都融化在竹的意象之中,一句话,主就是人,人就是竹。
竹子“咬定”,就是人格刚直的一种表现;竹子“立根”,其实这就是人格顽强的生命力所致。不仅表现在话中与血珠上,更表现在郑板桥真实的人生轨迹上,可以说郑板桥活出了“人格即竹格”的典范。郑板桥在山东的潍坊做县令,碰上了灾荒年,于是他开仓放粮,政绩灾民,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结果没想到被皇上革职了。没关做之后,郑板桥就给潍坊的那些百姓们写了一首诗。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只清瘦竹,
秋风江上做鱼竿。
辞官返乡的郑板桥只有一囊书画,两袖清风,郑板桥对辞官能坦然面对。“潇潇”“清瘦”“秋风”,其实都是郑板桥心灵的真实写照,一肩明月为生民而倾诉,两袖秋装因百姓才萧萧。这就是人与竹化的典型写照,郑板桥将竹给写活。
关于郑板桥辞官,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郑板桥辞官后乘船返乡,在水上他看到一艘船,上挂“奉旨上任”的旗子,郑板桥明白了,这是接替他官职的新官员姚有财,并且打听到这是一个奸臣的儿子,平时除了吃喝嫖赌而一无所能。郑板桥于是就在自己船头也挂出了“奉旨辞职”的旗子,新来的官员已看到,也明白了,这是郑板桥的船,他深知郑板桥字画的价值,于是就过来求字求画。郑板桥灵机一动,就写了一首藏头诗,以此事来表达自己对官场的好恶。请看这首诗:
有钱难买竹一根,
财多不得绿花盆。
缺枝少叶没多笋,
德少休要充斯文。
这是一首藏头诗,每一句诗的第1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四个字“有财缺德”。有财就是姚有财的名字。姚有财一眼就看出来后当时就气昏在船上。
郑板桥的吟物诗、题画诗可以让我们看到,在你得意失忘的时候,应该怎样生活;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应该怎样对待百姓;在你无权无势的时候又应该怎样对待权贵。郑板桥是一个人与竹化的又一个典型写照,郑板桥不仅仅写诗、画画,更是将写的诗画的画在他的生活当中、生命当中呈现出来,这是真正的活出来的。正是从学做人的高度,我们才真正读懂、读活、乃至读化了每一首经典诗词,并使之不断地滋养自己的人格,从而让自己变得更高尚一些,变得更纯粹一些,也变得更美好一些。
学语文,把学做人放在第一位。回看历史,凡是伟大作品,崇高的人格,他们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往往就是因为不仅他们的作品伟大了不起,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品格崇高、伟大、神圣。
王冕的梅,郑板桥的竹,透过这些经典文字文字,我们读出了古人的精神、品质与格局。
让我们从爱上语文开始,增强文化的自信,守望共同的精神家园!
承德墨痕字画多少戗一平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承德墨痕字画多少戗一平尺的信息别忘了在教会网www.xtdec.com进行查找喔。
推荐阅读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