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樱花病虫怎么办(樱花常见的病虫害)
樱花根瘤病特效药
【病虫害及其防治】樱花主要应预防流胶病和根瘤病,以及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虫害。流胶病为蛾类钻入树干产卵所致,可以用尖刀挖出虫卵,同时改良土壤,加强水肥管理。根瘤病会导致病树的根无法正常生长,不管怎样施肥,树还是不健壮。要及时切除肿瘤,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利用腐叶土、木炭粉及微生物改良土壤。对于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每年喷药3至4次,第一次在花前,第二次在花后,第三次在7至8月。樱花病虫害种类较多,现将其常见的病虫害分述如下:一、穿孔性褐斑病在5至6月时发生,叶出现紫褐色小点,后渐扩大成圆形,病斑部位干燥收缩后成为小孔、病菌多在病枝病叶上过冬,发育最适温度为25℃至28℃,借风传播,在多雨季节有利于侵染发病,树势衰弱,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时,病害发生严重。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整枝修剪,并注意剪掉病梢,及时清理病叶并烧毁,为植株创造干净的生长条件。(2)新梢萌发前,可喷洒3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期可喷洒160倍波尔多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2000倍液,或15%代森锌600倍液至800倍液。二、叶枯病夏季叶上发生黄绿色的圆形斑点,后变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病叶枯死但并不脱落。防治方法:(1)摘除并焚烧病叶,发芽前喷波尔多液。(2)5至6月再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即可。三、根癌病主要发生于主干基部,有时也发生于根颈或侧根上,病部产生肿瘤,初期乳白色或肉色,逐渐变成褐色或深褐色,圆球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龟裂,感病后根系发育不良,细根极少,地上部生长缓慢,树势衰弱,严重时叶片黄化、早落,甚至全株枯死。防治方法:(1)染根癌病的苗木必须集中销毁,苗木栽种前最好用1%硫酸铜浸5至10分钟,再用水洗净,然后栽植。(2)发现病株可用刀锯彻底切除癌瘤及其周围组织。(3)对病株周围的土壤也可按每平方米50克至100克的用量,撒入硫磺粉消毒。同时注意进行土壤改良。【应用】樱花花色幽香艳丽,为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以群植,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绿篱或制作盆景。另外树皮和新鲜嫩叶可药用。也有的人在日本将樱花鲜花瓣磨成花蜜制作果酱和调味品【樱花源地探寻】樱花最初的痕迹出现于喜马拉雅山区(参考资料:《樱大鉴》)。此后,这物种逐步传入印度北部,中国长江流域以及南部偏西地区,台湾,韩国,日本地区;这些地区,尤其是日本,成了相对独立的樱花的变种发展的地方。由于日本樱花过于出名,培育出冠绝世界的品种,所以樱花一定程度上指日本樱花,或具有日本特色的樱花品种。《樱大鉴》里有记载,日本樱花最早是从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传过去的。樱花的传播像所有生物一样呈放射性传播。云南与喜马拉雅地域相近,自是最早受惠地区之一。滇樱花也有名气。这使日本有另一种传说,称日本樱花的祖本,是由僧人从云南带回去的,这与有的日本人坚称他们的祖先是云南白族人一样具有探索性。然而,樱花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传往日本,这更有可信性。《樱大鉴》还说,喜马拉雅的樱花传往日本后,在精心培育下,在日本不断增加品种,成为一个丰富的樱家族。成为日本国花后,它更受关爱,也更受培养,出现观赏性更强的高等品种。然而,至今几种原生于喜马拉雅的樱花还在日本生长,如乔木樱、绯寒樱等。云南樱花与日本樱花同属,它是由原生腾冲、龙陵一带的苦樱桃演变而来,是一个变种,花由单瓣变重瓣,色由淡粉红色变深粉红色。这颜色便是与同为观赏度很高的日本樱花的区别,日本樱花的花多为淡粉红色。这也与樱花这个名谓在中国典籍中记载不多有关。因樱花和樱桃外观很像,古人记述颇为含混,古代樱花便不似别的名花那么被人熟悉,但是在古老籍册仍可觅到它的点点芳踪。白居易有诗“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便是描述了樱花盛开的景况。明代于若瀛的诗中提到樱花:“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人们已经发现在印度北部也自古就有樱花。。
樱花病虫害症状与防治
樱花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叶枯病和根癌病,常见的虫害有梨网蝽,介壳虫,红蜘蛛和蚜虫。综合治理的方法都试先除去侵染部位,必要时集中焚烧清除,再喷施相应的药剂彻底清除。预防阶段要提高管理,修剪枝条,喷施药剂。
樱花病虫害防治
1、 褐斑病
樱花穿孔性褐斑病高发期在五六月份梅雨季节,被侵染后叶片上会出现紫褐色的小点,再逐渐扩大成圆形,通常是借风传播,会导致树势衰弱,排水不良。防治可以喷施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时喷施160倍的波尔多液,养护时要及时修剪枝条,加强管理。
2、 叶枯病
叶枯病的高发期在夏季,温度和湿度都增加,病菌滋生速度快,侵染后叶片上首先出现黄绿色的圆形斑点,随后变成褐色,散生黑色小点,导致病叶枯黄。发病时要及时摘除病叶用火焚烧,发芽前喷施波尔多液预防,也可以喷施百分之六十五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五百倍溶液。
3、根癌病
根癌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基部,发病时会产生肿瘤状物体,肿瘤早期为乳白色,后期逐渐变成深褐色,表面质地粗糙,凹凸不平,会导致树势衰弱,叶片凋落甚至全株枯死。感染后的苗木要用火焚烧,种植前可以用百分之一的硫酸铜溶液浸泡五到十分钟,洗净后才能种植。
4、梨网蝽
梨网蝽主要危害的是樱花的叶片背面,靠刺吸叶片的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变成锈黄色,严重时会变成苍白色甚至脱落。预防可以选择在枝干上涂抹石灰涂剂防止其产卵,用物理方法杀死幼虫后要用杀菌剂涂抹伤口,再用辛硫酸乳油涂抹侵染处。
云南樱花被云南锦斑蛾危害
云南樱花被云南锦斑蛾危害,专家介绍,茸毒蛾属的害虫在云南比较常见,它会啃食叶片,危害林木、果树、蔬菜。专家也提醒市民,如果见到这类害虫,可以立即反映给绿化管养单位处理,千万不要用手去抓。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副教授 钱昱含:“触摸它或者刺激它之后,它会分泌一种神经性的氰苷类化合物,除了分泌液体,它身上还有毒毛,尽可能别去触摸。”
樱花树有白粉病用什么样箹治疗
三唑酮(粉锈宁)专治白粉病,为内吸性杀菌剂,还具有一定的熏蒸作用,从下面治疗应该有效果,但是从下面治疗效果肯定不好,还是全株喷布高压喷雾器可以喷水高6米以上,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对树冠直接喷施药剂,治疗白粉病的药品有很多,你们当地的药店都有卖,要是不懂可以问他们,就说治疗树木白粉病的,他们会给你配置该用的药品,你买个高压喷雾器就行了白粉病一般在温暖、干燥或潮湿的环境易发病,降雨则不利于病害发生。施氮肥过多,土壤缺少钙或钾肥时易发该病,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严重。温度变化剧烈,花盆土壤过干等,使寄主细胞膨压降低,都将减弱植物的抗病能力,而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土壤湿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保持健壮的植株,本身就抗御了自然界栽培技术杂菌的侵袭。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月季,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以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白粉病为月季常见病,所以要特别注意苗木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大小苗木栽之前应根据温室、土壤的实际情况做好杀菌、杀虫的消毒工作
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至4度石硫合剂,可消灭在芽鳞内的越冬病菌;春季生长期交替使用500-800倍的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托布津各一次(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也行),发病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国光三唑酮、国光英纳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至25天,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干缩并消失。黄梅与秋雨期是发病高峰,夏季湿热多雨发病也很强烈,在此期间,施药间隔要缩短。喷药注意:一般上午8点-10点,下午4点-7点。晴天无风喷洒为佳抑霉唑硫酸盐 乙嘧酚磺酸酯 ,二甲嘧酚试一下硫磺或者硫磺锰锌,用量少点,注意不要烧叶,应该有效果
春季樱花树打什么药,杀菌防病虫害
病害防治樱花叶片易受白粉病、褐斑病、煤污病流胶病和根瘤病等病害的侵染,如防治不及时,会导致叶片过早脱落,影响养分积累,从而对明年开花不利。对于白粉病、褐斑病、煤污病可选用必菌鲨1000-1500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5天喷施一次。流胶病为蛾类钻入树干产卵所致,可以用尖刀挖出虫卵,同时改良土壤,加强水肥管理。根瘤病会导致病树的根无法正常生长,不管怎样施肥,树还是不健壮。要及时切除肿瘤,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利用腐叶土、木炭粉及微生物改良土壤。虫害防治危害樱花树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应以预防为主,每年喷药3至4次,第一次在花前,第二次在花后,第三次在7至8月。尽量避免使用敌敌畏,以免引起落叶。适当浇水,并增加叶面喷肥(0.3%至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以确保叶片完整、质厚、浓绿。
摘自网友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