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种植

锰肥料的作用与用途(锰肥料的作用与功效)

教会网 2023-11-03



  锰肥指的是具有锰(Mn)标明量,以提供作物锰素营养为主要功能的肥料。1922年J.S.麦哈格(MeHargue)首次提出锰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锰肥应用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了,前苏联和美国锰肥多在碳酸盐土、碱性土、栗钙土、质地轻的和有机质多的土壤上施用;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的石灰性土、碳酸盐土和灰钙土上普遍缺锰。施用锰肥对燕麦、糖用甜菜、棉花、谷类作物、豆科牧草、麻类、果树、蔬菜等作物有良好效果。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开始锰肥应用的研究,并证明锰肥在石灰性土壤上及北方小麦主要产区都有明显的效果。

  锰肥对植物的作用  锰是叶绿体的组成成分,对叶绿体膜的组装和维持膜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并参与水的光解;锰在生物体内有价数变化的特征,参与各种氧化还原过程和电子传递。已知锰是30多种酶的活化剂和多种酶的组成成分,与生物的呼吸作用、氮代谢、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生长素的合成、分解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锰在控制和调节生命衰老进程,防止植物早衰中有重要作用。据浙江农业大学的研究证明,在偏碱性土壤上施用锰肥,可提高作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顶芽生长素(IAA)含量和降低叶片中脱落酸(AB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植株衰老叶片数。  作物缺锰时,叶绿体结构破坏而导致叶绿素减少,叶脉间失绿,并出现细小的褐色斑点。作物缺锰症状因作物种类而异。锰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差,多数作物缺锰症状从老叶开始,但一些蔬菜也有从幼叶开始的;单子叶植物如禾谷作物叶片为平行脉,缺锰呈现的斑点多为条状,而双子叶植物如番茄、甜菜、红麻等作物为网状脉,斑点则成圆形,严重缺锰植株的叶片失绿部分呈现焦灼现象。在缺锰土壤上施用锰肥,可防治作物缺锰症状,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例如中国在缺锰和严重缺锰的黄潮土及黄绵土、塿土上,施用锰肥对小麦、玉米、甜菜、烟草等都有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分别为6.7%~23.8%、5.4%~8.5%、42%~49%和15%~48%;对禾谷类作物还可提高其蛋白质和面筋的含量,对糖类作物可提高含糖量,对纤维作物的纤维细胞的发育有良好的作用,可明显提高棉花的衣分纤维长度和衣指、脂指的重量百分率以及麻类作物的纤维厚度等。  锰也是人和动物的必需营养元素,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正常代谢,在促进生长发育、骨骼形成和造血过程、性激素合成及调节神经的应激能力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缺锰地区,施用锰肥提高农产品的含锰量,对调节“食物链”中营养元素的平衡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锰肥施用量过量,也会使动、植物中毒而危及健康。

锰肥料的作用与用途(锰肥料的作用与功效)

  需要施锰肥的作物  锰肥肥效因作物种类不同而异。按作物的需锰情况,大致可将作物分为3种:①对锰敏感和需锰量多的作物,如燕麦、甜菜、柑橘、苹果、烟草、马铃薯、大豆、豌豆、洋葱、莴苣、菠菜、芜菁等;②需锰中量的作物,如大麦、玉米、三叶草、芹菜、萝卜、胡萝卜和番茄等;③需锰量较少的作物,如苜蓿、花椰菜、甘蓝等。通常以燕麦、甜菜、柑橘和苹果作物作为判断土壤供锰水平的指示作物。对锰反应敏感,需锰量大的作物,施用锰肥肥效明显。叶片锰含量分析是判断作物是否需要锰肥的常用方法,一般叶片含锰量在20~100毫克/千克范围内,作物生长正常,不需要施用锰肥;当作物的叶片含锰量<20毫克/千克时,作物有可能缺锰,需要考虑补充施用锰肥。作物缺锰时,叶片中常有硝酸盐积累,木质部有草酸盐结晶。此外,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高,也是判断作物是否需要施锰肥的参考指标。  土壤条件是判断作物是否需肥的主要依据。土壤中原含有较多的锰,如中国土壤含锰量为42~3000毫克/千克,平均710毫克/千克,但锰在土壤的形态多以2、3、4价的离子或化合物存在,能被作物吸收的锰是2价的水溶态锰或代换态锰。土壤中各种形态锰的转化主要受土壤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所制约,作物缺锰多数是由于土壤条件使锰转化成为不能被作物吸收的形态而引起的,一般碱性、质地轻、通透性好的石灰性土壤上,锰易转化成为作物不能吸收的3、4价锰,故作物容易缺锰。反之,在酸性的红壤、砖红壤中2价离子态的锰含量高,作物不易缺锰。此外,在石灰施用过量的酸性土壤、碱性大的海涂、有机质少的砂土、冲积土以及土壤中亚铁和钙含量高,氧化还原电位高的土壤,都易引起作物缺锰。一般认为对作物有效的土壤锰包括水溶态、交换态和易还原态锰,三者的总和称为活性锰。土壤活性锰含量测定也是诊断土壤供锰水平和判断作物是否需要施用锰肥的常用方法,通常认为3毫克/千克的交换态锰和100毫克/千克活性锰是作为土壤缺锰的临界指标,施用锰肥可能有效。

锰肥料的作用与用途(锰肥料的作用与功效)

  锰肥施用方法  锰对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有促进作用,所以作物需锰的临界期多在花期和籽粒形成期。在临界期施用锰肥对提高产量有良好的效果。锰肥施用方法有:  ①基肥。宜用缓效性锰,亦可用可溶性锰肥,可与酸性肥料混合,或配合有机肥施用以利提高肥效。锰肥的施用量视土壤供锰水平、锰肥品种和作物需锰情况而定,一般硫酸锰的用量每公顷可施15~60千克;锰渣10千克;  ②根外追肥。叶片喷施MnSO4,浓度为0.1%~0.5%,一般喷施2~3次,每公顷每次用溶液30~50千克,每次间隔7~10天。喷洒时期,棉花以盛蕾到棉铃形成初期喷施的效果较好;越冬作物在春天返青后立即喷施,可促进生长;果树作物以始花期喷施为宜;  ③拌种。每千克种子用2~4克硫酸锰,甜菜种子可提高到5克。先将锰肥用少量水溶解,然后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种子上,阴干后播种;  ④浸种。浓度为0.05%~0.1%的硫酸锰溶液与种子的比例为1∶1,浸种12~14小时,当土壤特别干旱时,浸种会降低出苗率,采用拌种较为安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