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上海的天气怎么了(大家好,今天上海的天气)
上海气温追平1873年来最高纪录,今年气温异常是怎么回事?
其实认真去观察一下全国或者说全世界的气象记录,就会发现——每年都会有所谓的“异常”。
只能说,现在破纪录的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变高了,所以经常都能看到新闻报道某地某气象要素破纪录。
宏观来讲,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全球变暖的趋势是有目共睹的。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其实是一个正向反馈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全球平均温度升高——海冰融化更多;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更多——感觉更闷热,降水出现异常——气温进一步异常。
具体来讲,我国夏季气候(降水,气温)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西太副高在春夏秋冬三季(主要是夏季)会有南北向的移动,从最开始的北移,到后面的南撤。每一次北跳(或者南撤)都会带来雨带的移动以及相应的天气变化。
与之相呼应,西太副高的稳定存在则主导着晴朗天气。当西太副高长时间稳定在一个地方的时候,该地区长期被晴朗天气控制。这种情况,如果是放在冬春季,大家估计都要高兴坏了。但是,很不好的是,它出现在了夏季。夏季副高长时间停留,容易出现高温异常,晴朗天气持续太久甚至会导致干旱的出现。
再回到上海和今年。可以从这些天的天气形势图上看到,588线(副高的代称)一直稳定同一个地方,主导该地天气变化。中高纬度环流稳定,少槽脊移动,少冷暖空气交汇,少雨。
那么副高为什么会稳定存在呢?一般来说,要么是环流形势稳定,要么有与之对峙的系统存在(比如南亚高压)。
除此之外,人类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气中气溶胶的含量,而气溶胶具有阳伞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当大气中气溶胶含量增加之后,太阳辐射会被反射回去,由此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变少,气温不会有那么高。
这两年来,因为疫情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气溶胶和温室气体同时减少,所以对天气气候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总体来说,一次极端高温事件的爆发不单单取决于某一单一因素,加之大气过程本就复杂多变,所以详细的过程还是很复杂的。
实拍上海暴雨:大雨倾盆白昼如夜,这起暴雨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影响?
上海出现了暴雨,天气大雨倾盆白昼如夜,这起暴雨给当地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刚解封不久的上海,这么快迎来了一场突袭来的暴雨,由于降水量大,所以不少路面被淹,给出行带来了许多不便。比如乘坐地铁危险系数价格,而公交在路面上更是难以行走,就算采用私家车出行也会有被淹的风险。就连供电路线都被迫受到了中断,照明无法正常使用。由此看来这起暴雨对于上海人民的生活影响还是很大的。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都可以看到上海居民拍摄的上海天空,明明是白天却恍如黑夜。暴雨丝毫没有停下来的征兆,甚至还下起了冰雹,这对于当地的各个行业影响都比较大。上班族无法出行,只能在家办公,餐馆也只能暂时歇业,甚至水果蔬菜店的老板只能放任滞销的蔬菜水果烂掉。
这起暴雨已经影响颇大,更让人难过的是上海气象局又发布了暴雨和冰雹的预警,提示居民要谨慎出行。暴雨天气确实难以避免,这类恶劣天气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出行,还会让当地农作物有不同程度的受损,甚至停在路面上的车辆也会遭到损坏。希望上海居民能够在暴雨结束之后重整旗鼓,恢复到暴雨之前的局面。
最后,遇到这类自然灾害一定要注意防护自身安全,如果在户外碰到暴雨,建议不要在暴雨中行走,最好找可以遮挡的建筑物暂时躲避,一定不要站在树下。暴雨往往伴随着打雷和闪电,也要切记,不可站在金属建筑物的底下,这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建议上海的居民在暴雨天气中减少出门,如果可以的话居家工作是最安全的,毕竟暴雨的发生是不可逆的,大家只能尽力做好防护。

今天上海的天气是怎么样的?
今天和明天上海市天气预报:
多云,明天多云到阴局部地区有短时小雨。东北到东风3-4级。今天最高温度22度,明天最低温度16度。今天相对湿度45%-95%。火险等级气象指数:4级,易燃。
推荐阅读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