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美食

木鱼如何使用(木鱼怎么使用)

教会网 2023-01-21

木鱼有什么用

一:木鱼主要是用来在僧众赞诵时整和声调节奏的,类似于乐队中的指挥。同时也取鱼类目不阖睛,昼夜精进,以激励僧众不断用功的意义。二:木鱼有集合僧众的作用。佛经中说,自有木鱼出现,“其后,天下大小寺院以木鱼鼓集合大众”。三:木鱼还用来打更报晓。佛经中记载:“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行报晓。”四:木鱼也是比丘们在出外乞食化缘时,不断敲击,以提醒俗众广发慈悲心的工具。

奥尔夫乐器木鱼的使用方法

奥尔夫乐器木鱼打法:用左手托持,右手持木锤敲击。

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独特的音乐教学法中使用的乐器,称之为“奥尔夫乐器”。分为无固定音高乐器、有固定音高乐器。

奥尔夫乐器:

是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创立的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和传统的音乐教学有很大不同奥尔夫教学体系是世界四大幼儿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不仅让幼儿学习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而且对语言,模仿,创造等多方面有启智性的效果。奥尔夫音乐教学是活动性教学,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使幼儿快乐地学习音乐,热爱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幼儿创造性的培养,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独立创新。

木鱼有哪些用途?

“长鱼形木鱼”又称梆木鱼,外形雕刻似长鱼,有口、眼,秃尾,通体饰以鱼鳞、云纹等图案花纹。一股体长100厘米-150厘米、高25厘米—40厘米,最大者体长近300厘米、高80厘米。普陀山普济夺的木鱼长216厘米、高28厘米。这种木鱼多使用桑木或椿木制作,为古代大型佛教寺院所专用,常用铁索吊挂于佛殿前廊右侧的廊柱上或专用的木架上,用于僧众聚集或斋饭时敲击。木锤用圆木棒制作,棰长100厘米~150厘米、直径2.5厘米,捶头直径4厘米。手抄本《清寺规戒》中载:“梆木鱼,悬院廊,由烧火憎司叩。早斋三三四,晚斋四四三。善人居士功德法事改斋口,则叩三三三。”纳西族的长鱼形木鱼比较短小,仅长39厘米、高7厘米,用于洞经乐队合奏。

团鱼形木鱼,又称诵木鱼。外形雕刻似鱼头、腹部中空,头部正前方横开长条形鱼口以出音,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有的小木鱼在尾部还有短小的握柄。外表雕刻有各种鱼纹图案,深红色漆描金花纹。这种木鱼规格较多,发音叮咚有别。它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大致相同,故多以圆径量之。大木鱼圆径40厘米左右,小木鱼圆径7厘米左右。最大木鱼圆径可达85厘米以上。大木鱼多为佛教寺院固定放置在大殿内,用于僧众诵经或做法术时敲击,它还是佛教音乐中起乐、止乐的指挥,是最为突出的低音节奏乐器。

院中使用的大小木鱼,下面部垫有用彩缎制作的木鱼座鱼座,座垫内装充棉絮,座垫外用丝线绣以莲花等花卉图案,座垫周围还环绕一条绣花彩带为饰;最小的木的木鱼圆径仅有4厘米、只在佛教法事“绕莲”(绕佛堂)时应用,它置于外用彩缎、内装棉絮的长筒形木鱼座鱼座上,僧侣左手托着木鱼座,右手执小棰边走边奏,大木鱼常用桑木、椿木或核桃木制作,小木鱼多用檀用檀木、红木或枣木制作,以选用干燥、无大疤节和无劈裂的木材为佳。外观应左右对称,表面圆滑,涂漆均匀,发音宽厚。

演奏时,大团鱼形木鱼需置于地面上,小圆鱼形木鱼则用左手托持,右手执棰头呈橄榄形的木棰敲击,发音短促,音色清脆洪亮。常用于戏剧、曲艺伴奏、器乐合奏、民族乐队和宗教音乐中。木鱼在戏剧中,用于昆曲、京剧、晋剧(山西中路梆子)和藏戏等剧种的伴奏。广东音乐使用的是长鱼形木鱼,在合奏中有时要使用大小两个木鱼,大木鱼发低音,小木鱼发高音。在江南丝竹、苏南吹汀、浙东吹打、河北吹歌等民间器乐合奏中,多应用小团鱼形木鱼,它常与鼓板一起配合使用,以鼓板击重拍,用小木鱼击轻拍。在十番锣鼓、福州十番、闽南十音、福建南音等器乐合奏中,小木鱼是不可缺少的乐器,除用以敲击轻拍外,还将它所发之音,视为主要音色之一。在民族乐队中,常备有音高不同、数量不等的整套团鱼形木鱼,它们按五声、七声音阶或十二平均律编排成套,多用于配合轻快活泼的曲调,有时也用以敲出简短的独奏乐句,还可用来模仿战马奔驰的音响效果。在佛教、道教音乐中,木鱼既是法器,又是离不开的节奏乐器。

念经时,木鱼应怎样使用?

在禅坐一开始时,悦众便以执持的木鱼叩敲二声,让大众立刻将心收摄沉定下来,澄虑静思。在诵经与法会的梵唱时,木鱼亦有摄心、提神及作为节拍器的功能。一方面让诵经的人能将心靠在木鱼的声音上,不落入自己的昏沉及妄想当中,一方面也以木鱼规律叩击的节奏,让经文的念诵富有韵律感,保持不快不慢的一致速度,正如同修行的这念心要能不急不缓,绵绵密密地行持于中道上,发长远心精进用功一般。

奥尔夫木鱼使用方法

通过另一根木制的敲棒击鱼头而发音。其音色接近于响板。演奏方法为左手持“鱼的尾部”,右手持棒按节奏敲打“鱼头”的顶部会发出干脆而又清脆的声音。

其他乐器:

1、铃鼓

铃鼓通过手指或手腕肘的敲击或手腕的抖动、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

铃鼓兼有鼓和铃两种音色的特点。

铃鼓一般有多种演奏方法:

1)可以用手掌击鼓心,其音色柔和;

2)可以用手掌击鼓边,其音色明朗干脆;

3)可以用鼓面击身体部位(如肩、肘、膝等),则铃的声音较明显;

4)可以用手腕连续地抖动,则会产生延续音的效果。

2、铝板琴

铝板琴是用琴锤来打击琴片发出延绵而又清脆的声音, 它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可以是作为主旋律的乐器,也可以作为配音来使用。

3、砂球 (砂锤)

砂球依靠臂的抖动、摇晃而振动发音。其音色轻柔而干脆。

演奏方法是双手各拿着一个沙球,用手臂带动手腕上跟着节奏振动。可以同时两手进行,也可交替、轮换进行。

4、鼓 (军鼓手鼓)

军鼓和手鼓是通过鼓槌敲击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其音色低沉,音量较大。

击鼓时,手臂放松,手腕有力而富有弹性地敲击。

击鼓心,会产生浓厚的音色且有较长的延续尾音;击鼓边,则音色脆、硬而单薄,延续音较短。

5、双响筒

其音色与木鱼相似,干脆而清亮,没有延续音。 敲击双响筒由节分开的两端会发出不同高低的音响。

演奏方法为左手持柄,右手持棒敲击,可以敲击筒的一端,也可同时交替敲击筒的两端,发出类似于“的笃”“的笃”的马蹄声。

双向筒分高低音,所以在进行打击乐演奏之前教师首先帮助幼儿弄清楚高低音。

6、碰铃(也称为小铃)

碰铃通过相互撞击引起振动而发出清脆的声音。碰铃的音色清脆、柔和,且高而轻。

它是幼儿园里面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打击乐器。

碰铃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自然放在胸前敲击,也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使铃的部位相对应,连续敲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