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园林

园林土方量怎么计算规则

教会网 2023-01-31

土方量怎么计算

土方量计算包括填、挖土方量的总和。

土方量是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数据之一,是采用人工挖掘时组织劳动力或采用机械施工时计算机械台班和工期的依据。土方量的计算要尽量准确。土方量计算包括填、挖土方量的总和。

土方量计算方法是:以相邻两个横断面之间距为计算单位,即分别求出相邻两个横断面上路基的面积和两横断面之间的距离。土方量的计算是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工程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量进行预算,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

园林工程上计算土方的方法

我们的做法是对原地形进行测量后,以2m*2m的方格网标注四角的原设计标高,然后再测量造型后的地形,以原地形方格网覆盖上,标注现有地形标高,从而底面积相同的方台体积计算整个的一块方格的土方体积从而得出两次不同的体积求差得出土方量,这个方法也不是最简便,而且台体体积也是求一个平均值,只能做到总体量趋于一个大体的值。还有一个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计算运土车的台数,就知道大体土方量了。

园林绿化中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是怎样的?

园路及地面工程。垫层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但园路垫层宽度:带路牙者,按路面宽度加500px计算;无路牙者,按路面宽度加250px计算;蹬道带山石挡土墙者,按蹬道宽度加3000px计算;蹬道无山石挡土墙者,按蹬道宽度加1000px计算。路面(不含蹬道)和地面,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坡道路面带踏步者,其踏步部分应予扣除,并另按台阶相应定额计算。路牙,接单侧长度以延长米计算。混凝土或砖石台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台阶和坡道的踏步面层,按设计图示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拌石或片石蹬道,按设计图示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砖石工程。砖石基础不分厚度和深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应扣除混凝土梁柱所占体积。

大放脚交接重叠部分和预留孔洞,均不扣除。砖砌挡土墙、沟渠、驳岸,毛石砌墙和护坡等砖石彻体,均按设计图示尺寸的实砌体以立方米计算。沟渠或驳岸的砖砌基础部分,应并入沟渠或驳岸体积内计算。狡辩砖柱的砖柱基础应合并在柱身工程量内,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围墙基础和突出墙面的砖垛部分的工程量,应并入围墙内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遇有混凝土或布瓦花饰时,应将花饰部分扣除。勾缝按平方米计算,应扣除抹灰面积。布瓦花饰和预制混凝土花饰,按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如下:

1、不规则三角网法:DTM法计算土方量就是利用地面采集的离散高程点按照一定的构网规则来形成空间三角网结构模型,然后按照三棱柱的计算方法计算每个三棱柱的体积,最后累加获得所有三棱柱的体积,即为所求得的土方量。

2、方格网法: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常用该法,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该方法将场区划分为若干正方形网格,边长可以取为5,10,20m等。

3、等高线法:当地面起伏较大、坡度变化较多时,可采用等高线法估算土石方量,在地形图精度较高时更为合适。等高线法的工作内容与步骤和方格法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计算场地平均高程的方法。

土方工程量介绍

土方工程量一般指土石方工程量,是以自然计量单位(台、套、个等)或物理计量单位(3等)或物理计量单位表示的各分㎡等。表示的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数量。土石方工程土木工程中,常见的土石方工程有:场地平整、基坑与管沟开挖、路基开挖、人防工程开挖、地坪填土。

园林园建工程的平整场地,挖土方,回填土怎么计算啊

整理绿化地未包括工作面排水,发生时按土建定额执行。根据土建定额说明,计算规则如下:1、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实际平整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场地原土碾压,按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3、平基土石方按图示尺寸加放坡工程量及石方爆破允许超挖量以立方米计算;沟槽、基坑土石方工程量按图示尺寸加工作面宽度增加量、放坡量以立方米计算;人工挖孔桩土石方工程量以设计桩的截面积(含护壁)乘以桩孔中心线深度以立方米计算。4、挖沟槽、基坑的放坡应根据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的放坡系数计算。如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无规定时,按你们所在地的相关土建定额规定放坡系数计算。注:(1)计算土方放坡时,在交接处所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2)原槽基础垫层,放坡应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5、回填按下列方法以立方米计算: 槽、坑回填体积=挖方体积-埋设的构件体积; 室内回填体积=墙与墙间净面积×回填方厚度; 管沟回填体积=挖方体积-管径在500mm以上管道体积及埋设的构件体积。 7、余方工程量按下式计算: 余方运输体积=挖方体积-回填方体积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挖土、填土、运输的工作量通常都用立方米计算,有时也简称土方。\x0d\x0a\x0d\x0a土方工程。土木工程中,土石方工程有: 场地平整、路基开挖、人防工程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以及基坑回填。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不要安排在雨季,同时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费用,贯彻不占或少占农田和可耕地并有利于改地造田的原则,要作出土石方的合理调配方案,统筹安排\x0d\x0a\x0d\x0a体积估算\x0d\x0a在建筑过程中,不管是原地形或设计地形,经常会碰到一些类似锥体、棱台等几何形体的地形单体。这些地形单体的体积可用相近的几何体体积公式来计算,此法简便,但精度较差,多用于估算。\x0d\x0a\x0d\x0a断面法\x0d\x0a断面法是以一组等距(或不等距)的互相平行的截面将拟计算的地块、地形单体(如山、溪涧、池、岛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沟渠、路堑、路槽等)分截成“段”。\x0d\x0a分别计算\x0d\x0a这些“段”的体积。再将各段体积累加,以求得该计算对象的总土方量。\x0d\x0a其计算公式如下: v=(s1+s2)*l/2\x0d\x0a当S1=S2时\x0d\x0aV=S*L\x0d\x0a此法的计算精度取决于截取断面的数量,多则精,少则粗。\x0d\x0a断面法根据其取断面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垂直断面法、水平断面法(或等高面法)及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成角断面法。以下主要介绍前两种方法。\x0d\x0a(一)垂直断面法\x0d\x0a此法适用于带状地形单体或土方工程(如带状山体、水体、沟,、堤、路堑、路槽等)的土方量计算。\x0d\x0a其基本计算公式如公式(1—7)。公式(1—7)虽然简便,但在Sl和S2的面积相差较大或两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大于50m时,计算的结果,误差较大,遇上述情况,可改用以下公式运算:\x0d\x0av=L*(S1+S2+S3)/6\x0d\x0a式中 S——中间断面面积。\x0d\x0aS。的面积有两种求法:\x0d\x0a(1) 用求棱台中截面面积公式:\x0d\x0a(2)用S1及S2各相应边的算术平均值求S。的面积。\x0d\x0a例:设有一土堤,计算段两端断面呈梯形,二断面之间的距离为60m,试比较用算术平均法和拟棱台公式计算所得结果。\x0d\x0a先求Sl、S2面积\x0d\x0a(二)等高面法(水平断面法)\x0d\x0a等高面法是沿等高线取断面,等高距即为两相邻断面的高,计算方法同断面法。\x0d\x0a\x0d\x0a方格网法\x0d\x0a在建园过程中,地形改造除挖湖堆山,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各种用途的地坪、缓坡地需要平整。平整场地的工作是将原来高低不平的、比较破碎的地形按设计要求整理成为平坦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场地,如:停车场、集散广场、体育场、露天演出场等等;整理这类地块的土方计算最适宜用方格网法。\x0d\x0a方格网法是把平整场地的设计工作和土方量计算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其工作程序是:(1)在附有等高线的施工现场地形图上作方格网控制施工场地,方格边长数值取决于所要求的计算精度和地形变化的复杂程度。在园林中一般用20~40m;(2)在地形图上用插入法求出各角点的原地形标高(或把方格网各角点测设到地面上,同时测出各角点的标高,并标记在图上);(3)依设计意图(如:地面的形状、坡向、坡度值等)确定各角点的设计标高;(4)比较原地形标高和设计标高,求得施工标高;(5)土方计算,其具体计算步骤和方法结合实例加以阐明。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