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上的介壳虫怎么治
果树常见的蚧壳虫有哪些呢?该怎么防治?
果树常见的蚧壳虫有哪些呢?该怎么防治?
有矢尖蚧、吹绵蚧、褐圆蚧、黑点蚧和红蜡蚧等。
防治方法有:
加强植物检疫:在自然情况下,介壳虫活动性小,其自身传播扩散能力有限,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生产的发展,花卉交换、调运频繁,人为和远距离传播病虫害的机会日益增多,给介壳虫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如发现病虫,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消灭,防止进一步传播扩散。
大蒜和洋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重口味”蔬菜品种,现在我们就可以用它们制作驱虫水了!方法是拿蒜头或洋葱两瓣捣烂滤汁加水稀释,喷洒在多肉上有虫的位置。注意要每隔3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这样就可以轻松杀死蚧壳虫了。
其实蚧壳虫不仅只在根茎和叶片上,你要是细心的话,在土壤里扒一扒,土壤里面的蚧壳虫更多。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土壤里进行浇透水的方法,让蚧壳虫在土壤中无法呼吸。然后蚧壳虫通常这个时候就会爬出来,爬出来后再进行其他方法消灭蚧壳虫,这样就会很大程度上的缓解蚧壳虫消灭不干净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法也要注意时间,比如多肉在夏天休眠期,浇水过多可能会造成多肉根系腐烂。
人工防治:在栽培花卉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枝条或叶片有介壳虫,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结合修剪,剪去虫枝、虫叶。要求刷净、剪净、集中烧毁,切勿乱扔。
上述的方法如果都不能将蚧壳虫消灭干净的话,小编最后推荐的方法就是用药了!喷药方法虽然效果不错,但在使用事一定要注意药物浓度,避免药害。一般是按照1:1000比例稀释,喷施在受害的多肉上。每周喷一次,大概喷两次蚧壳虫就会被消灭光啦。
果树蚧壳虫怎样彻底消灭
介壳虫是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吸食树的汁液,造成树体衰弱甚至死亡。喷药可在壳发白时进行,如果色变黑是壳硬了,药液不易吸收了。最好喷内吸式农药,如氧化乐果一千二百倍。aqui te amo。
果树上有给壳虫怎么防治
一、早春萌芽前。防治有三种方法:
(1)可采用人工拽枝或刷枝方式,杀死蚧壳虫越冬若虫。
(2)涂抹机油、柴油,或喷施进口95%机油或石蜡油制剂100-150倍。
(3)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石硫合剂晶体30倍液;或50%清亮200—300倍液。
二、若虫活动期(4月上中旬),越冬若虫分泌蜡质即“滴水”期,喷施3%速克星乳油1000倍液。
三、卵孵盛期。球坚蚧卵孵盛期一般为5月下旬—6月上旬,蚧壳下孵化出大量的若虫向嫩叶、嫩梢上爬行。此期一个月内,若虫分泌蜡质很少,是控制的最关键、最有效的时期。可使用3%速克星乳油1000倍;或5%黄虱蚧杀乳油2000倍,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怎么样防治果树上的蚧壳虫?
果树上的蚧壳虫是越来越难防治,像枇杷树上的苹果密蛎蚧,桃树上的桑白蚧,柑桔、柚子树上的有红圆蚧、褐圆蚧等。
蚧壳虫,又名“介壳虫”。介壳虫是柑桔、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
一、蚧壳虫发生原因?
介壳虫的发生和月季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总体说来有几点,温度、降雨和风对介壳虫的种群数量影响较大。在 25~26℃ ,湿度大的时候会大量爆发,湿度低于15%也会大量死亡,所以干旱不利于繁殖,风可让介壳虫传播更快。
二、为什么难治?
传统方法是在早春萌芽前采取全树喷施石硫合剂,防治越冬雌成虫。但很多果农反应,此法防治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防治过的果园,后期发生依然较重。主要原因是越冬雌成虫有介壳保护,而春季温度低,药物渗透不到壳里,使越冬雌成虫难以杀死。
那么如何杀灭蚧壳虫呢?
三、蚧壳虫防治措施
1、加强果园管理,及时施肥和灌水,满足果树对水肥的需要,提高果树的抗虫能力。
2、结合整形修剪,烧毁带虫枝条。
3、掌握防治时间:蚧壳虫最佳防治时期在5月蚧壳虫孵化期,没有产生保护蜡衣前,很容易防治,等到蚧壳虫穿上厚厚的蜡质外壳,用什么药也难防治。
4、杀灭虫卵,斩断繁殖链,蚧壳虫飞行距离短,进行虫卵杀灭后很快断种,是最佳的防治措施。
5、防治药剂:“噻虫嗪”+“吡丙醚”+“强力助攻”
可使用丰山25%噻虫嗪,产品特点:
1、杀虫谱广,防效显著:兼具胃毒和触杀活性,用药量较低,对刺吸式害虫,如蚧壳虫、蚜虫、粉虱、蓟马、飞虱、叶蝉等有显著防效。
2、作用迅速,持效期长:药剂能强力渗入植物组织内,不易光解;耐雨水冲刷;持效期较长达2-4周左右。
果树介壳虫如何防治?
草履介壳虫是一种以若虫和雌成虫危害树木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它主要危害梨、苹果、桃、枣、柿等果树。
(1)发生世代及生活习性
①发生世代和生活史:该虫1年只发生1代,以卵在树冠下土块和裂缝以及烂草中越冬。一般2月上中旬开始孵化为若虫,上树为害,雄虫老熟后即下树,潜伏在土块、裂缝中化蛹。雌虫在树上继续为害到5~6月,待雄虫羽化后飞到树上交配,交配完成后雄虫死亡,雌虫下树钻入土中或裂缝以及烂草中产卵,而后逐渐干缩死亡。
②生活习性:若虫喜欢在隐蔽处群集为害,尤其喜欢在嫩枝、芽等处吸食汁液。一般3日龄前不太活跃,3日后行动比较活泼。在树冠下裂缝或土块、烂草中完成化蛹、产卵等。
(2)防治方法
①物理防治:清园、冻垡。即在进入秋冬季果树落叶后,立即组织清扫树叶烂草等杂物,集中烧毁,以消灭其中的虫卵。并在树盘翻土冻垡,挖出虫卵碾碎、冻死。
②化学防治:在1月下旬组织专人进行调查测报,利用若虫的群聚性,在若虫刚出土还未上树为害时用敌杀死等高效杀虫剂的1000~1500倍液集中喷杀,或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集中喷杀,1周后喷防地段只发现有零星该虫为害,效果非常明显。由于该虫若虫孵化期不同,在1周内要喷药2~3次,这样效果最佳。
③综合防治:在若虫出土前,组织人工在树干的基部(离地50厘米左右)将树干的翘皮刮除(上下高度在20厘米左右),并在刮皮处缠上宽胶带,在胶带的上下分别绑上黏胶剂的毒绳,以防止若虫上树为害。然后,在树盘下喷药杀死若虫。黏胶剂一般用黄油、敌杀死、废机油按照2∶0.5∶1的比例配制,或者用柴油和松香粉按照1∶1的比例配制,加热熔化后备用即可。
上一篇:opr7做分期首付多少钱
上一篇:自己做的葡萄酒怎么那么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