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忌医什么意思
讳疾忌医什么意思
讳疾忌医的意思:隐瞒疾病,害怕医治。
【拼音】[huì jí jì yī]
【解释】讳:隐瞒。疾:疾病。忌:惧怕。隐瞒疾病,害怕医治。比喻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不愿接受批评帮助。
【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反义词】闻过则喜、从谏如流、激浊扬清。
讳疾忌医造句
1、有病应该趁早医治,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2、在工作上,讳疾忌医的人,往往会把问题弄得更严重。
3、医生说这位病人本来有救,但因讳疾忌医,等到病情恶化后,终致药石罔效。
4、由于蔡桓公讳疾忌医,所以病情越来越严重。
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
讳疾忌医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和错误,不愿改正。
出自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译为:现在的人有了过错,不喜欢人们定的规矩,比如患病了不看医生,宁愿消灭自己的身体但是还不觉悟。
讳疾忌医和“文过饰非”,都有“隐瞒自己的缺点或错误”的意思。但讳疾忌医偏重在“怕人批评,不肯接受帮助”。“文过饰非”偏重指寻找各种理由来掩饰错误、缺点。
扩展资料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看了魏建功君的以后的几句声明》:“他虽然是外国的盲人,听不懂,看不见,但我自己也还不肯利用了他的不幸的缺点,来作嫁祸于他的得罪‘大学生诸君’的文章。”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十:“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那有这个事?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某个缺点,拥有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直面缺点并改正的决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讳疾忌医
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
讳疾忌医huìjíjìyī,解释:讳:忌讳;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语法:讳疾忌医连动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比喻不认错。
示例:一个讳疾忌医的人是改正不了自己的错误的。
辩形:讳疾忌医和“文过饰非”;都有“隐瞒自己的缺点或错误”的意思。但讳疾忌医偏重在“怕人批评;不肯接受帮助”;“文过饰非”偏重指寻找各种理由或借口来掩饰错误、缺点。
成语造句:
1、对于疾病,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应该防微杜渐,免得病入膏肓,不治身亡。
2、如果你一直这样讳疾忌医,你的新型肺炎就永远不会好。
3、我们要求进步,就不可以抱着讳疾忌医的态度,而是要面对缺失,力求改善。
4、在面对领导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讳疾忌医的说一些敷衍的话。
5、他犯了严重错误,还讳疾忌医,拒不接受同志们的帮助。
6、任何犯错误的同志,只要他不讳疾忌医,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还是欢迎他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