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种植

中低产田名词解释(中低产田改造或改良的主要措施)

教会网 2023-12-08



  低产田的改良技术

  低产田是当前“两高一优”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特别是酸、碱、粘、沙、冷、瘦等,导致土壤耕性差,作物生长不好,单产低,经济效益下降。下面提出一些改良技术可以一试。

  酸:①使用石灰中和酸性,每亩次施40公斤--50公斤,以后每亩次施用量减少1/2,直至改造为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②种植绿肥,增加土中有机质,达到改善土壤耕性的效果。

  ③增加灌溉次数(水田可串灌),冲淡酸性对作物的危害。

  ④种植耐酸作物,如油菜、水稻、茶、桑、红苕、果树等,边利用边改造。

  ⑤增施碱性肥料,如碳酸氢铵、氨水、石灰氮、钙镁磷肥、磷矿石粉、草木灰等,对提高作物产量有好处。

  碱:①使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氢化钾、硫酸钾等,定向中和碱性。

  ②种植耐碱作物,如棉花、豆科作物、麻类、地下结实作物、麦类等,边利用边改造。

  ③加深耕层,三沟配套,降低水位,逐年洗碱(盐)。

  ④多施农家肥料,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土壤的亲和性能。

  粘:①掺沙客土,改善耕性。

  ②夏炕冬凌,熟化土壤。

  ③经常清理三沟,增加土壤通透性,协调水肥气热茵的矛盾。

  ④多施有机肥料,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⑤勤中耕松土,加速肥料的分解释放能力,为作物幼苗及时供给有效养分。

  沙:①集中增施农家肥料,促进根际微生物活动。

  ②种植地下结实作物和耐旱作物,如花生、红苕、土豆、黄豆、芝麻、棉花、小米等,边利用边改良。

  ③客土改造土壤质地,逐步提高保肥、抗旱能力。

  ④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种植牧草发展畜牧。

  ⑤多施钾肥补其不足,氮肥采取“少吃多餐”提高效率。

中低产田名词解释(中低产田改造或改良的主要措施)

  冷:①增施农家肥,改善土壤结构。

  ②三沟配套,降低水位,排明水、滤暗渍,经常中耕破板(水田则泥脚薅草),提高土温。

  ③多施磷钾肥(因冷浸田多缺有效磷肥)和暖性肥(如牛马骡粪、渣肥、火粪土、稻草及作物茎叶等),促根壮秆夺高产。

  ④水旱轮作(3年—5年一次轮换),减少病、虫、草害。

中低产田名词解释(中低产田改造或改良的主要措施)

  瘦:①种植豆科或绿肥作物,提高土壤含氮水平,如红兰草子、箭舌豌豆、草木樨、黄花苜蓿、柽麻、蚕豆、油菜等。

  ②增施氮素含量高的肥料,如尿素、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等,便于及时不断供给作物对氮肥的需求。

  ③逐年加深耕层,促进土壤熟化,如同时施足农家肥料作底肥,则改造力度更大,效果更好。

  ④清除土中沙砾石块,减少“吊气”死苗,确保密度和稳产。

  ⑤实行轮作提高保肥供肥能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