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种植

小麦的冬季田间管理(冬季小麦的管理)

教会网 2023-12-09



  小麦从出苗到越冬,生育特点是长根、长叶、长分蘖、完成春化阶段,即“三长一完成”,生长中心是分蘖,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冬前麦田的管理技术。

  冬前麦田的管理技术:

  一、查苗补种

小麦的冬季田间管理(冬季小麦的管理)

  由于漏种、欠墒、地下害虫等原因,造成缺苗断垄的地块,要及时查苗补种,将补种的麦种在冷水中泡24小时后晾干播种,确保苗全苗匀。

  二、消灭苗期病虫害

  常见苗期病虫有土蝗、飞虱、地下害虫、叶锈病等,一旦发现及时防治。

  三、压倒针

  小麦进入三叶期以后,种子胚乳中的养分耗尽,幼苗要依靠自身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供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是促根增蘖的关键时期。压倒针是一项有力的措施,即在三叶期镇压一遍,起到控主茎、促分蘖、控地上、促根系的作用。

  四、挠麦松土

小麦的冬季田间管理(冬季小麦的管理)

  分蘖期遇雨,应及时挠麦松土,有利于破除板结,促进根系生长。对于旺苗,应深挠(7厘米以上),可起到断根控旺的作用。盐碱地小麦,应做到雨后必锄,防止返盐危害麦苗。

  五、浇好冬水,酌情追肥

  冬灌要适时,一般在平均气温7℃-8℃时开始,到5℃左右时结束。冬灌水量不宜过大,以能浇透当天渗完为宜,忌大水漫灌。对于基本苗不足或早播的脱肥旺苗或未施足底肥的麦田,结合冬灌施肥,每亩追尿素5-10公斤,促使小麦早返青,巩固冬前分蘖,增加分蘖成穗率,使冬肥春用。

  六、冬季浇尿

  麦田越冬至返青前均可浇尿,一般每亩浇尿500公斤左右,盐碱地或麦田有积雪时不宜浇尿。

  七、盖被

  在小麦进入越冬期后进行,过早,会将麦苗捂黄;过晚,叶片受冻,操作也困难,达不到预期效果。冬灌后,在挠麦松土的基础上,用竹筢在大行中顺垄把土搂盖在麦苗上,盖土2厘米左右即可。这项技术措施能稳定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确保小麦带绿越冬,减少地面龟裂,弥补裂缝。

  八、镇压

  盖被后至返青前要轧麦1-2次,轧碎坷垃,使土壤细碎、紧实,有利于板结、龟裂,保温保墒,并可填补弥缝,防止土壤漏风。

  九、严禁麦田放牧

  啃青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刚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冬季放牧会使这部分绿色面积遭受大量破坏,削弱抗寒能力,降低产量。

  冬前麦田的管理技术就介绍到这里,小麦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在保苗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使弱苗转壮,壮苗稳长,确保麦苗越冬,为来年穗多、穗大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