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环唑的毒性多大可以用(丙环唑的药害)
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那么导致丙环唑发生药害原因有哪些?丙环唑发生药害该如何防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丙环唑发生药害原因以及防控措施,一起看看吧!
丙环唑药害的发生原因
1、丙环唑物理生化作用。丙环唑具有一定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它通过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降低赤霉素和吲哚乙酸的含量,消除植物顶端优势,使茎秆变粗,植物矮化紧凑,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增加。同时,由于丙环唑在植物体内只向上传导,而且在植物体内稳定。丙环唑的高度累积会抑制这些植物组织的呼吸作用,导致作物生长异常。
2、不合理使用农药。使用者不了解丙环唑在各种作物上的使用浓度,随意套用标签在其他作物上、习惯性加大使用浓度以及未掌握使用适期,都是导致丙环唑药害事故频频发生的原因。
3、科研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对丙环唑的应用技术研究不够。企业又急于追求效益,不经过深入广泛的试验、示范便广泛推向市场。
丙环唑药害的防控措施
在作物的生长前期,如果丙环唑的药害未造成大面积的坏死,仅造成生长滞缓,可通过叶面喷施促进细胞分裂的生长素进行解毒,并适当喷施叶面肥,这样对产量影响不大;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使用者的认知度;生产、销售企业应在拟推销区进行大量的试验、示范,指导农民掌握安全有效的使用方法。各级农技部门通过培训,指导农民正确掌握用药技术,提高用药水平,这是从根本上防止药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丙环唑在作物幼嫩组织上易产生药害,但其在作物生长的中后期则比较安全 这个时期也是容易发生如炭疽病等难防治病害的时期,利用丙环唑强传导作用和良好的杀菌效果,是减灾、增收的有力措施。
以上就是丙环唑发生药害原因以及防控措施的所有介绍了,希望小编的分享能帮助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上一篇:黄缘贵吗(黄缘凶不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