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脂点黄斑病的诊状(柑桔脂点黄斑病用药后的久能好)
柑橘黄斑病,又称脂点黄斑病,涝害多发,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还给许多病菌提供了温床,稍有松懈,它们就会入侵果园,那么柑橘黄斑病怎么防治?柑橘黄斑病的防治措施!
柑橘黄斑病症状特点
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出现褪绿小点,对光透视呈半透明状。扩展后成大小不一的黄色斑,并在叶背病斑上出现疱疹状淡黄色突起小粒点。随着病斑扩展及老化,小粒点颜色加深,变成暗褐至黑褐色的脂斑。与脂斑相对应的叶正面上,形成不规则形的黄色病斑,边缘不明显,中部有淡褐色至黑褐色的疱疹小粒点。叶片发病后,常引起大量落叶。
果实症状表现在早橘果实着色时,病斑周围果皮仍保持绿色,形成黄绿相间的斑块。果实成熟时,有褐色小圆斑出现,然后病斑扩大,形成紫色或褐色不规则形,略突出于表面,有光泽。病原菌一般不侵染果肉。
柑橘黄斑病的防治措施
一、农事操作
1、做好排水措施,及时清理果园积水,预防病菌的形成和释放。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保持果园良好通透性,及时扫除落叶并集中烧毁。
3、如遇涝灾,须先清洗叶片,然后叶面喷施孟葆隆生物刺激剂(叶面型)800倍液,以快速提升树势;
4、在表层土不再黏烂时,结合中耕,淋施一次爽到底生物刺激剂(淋根型)300倍液,促进生根,提升抗逆能力;剪除雨涝灾害引起的病枝、病叶和病果,减轻果园水分消耗,并帮助改善果园的通透性,低病源侵染。
5、9-11月是红蜘蛛危害高峰期,注意螨类的防治,防止病菌从叶片被啃食的伤口中侵入。
二、化学防治
1、新梢叶片展开后,可选择内吸性较强或成膜性较好的药剂进行预防。如使用30%吡唑醚菌酯4000倍或37%苯醚甲环唑3000倍,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喷布第1次进行预防;隔20天后喷布第2次药剂;隔30天后再喷布第3次;共2-3次。
2、病情较为严重时,可选择使用氟硅唑、氟环唑、戊唑醇等性较好的药剂,10-15天喷布1次,轮环使用。
以上就是柑橘黄斑病怎么防治,柑橘黄斑病的防治措施!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帮助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耕种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