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光度到底多少合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最佳的吸光度应该是多少
最佳吸光度0.2-0.8
原因如下:
浓度相对误差大小与透光度读数范围有关;当A在0.2~0.8 或%T = 65~15时,浓度测量误差约为1.8~1.8%,最小误差为1.4%,最大误差<2%。
质粒提取吸光度值多少合格
质粒提取吸光度值最佳测量值的范围为0.1至1.0。质粒定量时各指标含义质粒定量时各指标含义A260nm是核酸最高吸收峰的吸收波长,最佳测量值的范围为0.1至1.0。如果不在此范围,稀释或浓缩样品。
分光光度法测量时最佳的吸光度范围是多少,如何是使由于读数而产生的测量误差?
分光光度计采用可产生多个波长的光源,通过分光装置,从而产生特定波长光源,透过测试的样品后,部分光线被吸收,计算样品吸光值,从而转化成样品浓度。样品吸光值浓度成正比。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成正比。那么分光光度计的最佳读取范围是多少呢?
分光光度计常用的算法如下式:A=-lg(I/I0)=-lgT=kLc,式中A为吸光度;I0为入射的单色光强度;I为透射的单色光强度;T为物质的透射率;L为被分析物质的光程;c为物质的浓度;k为摩尔吸收系数。对于较先进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测量的绝对误差主要受检测器的散粒效应影响,光电检测器噪声近似信号强度的平方根,即△T=KT1/2。
当T=0.135时,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先进仪器自身△T也较小,一般吸光度在0.1-2.0之间,就能保证测量精密度在0.5%之内。若读数超出上述的范围,那么读取的相对误差会迅速的增大。与传统的普及型和中等性能的分光光度计,T测量的读数误差主要受热噪声或电子噪声影响,不随T本身而变化,约在0.002-0.01的范围。解得T=0.368,所以说,当T=0.368时,测量的相对误差是最小的,也就是说分光光度计在这个时候的读取结果是最准的。
又因为吸光度在分光光度计上的表盘读数是按照对数尺度刻分的。那么经过一些列的相关实验已经证实,当吸光度在0.2-0.8的范围内的时候,读取的读数的误差是最小的。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可以调整标样和待测样的浓度使其吸收正好落在这一范围内。所以,分光光度计最佳读取范围是吸光度在0.2-0.8的时候。

绿林菜吸光度多少合适
绿林菜吸光度是0.45时合适。吸光度是0.45时,抑制率为0,检测结果为合格,正常吸光度在1以内就算合格的,测出吸光度值的抑制率,根据抑制率的大小做出判断,所测定的抑制率低于70%的时候这种蔬菜是可供食用的,农药残留相对较小,反之,则不能食用。
用紫外光谱定量,测量最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什么?为什么
最适合的吸光度范围是0.2~0.7。因为根据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与透光率的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得知侧向结果的浓度相对误差取决于透光率T和头刚来测量误差△T的大小,弱△T=05%,则A=0.4343时,测量结果相对误差最小。
吸光度值什么范围好
按照光度误差的要求,测定的吸光度,应该在0.2~0.8的范围内。
必须做一个标准曲线,曲线的起始值和终值必须大于你要测的范围,得到曲线是否平滑,其误差是否在所需要的范围内。以上条件都衡量后才能确定能使用的吸光度范围。
吸光度:光线通过溶液或物质前的入射光强度与光线通过溶液或某一物质后的透射光强度的比值(I0/I1)的以10为底的对数(即lg(I0/I1)),其中I0为入射光强,I1为透射光强,影响它的因素有溶剂、浓度、温度等等。
扩展资料:
吸光系数与入射光的波长以及被光通过的物质有关,只要光的波长被固定下来,同一种物质,吸光系数就不变。
当一束光通过一个吸光物质(通常为溶液)时,溶质吸收了光能,光的强度减弱。吸光度就是用来衡量光被吸收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吸光度用A表示。A=abc,其中a为吸光系数,单位L/(g·cm),b为光在样本中经过的距离(通常为比色皿的厚度),单位cm , c为溶液浓度,单位g/L。A=Ecl
影响吸光度的因数是b和c。a是与溶质有关的一个常量。此外,温度通过影响c,而影响A。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吸光度
上一篇:欧莱雅化妆品什么价位
上一篇:berliget多少钱
推荐阅读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