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剂中药是多少服(15剂中药是多少)
中药一服的剂量是多少
问题分析:
您好,根据您所提供的药物,升阳益胃汤是要求一起打成粉,然后再混合均匀,从混合均匀的药物中,拿出三克的药物来服用。
意见建议:
正常用法是,以上药物打成为粗末。每服(每次服用)3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撕开皮),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滓,然后温服。
中药汤剂上写的七副 给了我14包药 一天两包 这是七天的量是吗?每次喝一袋就行吧?
问题分析:
你好,中药袋装药液,是每副药煎了两袋,每天服用两次,每次一袋既可。
意见建议:
建议,中药宜温服,服用时间为饭后20分钟,服药期间的禁忌,按照医生的医嘱执行。
中药里的一剂是多少
一剂药即平时所说的一付药。
一般情况下一天一剂。一剂药一般煎两次,早晚分服,特殊情况下也有煎一次或三次的。
中药一般喝多少算一顿
您好,中药的煎服方法是有讲究的,有饭前,饭后,温服等方法,具体的服用方法要根据药物性质来定。
指导意见:
一般来说,煎中服中药的每次的量多为300毫升,也有分两次煎的,然后混到一起服用的,服用的量也是有差别的,但多以300毫升为宜。
有些中药可以象喝茶一样,慢慢服用。
总要具体分析,以医嘱为准。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祝早日康复!
医生询问:
请问是补药还是泻下的药物?
中药治疗白塞氏病药方
白塞氏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 疾病 ,临床上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眼炎及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又称眼、口、生殖器综合征,常累及 神经 系统、 消化 道、肺、肾、关节、附睾等器官。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 中药 治疗白塞氏病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一:中药治疗白塞氏病药方
中医 辨证:湿毒内蕴﹑气阴两伤。
治法:益气养阴、化湿 解毒 ,仿甘草泻心合半夏泻心汤化裁。
处方:生炙甘草各12克,半夏12克,干姜10克,黄芩12克,黄连10克,藿香12克(后下),防风12克,桔梗12克,玉胡蝶12克,枇杷叶12克,炒杏仁9克,茵陈12克,草决明12克,炒薏仁30克,密蒙花12克,桃仁10克,娑罗子10克,生姜1片。水煎服,14剂。
茶饮方:西洋参6克(先下),麦冬10克,桔梗10克,青果10克,川贝10克,凤凰衣10克,甘草6克。水煎服代茶频饮,14剂。痹消散浴足,每日晚1次。建议调情志,适劳逸,及辛辣油腻饮食。
二:中药治疗白塞氏病药方
治法:养阴益气、 清热 解毒、健脾化湿。
处方:生炙甘草各12克,麦冬12克,干姜10克,炒黄芩10克,黄连10克,藿香10克(后下),炒防风12克,密蒙花12克,炒苍术12克,枇杷叶12克,炒杏仁9克,椿根皮15克,草决明10克,炒薏仁30克,怀牛膝15克,川牛膝15克,知母10克,水煎服,14剂。
茶饮方:西洋参6克(先下),麦冬10克,桔梗10克,青果10克,川贝10克,凤凰衣10克,甘草6克,水煎服代茶饮,每2日1剂,7剂。痹消散浴足,每日晚1次。
三:中药治疗白塞氏病药方
处方:前方去麦冬、炒苍术、草决明、椿根皮、炒黄芩,知母改12克,枇杷叶改15克,加生石膏30克,丹皮12克,紫草12克,炒白芍15克,当归12克,陈皮9克,水煎服,21剂。
茶饮方:西洋参6克(先下),麦冬10克,桔梗10克,青果10克,川贝10克,凤凰衣10克,甘草6克,玫瑰花10克,荷叶12克,水煎服代茶饮,每2日1剂,10剂。浴足同前。2010年6月10日随访,治后口腔及外阴溃疡未作,一般状况良好,现在巩固中。
茶饮方代茶频频饮服,连绵不断,配合汤药,益气养阴,升清润疡,谓久病不可急攻,欲速不达。足之三阴三阳经交汇于足,足部六条经脉的井、荥、输、原等 穴位 均位于足部,在这些经脉上双足部共有60多个穴位,这些穴位对各种刺激都非常敏感,穴位又与全身各脏腑器官密切相连,痹消散浴足,活血通经,促进血运,引热下行,排解湿毒,调整阴阳的作用,配合主方及茶饮方的治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