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美食

如何养窜条鱼(活鱼怎么做)

教会网 2022-10-22

怎样饲养鳝鱼

一、鳝鱼池的建造

如何养窜条鱼(活鱼怎么做)

1.水泥池面积以30平方米~50平方米为宜,池面和底部要打磨光滑,以免鳝鱼在活动中擦伤皮肤造成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池子顶端应高出水位30厘米左右,并设置自然溢水口,出水口用网片固定以免黄鳝逃跑。水泥池养鳝分有土和无土两种养殖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要栽种水花生或水葫芦,在炎热季节起调节水温和供鳝鱼休息之用,可全池种满只留小部分投食口。若是有土养殖以铺20厘米~30厘米泥土为宜,泥层以上水位保持在20厘米~25厘米为宜,水过深则鳝鱼在活动中要消耗过多的能量,过浅则水体易浑浊且水温变化大;若是无土养殖水位保持在30厘米~40厘米为宜,该养殖模式的优越性在于水体消毒效果好,而有土养殖,消毒时药力较难作用到泥土中、底部,且易滋长各种寄生虫及其中间寄主,如蚂蟥、扁叶螺、椎实螺等。

2.稻田养殖 先把稻田泥土挖开,埋上网箱后再把泥土放回网箱里,把网箱四角固定住,栽上水花生或水葫芦,面积以20平方米~30平方米为宜。在网箱里不宜种植水稻等根系粗糙、发达的作物,因鳝鱼有钻土习惯,易擦伤表皮。

3.各种池塘、湖泊、水库插网养殖 即网箱无土养殖,面积以15平方米~20平方米为宜,这样便于消毒、治病,发病时可直接把网箱和鱼一起放到大的消毒容器里。网箱里也要培育水花生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供鳝鱼休息。

以上各种养殖模式面积不宜过大,过大则易在养殖过程中造成鳝鱼大小差异增大,不利生长。

二、选种

应选黄色且黑斑点大而密的鳝种,此种鳝种长得最快;黄色、斑点小且不规则的长得一般;黄黑色的长得较慢;而乌黑或青黑色的长得最慢,但这种苗相对较凶猛。

在选择种苗时,应注意不选有伤、电打、钓、套的苗种,而选健康、活力强、逆水游动能力强、轻轻触其尾端反应迅速的苗种。选种时应选大小规格一致的苗种,因鳝鱼有互相残食现象,特别是在饵料不足时极易发生。

三、水温、ph值对鳝鱼的影响

黄鳝对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适宜生长水温为15℃~30℃,28℃时活动力最强、生长快、饵料利用率高。在这段时间要注意饲料的投喂,让鳝鱼吃饱。当水温低于15℃时黄鳝不摄食,进入冬眠状态。所以在江北地带,4月份水温不稳定时,不要往池里加水和投饵诱鳝鱼出洞,以免水温度变化大造成鳝鱼疾病。鳝鱼可采用湿法越冬,其方法是:先把水放干,保持土层湿,天冷和下雪时可加一层稻草或干草等保温,防止结冰;也可采用深水越冬法,但有个缺点,第二年天气变暖时鳝鱼活动能力增强会出洞寻找食物,但该法由于此时天气、水温尚不稳定鳝鱼易患感冒等疾病。

pH值也叫即酸碱度。在饲养过程中,如果溶氧不足,氧化过程受抑制,饵料残渣、有机物、排泄物等逐渐积累,分解不充分,就会积存有机酸而使pH值下降,影响鳝鱼的生长,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换新鲜、干净的水,因鳝鱼喜欢干净的水质,平时要注意经常换水和测定pH值,鳝鱼一般适宜生活在中性或弱酸性水域里(pH值在6.5~7.2之间),换水时要注意天气和水温,每次换水以3厘米~5厘米为宜,宜先慢慢放入新鲜水后再慢慢排放老水。发病季节也应照此处理。因换水过快,易造成温差大,从而使鳝鱼感冒。

四、鱼池管理

1.在鱼苗放养前进行鱼池消毒消毒时间应定在鱼苗放养以前的10天左右,因过晚可能鱼池留有残毒,过早易重新滋生细菌。在消毒时池水保持5厘米~6厘米高,用90克/平方米~120/平方米的生石灰消毒。消毒后的第二天最好用耙把泥和石灰乳搅合一遍,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消毒时每隔1天~2天入放新水,排出旧水。

2.鱼苗的消毒和放养放养前为了测定鱼池是否留有残毒,可用5厘米~10厘米的鳙鱼或鲢鱼苗按2尾/平方米~3尾/平方米作“试水鱼”,如鱼活动正常则毒性已消失,反之则应推迟放养。放养前对鱼苗消毒采用食盐3%~5%浓度浸洗10分钟~15分钟,或2ppm~5ppm的高锰酸钾,可消除部分的病原和寄生虫,增加抗病力。消毒时最好在阴凉处进行,避免阳光曝晒,时间可视鳝鱼苗的体质适当增减,以看苗是否出现不正常情况来判定,消毒后改放入清水中暂养以备放养,放养时要按规格大小分池,以免相互残杀。还要注意暂养池的水温应和大鱼池(即放养池)的水温相当,两者温差以不大于3℃为宜,如相差较大,应适当调节水温。

3.饲养管理与生长 鳝鱼下池一周左右开始加入部分新水,以后隔2天~3天加水1次,每次以3厘米~5厘米为宜,使水位保持在25厘米左右,夏天天热时可适当增加换水次数,以每次放排3厘米~5厘米为宜,以免造成温差过大。

每天坚持巡池,发现生病的鳝鱼及时捞出分析病因(病鱼一般不进洞、游浮在水面)。坚持精养,投喂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平时疾病预防可用1PPM漂白粉或敌百虫0.2PPM全池泼洒(90%晶体型),防病药物应多备几个品种,经常更换,以免病原体产生抗药性。

鳝鱼的生长快慢与饵料的营养成份、种类及质量有很大关系,在传统养殖中使用小鱼、小虾、蚯蚓、河蚌、田螺等,新鲜度难以保证,容易酸败变质鳝鱼易得病。营养物质相对单一,基本是以蛋白质为主,而这引进野杂鱼等的蛋白质含量也不高。鳝鱼的消化器官较弱,不易酸败变质鳝鱼易得病。营养物质相对单一,基本是以蛋白质为主,而这些野杂鱼等的蛋白质含量也不高。鳝鱼的消化器官较弱,不易消化吸收,不适宜鳝鱼的生长要求。特别是冰鲜鱼、蚌更不易消化吸收,且极易造成肠炎病。而喂蚯蚓则易发生各种寄生虫病。因蚯蚓生活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而各种寄生虫也喜欢在这种环境里繁殖产卵,蚯蚓成了中间接感染鳝鱼。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应选择较大规格的鳝苗,以达到当年上市的目的,因此鳝鱼应选择投喂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全价配合饲料。目前市场上有三种类型的黄鳝配合饲料,即粉料、颗粒料及膨化料,粉料与颗粒料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容易散失、污染水质、不易观察摄食情况,等缺点,而膨化饲料浮水性好、水中稳定性高、污染水质程度轻、易观察摄食情况,且膨化料在膨化加工过程中经高温灭菌,不携带病菌,是养殖饲料中的首选品。养殖户应选择好的饲料厂家及知名品牌,以保证产品质量,目前市场上的“银祥牌”“福星牌”的黄鳝膨化饲料已为广大养殖户所认可。

五、主要疾病及其治疗

1.出血病

病因不明,属败血性质,喂蚯蚓的鳝鱼较易发生此病,因寄生虫病极易继发出血病和肠炎。

(1)症状:口腔内有血样液体,倒提会流出,死亡后更明显。体表布满大小不一出血点,以腹部尤为明显,肛门红肿,外翻出血,病鱼经常浮出水面深呼吸,湖北当地养殖户称为“竖桩”,不停打圈翻动,剖开肚皮,可见肝出血肿大,脾肿大呈紫色,直肠出血。

(2)治疗 A、呋喃唑酮0.2ppm~0.35ppm全池泼洒(采用呋喃唑酮原粉)。B.内服氟哌酸5克/100公斤鱼,拌料。C.烟叶30厘米/亩水深,用250 克温水浸泡5小时~8小时全池泼洒。D.红霉素25万单位浸洗病鳝。以上A、B可同时使用,A和C隔天交替使用,连用3天~5天。

2.赤皮病

(1)症状:病鱼行动缓慢无力,全天将头伸出水面,局部出血发炎,有红斑块,腹部居多,严重的表皮腐烂,肠道充血发炎,与出血病区别在于不会打圈。

(2)治疗 A.1ppm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连用3天。B.红霉素浸洗病鳝。

3.肠炎

主要是投喂腐败变质的冰鱼蚌或由于投喂不足,过度饥饿引起。

(1)症状:活动迟缓,不摄食,体色青黑,消瘦,肠道充血,有黄色粘液流出,肛门红肿突出,严重发紫。

(2)治疗:平时每100公斤鱼用大蒜素或辣蓼5公斤预防。每100公斤鳝鱼加薄荷3公斤~4公斤煮水泼洒1次/7天~10天。

治疗时每百公斤鱼用:

A.人用十滴水20毫升拌料。

B.磺胺呱10克×3天拌料。

C.氟哌酸5克×3天~5天拌料。

4.毛细线虫、棘头虫病 喂蚯蚓的大部分会发生,为白色细长虫子,易引起肠炎。

(1)治疗:

A.90%晶体敌百虫0.5ppm~0.7ppm溶液全池泼洒,泼洒时应准备充足水源,因鳝鱼对敌百虫非常敏感,用量不当全池死亡,敌百虫禁内服。

B.每50公斤鳝用左旋咪唑5克~7.5克×6天内服或丙硫咪唑同量。

C.硫酸铜+硫酸亚铁(5∶2)0.7ppm合剂全池泼洒杀灭寄生虫。

5.锥体虫病 易引起贫血、大头。用药同(4)可同量浸泡。

6.烂尾病 主要是饵料不足,同类残食或自残,将鱼捞起用红霉素浸洗或1ppm漂白粉泼洒。

7.昏迷症 主要由于天气炎热气温高、水浅造成,可加入量清水把鲜蚌肉切碎撒入池中,或鲜葫芦瓜切碎撒入。

8.感冒 水温或高或低,或者突然大量换水,引起鱼体机能紊乱、死亡,保持水位,合理换水。

9.发烧 主要密度大,天气热,鱼体分泌物在水中过多、耗氧、水质不干净,饵料残渣或小鱼、蚌肉未吃完没捞出发臭。防治方法有A换水;B用0.7ppm硫酸酮泼洒或25公斤水30万单位青霉素泼洒。

窜条鱼学名叫什么?

学名就叫“窜条鱼”。

餐条鱼,体长,扁薄,腹棱自胸鳍基部至肛门鳃耙15~18。侧线在胸鳍上方向下急剧弯折,侧线鳞48~57。背鳍具有光滑的硬刺。

行动迅速,常成群游于浅水区上层。杂食,主食无脊椎动物。在长江,5~6月产卵,产卵时有逆水跳滩习性。分批产卵。粘附于水草或砾石上。

生长繁殖

到了产卵期就会出现婚姻色,雌雄并排游动,雌鱼将卵产在水草等附着物即鱼巢上。受精卵约在1~2天内孵化出仔鱼,仔鱼仍依附在鱼巢上,由体内卵黄囊供给营养,经2~3天,仔鱼消耗卵黄囊的养分后开始游动觅食。亲鱼有吞卵习性,不懂得爱护幼仔。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窜条鱼、百度百科——鲤科

窜条鱼吃什么食物?

看条鱼是你屏幕里科的动物,窜条鱼体长100支149变薄不能只凶起滴步距肛门有胎盘,使用这些800g隽在胸鳍上方向下集聚,弯折特便宜48~57倍倍,宜具有光滑的应付窜条鱼防范分布于我国各种药水去秦行动 长长裙由大鱼浅水区上城 都行,无脊椎动物每年5~6月产卵,贪玩十有溺水套餐,其境窜条鱼,虞姬小数量多,可煎炸烹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这个穿条鱼呢,这个在我们农村的它这个名字啊,通常就叫这个标子鱼呀 这个标子鱼呢他吃的是水里面的一些青苔或者这个浮游的藻类植物 。

河里野钓到的鱼,放家里鱼缸用自来水可以养起来吗

那要看是什么鱼,鲫鱼等类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自来水不能直接用,要除氯后才可以使用,大众常做法是将自来水放置广口容器内24小时以上再用。

窜条、翘嘴之类的鱼在小水面是无法养活的。

新手如何有效养鱼

新手如何有效养鱼

新手如何有效养鱼,相信各位养鱼新手一定很疑惑该要如何养,才能把鱼养的又活又好看并且更具有观赏性呢,下面就由我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新手如何有效养鱼,解决大家的疑惑。

新手如何有效养鱼1

1、选择:选任何种类的鱼,都要选鱼体阔壮,胸、腹、尾鳍齐备,尾巴开畅大者。无背鳍的鱼,背脊要选滑腻、无残破背鳍或结节的。而鱼的颜色要选红者娇红,白者纯白,蓝者蔚蓝,黑者墨黑,花者颜色和谐,斑纹详尽,一定要有蓝色者才可称为五花。有的鱼体是半红半黑或是身红而鳍的边沿黑者,眼下很美,实在不久就会酿成全红,要有预感。

2、健康状况:察看鱼体表能否具有寄生物,长白毛、白点,出血,溃烂。

3、挑选鱼龄:野生鱼的寿命大多在4-6年,2-3年是最佳观赏鱼龄,此阶段鱼种类身材健旺、游动自若。4-6年就属于老龄鱼,体色褪去,懒于游动,食欲削弱,极易生病。而6个月以内的鱼因为身材发育刚开始,种类特点不明显,色彩没有定型,不良品比率很高,并且限于家庭养殖前提,不易养大。所以挑选6-18月龄的鱼最为适合,这一阶段鱼,食欲兴旺,游动自若,种类特点初步闪现,并且价格合理,能够在家中持续豢养2年摆布。

4、饲料:不论人工合成饲料的形状如何,其成分必须满足鱼生长的需要。好的鱼饲料成分应包括:蛋白质不低于40%,粗纤维不高于4%,粗脂肪不低于 4%,还要增加自然虾红素、螺旋藻、水质污染菌类,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质。而且在购买时要注重保质期和选用正规生产厂家。

新手如何有效养鱼2

一、鱼的习性

鱼生活在水里,有强烈的地盘意识,这一点很容易被人忽略。通常,体长超过10公分的鱼,都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和占有欲,当然,这种攻击性只对同类才有。本人以往不了解鱼的这种习性,曾经在一个已经饲养了一条银色红头的无盖鱼缸里,添进了一条体型差不多的红背草鱼。结果发现两条鱼出现了不和,银色红头老是追着草鱼不放,头部不停地蹭向对方,两条鱼的游姿都显得非常地紧张和不安。第二天早上醒来,在鱼缸外吃惊地发现了红背草鱼的尸体,已经动都不动了。那条银色红头还好好的,游姿也轻松、惬意起来,于是推想两条鱼应该是在争地盘,“新鱼”斗不过“旧鱼”,而在追逐和扑腾的过程中,一下跃出了水面不幸掉到了缸外。后来,我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在同一大小的鱼缸中,同时加进了三条体型几乎均等的鱼,结果第二天早上,惨剧再一次发生,一条看上去最强壮的鱼横尸缸外,而另外两条鱼在争斗中渐渐互相妥协,和平共处。当然,鱼间的这种行为,跟自身习性有关,也跟鱼缸的大小有关。请接着看第二部分。

二、鱼缸的选择

家养鱼的鱼缸没有硬性的规格,但通常是以玻璃材质为最佳,圆口、长方形的都可以。只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鱼缸的大小和鱼的数量直接相关。千万不可拿圆口的中小型鱼缸,同时饲养超过三条鱼,因为空间的狭小和拥挤会直接威胁到鱼的生存和健康。如果想要观赏性更强一点,想要饲养的鱼的数量更多一些,就一定要选择中大型的长方形玻璃鱼缸,大鱼缸除了换水和清洗比较麻烦之外,对鱼的生存环境还是非常有利的,而且由于长方形鱼缸四壁垂直,无折射、凸透镜的效果,所以观赏效果也是最好的。在这种规格的鱼缸内,可以饲养品种各异的鱼,但最好保证饲养鱼的体型、长度基本一致,不要太悬殊即可,同时为保证氧气的充足,可添置空气泵。小型圆口鱼缸适合单养一条或三条以下鱼,在已有鱼的缸内最好不要添置新鱼。

三、鱼食的用量

鱼不太容易饿死,但很容易撑死,因此喂食非常有讲究。一般两到四天喂食一次的频率,都很正常,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每隔三天喂食一次,每次保证每条鱼儿能吃进个三五粒鱼食即可,这样既保证了鱼的正常生长,也保证了不会因为投食过多而造成鱼的死亡和水质的变差,遇到长期争抢鱼食处于下风的瘦弱小鱼,可以捞出进行单独喂食。不用过分担心鱼挨饿,鱼的新陈代谢比较慢,看似干净的水里也有各种鱼可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开封后的鱼食保质期通常为两年左右,过期的鱼食一定要换掉,否则必影响鱼健康和水质。不要买太便宜的鱼食,配料中带点矿物质和色素的为宜。心情好的`话,可以买一点点活鱼虫,让鱼儿们开开荤。

四、换水的过程

每次换水前,都要将水在空气里暴露至少一天,条件允许的话放在太阳底下为最好,能不使用明矾就不要使用,绝不要用纯净水或蒸馏水来养鱼,因为含氧量和水体营养都太低。大型鱼缸的换水工作相对复杂,要准备好吸水管和水盆。大鱼缸每次换水量不要超过原水量的三分之二,换水时把缸内的附着物和鱼的排泄物、灰尘、残渣吸走就行了,每20天要彻底清洗一次鱼缸,不然时间长了会长青苔,影响美观和水质。小鱼缸就没那么复杂了,换水时只要做到轻柔一些就行,可以把缸里水都换掉,注意,水不能太深,太深缺氧,通常大鱼缸水面高度在30到50公分为宜,小鱼缸的水深是鱼缸高度的三分之二为好。为保证水质和鱼不生病,可以在大鱼缸里放少量的食盐,大概是水量的千分之一为最多。鱼对水温不太挑剔,大冷天在室内也不需要加热棒,不过大热天要避免阳光直射,因为水温太高会滋生细菌。

五、鱼缸的装饰

一些爱美的朋友,喜欢在鱼缸内放置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小鹅卵石、小假山、水草等。在此提醒几点,鹅卵石可以放,但不宜太多,一般在热带鱼缸里需要用到石子和沙子,草鱼缸里这些都不是必须品;假山等装饰品,不推荐用塑料材质的,因为塑料材质经常有棱角和倒刺,容易刮伤鱼鳞,而且对水质会有一定的影响;尽量不要在鱼缸里放置水草,因为水草容易腐烂,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导致水体污染、鱼儿生病的元凶。一个鱼缸里尽量不要混养鱼、虾、龟等。家里有庭院的朋友,可以尝试在露天庭院里开凿养鱼池,这种接近自然状态下的饲养方法对鱼儿是很好的。

六、初次养鱼的小贴士

第一次养鱼,心里总免不了担心养不活怎么办、怎么个养法。那么下面就讲几点我个人的小经验供大家一起分享:

1,能熬过第一个晚上,那么基本上你养的小鱼近期内就不会牺牲;

2,刚开始饲养的那几天小鱼会比较怕生,听到响动或有人接近时,就会显得很紧张而乱窜,别担心,这是很正常的;

3,第一天和第二天先别急着喂食,到第三第四天可以开始喂食,喂食的时候不要呆在鱼缸边上看,小鱼会因为有潜在的威胁在而拒绝进食,可以离开一会儿再去看,这时小鱼肯定会把鱼食吃得一干二净。当然,小鱼和你熟悉了以后,变得不再害怕陌生人的时候,可以一边投食一边观看,会有很多乐趣的;

4,天气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要密切观察鱼的情况,比如南方的黄梅天时,要留意气压在瞬时降低时,会让生活在水里的鱼儿非常难受,这个时候要把鱼缸放在通风的地方,让鱼儿尽可能多获得一点氧气,不然气压的骤变很容易导致鱼儿的阵亡。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