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如何取汁的简单介绍
正月补身佳品——地黄粥,做法和功效都在这里啦!
春寒
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
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
岂惟厌馋口,亦可调病腹。
这首诗出自《全唐诗》,其作者是祖籍山西太原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中提到的“地黄粥”是春季 养生 的食疗佳品。《风起霓裳》这部电视剧正在热播,其原著小说《大唐明月》也曾写到武则天登上后位亲手熬制地黄粥给皇上李治补身。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时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应注意身体的保养,用适当的中药与米同煮为粥,可起到 养生 健体的作用。药王孙思邈著《千金月令》中就谈到农历正月如何保养健身:“是月宜食粥,有三方:一曰地黄粥,以补虚。”其中的主要原料地黄是常用中药,地黄熬粥,可以滋阴润肺,和血生精,春寒之际,护心养肺,有利于减少老年人心肺疾病的发作。
如何熬制地黄粥
01
药王孙思邈著《千金月令》中的方法:“取地黄捣汁,候粥半熟以下汁。复用绵包花椒五十粒,生姜一片同煮,粥熟,去 绵包 ,再下熟羊肾一具,碎切成条,如韭叶大,少加盐食之。”
02
《图解神农本草经》一书中提到地黄粥方:“生地黄200毫升,等水沸之后与米一起放入罐里,事先将酥200毫升和蜜100毫升一同炒熟,等粥熟时再倒入罐中同煮,熟后食用,能和血生精。”
03
现代常见做法举例:生地黄15g,加水适量,小火煎煮约二十分钟,以纱布过滤取汁备用。如选用的是鲜地黄,用量加倍,制法是将其洗净,捣烂成茸,用纱布包好,挤出汁液,待用。白米洗净入锅,加水浸泡约三十分钟,倒入滤出的药汁,搅拌一下,以大火煮沸,转小火,盖上锅盖,慢熬成粥。可放入适量冰糖调味。
地黄与其他药材熬粥
01 地黄酸枣仁粥
原料: 生地黄、酸枣仁、粳米、白糖适量。
做法: 粳米淘洗干净;酸枣仁加水研末;生地黄入砂锅,加水煎取药汁,去渣。粳米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将酸枣仁末、地黄汁倒入,熬煮到粳米烂熟,加白糖少许,调匀即可。
功效: 对于肾阴虚导致的心烦失眠有较好疗效。
02 淮山药地黄粥
原料: 淮山药、熟地黄、知母、黄柏、山茱萸、粳米。
做法: 将上药加适量清水煎煮1小时,滤渣取汁,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煮粥。
功效: 可滋阴清火、益肾安神。
03 百合干地黄粥
原料: 百合、干地黄、粳米、蜂蜜适量。
做法:将 百合洗净。干地黄加水浸泡30分钟,煎汁去渣。粳米洗净。将地黄汁、百合、粳米同放锅内,加水煮粥至热,加蜂蜜调味服。
功效: 可养阴清热,凉血安神。
鲜地黄怎么吃
1、 治疗温热病:可以用鲜地黄做清营汤;如果是治疗温病的后期,由于余热还没消尽,应该把鲜地黄用来煮青蒿鳖甲汤
2、 治疗内热消渴和便秘的,应该食用鲜地黄煮的曾液汤。
3、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以鲜地黄30份,大黄15份,黄连9份,黄芪15份,生甘草6份,研末,混合备用。用时取药粉30克,加水200毫升,煮沸2分钟过滤,去渣凉服,每天2次,重症者每日4次服用。5天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便能止血。
4、 红斑肢痛症:鲜地黄120克,黄芩60克;苦参30克,水煎服,效果良好。
5、 滑精:鲜地黄250克,与150克饴糖拌匀,放入乌鸡的腹内,用线缝好,放人碗内置于蒸笼中,蒸熟透,吃鸡肉及鲜地黄,有补益精髓作用。
6、 腮腺炎:用鲜地黄15-30克,蚕豆7~14个(鲜干均可、去皮使用),食盐1-2克,共入臼内捣烂后,摊散在塑料膜或树叶上,贴于患处,外用纱布绷带包扎,6~12小时换药1次。特重症者配合服仙方活命饮,一般2~3天即可痊愈。
7、 高血压病:鲜地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月有显效。
鲜地黄的功效
鲜地黄是地黄的一种,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俗称生地,那么鲜地黄有什么功效呢?
首先,鲜地黄有强心作用,对衰弱的心脏更为明显。鲜地黄有弱的利尿作用,其利尿机制与强心和扩张肾血管有关,其有效成分为梓醇苷及其衍生物。
其次,鲜地黄能明显提高淋巴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可以增强人们的免疫力,免于病毒的入侵。
再者,鲜地黄能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阴虚患者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的症状,使血浆cAMP含量正常。
另外,鲜地黄具有刺激骨髓,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作用。
最后,鲜地黄能抑制体温中枢,具有较好的降低体温的功效。
鲜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鲜地黄俗称生地,很多药店都有出售,一般情况都是用作中药配伍,很少直接食用,鲜地黄长得跟生姜有点相像,但无论是气味还是功效都是有所不同的,那么鲜地黄有什么功效呢?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鲜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吧。
功效与作用
第一, 鲜地黄可以起到止血的功效。对于产妇产后小便出血、外伤流血不止等出血,能起到止血,存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第二, 鲜地黄还能治疗干咳、肺热咳嗽等疾病。现在很多中成药中,都加有鲜地黄的成分。
第三, 鲜地黄能治疗女性妇科疾病,对于痛经,月经不调的女性,鲜地黄配合其他中药,能帮助月经不调、经常痛经的女性减轻病痛。
第四, 鲜地黄能有效缓解便秘,有些人因大肠干燥,导致大便不畅,治疗时,加用鲜地黄,能增加肠道内的润滑作用,使大便通畅!
第五, 鲜地黄能清热解毒,对于因体内热量过多,导致口渴的病人,运用鲜地黄能起到滋阴、消渴之功效。
食用方法
做法一:姜汁地黄粥
原料:地黄汁50ml(或干地黄50g),大米50g,生姜3片。
做法:将鲜地黄洗净,切段,榨汁;或将干地黄水煎取汁备用。将大米淘净,与生姜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地黄药汁或鲜地黄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 1剂,连续3~5天。
功效: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做法二:蜂蜜地黄粥
烹饪方法:
1、将十月份出土的新地黄5000克,洗净捣汁,每500克汁入白蜜120 克,熬成膏状收贮,封好,每次用10克。
2、将米约50克煮粥,粥熟,入地黄膏10克及酥油少许。
用法:于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菜肴特点: 滋阴,养血,润肺。适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骨蒸劳 热,咯血,血崩,阴伤便秘等症。
与熟地黄的区别
首先,鲜地黄与熟地黄的颜色就不一样,鲜地黄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突起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而熟地黄表面为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其次,熟地黄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而鲜地黄的形状呈纺锤形或条状。
再者,两者气味也不太相同鲜地黄的气味味微甜、微苦。熟地黄的气味微,味甜。
注意事项
鲜地黄泡水喝,一天10-15克就可以了,经常喝对人体有抗衰补益的作用。如果有条件的话煮几分钟,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就用热水泡一下就行,特别适合容易上火的人。
鲜地黄是地黄常见的一个种类,鲜地黄泡水喝对人体有不少益处呢!鲜地黄为玄参科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温热病、高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等症,对于热入营血,灼伤阴液,津少口渴之症尤为适宜,常与犀角,丹皮,玄参等同用。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鲜地黄毕竟是药,其性寒,长期饮用的话,会导致寒气入侵体内,所以,鲜地黄泡水偶尔喝可以,长期喝就要掂量着体质是否适合哦!
猜你喜欢:
1. 地黄的栽培技术
2. 地黄丸的主要功效
3. 地黄丸的类似配方
4. 地黄的作用及鉴别
5.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生地黄汁怎么整吖·
应该说的是浸汁,就是泡在开水里!让药有效成分渗出来! 别名:干地黄、原生地、干生地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0至15克(大剂量30克);或熬膏;或入丸、散;或浸润后捣绞汁饮。外用:适量,捣敷。 生地黄 介绍: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为鲜生地;根烘熔至八成干,并内部变黑,捏成团状,为生地黄。生地黄干燥块根呈不规则的团块或长圆形,中间膨大,长6至12厘米,直径3至6厘米,有的细小长条状而扭曲。表面棕黑色或灰黑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无臭,味微甜。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色者为佳。
本品勿令犯铜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 生地黄 相关性群:脾虚泄泻胃寒食少、胸膈有痰者慎服。 生地黄 食疗作用:味甘、苦,性微寒。归心、肝、肾经。质润降泄。
1.清热凉血。本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本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本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生地甘寒质润,既善凉血泻热,又善养阴生津。凡血分有热及诸脏津伤阴不足者,均为常用之品。 生地黄 食物相克:本品与萝卜葱白、韭白、薤白相克。 生地黄 制作指导:凡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津液耗伤,口干舌燥,夜热早凉者,可与青蒿、鳖甲、知母等配伍;凡温病血热发斑者,可与牡丹皮、白芍、犀角(水牛角代)配伍;凡心阴不足,心火偏亢,惊悸怔忡,心烦不眠者,可与黄莲、朱砂等相配。
生地黄的食用方法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1、生地黄的食用方法:
(1)百合生地黄粥。百合30克,生地15克,枣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生地、枣仁浸泡半小时后煎汤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煎,粥成后加入冰糖适量服用。具有滋补肝肾、凉血安神的功能。适用于肝肾阴虚证,症见头晕耳鸣、烦躁易怒、心悸不安、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等。脾胃虚寒或脾虚湿盛者不宜服用。
(2)地黄羊肉粥。羊肉50克,粳米50克,生地黄汁30克,肉桂末3克。羊肉及粳米加水炖至快熟时加入地黄汁及肉桂末,再加入五香粉及少许盐进行调味。具有补肝肾、填精髓的功用,虚火妄者不宜食用。
2、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1)滋养补血。生活中我们使用熟地黄更多的是发挥出这种药材的补血功效,建议身体出现了眩晕心悸、皮肤萎黄、失眠多梦以及女性月经不调以及崩漏等症状,都可以通过服用熟地黄来进行治疗,除了单独使用之外,也可以将这种药材和白芍、川穹、当归一起制作成四物汤服用,对身体的保健效果非常的不错。
(2)治疗精血亏虚。精血亏虚对于身体的损害是比较大的,不仅容易导致身体出现耳鸣耳聋以及头晕眼花的症状,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毛病,最终还有可能导致不孕不育、寿数减短等。而服用熟地黄可以很好的治疗精血亏虚的毛病,生活中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3)抗衰健体。中医学说认为精血是我们生命最为根本的基础,人体渐渐出现衰老的状况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精血流失所导致的。而熟地黄敲好可以补充体内的精血,所以是一种非常好的抗衰保健中药材。生活中我们可以将熟地黄用于防治多种老年疾病,例如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动脉硬化等,效果都非常的好。
生地黄汁的推荐做法?
做法一:蜂蜜地黄粥
烹饪方法:将十月份出土的新地黄5000克,洗净捣汁,每500克汁入白蜜120 克,熬成膏状收贮,封好,每次用10克。将米约50克煮粥,粥熟,入地黄膏10克及酥油少许。
用法:于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菜肴特点:地黄气味芬芳,特别适合降火气之用。滋阴,养血,润肺。适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骨蒸劳 热,咯血,血崩,阴伤便秘等症。
做法二:姜汁地黄粥
原料:地黄汁50ml(或干地黄50g),大米50g,生姜3片。
做法:将鲜地黄洗净,切段,榨汁;或将干地黄水煎取汁备用。将大米淘净,与生姜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地黄药汁或鲜地黄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清热养阴,生津止渴。鲜地黄具有刺激骨髓,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作用。
这就是我们给大家推荐的地黄的烹饪方法了哦,这样烹饪出的地黄味道是非常好的了,而且能够发挥出地黄很多的功效了,是我们不能错过的美味地黄吃法哦。
地黄无疑是我们在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中药了吧,由于滋补的功效是非常出色的了,因此就让很多人都非常喜欢通过地黄来滋补养生了,所以我们上面就给大家推荐了几款地黄的美味养生吃法了哦,希望我们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