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食疗如何进补(脾虚食疗怎么补)
脾胃虚弱者如何进补好
脾虚则水谷精微无以传输运化,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养,从而出现面色萎黄、精神疲惫、身倦乏力、食后困倦、食少乏味;或食后作胀,大便溏泻;或谷食不化、四肢欠温、气短怯冷,妇女脾虚带下;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脉细弱无力等一系列脾虚表现。 脾虚的人如何选择食物? 宜食食物 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焦锅)、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忌食食物 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莱、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莜麦等。 其中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 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进补前要多吃调理脾胃的食物,你想知道还有哪些方法能够调理脾胃虚弱吗?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脾胃虚弱的调理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脾胃虚弱的调理方法
1、自我 按摩
每天顺时针按摩脚趾肚40~80次,重点是第二个脚趾,对缓解 胃痛 、 养胃 都很好;每晚上床后,双手搓热,将掌心(劳宫穴)置于肚脐部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60次,结束后,再用手指点按足三里穴。
2、注意饮食调养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 健康 的基础、调养脾胃的前提。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以软、烂易 消化 食物为主;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粳米、薏苡仁、白扁豆、大枣等,脾胃虚弱者可以经常食用。脾胃虚弱的患者还可以选用简便实用的药膳:
胡萝卜大米粥:大米100克,胡萝卜50克,大米煮成粥后加入胡萝卜,煮熟烂后食之,有健脾温胃的功效。
糯米小麦粥:糯米50克,小麦仁60克,煮成粥后加糖适量,调味服用,有健脾益气之功效。
沙参麦冬白扁豆粥:沙参10克,麦冬10克,白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白扁豆共煮成粥。适用于脾胃阴虚者,有 清热 生津的功效。
3、适当服 用药 物
有医生指导最好,如不方便就医,自己也可以参考症状分型,酌情用药,先小量试用,再进行调整。 中医 脾胃虚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其中脾胃气虚者多气短乏力、 头晕 、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可酌情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
脾阳虚者主要表现为胃腹冷痛,每食生冷油腻就会 腹痛 、 腹泻 ,大便稀,可酌用附子理中丸。
胃阴虚者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可选用参梅养胃颗粒等。
4、坚持适当 体育 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 营养 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 血液 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此外,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 疾病 痊愈。现代 医学 研究也证明,当人的精神愉快时,中枢 神经 系统兴奋,人体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功能就会旺盛。
脾胃虚弱调理 食疗 粥
1、八宝粥
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虚。
2、山药薏苡仁粥
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补气健脾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3、山楂麦芽粥
山楂15克,麦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刺激消化,健脾开胃,缓解由于 消化不良 所导致的腹胀,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4、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渗湿利水,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纳差、脘腹胀闷、尿少浮肿。
5、参枣粥
党参15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适用于体虚气弱、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调理脾胃的食物
1、栗子
熟食栗子能和胃健脾,缓解脾虚。将板栗仁蒸熟、磨粉,制成糕饼,适用于 儿童 ,可增加食欲,调理肠胃。用板栗和粳米熬粥,既对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腹泻患者有益,又是消化不良、气虚乏力的食疗验方。
2、猪肚
猪肚是常见的 食材 ,含高蛋白低脂肪,适合爆炒、煲汤,风味独特。从中医的“以形补形”的理论来看,猪肚是补益脾胃的佳品,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补药”,是药膳主食。
3、鸡肉
多吃鸡肉可以调和脾胃、提升免疫力。中医认为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益五脏、补虚损的功效,可用于脾胃气虚、阳虚引起的乏力、胃脘隐痛、浮肿、 产后 乳少、虚弱头晕的调补,对于肾精不足所致的小便频数、耳聋、精少精冷等症也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4、白胡椒
白胡椒的药用价值稍高一些,调味作用稍次。它的味道相对黑胡椒来说更为辛辣,因此散寒、健胃功能更强。有些人容易肚子痛,是由于肠胃虚寒造成的,可在炖肉时加入人参、白术,再放点白胡椒调味,除了散寒以外,还能起到温补脾胃的作用。平时吃凉拌菜,最好也加点白胡椒面,以去凉防寒。
5、生姜
姜最好在早上吃,这是因为早上胃中之气有待升发,吃点姜能健脾胃,为一天中饮食的消化吸收做好“铺垫”。早上吃姜的方法很多,可以熬姜汤,也可以用糖腌制或放在菜中炒食。
6、胖头鱼
胖头鱼也叫鳙鱼,其味甘、性温,能起到暖胃、补虚、化痰、平喘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痰多、 咳嗽 等症状。体质虚弱的人最好多吃胖头鱼的鱼头,它的温补效果很好,还能起到治疗 耳鸣 、头晕目眩的作用。
7、白扁豆
白扁豆既是滋补佳品,又是一味良药。《会约医镜》中记载,扁豆“炒用健脾止泻”,而在《本草纲目》中亦有云:“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由此可见,它有促进脾脏功能,改善气虚体质的作用。
8、莲子
秋季进补可适当多吃些莲子来健脾胃。莲子营养十分丰富,除含有大量淀粉外,还含有β-谷甾醇, 生物 碱及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有抗衰老、降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抑制心肌收缩力等多种作用。而挑选莲子时不要选那种很白的,有点微黄的口感更好。
9、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不燥不腻是其特点。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强筋骨、安神志的功效。山药的补养特点是三焦共补,既能补心肺,又能够补脾胃及肝肾。
10、香菇
《本草纲目》认为:“蘑菇可以益胃肠,化痰理气。”因此,香菇补气,也主要指的是补益胃气。总的来说,香菇有益气 滋阴 、养胃润肺、治风化痰的功效。另外,香菇除了具有补气滋阴的功效之外,还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11、甘蓝
甘蓝,又名包心菜、卷心菜、蓝菜,中医认为,包菜性平、味甘,可入脾经、胃经,有健脾养胃、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治疗脾胃不和、脘腹胀满或拘急疼痛等症。《千金食治》中记载,包菜“久食大益肾,填脑髓,利五脏,调六腑”。
12、芋头
中医认为,芋头甘、辛、平,补气益肾,和脾健胃,破血散结。凡脾。肾阴虚所致的食少瘦弱、久痢便血、口渴 便秘 、气血郁结所致的腹中癖块,瘰疠肿毒者宜食。
13、糯米
糯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作用,补中益气,补肺敛汗。宜于脾虚腹泻,近代用于慢性 胃炎 、消化性溃疡。粘滞难化,食积证、气滞证、湿证、脾虚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14、毛豆
毛豆可调理脾胃。毛豆味甘、性平,入脾、大肠经;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 解毒 、益气的功效;主治疳积泻痢、腹胀羸瘦、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等。毛豆营养丰富均衡,含有有益的活性成分,经常食用,对女性保持苗条身材作用显着。
15、红枣
红枣味甘,性温,入脾胃经,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的作用。《神农本草经》记载大枣“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心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和百药”。张锡纯也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红枣“津液浓厚滑润,最能滋养血脉,润泽肌肉,强健脾胃”,可见其对红枣调补脾胃功用的肯定。
16、红薯
我国的古典中医文献中有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红薯是一种非常营养健康的食品,红薯含热量低,而且容易产生饱胀感,是很好的低脂食品。另外,食用红薯还能够健美强身,促进消化,缓解便秘,防止亚健康。
17、牛肉
牛肉能够补益脾胃,扶持中气,对于气血两亏、久病体虚的人有很好的调养作用。牛肉首先能够补益脾胃之气,继而全身的经络系统和脏腑都得到了调养。
18、木瓜
木瓜含蛋白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对消化不良、痢疾、胃痛、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等均有疗效。木瓜蛋白酶还能够促进和调节胰液的分泌,对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疗作用。
脾虚吃什么食物补最快呢?
你好,你首先要调睡眠,休息好,身体才会好起来有精神去对抗病症,可以用中药调养,德甫常渭宝茶去寒去湿,温补阳气,调养脾胃虚弱最好。平时不要吃凉的,雪糕最好别吃,剩菜剩饭不要吃,最能补脾养脾的五种食物
脾虚吃什么?脾虚的人免疫能力差,脸色萎黄,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下。那么脾虚吃什么好呢?吃什么可以补脾呢?下面小编就分门别类为您介绍一些补脾的食物。
最能补脾养脾的食物:
补脾食物:糯米
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孙思邈说:“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泄。”所谓脾病,乃指脾虚为病之义。《本经逢原》说得好:“糯米,益气补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滞。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
补脾食物:红薯
俗称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补脾食物:粳米
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食鉴本草》即有记载:“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本草经疏》亦云:“粳米即人所 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
补脾食物:薏苡仁
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时珍说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经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补脾”的记载。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1/2
补脾食物:白扁豆
性平,味甘,能补脾胃虚弱。《本草纲目》中说:“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本草求真》还解释道:“扁豆如何补脾?盖脾 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会约医镜》认为:扁豆“炒用健脾止泻”。对于脾虚呕逆,食少久泄、小儿脾虚疳积、妇女脾虚带下者,最宜食之。 或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均有裨益。 补脾的3个食疗偏方推荐
莲子山药粥: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心,与山药、粳米、水共煮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患儿。
红枣小米粥: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略黄,然后加红枣及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熬成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胃虚弱患儿
麦冬沙参扁豆粥:沙参、麦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扁豆共煮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手足心热、大便干的脾胃虚弱患儿。
脾虚吃什么食物能补
脾虚可以多吃一些黄颜色的食物,因为中医认为五色是对应五脏的。黄色的食物入脾经可以改善脾胃的功能,比如小米、玉米、山药、红薯,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脾益气的功效。此外还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牛肉、羊肉类。
其它适合脾虚的食物
1、山楂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但是脾虚的人如果经常食用,会对脾胃功能造成损害,所以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控制。
2、牛肉和大米一起煮稀饭对身体恢复很有益处,煮稀饭时可将牛肉切成碎丁,然后加入适量大米,加上自己喜欢的调料,经常喝对脾虚、身体浮肿等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3、鸭肉具有补血解毒的功效,但脾虚患者要慎用,因为脾虚的人吃太多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弱的程度,还可能会导致腹泻肚子痛等症状。
4、莲子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在饮食方面要适量,同时还能起到养心安神、涩肠固精的作用,所以对于脾虚人来说很合适。日常生活中可将莲子桂圆以及粳米、红枣一起煮粥,对于脾虚导致的全身无力嗜睡、食欲下降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脾虚如何调理?
很多人一段时间都看起来气色不好,其实,这有可能就是脾虚了。脾脏是人体运送营养物质,水分以及滤过血液的脏器,与身体健康有很大关系。正因为你脾虚了,你的血液,水分,营养物质的输送受到影响,气色肯定就不好了。
脾虚的人首要的就是要注意饮食,因为饮食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有效地调理脾虚症状。
下面,小编说说脾虚的人要如何注意饮食。
不能吃什么
1
螺丝,蚌,甲鱼。
螺丝,蚌,甲鱼等这些水产品类的食物,属于比较寒凉的食物,有滋阴清热的功能。但是,对于脾虚的人来说,这些寒凉的食物就不会了。所以,脾虚的人要忌吃这些食物。
2
枸杞。
枸杞,有明目的功效,常常会用在中药方中。有些中医认为枸杞是比较寒凉的东西,不过,属于微寒。对于平时脾脏比较虚的人来说,也算是不太好的食物。所以,尽量也不用吃枸杞。
3
山楂。
是不是很多人喜欢吃冰糖葫芦?冰糖葫芦基本上都是山楂做的,虽然现在出了其他的水果类型。山楂能够开胃消食,但山楂伤脾。如果有脾虚症状的,忌多食,甚至常食,最好是不要吃。
4
梨。
梨是很受欢迎的水果,而且有很多功效,比如说熬汤治感冒啊。可是梨也是属于寒凉的水果,对于脾脏是有伤害的。所以,脾虚的人尽量不要吃梨,或者少吃梨。
5
鸭肉。
鸭肉,在中医认为,也是属于比较寒凉的食物,多吃鸭肉容易滞气。而凡是阳虚脾弱的人,都不应该吃鸭肉的。所以,脾虚的人忌吃鸭肉。
END
可以吃什么
红薯。
红薯属于性平味甘的食物。红薯里面有又很多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消化。红薯还有健脾益胃的功效,能够改善脾虚的状况。所以,脾虚患者可以常食用一些红薯。
粳米。
也就是俗称的“大米”,对于脾胃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并且对于一些与脾虚有关的消瘦,腹泻,烦闷的症状有很好的改善或者治疗作用。所以,脾虚的人要多吃粳米。
小麦。
小麦也是常食用的五谷之一的食物。在健心护肾,清热止渴方面有很好的功效,并且,对于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等脾虚的症状也很适用。脾虚的人可以选择以小麦为主食的午餐哦!
芝麻油。
可能很多人家里都不是很常使用芝麻油。其实,芝麻油也有一定的功效的。芝麻油有润肠通便,促进排毒,治疗溃疡等功效。而这对于脾虚的人来说,也能缓解一定的症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