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巴子鱼多少钱1斤(牛尾子鱼多少钱一斤)
你认为黑龙江省最好吃的鱼是什么鱼?
做为一个东北人虽然不是黑龙江省的,但是对黑龙江也算是非常的了解。以前经常去黑龙江出差,黑龙江的江鱼、湖鱼、河鱼这些冷水鱼,也算是吃过一些。
黑龙江省河流纵横,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918条。黑龙江更是我国第三大河流,在世界河流中它的长度也能排在第八位。想一想黑龙江省的淡水资源这么丰富,当然淡水鱼的产量、种类也很多了!
黑龙江最好吃的鱼是什么鱼
中国有四大名鱼的说法,兴凯湖的大白鱼、松江的鲈鱼、松花江的鳜鱼、黄河的鲤鱼。这四种鱼被誉为中国的四大淡水名鱼,其中黑龙江就独占两种。
黑龙江还有一种鱼就是鳇鱼,这个据说是乾隆皇帝特别爱吃的鱼,所以有用鳇鱼制作的【乾隆鳇鱼宴】。
不过以上这三种鱼,我都没有吃过,就是听黑龙江的朋友说的“津津有味”。看它们的售价和稀有程度,我估计肯定不会次于“长江三鲜”。我觉得黑龙江最好吃的淡水鱼,以我品尝过的为准,有这么几种:
结语: 黑龙江叫不出名的淡水鱼太多,而且当地人喜欢用大酱来炖淡水鱼,如果配上特有的柴火大锅炖。那个鱼除了鲜以外,给我感觉最多的是香。 去黑龙江 旅游 ,淡水鱼是不得不尝的美味。别管它叫什么名,吃就对了!
论最好吃,无法评定,因为每人口味不同。论最贵名气最大,非兴凯湖大白鱼莫属。
不要以为在普通饭店能吃到的都是兴凯湖大白鱼。兴凯湖大白鱼已经越来越少了,就算在兴凯湖边偶有渔民送到饭店的也要卖二百左右一斤。饭店的做法多是清蒸,吃原味。大白鱼肉质细嫩雪白,口感极佳。兴凯湖边饭店残羹极少有剩大白鱼的,多是长盘中只余一根长刺。
以后随着养殖业的兴盛,大白鱼价格会越来越低,但真正野生兴凯湖白鱼也一定会越来越难遇到。如同全面禁捕长江刀鱼,成为珍品。
兴凯湖大白鱼和松花江鳌花、黑龙江鲑鱼、黄河鲤鱼并称中国北方四大名鱼。
这个因人而异吧。
就个人来说,我觉得黑龙江省的冷水鱼都不错。
但是,最喜欢的还是黑龙江(是江,不是省)的鲟鳇鱼,20年前,在黑瞎子岛,因为一个特别的机会,和边防战士们一起吃了一顿饭,全部的菜都是江鱼,其中一条60公斤的鳇鱼,是当地老乡送给边防团的,据说是野生,能卖不少钱。
真香。
此后,也多次吃过据说是野生的鳇鱼,但味道终究抵不过那次在江心岛的聚餐。
东北黑龙江流域有许多支流和丰富的野生鱼类资源,如鳊花、鳌花、鲒花、哲罗、哲罗鱼、法罗鱼,铜罗鱼、牛尾巴子、鲫瓜子、嘎牙子、柳根子、狗鱼棒子等等俗称“三花五罗十八子”。黑龙江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一小部分属于寒温带。河里的野生鱼大多是冷水鱼,它们生长缓慢,因此肉细腻可口。野生鱼分为无鳞鱼和无鳞鱼,如泥鳅、黄鳝、剑鱼等。老年人经常说,“这种无鳞鱼不能上餐桌。“在东北的河的许多无鳞鱼中,有着细鳞的细鳞鱼是最高级的。
说起这柳根子,恐怕没有多少真正的黑龙江人会不熟悉它。柳根子不是柳树的根,这是一条生活在河里的鱼的名字。柳根鱼生活在河边柳树的根部或柳树的毛里。柳根鱼很细长,看起来像柳叶,所以也叫柳叶鱼。有人说这种鱼是由柳叶形成的,也有人说它是由浸泡在水中的柳根培育出来的。
柳根鱼的学名是拉氏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原始鱼之一。柳根鱼被小鳞覆盖,也就是所谓的细鳞鲑鱼。柳根生长在清澈的水和低水温的山涧溪流中,生活在溪流边柳根冲刷形成的洞里。柳根鱼肉嫩肥,味道鲜美。人们习惯称它为河里的小而细的鱼。它的美味程度不亚于绥芬河特产滩头鱼,与著名的花貉霜和细鳞鱼有得一拼。
捕捉柳根鱼有很多方法。它们可以被旋网捕、鱼钩钓、抬网抬、或用梁子阻挡住。柳根鱼喜欢呆在河岸边的柳根或柳树毛下。那时,最常见的捕捉柳根鱼的方法是用篮子在河边捕捉柳根鱼。一只手拿着篮子梁,篮子被放在水流下面,然后放在下一个篮子的水流上面,用脚使劲踹柳根,把藏在树根里的柳根鱼踢出去,然后迅速提起篮子,通常能捕到很多鱼。
新鲜的柳根鱼是一种罕见的原料,用柳根鱼做汤很好吃,或者在柳根鱼上放些盐,干燥至半干,用油油炸或火烤,这是童年最难忘的美味。近年来,在河里很难看到野生柳根鱼。今天市场上出售的柳根鱼大部分是人工养殖的,价格不便宜。较大的柳根鱼售价超过60元一斤,但据说出售的也不是野生的。现在,无论什么是野生的,只要是野生的,它就是好的,是更有价值的。 喜欢英艾子天天更新 美食
黑龙江流域盛产“三花五罗",“十八子”,外加七十二杂鱼。这其中不乏有很多极品名鱼!比如说鳌花(鳜鱼)。早在唐代就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赞美诗句!但位于浙江吴兴的鳌花,口味是绝对不会赶上黑龙江所产鳌花的,因为黑龙江地处高寒地区,鳜鱼的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清冽的水质,湍急的河流。造就了黑龙江流域鳜鱼的特有品质。属绝对的上品!带籽的母鲟鱼,黑市上那叫天价。另外好吃的鱼,还要分某个部分。比如人们常说的鲫鱼头,鲶鱼尾,鳊花肚子,重唇嘴(虫虫)。都是某一个部分好吃!今天借题主这个提问,老农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个虫虫嘴是怎么好吃的?这里有个学问,人们都知道是虫虫鱼都有个长嘴。但这可不是都那么好吃的。这要分个时间段。好吃的虫虫嘴指的是,繁殖期的成年雄性,这一时期的公鱼,本身就是个重唇(大长嘴唇子),为了繁衍后代,也不知道它着的哪门子急,上的哪门子火?受了哪种激素刺激?居然在大长嘴唇子上又长满了大疙瘩!唉:就这一口才是最好吃的。才是正宗的,过了繁殖期就烟消云散恢复正常了。现在黑龙江流域实行了35天的禁鱼期。这口 美食 大家就别惦记了!所以说,衡量某一种鱼好吃,除了鱼的本身品质之外,还有时间段,某个部分这一说。
有一句顺口溜“三花五罗一岛子”,岛子是什么鱼?
食色君作为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的家乡真的有“好多鱼”,黑龙江省除了是我们国家的“大粮仓”还是地地道道的鱼米之乡。松花江、黑龙江、嫩江、牡丹江、兴凯湖、镜泊湖、三江湿地等等大江大河纵横交错,支流更是星罗棋布,因此水产极其丰富。尤其是淡水鱼,“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这句顺口溜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就是因为黑龙江渔产丰富,这样的顺口溜容易记住。这还不包括名气更大的鳇鱼、大马哈鱼、兴凯湖大白鱼。
哪种鱼最好吃,这个比较难评判,因为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
不过还有一句顺口溜“三花五罗一岛子”为上品。
岛子是俗名,大白鱼也是俗名,都说的是一种鱼,这种鱼学名“松花江翘嘴红鲌”。
松花江大白鱼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嫩江等河道中都有,尤其是松花江中下游数量为多,这也是冠以松花江之名的原因。
松花江大白鱼没有兴凯湖大白鱼珍贵,上世纪八十年代时还较常见,当时经营溜炒菜的大、中型国营饭店都有大白鱼的菜肴。烹调方法以清蒸、油浸、清炖为主。
食色君有幸在哈尔滨一家不挂幌的江鱼馆吃过一次“油浸松花江大白鱼”,至今印象深刻。
说是“油浸大白鱼”其实并不是整条鱼,而是选择最肥美的中段。金色的油汁、雪白的鱼肉,上桌后,我有点恍惚,这到底是油浸豆腐还是油浸白鱼,傻傻分不清楚。第一次吃它,入口即化,肥而不腻,这种体验是吃其他江鱼没有过的。
还有一句“莫食三春鲫,莫打三月鸟”的说法,这是说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有“好多鱼”,也要有休 养生 息的时间,每年5月6月,都是黑龙江省内大江大河的禁渔期,为了就是“三花五罗十八子”更好地与我们相见。
欢迎关注“食色-生活”,一起唠唠。
应当是产自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
我认为黑龙江最好吃的鱼,第一是,七粒浮子鱼,第二是,细鳞鱼,第三是,柳根鱼。其它,就不说了,黑龙江好吃的野生冷水鱼太多了。真想回去美美的大吃一顿,太馋人了。
个人认为当然是三花中的鲫花,也就是鳜鱼了。下面,我来介绍一道美味鳜鱼得做法!
准备原料:鳜鱼一条两斤左右,冬菇100g,冬笋100g,火腿75g,猪网油100g,尖红椒2个,鹌鹑蛋1个,樱桃1个,芹菜叶150g,姜片25g,香葱25g,鸡蛋1个,面粉25g。精盐10g,白酱油5g,绍酒25g,胡椒粉1g,味精3g,耗油25g,水粉少许。
制作过程:
1,鳜鱼去鳞处理干净,冬菇泡发去蒂,和冬笋,火腿一起切成6*3*1得长片待用。
2,鱼头取下沿中间切成两半,尾部取下,将中间部分两边鱼肉剃下。将鱼头和脊骨加盐,味精,胡椒粉,绍酒腌制,将中间鱼肉片成6*3*1长片。
3,将鱼肉,冬菇,火腿,冬笋在盘中分两排间隔摆好,把盐,白酱油,绍酒,味精,胡椒粉拌匀后淋在上面。放上姜片,香葱,上网油后上蒸笼,大火蒸15分钟后取出,汤汁加耗油用水淀粉勾芡后浇在鱼身上。
4,将鸡蛋和面粉打成糊,将鱼得头尾拖过之后下油锅炸酥,脊骨拍上干面粉后也下油锅炸酥,最后将鱼头尾,脊骨摆盘放好即可。
这是作为一个南方的对黑龙江鱼得一点拙见。
黑龙江里的鱼都好吃!当然,排在前面的三花五罗为最,今天在这说的不是这些,而是要呼吁一下,那些打渔下绝户网的,请你们手下留情,因为我去年回去看到,竞然有卖手指长的鳇鱼崽的,你们还是人吗?你们是哪来的,以前黑龙江边的人可没有这么干的,你连你家蚊帐都拿出来捞鱼了吧?也希望有关部门管一管,对这些败类绝不可手下留情!
正在消失的6种“河鲜”,二十多年前还很多,你能认识第几种呢?
农村河里野生鱼种类繁多,单是东北的河里野生鱼就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种小杂鱼”,美味又好吃的当然不只有这7种。不过,许多小时候曾经吃过的野味,如今是越来越少越来越难吃到。
第一种:芝麻剑鱼
这种鱼头部微扁,鱼体无鳞鱼皮呈灰白色并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如同一粒粒黑色的芝麻,鱼体狭长如宝剑,烹制后鱼肉有芝麻香味,因此就有了芝麻剑这个名字。芝麻剑鱼的肉质肥美营养丰富,是最好吃的淡水鱼之一。在农村人们常用芝麻剑鱼煮汤给老人或儿童喝,有益脾胃补虚劳,益智补脑的功效。
芝麻剑鱼是一种冷水鱼而且对水质要求极高,喜欢在溶洞或暗河里繁衍生息,因此数量很少,在市场上芝麻剑鱼要卖到400多元一斤。
第二种:石爬子鱼
石爬子鱼是一种生活在山区溪流里的淡水鱼,喜欢水流湍急石块底质的溪流。这种鱼脑袋比鱼身宽大成扁状,嘴巴边有长须,鱼体无鳞呈褐色背鳍坚硬,不熟悉的人把它错成是黄颡鱼。石爬子喜欢趴在水底的石头上,把肚皮贴在石块上爬行。石爬子鱼肉质细嫩鲜美,味道可以和生蚝媲美,因此成了人们捕食的对象,石爬子鱼野生条件下生长缓慢,如今价格卖得千元一斤。
第三种:牛尾巴鱼
这是一种生活在东北黑龙江的一种珍贵冷水鱼类,又叫招财鱼,马钩子,学名叫乌苏里鮠[wéi]。牛尾巴鱼头部扁平,鱼体无鳞浑圆光滑成浅黄色,从头部至鱼尾逐渐细长,鱼体可达1米像是牛的尾巴。牛尾巴鱼的鱼刺少鱼肉细腻鲜香,是黑龙江水系特有珍贵野生鱼,卖到二百多块钱一斤。在东北有个说法,除了黑龙江之外的牛尾巴都不值钱,黑龙江里的牛尾巴鱼半斤重的卖100元,其它水域的顶多卖20元。
第四种:禾花鱼
禾花鱼是团鲤鱼的一个变种,又叫禾花鲤鱼,鱼体呈金黄色鱼鳞细小紧密排列,鱼皮微微透明,外形鲜活漂亮。禾花鱼生长在南方稻田里,捕食水田里的昆虫水草,稻子开花时候吞食掉落在水里的稻花,又称稻花鱼。禾花鱼肉质带有禾花的清香味,肉质细嫩鲜香没有鱼腥味。现在很多地方在稻田里也养殖鱼,但是很多放养的普通鲤鱼或鲫鱼而不是传统的团鲤鱼,想吃到美味的禾花鱼有点困难。
第五种:蝲蛄虾
说到小龙虾相信许多人都非常的熟悉也很喜欢吃,小龙虾原名克氏原螯虾是一种入侵物种。在东北长白山一带有一种长相酷似小龙虾的美味,可能知道并吃过的就不多了。这种虾外形与海洋里的龙虾十分相似,对环境要求苛刻只生长在水质清澈的冷水溪流中,是一种我国特有的原生物种,俗称大头虾,蝲蛄虾。蝲蛄虾肉质细腻十分鲜美,蝲蛄虾对生态环境变化敏感,一旦其生活的水域受到了污染就会绝迹,如今想吃野生的蝲蛄虾,有钱不一定买得到。
第六种:山坑螺
山坑螺外壳深绿色呈长圆锥形,大小如手指甲盖。山坑螺生长于山涧水流湍急的溪流或者是山坑,附着在水中的石块上。山坑螺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而且没有泥腥味是一种天然 美食 ,现在紫苏炒山坑螺成为许多饭店里的特色佳肴,山坑螺被大量收购,野生数量逐年减少。
败家鱼是什么鱼
败家鱼也叫辫子鱼,头大尾巴细,鱼刺较硬,鱼肉呈蒜瓣状,入口带丝蟹肉的鲜甜,鱼皮胶质特别丰富,鱼汤凉后会凝成冻,鱼冻吃起来鲜味十足。鱼头头部都是硬骨,扔头较大,多被当作杂鱼,并不值钱。辫子鱼在山东沿海一些地区也被称为“牛尾巴”或“摆甲子”,因为摆甲子跟"败家"谐音,所以也有渔民称其为"富贵鱼”。
牛尾巴鱼图片
各地俗称不同, 不一定指的是这种。
黑龙江流域 牛尾巴鱼 学名
鮠科 Bagridae 黄颡鱼属 Pelteobagrus 鱼类
下图为 乌苏里黄颡鱼 Pelteobagrus ussuriensis (俗称 乌苏里鮠 、乌苏里拟鲿
Pseudobagrus ussuriensis)
乌苏里拟鲿身体较长,前部宽厚,后部侧扁。体表光滑无鳞,侧线完全,头扁平,头顶有皮膜覆盖,吻钝圆,口下位、横裂。前鼻孔呈短管状,与后鼻孔相距甚远。须4对,鼻须1对。背鳍刺强硬,其后缘仅具齿痕;胸鳍硬刺,后缘具锯齿。尾鳍浅凹,上片略长于下片,末端均圆钝。体背、体侧灰黄色,上部深于下部。腹部白色,背鳍、尾鳍末端为黑色。
其他 :
牛尾鱼科 (鲬科) Platycephalidae 海生鱼类 (下辖 18属 约 78种)
牛尾鱼科中体型最大者,体长可达到一米。头大平扁,具硬棘易伤人。锄骨齿为犬齿状,成一弧状横带,腭骨齿仅一列。前鳃盖棘2枚,鳃盖边缘有一皮质瓣状物。体呈褐色,腹面黄色,有8至9个不规则黑斑。
牛尾鱼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适合减肥的人食用。牛尾鱼的味道清淡,切成薄片后与作料和橙子汁一起食用味道鲜美。做法有油炸、炖、烤鱼片。其旺季在夏天,要选择身体上有光泽,结实硬朗,腹部有很好的弹性的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肌间刺,是餐桌上烹调和火锅极佳商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请问黑龙江省有哪些名鱼?
三花五罗十八子:
三花:鳌花(鳜鱼)、鳊花(鳊鱼)、鲫花 (鲫鱼)
五罗:哲罗(哲罗鲑)、法罗(三角鲂)、雅罗、胡罗、铜罗
十八子:1、岛子,又叫白鱼,学名翘嘴红鲌。清蒸白鱼,是黑龙江人接待客人的当家菜。
2、七粒浮子,学名施氏鲟,是国宝级的珍品。濒危等级:易危。分布于黑龙江流域,自黑龙江上游至俄罗斯境内的黑龙江河口均有
3、嘎牙子,学名黄颡鱼
4、牛尾巴子,学名乌苏里鲿。外形象嘎牙子,但比嘎牙子大许多。
5、鲤拐子,就是鲤鱼。这是黑龙江人最常食的鱼,名堂也多。有一个鲤鱼品种叫三道鳞,能干炸,能红烧,能浇汁,能煎焖,能炖,能汆,能炒,能熘,深受家庭主妇的喜爱。
6、鲫瓜子,就是鲫鱼,南方人有把它叫鲫壳的。学名银鲫。在黑龙江人眼里,这鲫瓜子好。四两半斤,易于烹调。酥鲫鱼,红烧鲫鱼,干炸鲫鱼,都是下酒的好菜。鲫鱼炖豆腐,更是下饭的好菜。
7、鲢子,大名鲢鱼,学名白鲢。鲢子多刺,因而用来煨汤的多,有的人干脆只喝汤,不吃鱼,把汤炖的浓浓的,往里下豆腐,下白菜,反把鱼捞出来
8、鲶鱼球子,学名鲶鱼。是黑龙江的又一个知名品牌。知名知在一句俗语上: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被拿到中央电视台去宣传,搞的全国人民都知道。这鲶鱼,在黑龙江最普通的做法,就是炖茄子。特别是农村。热炕头上盘腿一坐,炕桌上一大盆鲶鱼炖茄子。小酒盅一端,吱溜一口酒,吧嗒一口鱼,美的,不是老爷子也成了老爷子,给个县长也不换。
9、柳根子,学名拉氏鳗。小不点,干炸、炖汤、酱焖都可以,最好做鱼酱,配小米水饭,一绝
10、船丁子,学名蛇鮈。大小和模样和柳根子相象,吃法也相象。川丁子产量大。大江大河里有,小溪小沟里也有,捕捞容易。在农村,农民拿它做成鱼酱,在没肉的情形下,它是农民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11、斑鳟子,学名黑龙江鮰鱼。
12、青根棒子,就是青鱼。
13、黄姑子,学名银鲴。
14、麦穗子,学名麦穗鱼。
15、沙姑鲈子,学名葛氏鲈塘鳢。
16、红尾巴梢子,学名拟赤梢鱼
17、白漂子、
18、紫泥肚子、
19、细鳞子、
20、刁子,这几种鱼连学名都不知道。
还有几种鱼,并不包含在“三花五罗十八子”里面,但也很有名气。鳇鱼和大麻哈鱼不用说了,是肉、籽兼食的鱼中珍品。重唇鱼,小名重重,一斤能卖到一百多元,可见其珍贵。怀头,是放大了的鲶鱼,一条小的,也有十多二十斤,炖土豆最好吃。这些鱼为什么没归进“子”里,就不得而知了。 它们依次是:
1、板黄鱼
2、扁担勾子
3、刺鱼
4、花老婆鱼
5、老头鱼
6、雅里红
7、重唇鱼
大马哈鱼、
东北的“牛尾巴子”是什么?东北人一般怎么做?
牛尾鱼属于底栖类的鱼,科属上是孔鲬属,外表很奇特,有点像鳄鱼的模样。牛尾鱼在全世界各个海域都有分布,它通常栖息在水深不超过30米的岩礁地区。
牛尾鱼是什么
牛尾鱼全长大约40厘米,的头和身体都很宽,像是被上下挤压过了,整体呈扁平形状。因其骨骼较硬,所以得名牛尾鱼。种类有鬼牛尾、目牛尾、红牛尾等,总称牛尾鱼。50厘米以上的牛尾鱼大多是雌鱼,雄鱼变性后才能长成这么大。
外形特征
牛尾鱼身体颜色主要为褐色、铁锈色、暗灰色,还分布着绿色的斑块。牛尾鱼这个品种很容易辨别,因为它的眼睛上面带着类似树枝一样的结构。牛尾鱼很喜欢吃甲壳类动物及其他鱼。
分布范围
牛尾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部也有,尤其是黄海、渤海产量较多。春夏两季垂钓牛尾鱼收获量会很大。
饵料配置
牛尾鱼属于不挑食的鱼种,吃食起来也不凶。可以用虾肉或者是蟹肉来垂钓,它都是可以接受的,也有一点偏好,比方说沙蚕,是牛尾鱼最喜欢的吃食,用沙蚕的话能提高你的上鱼率。
钓法选择
1、手线钓
材料:两个手排,然后在每个手排上缠绕强力尼龙线,以蓝色为最佳,100米,直径0.2毫米,钓钩建议使用海马牌或者是自制的14号的歪嘴朝天钩。
钓点:选择在中底部为淤泥的码头,也可以选择污水的出口。
钓法:将线投入到水中尽量沉底,一只手持手排,另只手捏钓线。不用将线拉直,到达水面后有一定的余线即可,多余的线平躺在水面,牛尾鱼一般吃食不凶,当发现到水面上的线拉直后,此时马上提钩。然后用网抄或是用布,千万不要用手。
2、手竿钓
材料:3.6米长的硬调玻璃钢竿、直径为0.37毫米的尼龙线做为主线、一小号8字转环、立式棒形浮漂1支、直径为0.28毫米的尼龙线长约50厘米做为脑线、7、8号大的依势尼钩和7-8克重的咬坠1枚。
钓点:有礁石的海边。
钓法:不露出钩尖钩上挂满食物,钩的上部约20厘米的地方加咬坠,朝着远处抛出,因为坠轻线细,海浪会将钓饵推向岸边。当鱼咬钩的话,浮漂先沉一下再慢慢沉入,此时就可以马上提竿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