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如何饮食(糖尿病如何饮食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饮食?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定时、定量。
饮食以每日三餐为宜,热量分配以早、中、晚各占30%、40%、30%为好。重症患者可每日吃5~6餐,以避免由于摄食不均引起血糖较大的波动,加重胰腺负担。
饮食宜忌。平时应吃新鲜清淡的食物,如山药、冬瓜、绿豆等,以及富含粗纤维的豆类和玉米。洋葱中含有类似降糖药物甲磺丁脲物质,经常食用,既可降糖,又可充饥。
应忌食含精制糖多的食物,如糖果、蜜饯、甜糕点等。肥胖者忌食动物脂肪和内脏。应尽量少饮或不饮酒,若同时患高甘油三脂血症、脂肪肝等则应禁酒。
糖尿病人如何饮食?
糖尿病饮食禁忌
1、不宜吃高糖的水果:糖尿病患者要限制糖分的摄入,避免吃高糖类的食物,严格控制热量及脂肪的摄入量,尽量选择低糖水果,糖尿病患者要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糖尿病患者要吃些对病情有利的食物,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日常饮食禁忌。
2、不适合吃太咸的食品:不能吃太咸的食物,太咸的食物会导致高血压,高血压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甚至会诱发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的患者饮食应清淡,可以选择易消化的食物,苦瓜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黄瓜具有稳定血糖的作用。
3、不宜吃油炸类食品: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煎炸类的食物,煎炸油腻的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也会影响肝肾的健康,注意日常饮食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食物,餐具要及时消毒,注意用餐环境的卫生清洁,做好饮食护理很重要。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安排是怎样的?
糖尿病患者饮食安排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因具有较好实用价值,可供糖尿病患者参考。
1.控制主食量,更要控制总热量。部分糖尿病患者只知道控制主食量,却忽视严格控制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控制脂肪摄入量。研究证实,血糖控制不佳,最主要的“元凶”是血脂过高。因为糖和脂肪都是碳氢化合物,在体内可以互相转化。当血糖超标时,糖可以转变为脂肪;而当进食减少时,体内脂肪又可分解为血糖,故单纯控制主食而不控制脂肪,仍可使血糖持续不降。当然,控制脂肪要有分寸,不是越少越好。比如,一名体重60kg、从事一般劳动的糖尿病患者,每天应供应总热量约1800千卡。那么,每天应进主食(大米、白面)300g(相当于1200千卡,占总热量66.6%);蛋白质按每千克体重1克计,应供给60克(相当于240千卡,占总热量的13.4%);脂肪40g(相当于360千卡,占总热量20%)。这就是最简单、合理的糖尿病饮食的热量分配。由于糖尿病患者个人情况多种多样,故在安排饮食时,可按个人体重、活动量、病情轻重而选择食物种类,尽量做到既保证正常代谢需要量,又不使热量过度超标。
2.进餐定时比不定时好。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调节功能下降,如果早、午两餐间隔时间过短,午、晚两餐间隔时间太长,或进餐不定时、随意进食,那么血糖较难控制。目前认为,科学方法是,两餐间隔都在5~6h,如基本固定在早餐7时,午餐12时30分,晚餐6时30分左右。实践表明,定时进餐比较有利于保持正常血糖水平。
3.快嚼快咽比细嚼慢咽好。一般而言,都主张进食时应该细嚼慢咽,但对糖尿病患者却相反,快嚼快咽更适合。试验发现,30分钟吃完100g馒头者比15分钟吃完者,其血糖升高明显。当然,快嚼快咽时其食量不能超过,同时“快”的程度要恰当,也就是说病人能够耐受,尤其是中老年人不至于因进食过快而出现意外。
4.先稀后干比先干后稀好。国人大都习惯先吃干的主食,再喝稀汤,对正常人无妨。但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多数表现为餐后高血糖,具有较明显饥饿感。如果先干后稀,不仅会使血糖明显升高,且饥饿感缓解不多;若采取先稀后干,因先有稀的垫底,饥饿感已减轻,保证干的不会进食过量,餐后高血糖也会减轻。专家建议患者熟悉以下口诀:先菜后饭,血糖减半;先饭后菜,血糖翻番;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
5.烹调多用蒸、煮、拌,少用炒、炸、煎。由于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脂肪代谢紊乱,合并高血脂,因此在烹调食物时,应尽量选用耗油少、口味清淡的蒸、煮、拌。
糖尿病如何饮食
第一,虽然糖尿病饮食禁忌多吃,但不意味着少吃或者不吃,健康的吃,合理的吃。糖尿病的饮食禁忌第一条原则就是“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达到营养平衡的饮食。”为保证营养平衡,糖尿病人应在规定热量范围内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
第二,糖尿病的饮食禁忌:少吃土豆、山药、芋头、藕、洋葱、胡萝卜、猪油、羊油、奶油、黄油、花生、核桃、葵花子、蛋黄、肝肾、脑。
第三,糖尿病的饮食禁忌:忌食白糖、红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果糖、糕点、果酱、蜂蜜、蜜饯、冰激凌等。
第四,糖尿病的饮食禁忌:宜食粗杂粮如荞麦、燕麦片、玉米面、大豆及豆制品、蔬菜。糖尿病病人必须吃适量的蔬菜。蔬菜富含纤维素,如与主食在进餐时同时食用,既可减轻饥饿感,又能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在糖尿病的营养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