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公共课程有哪些(云南大学 公共管理)
云南大学音乐学必修课程有哪些?
美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科研、评论、创作、编辑、策展、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古代美学经典导读、西方古代美学经典导读、中国现当代美术文论选读、西方现代文论选读、艺术批评与写作、中国画论选讲、西方画论选讲、艺术策划与管理、素描写生、色彩写生、中国画基础、油画基础、版画基础、雕塑基础、新媒体艺术研究、图像社会学、美术考古、艺术人类学、云南民族造型艺术概要、中国当代艺术思潮、西方当代艺术思潮、美术实践与考察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与批评、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教学以文艺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强调系统的中西方美术史论的基本训练,重视理论学习与创作实践相结合以及文史哲知识的汇通,培养学生能够身担传统和当代艺术各个领域相关工作的能力。
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较全面的理论素养,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一定的音乐实践技能与基本的音乐教学、科研能力,能在高、中级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表演、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人文经典阅读、乐理、视唱练耳、音乐视听、钢琴、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文献阅读与写作、中国音乐史原典导读、西方音乐史原典导读、中国音乐美学原典导读、西方音乐美学原典导、读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云南民族音乐鉴赏、民族音乐经典作品模唱、民族音乐调查等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重视培养学生较全面的中西方音乐理论与音乐创作、表演方面的能力,努力做到理论与创作、表演实践紧密结合。专业口径宽,毕业生适应面广。毕业生可到各级各类学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出版及广播、影视等部门工作。
绘画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较全面、系统的绘画艺术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绘画艺术创作、教学、研究能力,能在有关文化、艺术单位从事创作、教学、研究、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中国美术简史、素描静物写生、色彩静物写生、透视与构图、外国美术简史、人体解剖、速写、国画基础、素描石膏头像写生、素描头像写生、速写与构图、色彩学基础、色彩头像写生、素描半身像写生、油画基础、版画基础、风景写生、绘画综合媒材研究、素描全身人像、油画半身人像、素描人体、素描研究、油画全身人像及人体、色彩研究、学术活动与创作研究、山水写生、素描、白描写生与创作、工笔花鸟、工笔人物、书法篆刻、意笔花鸟、意笔山水、意笔人物、中国传统文化概要、小品画创作、书画装帧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有关文化、艺术单位从事创作、教学、研究、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
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分为室内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数码媒体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五个方向培养。现与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探索出了一套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艺术设计高级专门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旨在培养观念新、创意好、知识结构合理、适应性及动手能力强的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艺术设计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计算机基础、人文经典阅读(讲座)、色彩、素描、速写、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版式设计、图形创意、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MACOX)、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计算机辅助设计(SKETCHUP)、摄影基础、插画、设计制图、数字音视频创作、中外艺术设计名作评析(一)、中外艺术设计名作评析(二)、室内设计入门、商店与餐厅设计、办公室与展示设计、酒店与度假村设计、环境艺术概论、中外建筑名作评析、公共场所、景观保护、景观设计入门、公共设施设计、场地绿化设计、环境雕塑设计、环境艺术概论、滨水景观设计、服装画表现技法、服装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缝纫工艺设计、缝纫基础、立体裁剪、服装CAD、中外服装史、服装材料学、代表作选集、民族民间服饰手工艺、服饰造型设计、服装市场营销、企业形象设计、广告与市场、报刊设计、包装设计、商业插画、广告设计系列创作、影视广告、代表作选集、网页设计、广告摄影、招贴与宣传卡设计、字体设计数字艺术基础、声音设计、摄像、中西电影赏析、角色雕塑、代表作选集、影视创作、动画创作、交互媒体创作、实践创作、原画创作、三维动画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与室内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数码媒体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相关的工作。 答案补充 艺术与设计学院下设美术系、音乐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广告艺术设计系、数码媒体艺术设计系。现有艺术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美术学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美术学、音乐学、绘画、艺术设计(含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广告设计、数码媒体设计、服装设计等5个专业方向)4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当代艺术、民族艺术、艺术设计三个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
云南大学位于云南昆明,简称云大(YNU),实力强的好专业有哪些?
云南大学位于云南昆明,简称云大(YNU),实力强的好专业有哪些?
国家级别重点学科:环境生态工程、化学、公共事务管理、电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国际性经济与贸易、政治学与行政学、大气科学、生态学、新闻学、电子信息工程、旅游管理专业。
国家级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律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民族学、汉语言文学、缅甸语、新闻学、历史学、化学、生态学、统计学、通信专业、电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工商管理专业、公共事务管理、档案学、旅游管理专业
国家精品课程:公共事务管理总论、一般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中华民族政治学、小动物分子生物学、小型半微型有机化学化学试验、旅游经济学、人们生态学、休闲农业旅游、软件开发。
云南省部级重点学科:电子信息技术科学与技术、社会经济学、五格数理基础学科、网络信息安全、英文、民族学、投资学、材料科学、行政工作、法律学、制药工程。
云南重点学科基本建设技术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统计学、电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运用化学、电子信息技术科学与技术、通信专业、环境生态工程、公共事务管理、汉语言文学、社会经济学、生态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大气科学、软件开发、化学、新闻学、工商管理专业、法律学。
省部级开放课程:中国民族史、绿色植物分子生物学、小型半微型有机化学化学试验、数据库系统与运用、一般生态学、小动物分子生物学、社会科学总论、国际贸易理论与现行政策、中华民族政治学、软件开发、旅游学概论、细胞生物学、有机化学化学、信号与系统、
数学分析、旅游经济学、中国儒家文化专业导论、食品类化学、运用电视机学、人们生态学、动力气象学、休闲农业旅游、互联网基本原理、公共性机构财务会计、大学体育、语言学概论、传播学引论、生物化学、企业管理学、中国民族文化总论、科技档案管理学、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查询总论。
全球一流学科建设课程:民族学、生态学
云南省部级重点发展学科:生态学、民族学、中国民族史、概率统计与数理统计、中国经济史、工商管理专业、生物学、国际性经济与贸易、基础数学、材料科学与化学、信息内容科学与技术、大国关系、中华民族法律学、有机化学化学、思想政治工作、细胞生物学、旅游管理专业、
人口数量网络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分子生物学、化学、专门史、理论经济学、信息内容与通信专业、环境生态工程与工程项目、文艺学、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物理、气象学、结构化分析与集成化、分子生物学、金融数学、产业经济学、行政工作、物理学化学、民族文化学、政治学、投资学
云大的各种技术专业是十分非常好的,除开这两个技术专业之外,也有许多好专业。要想报名这所学校的朋友可以细心科学研究这所院校,尤其是喜爱昆明这座大城市的同学们,可以参照昆明的别的学校,云师大,昆工院,昆医大全是十分非常好的院校。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院系专业
公共管理系
成立于1999年的公共管理系,紧紧围绕学院“德高志远、厚学强术”的办学理念,在教学、科研、学科学位点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四个方面,努力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以学科发展引领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支撑学科发展,将校内外的人才培养和干部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成绩斐然。其中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设立于1984年,招收行政管理民族干部班,为云南省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1998年该专业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1999年作为教育部试点的两所高校之一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
公共管理系现有行政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其中在本系招生的科学学位硕士点4个(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MPA公共管理硕士)。现有2个本科专业招生,即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其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教育部首批试办专业,是国家级一类特色重点建设专业、云南省省重点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是省级和校级重点专业。全系已形成了本——硕——博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有在校本科生292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05人,在校MPA学员467人。已毕业各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近500人。
公共管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为崔运武教授(博士、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国家级教学名师(2006),教育部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电子政务委员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学位委员会管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云南省优秀教师(2007),曾获教育部第三届优秀青年教师奖(2002)、宝钢优秀教师奖(2003)、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2009),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公共管理系第二任系主任为方盛举教授(法学博士、政治与公共管理出站博士后)。现任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云南大学首届十大教学名师,伍达观杰出教师奖(2008)。
现任系主任邓崧教授(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出站博士后),知名电子政务专家,全国电子政务委员会理事,云南省政府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政治学系
政治学系成立于1924年,是云南大学建校之初最早的系之一,为目前公共管理学院的前身,迄今为止已走过80余年的办学历程。政治学系于1925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学生。20世纪三十年代与四十年代著名学者林同济、朱驭欧、李德家曾先后担任政治学系系主任,著名教授张溪若、钱瑞升、王赣愚、潘大逵、龚祥瑞、陈复光等都曾执教于该系。20世纪五十年代经高校院系调整,政治学系并入西南政法学院。1961年云南政治学院并入云南大学,恢复设立政治学系,并开设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3个本科专业,共培养了11届本科生和4届工农兵学员。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政治学系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2个本科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云南大学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先后设立了经济系和法律系,部分教师从政治学系分离出去,政治学系仅存哲学1个本科专业。1984年,政治学系设立行政管理专业,开始招收行政管理民族干部专科班,这为云南省培养了大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1998年该专业由专科升为本科。1989年政治学系更名为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下设公共关系、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1998年根据教育部专业调整计划设立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2个本科专业。
回顾政治学系过去80余年的历史,那是历届师生的共同成长史、发展史和奋斗史,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学系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与巨大进步,政治学学科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中排名为全国第13位,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国内政治学研究的重镇之一,确立了民族政治学、边疆治理等研究的鲜明特色,可谓成绩斐然。
政治学系系主任周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教育部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学学科组评审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第四届国家级教学名师,政治学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社会学系始创于1939年,吴文藻为首任系主任,费孝通等一批著名社会学家曾执教于本系。1941年费孝通接任系主任,第三任系主任为杨堃。50年代院系调整后于1954年停办,在这15年内,先辈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推动了云南民族问题的研究,开拓了中国社会学、民族学的学科建设。社会学系于1995年恢复,设立社会学本科专业。社会工作系建于1992年,1993年开始招生。2003年社会学系并入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5年12月,云南大学作为省级改革试点单位进行校内机构调整,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所设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并入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成立了新的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现系主任为钱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学建设和科学研究成绩斐然。以钱宁博士、教授为首的社会福利理论研究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的科研项目历年来成绩不菲。
情报与档案学系
云南大学情报与档案学系档案学专业(本科)始创办于1984年,当时属云南大学历史系。在此基础上,于1987年开设图书馆学本科专业,1988年单独建成云南大学档案学系。1993年档案学系增设情报学本科专业(后更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1997年云南大学档案学系并入云南大学人文学院,2000年由档案学系更名为信息管理学系,下辖档案学、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2004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信息管理学系从人文学院析出,独立建制为云南大学情报与档案学院,下设文秘与档案学系(设档案学本科专业)、信息管理学系(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文献信息管理系(设图书馆学本科专业)。2006年,情报与档案学院与原公共管理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公共管理学院,情报与档案学系为其下属四个系之一,目前该本科专业只设档案学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同时招收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以及档案学博士研究生。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律法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概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等从事行政、机关事务、公共事务、人事、党务等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方向)
培养具有现代电子政务系统开发和运用能力,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行政管理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政府经济学、领导学、比较公共行政、行政法学、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理论与实验、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等从事行政、人事、公共事务、党务等管理工作或教学和研究工作。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学与行政学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政治学理论、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国际政治、信息技术基础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党委、政府部门、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金融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党政管理、行政管理、政策分析、电子政务、教学科研、内外宣传、办公文秘、公共关系等工作。
国际政治专业
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广泛的适应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政治学导论、政治学基础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治理论和研究方法、比较政治制度、国际政治理论和研究方法、比较外交政策、国际政治经济、国际公法、信息技术基础、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工作。
社会学专业
培养具有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文化人类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分层与流动、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学史、经济社会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机构从事社会研究、社会保障、政策研究、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
培养具有较全面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并能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与方法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社会福利思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高校或行政相关部门、非政府组织从事专业教学及学生工作或社区发展、管理和服务工作。
档案学专业
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基础、秘书工作实务、政务信息管理、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管理、人事档案与人力资源管理、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缩微影像与数字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资料信息中心)、办公厅(室)、图书馆、情报机构、史志部门从事档案管理与信息服务、文献信息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管理、文秘、办公自动化、编史修志等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下设信息管理学和图书馆学两个方向,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信息管理学方向: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信息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信息管理学、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与用户、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开发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信息分析与研究、信息安全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信息机构及IT行业从事信息管理、信息咨询、情报服务、信息系统构建及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办公自动化等工作。
图书馆学方向: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管理学、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组织、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数据库原理、数字资源加工处理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献研究基础、目录学出版编辑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国家各级各类图书情报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机构从事图书馆管理与技术、情报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决策咨询、档案管理、办公室管理、文秘和相关教学、科研工作。
云南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大一的公共课有哪些?专业课学些什么?什么时候选择专业?谢谢!
大二时选专业的。大一呢专业课是素描 色彩 速写和色彩构成 平面构成 立体构成。公共课不外乎就那些啦。考上了?学弟还是学妹呀O(∩_∩)O~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