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专硕有哪些专业目录(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有哪些专业目录)
北京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有哪些
北京师范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开设的专业有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应用心理硕士,需要参加每年12月进行的全国统考,经过初试复试后方可入学。报考条件是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管理类专业要求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专科毕业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非全日制研究生属于学历教育,毕业后可以获得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双证。
北师大也开设有不少同等学力申硕的专业,同等学力申硕是免试入学,一般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报名学习,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参加申硕考试,通过申硕考试完成论文答辩后可以授予硕士学位。同等学力申硕是目前比较受在职人员欢迎的学习方式,北师大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在职研究生等。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考哪些科目之教育硕士学科教学
1、每个考生要有自己的考研复习节奏,按照自己制定的复习安排进行复习。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科目请查询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时间节点:
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预报名:2015年9月25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
3、全国网上正式报名时间:2015年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22:00)。
4、现场确认时间:11月10日至14日。
5、准考证下载时间:12月15日开始。
6、2016年考研初试时间:2015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安排在12月28日进行。
北师大教育管理专业是学硕还是专硕
1、北师大教育管理专业是学硕还是专硕要查看专业目录的专业代码:专硕专业代码第三位是数字5。
2、北师大的(045101)(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是专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跪求!看网上北师大专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分设为4个专业方向,不同方向参考书目不同:
1.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职业心理健康与EAP(员工帮助计划)方向、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考试内容分为:
(1)心理学导论——《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心理测量学——《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等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4)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金盛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用户体验(UX)方向考试内容分为:
(1)心理学导论——《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心理测量学——《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等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2)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金盛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美] 约翰·安德森 著;秦裕林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第7版
2016年北师大招专硕有什么专业
北师大的专硕招生有很多方向,比如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还有汉语国际教育等等很多专业。北师总体上来说在全国内的综合排名还是不错的。而且,在各专业的专业水平方面也都是相当不错的。如果想考北师大的话,也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勤+思有关于北师大考研的,你可以去咨询一下。
硕士里面有家庭教育学这个专业或方向吗?
有
教育学考研属于我国正规研究生考试中的一个一级学科专业。它拥有二级学科诸如教育学原理、教育史、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教育学原理二级学科下面常见的专业方向有:教育基本理论与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策与法学,家庭教育,德育原理等。
家庭教育研究方向是专门以父母对子女进行的教育为研究对象,揭示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提供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
列举开设教育学家庭教育研究方向的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家庭与社区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家庭教育)
扩展资料:
一、报考科目:
初试: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或俄语或日语 ③教育学基础综合
复试:笔试内容为各专业综合基础知识、外语口试、综合面试
二、研究任务:
1、揭示教育的规律。即揭示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事物之间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阐明教育的各种规律。
2、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即对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提供超越日常习俗认识和传统理论认识的新解释,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即通过对教育规律的揭示和教育问题的解释,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进而成为沟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教育学考研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