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茭白亩产量多少(茭白双季是几月份收获)
茭白种植,该怎么做好田间种植管理?
选种时可选择晚熟、产量高的双季品种,也可选择上市早、产量高的单季品种,这看自己的市场状况和当地环境选择。由于茭白是无性繁殖,所以不存在常规的播种育苗方法,都是选择将老茭墩进行分墩种植。受气候影响,茭白可以单季或双季种植,如果是单季茭白,亩产量在3000斤左右,如果是双季茭白,亩产量在7000斤左右。茭白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分为双季茭白和单季茭白,双季茭白的亩产量比单季茭白要高出不少,单季茭白亩产量为3000斤,而双季茭白亩产量在单季茭白亩产量的两倍以上。
选择适宜当地生长、抗病能力强、产量高、产品品质好的茭白品种。然后选择种植地,要求有土壤肥力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地势平整且向阳的特点。深翻土壤,把里面的残留物清理干净,进行消毒,田间日常管理环节,好好观察三个生长期。萌芽期,温度在10度到20度之间比较适合。,保证充足水份,除去多余分株,保留3至8棵。分叶期20度左右的气温。孕茭期是关键期,每株茭白间有一定间距。
在选择土壤上面也要下功夫,不能选择低的.松垮的土壤,反之要选择高的.又坚固的土壤,那么有人会质疑为什么要选择又高又坚固的土壤呢,那是因为如果要想长出好的茭白,必须要大量的水份,选种时可选择晚熟、产量高的双季品种,也可选择上市早、产量高的单季品种,这看自己的市场状况和当地环境选择。由于茭白是无性繁殖,所以不存在常规的播种育苗方法,都是选择将老茭墩进行分墩种植。
平原地区种植双季茭为多,双季茭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对水肥条件要求高,而温度是影响孕茭的重要因素。
茭白一般亩产多少公斤?
单季茭白一般亩产1500公交左右。
双季茭白一般亩产3500公斤左右。
茭白,茭白的名称因地而异,又叫茭瓜,茭笋,高笋。
从收获的季节上来说,有分为单季茭白和双季茭白。
茭白的简介
又名高瓜、菰笋、菰手、茭笋,高笋。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分为双季茭白和单季茭白(或分为一熟茭和两熟茭),双季茭白(两熟茭)产量较高,品质也好。古人称茭白为“菰”。
在唐代以前,茭白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它的种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谷”(稌、黍、稷、粱、麦、菰)之一。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现在食用的茭白。
这样,人们就利用黑粉菌阻止茭白开花结果,繁殖这种有病在身的畸型植株作为蔬菜。可入药。世界上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只有中国和越南。茭白在山东新泰白庄子被誉为三好之一(三好即 茭白、春芽、野鸭蛋),自古流传至今。多生长于长江湖地一带,适合淡水里生长。
双季茭白种植技术
茭白有秋产单季茭和秋夏双季茭两类。那么,你知道双季茭白要怎么种吗?下面是Sara我给大家分享了双季茭白 种植 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双季茭白种植技术
1、选苗种:寄秧育苗,寄秧时间在 元旦 至元月20日之间。把引进的茭白种墩寄育在秧田,寄秧田要易上水、能保水、种墩大部分插入泥中,排列好,施肥上水过冬,明年2月便能发芽,冬里切不可断水,保证每墩上产出8-20余苗。
2、大田整地:要种茭白的田块,冬天一般耕翻5-6寸深,把高低整平,以便上水达到一个水平。
3、筑田埂、打田底、盖田埂
①筑田埂:在3月中下旬开始筑田埂,打田底,盖田埂。用耕作层下面的生土,在田的四周筑成高50cm,底宽60-80cm,顶宽40cm的田埂。田埂要筑得平滑结实,并用生石灰鞭打夯实。上水后不倒、不塌、不漏水。
②打田底:如靠河、沟的田块,有地下沟渠的田块或地段,则要打田底,即把表土拿出,在生泥部分撒上生石灰粉一层一层用石郎头拮结实,以防漏水漏肥。
③盖田埂:田埂筑好后,如遇大睛天,则要用田块内的松土在把田埂两边拥实着,以防日晒开裂。
4、基肥:基肥可用牛粪3-5吨或人尿粪150担或鸡粪60担撒匀。如缺乏基肥则用N、P、K含量为45%复肥100-150斤,把土捣细、整平,后准备上水栽培茭白。
5、栽扦:栽扦时间为4月15-20日,密度为1米×0.5米,秧苗为把寄秧挖出来,再分墩,每墩苗4株左右,当天栽扦。莳茭白秧苗时,要上水把田间土壤拉平,然后栽扦。栽扦时水层要浅,浅水莳秧,拉线定点,1条线上一米一个记号,0.5米一行,这样一亩基本苗在5000株苗。扦时不要太深,苔管在泥中即可。太浅,风一吹要倒。过二天对倒苗可补栽一下即可。莳后即灌深水活棵。
双季茭白种植管理
1、水浆管理
主要是根据茭白的生长期,掌握浅水栽插、深水活棵、浅水分蘖,中后期逐步加深,采茭期深浅结合,温润越冬的原则,具体为浅水栽插、浅水分蘖,以后不断加深水层,高温阶段深水降温度过夏天。
2、肥的管理
①施发棵分蘖肥,茭白移栽一星期后,茭白田块中水层颜色呈清水时,可以施碳铵每亩100斤以利促发棵、分蘖。
②耥田除草,耥田就是在茭白株行距间用铁齿耙翻动土壤,达到疏松土壤、提高土温、加快肥料分解的目的。同时,也能除掉杂草,耙断部分茭白的老根,促进新根的产生。一般耥田2-3次,第一次耥田在移栽后5-7天,植株刚返青,把茭白植株周围的土拉开,使茭白的分蘖节不被埋在地中。耥苗时,人前进的方向与行向垂直(即横向前进)。第二次耥田在第一次耥田后7-8天进行,这一次应把第一次拉起的泥翻身,顺着行向前进。第三次耥田在第二次耥田后7-8天进行,这一次应进一步把土拉成泥浆般细烂,并把全田的土都拉平、锄深。这两次耥田后,田间如有杂草,要用手拔除,拔除杂草应踩入泥中作肥料。
③茭白苗生长到6月底,分蘖基本结束,每墩苗数这时可达20多株。这时无效分蘖开始消亡。长粗阶段施肥要看苗施肥,目的是巩固有效分蘖,使有效植株长得更粗,达到平衡生长的目的。但也不要长得过旺,加上高温,过旺病害重,虫害多,通风透光差。如部分出现漏水漏肥的田块苗瘦,植株矮,影响今后出茭,一方面要解决漏水问题,同时要补钾促壮。
④重施孕茭肥,秋茭的施肥原则是重轻重,也就是重施分蘖肥,轻施长粗肥,重施孕茭肥。但孕茭肥一是时间上要因天、因苗、因地而定,所谓因天,就是在9月上旬天气转凉时施,一般在这段时间会有冷空气南下,天气有一个明显转凉的过程。因苗,就是因肥力好少施一点,肥力差的要多施一点,一般施150-200斤碳氨/亩,重施孕茭肥后,可使茭白孕茭整齐,茭白粗大、白嫩、产量高,如果施得不好、过早,有可能推迟孕茭时间,造成晚上市,影响效益。
3、采收:茭白栽插以后有几种茭白的出现
①一般6月份新茭上长出的茭白叫带娘茭,拨茭白时要注意不要把根拔出来。
②一般6、7月出的茭白叫怪茭,这时如遇天气适宜,肥水条件好,也有部分出茭白,这时茭白产量低,单株重量轻,但价格贵,市场需要,作补淡蔬菜。在栽培上对出怪茭白的田块重施孕茭肥后争取再分蘖形成茭白栽培的路子,称为二季茭。
③在9-10月,孕茭的茭白采收,采收时要注意不要拉不出根来,收到10月份天气转冷时还有分蘖苗也会长成茭白,也可采收。秋茭亩产量一般1000公斤左右,多的1250公斤以上,到 冬至 前后断水,断水一星期后割老茭。
④重施腊肥,霜冻以后,地上部叶枯黄,可是地下葡匐茎还在生长,冬至前后割老茭墩,齐泥割去,拿出到田外烧掉。立即用人粪尿150-200担重施在茭白田里,以便促使来年茭苗的生长。
4、夏茭管理
秋茭留下来以后,冬天也不能老是干着,田间要保持湿润状态,到1月中旬开始灌水,保持田内有薄水,以利提高地温多出苗。
夏茭在管理上关键还是水和肥。水要保持不漏,施肥上腊肥要及时,1月上中旬上水前施好,4月上旬要施好提苗肥,看苗篱孕茭肥,但是,一般考虑到天气温逐升高,即使施孕茭肥,也是很轻,补补而已。因为夏茭的孕茭肥施不好,造成犟茭,反而不孕茭,减低产量。但夏茭过瘦,也不能孕茭,这和稻、麦重施孕穗肥有不同的地方,和秋茭也不同。亩产量可达1200-1500公斤以上,夏茭是投入少,收益多的一熟。
种植一亩茭白,大概可以赚多少钱?
茭白的市场价格有高有低,不同的上市时间、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品质等,茭白的市场价格是会有偏差的。现在市场上茭白的价格差不多是在两块五到八块钱一斤的价格上下浮动。一般分为单季茭白,和双季茭白两种,单季茭白每亩产量在1400公斤左右,双季茭白每亩产量在3200公斤左右。
选择适宜当地生长、抗病能力强、产量高、产品品质好的茭白品种。然后选择种植地,要求有土壤肥力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地势平整且向阳的特点。将准备好的种苗在10-11月时进行移栽,移栽一般以条栽为主,一般行距在0.8-1米,株距在05.-0.6米。栽种时要注意深度,种植过深分蘖不旺,茭白在生长的时候,除了需要水分以外,肥料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让茭白生长的又快又好,施肥绝对是没有错的了!给茭白施肥要用的肥料就是厩肥。
茭白的主要病虫害有锈病、二化螟、胡麻叶斑病。平时注意防范,在茭白幼苗期,最好使用物理、生物、农业等防治方法,减少对茭白幼苗的伤害,例如杀虫灯,加强水肥管理。除草,茭白封行期间要注意除草,杂草可以来用作绿肥。孕茭期时可以把树叶和杂草撒入泥水中用来做肥料。
茭白的根不会死,所以,只需第一年种了,以后就不需要再种,茭白的繁殖能力特别好。后续几年感觉太稠密的话,还要进行合理的疏苗。移栽 将选好、分好的茭苗,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按照预定的距离拉绳条栽,栽植茭苗深度以老茎和茭白苗基部插入泥中不致浮起为度,种植过深分蘖不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