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殖

孵化鹧鸪温度多少(鹧鸪多少天孵出来)

教会网 2022-10-25

鹧鸪种蛋怎样孵化?

可以用土法来孵化鹧鸪蛋,鹧鸪孵化期24天,比鸡子孵化期长3天

孵化鹧鸪温度多少(鹧鸪多少天孵出来)

恒温孵化鹧鸪温度和湿度是多少?

温度:(1~7天)温度为38℃,中期(7~16天)为37.8℃,后期(17~24天)为37.7℃。

湿度:孵化前期(1~7天)孵化器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0%,中期(第8~20天)湿度降低至55~60%,后期(第21天至出雏)湿度应增加到60~70%。

通常在孵化机内加入水盘的面积相当于孵化机底面积的2/3或3/4就基本满足湿度要求,孵化室最好保持相对湿度55~60%。孵化过程中应随着胚胎发育对氧气需求的增加适当通风换气,孵化前8天定时换气,8天后经常换气。

全自动孵化器有自动翻蛋装置,可以设定翻蛋时间,否则就必须由人工翻蛋。要求上下蛋要对调,蛋盘四周与中央的蛋对调。种蛋人孵至20天前,每隔2~4小时翻蛋一次。孵化到20天以后,胚胎已发育成雏鹧鸪,应停止翻蛋。

扩展资料:

鹧鸪的生理习性:

1、通风:产蛋鹧鸪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加之又是密集式饲养,常产生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因而要经常通风换气,夏季的通风量应为每小时3立方米,冬季为每小时1立方米为宜。

2、光照:合理的光照可促使鹧鸪早开产,并能提高产蛋量,但光照的强度不以忽高忽低,否则会使鹧鸪烦燥不安,导致产蛋量下降。由于鹧鸪对光照敏感度非常高,因此可用光照的长短控制鹧鸪的产蛋期与休产期,笼养鹧鸪产蛋期光照一般要达到14小时。

3、鹧鸪的繁殖特性:鹧鸪长到28周龄,转入种用饲养阶段。约214~245日龄,母鹧鸪开产。但由于公鹧比母鹧性成熟迟3~4周,因此必须对公鹧鸪提前增加营养和增加光照。公母比例平养时1:3,笼养时1:4,产蛋后需要人工孵化、繁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鹧鸪苗

鹧鸪孵化多少天出壳,附孵化温度

;     

      回答

      鹧鸪的孵化期为21天,鹧鸪的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雏鸟出壳后不久即可跟随亲鸟活动。鹧鸪4.5-5月龄达到性成熟,开始配种繁殖的年龄为180-225日龄,此时雌鹧鸪开产,一般雌鹧鸪性成熟为2-4周。选择蛋形正常、大小适中且符合品种要求的种蛋放入0.2%新洁尔灭温水溶液中浸泡1-2分钟,再放入孵化器。

      温馨提示:鹧鸪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一、鹧鸪孵化多少天出壳

      1、鹧鸪的孵化期一般为21天左右,鹧鸪的生长发育较快、繁殖力强,雏鸟出壳后不需要多久就能跟随亲鸟进行活动。鹧鸪的繁殖期一般为3-6个月左右,3-4个月时就会开始求偶交配,每窝会产蛋3-6枚,多时可达8枚。蛋的外形呈椭圆形或梨形,颜色为淡黄色至黄褐色。

      2、鹧鸪在4.5-5月龄时就可以达到性成熟,开始配种繁殖的年龄为180-225日龄,此时雌鹧鸪会开产。一般雌鹧鸪在2-4周就会性成熟,可以采用自由交配的方式,这样会使其孵化率受精率都比较高,受精率可以达92%-96%左右,孵化率达84%-91%左右,每平方米一般养殖4-5只即可。

      3、孵化时可以选择蛋形正常、大小适中且符合品种要求的种蛋,将其放入0.2%新洁尔灭温水溶液里面(温度30°C)浸泡1-2分钟,然后再放入孵化器。要注意,孵化室内的温度会影响孵化器的温度,因此室内一定要保持20-25°C左右,不能低于14°C。

二、鹧鸪孵化温度

      1、孵化器内的温度应为(1-7天)38°C,(7-16天)为37.8°C,(17-24天)为37.2°C,一般第23天到出雏后一定要保持37.2°C的温度条件。孵化前期(1-7天)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一定要保持在65-70%左右,中期(8-20天)湿度降低至55-60%左右,后期(第21天至出雏)湿度应增加到60-70%左右。

      2、在孵化机内加入水盘的面积一定要相当于孵化机底面积的2/3或3/4,这样可以满足湿度要求,孵化室一定要保持相对湿度55-60%左右。孵化过程中一定要随着胚胎发育对氧气需求的增加适当进行通风换气,孵化前8天要定时换气,8天后也要经常换气。

      3、全自动孵化器一般会有自动翻蛋装置,可以设定翻蛋时间,如果没有就必须进行人工翻蛋。上下蛋要对调,蛋盘四周与中央的蛋也要进行对调。种蛋孵至20天时,每隔2-4小时翻蛋1次,孵化到20天以后,胚胎就会发育成雏鹧鸪,这时一定要停止翻蛋。

鹧鸪养殖方法

鹧鸪又名中华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鹧鸪养殖 方法 。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鹧鸪养殖方法:温度

孵化成败的关键在于温度,在孵化前期1~7天内,机温保持37.8℃,8~20天37.5℃,21~24天(即出壳)37.2℃。

鹧鸪养殖方法:湿度

湿度的大小要根据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调整,孵化前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中期55%~60%,到了孵化后期,为了使空气中的水份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于蛋壳,使碳酸钠变为碳酸钙,使蛋壳变脆,有利于雏鸪喙壳,应将湿度提高到65%~70%。

鹧鸪养殖方法: 饲养 方式

鹧鸪可散养也可笼养,一般多采用笼养,笼养可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养殖密度每平方米10只左右,可使不愿交配的母鸪逃避公鸪的追逐,种蛋受精率也较高。 鹧鸪养殖方法:公母比例 产蛋鸪的公母因比以1:4-5为好, 能充分发挥公、母鸪的生殖能力,也可减少公鸪相互争斗,种蛋受精率高、破损率低。

鹧鸪养殖方法:光照控制

母鸪180天左右性成熟,公鸪早一个月。母鸪开产前3周增加光照,公鸪比母鸪早2周增光。增光可用电灯,平均每平方米3瓦,灯距地面2米。保证每天共有14小时的光照,增光要求照明均匀,光线稳定。

鹧鸪养殖方法:饲料要求

产蛋鸪饲料营养应全面,代谢能每千克1.15-1.17兆焦,粗蛋白质含量18%,并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饲料配方可以用玉米粉53%、小麦粉12%、豆饼15%、鱼粉10%、骨粉2%、贝壳粉2.1%、食盐0.4%、复合维生素0.5%,混合均匀。每天定时饲喂,保证全天有料,任鹧鸪自由采食,同时保证有充足饮水。产蛋种鸪室须保持清洁、空气新鲜。产蛋期间不滥用药物,以免影响产蛋。 岩鹧鸪的繁殖: 人工驯化的鹧鸪已失去了抱窝性,必须通过人工繁衍后代,

鹧鸪养殖方法:选蛋

尽量利用两周以内种蛋,要严格挑选出双黄种蛋和畸形蛋。选好以后用30℃的温水加0.1%的高锰酸钾将种蛋浸泡3分种,取出后晾干即可入孵。

鹧鸪养殖方法:翻蛋

为使种蛋受热均匀,使胚胎发育正常,必须通过人工或自然翻蛋,从入孵的第二天起,一般2~3小时翻一次,第20天即可停止。

鹧鸪养殖方法:照蛋

第一次照蛋为5~7天,主要检查种蛋受精情况。正常蛋可发现胚胎上的眼点,蛋内颜色发红并带有血丝。蛋黄扩大,偏于一侧。无精蛋无任何变化,蛋黄完整,蛋清透明,要及时取出无精蛋。照蛋次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鹧鸪的相关知识点:

鹧鸪是中国南方常吃的一种野禽。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南人专以灸食充庖,云肉白内脆,味胜鸡雉”。福建的 谚语 : “山食鹧鸪肉,海食马鲛(jiāo)鱠(kuài)”。可见在中国南方很早就有食用鹧鸪的习惯。在广州,病人痊愈后多以沙参、肉竹、杞子、桂圆肉等与鹧鸪同炖,据说有滋补的功效。广西邕宁、崇左、桂平、博白一带,鹧鸪的产量甚多。在福建,从海岸直至闽西山地,到处可以遇到。

鹧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且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较高的锌、锶等微量元素,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铁、钾等多种矿物质。具有壮阳补肾、强身健体的功效,是男女老少皆宜的滋补佳品。

民间把鹧鸪作为健脾消疳积的良药,治疗小儿厌食、消瘦、发育不良效果显著。妇女在哺乳期间食用鹧鸪,对促进婴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具有明显效果。可治贫血和消除眼疲劳、增进人体机能、防风湿和神经疼、消炎镇痛、退热消痛、营养滋补、消退老年斑,使皮肤光润、治疗妇女痛经和不孕等症、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治疗头晕和高血压、治疗老年哮喘、防止孕妇流产、补虚劳、强筋骨、防止动脉硬化、防止毛发脱落和变色、防腰、腿痛、治男性阴囊湿疹、治疗小儿生疮生癞、治胃痛、治疖子、治疗闭经、治麻疹、治虚劳、治疗泌尿系结石、治冻伤、治癣、治疳积。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