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变色怎么办(葡萄酒变质了怎么办)
白葡萄酒颜色变深怎么办
干白年份越久颜色越深这是正常的。
打开一瓶白葡萄酒时观察它的颜色应该是呈现浅黄色至金黄色色泽。但如果未开瓶的白葡萄酒若出现棕色或暗沉的颜色,说明这瓶白葡萄酒很可能出现了缺陷,并且会持续恶化。
白葡萄酒颜色变化的原因:
1. 葡萄酒瓶里的空气
白葡萄酒开瓶后,氧气马上进入酒瓶,并迅速将葡萄酒中的乙醇转化成乙醛(Acetaldehyde)。乙醛会促进葡萄酒的变质,从而导致葡萄酒颜色发生变化,发展出麻醉剂的味道,并且影响白葡萄酒原有的香味。白葡萄酒经氧化作用后会变成橘棕色。一般来说,开瓶后的葡萄酒更容易发生氧化,但是未开瓶的葡萄酒也可能发生氧化。
2. 软木塞收缩
软木塞可能是导致白葡萄酒变色的罪魁祸首。软木塞收缩通常是太过干燥的原因。葡萄酒酒液应该与软木塞保持接触,保证软木塞一定的湿度。软木塞如果过于干燥,容易收缩或破碎,破坏葡萄酒的密封状态,从而加速氧化,导致酒液污染。软木塞即使出现了很小的损坏,也会让氧气趁机进入酒瓶,使酒液变质而且发生颜色的变化。
3. 白葡萄酒未水平存放
我们都知道,起泡酒中会有许多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可以隔离进入酒瓶的氧气,大大地减小了氧化速度。因此,起泡酒可以垂直存放。但是,白葡萄酒并没有二氧化碳这样的“守护神”。所以白葡萄酒最好是水平存放,并且酒标朝上。如此一来,瓶中的酒液就可以与软木塞保持接触,保证软木塞的湿度和弹性,防止白葡萄酒变质和发生颜色的改变
如何储存白葡萄酒:
置于凉爽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白葡萄的储藏对环境温度要求非常高,特别是那些顶级葡萄酒,稍有不慎就会对葡萄酒的品质造成巨大影响。所以白葡萄应储存在凉爽恒温条件下,最佳储存温度为10℃至15℃之间,长期过热的储藏环境会使白葡萄酒失去新鲜度,出现煮熟的水果味道。
避免振动
我们都知道,长期的振动会加速液体的化学反应,所以将白葡萄酒买回来后,应保持葡萄酒处于静置状态,避免振动,以保持白葡萄的良好品质。
酒瓶的放置
不同品牌的白葡萄拥有不同类型的瓶塞,所以当我们遇上使用软木塞密封的白葡萄酒时,应将其酒瓶倾斜放置,保持软木塞与酒液接触,避免软木塞过于干燥,失去密封作用。而螺旋型瓶盖、玻璃塞以及佐克瓶封的白葡萄则可以竖直放置或者平躺放置,都没有什么大碍。
红酒开瓶后颜色变了还能喝吗?
不能。
如果红葡萄酒的颜色比较黯淡,没有光泽,呈不正常的棕色,那它可能已经过度氧化或者受到了其他污染。如果葡萄酒的颜色混浊,漂着雪花状,基本就可以认定这瓶酒已经变质了。
高温是葡萄酒的克星,储存葡萄酒的理想温度是13至15摄氏度左右,高于这个温度可使葡萄酒的成熟加快,使酒迅速走向老化。被光线过度照射的葡萄酒可有着湿纸板或湿羊毛的气味,使葡萄酒的果味和果香丧失。平日里葡萄酒应该放在避光处。
扩展资料:
红酒和菜肴的搭配:
一般来说,红酒比较适合红肉、奶酪、酱汁类和熏肉制品,比如吃烤羊肉就要搭配醇厚的红葡萄酒。
适合与红酒搭配的中餐:烤鸭、烧鸡、烧肉、火腿、香菇、酱熏类食品。
适合与红酒搭配的西餐:火腿、奶酪、牛排、羊排、野味、蛋类。
不要将葡萄酒、白酒、啤酒三者混合饮用,健康专家经研究表明,此种饮酒方式导致患肝癌的风险大为上升,是不喝酒或不混饮者的8倍。专家提醒,多种酒类混饮让人不仅更容易醉,对大脑、肝脏、胃肠道的刺激也更大,很容易导致混饮者酒精中毒。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三招揪出变质葡萄酒 看颜色、闻气味、尝味道
人民网-三种食物不宜与葡萄酒搭配 喝红酒要注意
为何自己泡的葡萄酒时间长了会从红色变为褐色
葡萄酒从红色变为褐色,由于密封不严,已经过度氧化或者受到了其他污染,变质了。如果葡萄酒的颜色混浊,漂着雪花状,基本就可以认定这瓶酒已经变质了。
如果葡萄酒闻起来有发霉、陈腐、鸡屎味、湿纸板的味道,那这瓶酒可能过度氧化了。葡萄酒因为氧化硫导致病变时,气味特别强烈,非常刺鼻。
深吸一口气后,鼻子前端可感觉到明显的异味。假如对葡萄酒的品质有所疑虑,可采取以手掌盖住杯口的方式,然后用力地上下晃动酒杯,当掀开手掌后,马上深吸从酒杯里散发出来的气味。
辨识葡萄酒是否变质、变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闻了之后再喝一口。变质的葡萄酒一般有潮湿气味、腐臭味。
扩展资料:
葡萄酒中含有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这些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它可以不经过预先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特别是对体弱者,经常饮用适量红葡萄酒,对恢复健康相当有利。此外,经常适量饮用红葡萄酒还能预防衰老、延年益寿。
葡萄酒能刺激胃酸分泌胃液,每60-100克葡萄酒能使胃液分泌增加120毫升。葡萄酒中单宁物质,可增加肠道肌肉系统中平滑肌肉纤维的收缩,调整结肠的功能,对结肠炎有一定疗效。甜白葡萄酒含有山梨醇,有助于消化,防止便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三招揪出变质葡萄酒 看颜色、闻气味、尝味道
人民网-葡萄酒功效多 女性小酌葡萄酒有6大好处
葡萄酒显黄色怎么办
因该是选择葡萄的问题,葡萄酒的颜色取决与葡萄皮,你如过用去皮的葡萄,那酿出来肯定发黄
影响酿葡萄酒颜色的原因有以下五大类因素:
第一、 葡萄原料的品种与成熟度
酿造红葡萄酒的葡萄品种有许多,其中有颜色深的,如赤霞珠、黑比诺;有颜色浅的,如品丽珠、玫瑰香等。有时候葡萄种植户把品丽珠,甚至玫瑰香掺入赤霞珠中一起送到葡萄酒厂销售,有的酒厂被蒙混过关,有的酒厂检验出来,但也只能降价收购了,用这种原料酿出的葡萄原酒颜色无疑偏浅。另一方面就是葡萄原料的成熟度。葡萄浆果从座里开始至完全成熟,需经历史幼果期、转色期、成熟期、过熟期等四个阶段。成熟期时,葡萄达到品种固有大小和色泽,含酸量迅速降低,含糖量上升,这一时期持续约35—50天,也只有在这一时期末葡萄才能充分成熟。对于酿造红葡萄应在葡萄完全成熟,即色素物质含量最高但酸度不过低时采收。
第二、酵母菌对红葡萄酒颜色的影响
酒精发酵就是酵母菌将葡萄浆果内的糖转化为酒精和CO2气体的过程。酿造葡萄酒可采用自然酵母发酵,菌种扩大培养发酵,活性干酵母发酵。活性干酵母由于使用方便、启动发酵速度快,副产物低,发酵彻底等优点,已逐渐取代前两种,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厂家所喜爱。目前国内酒厂使用的活性干酵母种类繁多,有国内的安琪酵母,西班牙Agrovin酵母及莱蒙特(LALLEMAND)公司的活性干酵母,而且分类很细,有干红专用酵母、干白专用酵母、起泡酒专用酵母等。以莱蒙特公司的活性干酵母为例,其中光干红专用酵母又有D254、RA17、BM45、RC212等。每一种不同型号的酵母酿出葡萄原酒颜色差异很大。
第三、酿酒设备对红葡萄酒颜色的影响
葡萄酒发酵容器有水泥池、碳钢罐、橡木桶、立式发酵罐和旋转罐。旋转罐有加热、冷却系统,能够控制浸渍温度,且具有一定的保压能力,当发酵罐内压力到达一定程度时才开始排气,发酵刚启动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覆盖在罐中葡萄浆果的上表面,既起到了防止氧化,又有二氧化碳浸渍作用。旋转罐可设定罐体转动间隔时间和正反转转动圈数,葡萄浆果在旋转罐内定时转动,使皮渣、汗液充分均匀,有利于色素浸提。
第四、倒罐次数对红葡萄酒颜色的影响。
立式不锈钢罐发酵红葡萄酒,在酒精发酵期间,倒罐的方法、倒罐的时间与倒罐的次数至关重要,是体现酿酒师水平的关键工艺点之一。倒罐俗称打循环,就是将发酵罐底部的葡萄汁泵送至发酵罐上部,分开放式倒罐和封闭式倒罐。开放式倒罐将葡萄汁从罐底的出酒口放入中间容器中,然后再用泵送至罐顶部;封闭式倒罐是直接将泵的进酒口接到罐底的排酒口,直接泵送入罐顶部淋洗皮渣。倒罐的主要作用有:(1)使发酵基层,包括加入的原辅料充分混匀;(2)压帽防止皮渣干燥,促进液相与固相之间的物质交换;(3)使发酵基质通风,提供氧有利于酵母菌的活动,并可避免SO2还原为H2S。而目前国内许多酒厂在整个酒精发酵过程中只进行3-4次倒罐,主要在加亚硫酸、酵母、白砂糖时进行,其认为倒罐的主要作用仅仅是为了混匀发酵基质。但这远远不够,因为随着酒精发酵的进行,葡萄皮渣由于比重轻,另一方面由于发酵时不断上升的CO2气体,使皮渣上升,在罐内葡萄汁的上表面形成厚厚的一层,俗称“帽”,结果造成上面的皮渣干燥与汁液隔离,并且在与皮渣相接处的汁液形成饱和层,不利于浸提作用的进行,这时就需要用倒罐来淋洗整个皮渣表面,破坏形成的饱和层,使之有利于花色素、单宁等的浸提。
一般情况下,在干红葡萄酒整个酒精发酵过程中,需要进行三次开放式倒罐,第一次在加入果胶酶、活性干酵母时,倒罐量约为罐体容积的1/20;第二次开放式发酵刚启动时,倒罐量约为罐体容积的1/5;第三次可在加糖时进行,倒罐量约为罐体容积的1/10。至于封闭式倒罐,可在葡萄入料满罐后进行第一次封闭式倒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入料时加入的SO2充分混合均匀。其余时间,可每天进行一次封闭式倒罐,每次倒罐体容积的1/5或每天进行2次封闭式倒罐,每次倒罐体容积的1/10,主要目的是为了混匀发酵基层和淋洗皮渣、破坏饱和层、加强色素浸提。
第五、分离时间对红葡萄酒原酒颜色的影响。
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皮渣的分离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与天数,它与葡萄原料质量,酒精发酵启动的时间、发酵速度、发酵温度及所要求生产的葡萄酒的种类密切相关。有的酒厂以浸渍发酵天数决定分离时间,有的酒厂以葡萄酒的比重来判定是否该分离,也有的酒厂直接在发酵终止时分离葡萄皮渣。在酒精发酵刚开始时,葡萄皮中的花色苷、单宁及芳香物质不断地被浸提出来,但当葡萄酒的颜色达到一定程度时,酒中的花色素含量不再上升,酒的颜色不再加深,这时如果不分离葡萄皮渣继续浸渍,葡萄皮渣会吸附一部分酒中的色素、使葡萄酒颜色变浅,而酒中单宁的含量随着浸渍时间延长而上升。因此如果要生产在2-3年消费,颜色深、果香浓、酒体柔和、单宁含量较多的葡萄酒就应该缩短浸渍时间,一般也就在酒精发酵启动后5-6天,比重在10-15天左右分离,最好的办法是用肉眼观察、比较,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520mm处吸光值,当酒中色素达到最高值时分离,发酵温度控制在25-27℃为宜。相反,为了获得需长期陈酿的葡萄酒就应延长浸渍时间,如果葡萄原料成熟度与质量好的话,可直接在酒精发酵中止时分离皮渣,使酒中富含单宁,具有较强的结构感,而发酵温度可控制在27-30℃范围内。
想要颜色较深的干红葡萄酒,建议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选取颜色较深的葡萄品种,控制葡萄成熟度,让葡萄充分成熟,在葡萄浆果中色素含量最高且酸含量不过低时采收,并在除梗破碎前进行一道分选工序,剔除成熟度不够的生青果、腐烂果等。
2、选用适宜的酵母菌种,最好是干红专用且有利于色素单宁、芳香物质等浸提的酵母菌种。
3、合理适当地使用酶制剂,使有利于浸渍作用。
4、迅速启动酒精发酵,并合理使用SO2,防止葡萄浆果色素被氧化。
5、发酵期间多打循环,一般情况下,可每天进行1—2次封闭式打循环洗皮渣,处理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6、发酵温度可控制在25—28℃范围内,过低不利于浸渍作用进行,温度过高会使酒体粗糙,副产物多。
7、准确掌握皮渣分离时间,当色素含量最高酒体颜色最深时迅速转罐分离,进行纯汁发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