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研

厦大财政系教师有哪些(厦门大学财管)

教会网 2022-10-31

厦门市海沧区地方税务局的领导信息

张开华

厦大财政系教师有哪些(厦门大学财管)

男,汉族,1955年3月生,福建永定人,1973年12月参加工作,厦门大学党政专业毕业,现任厦门市海沧区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1973年12月至1986年1月陆军39师就职,1986年1月至1994年8月任厦门市税务二分局科员、副股长、股长、科长,1994年8月至1998年5月任厦门市地方税务局人事处副处长,1998年5月至2002年9月任湖里区地方税务局局长,2002年9月至2009年11月任湖里区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2009年11月至今任海沧区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主持全面工作。

陈红伟

男,汉族,1966 年7月生,河南驻马店人,1994年8月参加工作,厦门大学财政学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厦门市海沧区地方税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1994年8月至2001年7月任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税务教研室教师,2001年7月至2001年9月厦门市地税局外税分局挂职干部,2001年9月至2002年4 月任厦门市地方税务局政策法规处科员,2002年4月至2003年12月任厦门市地方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聘任),2003 年12月至2010年3月任厦门市地方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2010年3月至今任现职。

分管办公室、征收管理与法规科、规费征收管理科、工会、妇委会工作 。

张海滨

男,汉族,1970年8月生,福建晋江人,1992年8月参加工作,厦门大学财政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厦门市海沧区地方税务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1992年8月至1994年8月厦门市税务局机关党委干部,1994年9月至1998年6月任厦门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科员、副科长,1998年7月至2000年7月任厦门市地方税务局机关党委副主任科员,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任厦门市地方税务局直征局科长,2001年9月至2005年9月任厦门市思明区地方税务局科长,2005年9月至今任现职。

分管税政管理科、人事教育科、监察室、党支部、团支部工作。

李建明

男,汉族,1963年2月生,福建连江人,1982年11月参加工作,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财政学专业毕业,现任厦门市海沧区地方税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1982年11月至1995年4月任连江县税务局干部,1995年4至1997年3月任福建省地方税务局稽征处科员,1997年3月至2009年6月历任福建省地方税务局直征分局副主任科员、副科长、主任科员、科长。2009年6月至今任现职。

厦门大学财政学专业怎么样?

很好,全国唯二的财政学基地,另外一个是对外经贸大学

厦门大学财政系介绍

厦门大学财政系源于1928年的“银行学系”,1951年设立了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1981年开始招收财政学硕士研究生,1984年开始招收财政学博士研究生。1985年成立了厦门大学财政科学研究所。1987年成为全国首批惟一的财政学国家重点学科点,2001年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点。2004年成立了厦门大学劳动经济研究中心,2005年劳动经济学科被评为福建省惟一的重点学科点。财政系设有财政学(含税务)、公共经济学、资产评估、劳动经济学、网络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六个博士点和六个硕士点。财政系的本科专业有财政学、税务和网络经济学。在校学生规模1050人,其中博士生96人,硕士生193人,本科生761人。系主任为陈工教授。

1.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健全

本系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3人,其中教授10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0人,占50岁以下教师的80%。这是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梯队完整,群体优势明显的师资队伍。老一辈的学术带头人邓子基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财政经济学家,在我国财政经济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张馨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中青年财政学专家,邓力平教授、杨斌教授是全国著名的税务专家。

2.科学研究水平高、成果丰硕

本系拥有强大科学实力。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在财政基础理论、税收理论与政策及公共投资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国家分配论"的形成和发展,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论"上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从而在财政理论研究上处于全国的前列。近十年来完成省部级以上科学项目55项,出版专著48部、教材50部,发表了数百篇重要论文。获国家级奖励和省部级奖励60多项,多项成果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在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上也取得了相多丰富的成果,五年来,已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有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课程被评为福建省精品课程。获福建省精品课程立项2门,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立项1门。

3.人才培养数量质量并重、成效显著

本系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重要目标,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的要求,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人才,如第一届博士生董大胜博士现为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第一届硕士生何立峰现为厦门市市委书记。财政系毕业生就业面广泛,系友在财政金融界有广泛的影响力。1987年至今已培养财政学博士110名,硕士220名。

4.科研教学设施精良、条件优越

本系大力改善教学、科研条件,自1987年以来,先后投入885万元加强学科建设,目前已建成了国内高校领先水平的硬件设施,如投资300余万元建立的财税模拟教学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多煤体教学系统,开设了财政学、税收学、电子商务等网络课程。同时,拥有世界第二大信息咨讯企业美国桥讯?德励公司提供的世界先进财经信息实时卫星接收系统和一流的信息数据库可供利用,所有设备均通过光纤联接教育科学网和国际互联网,为教学科研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支持。

5.学术交流积极广泛,国际国内影响较大

本系注重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近三年来,主办国际学术会议2次,海峡两岸学术会议3次,国内重大学术会议5次, 10余人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先后有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外著名大学的教授前来做访问学者。本系多位中青年学者曾在美、英、加、澳等国大学留学、工作或进修,并与这些国家的教学科研机构保持密切的合作。2004年以来,已与德国玛格德堡大学、台湾逢甲大学财税学系、台湾政治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财税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

刘晔的个人简介

1989—1993 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本科生

1997—2000 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硕士生

2000—2003 厦门大学财政系博士生 1993.7—1997.8 福建省土地管理局(现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计划财务处、地产评估中心

1997.8—2000.7 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硕士生

2000.9—2003.12 厦门大学财政系博士生

2003——至今 厦门大学财政系

2013.2至今 厦门大学财政系副主任 [1] 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文献述评, 财贸经济, 2010年6期

[2] 资源税改革的效应分析与政策建议, 税务研究, 2010年5期

[3] 我国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 教育与经济, 2009年4期

[4] 对税收本质的重新思考——基于制度视角的分析, 当代财经, 2009年4期

[5] 对公共财政逻辑起点的重新思考——市场失效的理论纷争与现实启示,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8年1期

[6] 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创新与进一步发展, 当代财经, 2006年5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