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天气

台风的海底是怎么样(台风是海边才有吗)

教会网 2022-11-01

海洋台风的威力有多大?

人们有时会在热带洋面上发现一种状如蘑菇的强烈气旋,其直径通常在几百千米以上,云层高度在9000米以上。这就是台风。它带来的涌浪、暴雨和风暴潮对海上航船和海岸设施破坏极大。

台风的海底是怎么样(台风是海边才有吗)

台风就像是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旋涡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就像温带气旋一样,在北半球热带气旋中的气流绕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相反。在靠近热带气旋的中心,气压越低,风力越大。

但是,发展强烈的热带气旋,如台风,其中心却是一片风平浪静的晴空区,即台风眼。

在热带海洋上发生的热带气旋,其强度差异很大。1989年以前,我国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的热带气旋,称为“强台风”。

由以上定义不难看出,热带气旋是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的总称。但由于热带低压破坏力不强等原因,习惯上所指的热带气旋一般不包括热带低压。

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需要巨大的能量,因此它形成于高温、高湿和其它气象条件适宜的热带洋面。据统计,除南大西洋以外,全球的热带海洋上都有热带气旋生成。

大多数的热带低压,并不能发展为热带风暴,也只有一定数量的热带风暴能发展到台风强度。台风之间的强度差异也很大,有的强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每秒35米,但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超过每秒50米的台风也不鲜见。

如在浙江省瑞安登陆的9417号台风,登陆时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速,就达每秒45米。

热带气旋的生命史可分为生成、成熟和消亡3个阶段。其生命期一般可达一周以上。有的热带气旋在外界环境有利的情况下,生命期可超过两周。当热带气旋登陆或北移到较高纬度的海域时,因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高温高湿条件会很快消亡。热带气旋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因其发生频率高于地震灾害,故累积损失也高于地震灾害。

海洋台风

海上刮大台风时,是否会对水下正常航行的潜艇产生影响?

台风是一种杀伤力巨大的自然灾害,特别是海上舰艇,遭遇台风之后往往是凶多吉少。古代的时候,台风是军舰的克星,元朝的忽必烈曾经派遣了几万军队远征日本,结果这支大军在日本海岸遭遇了台风,最后全军覆没。现代军舰同样也惧怕台风,哪怕是美国的十万吨级别的航母,听到台风来袭的消息,也要加速离开。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些强大的台风,甚至能够掀翻几十万吨的油轮,更别说万吨级别的军舰了。不过台风对于潜艇的影响却很小,潜艇在台风来袭的时候,只要不浮到水面上,基本上不会有沉没的危险。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它的形成同气压有关,是水面以上的气流变化造成的。因为形成因素的制约,台风只能对地表目标和水面目标进行有效的杀伤,对于水面下的物体只能间接地造成影响,影响的深度不会超过100米。现代潜艇下潜深度一般都在300米以上,即使是面对着超强台风,潜伏在这个深度的潜艇也能够高枕无忧。

虽然潜艇只要不上浮,台风就不能够直接伤害到潜艇,但是台风依然会对潜艇的航行产生一定的影响。潜艇在深水区域不能和外界联络,如果为了躲避台风,错过了联络的时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会。而且潜艇的下潜时间也会受到能源的制约,核动力潜艇不用担心动力的问题,常规动力潜艇则需要考虑燃料是否足够。一旦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能不能回到港口且不说,最怕的就是台风还没有过去,潜艇因为供氧问题只能上浮。

而且台风发生的时候,潜艇在水下的航行路线也会受影响,因为无法有效的探路,可能会迷失方向,台风还会引发一些次级灾害,如果发生了海底地震,那么潜伏在深水区的潜艇,就难免会受到影响了。因此台风对于水底正常航行的潜艇,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的,在台风爆发之前,所以舰艇包括潜艇都会主动地撤离,避免无谓的损失。

为什么台风都是在海洋里产生的?

热带的海洋是台风的老家,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

在温度高的海域内,正好碰上了大气里发生一些扰动,大量空气开始往上升,使地面气压降你,这时上升海域的外围空气就源源不绝地流入上升区,又因地球转动的关系,使流入的空气像车轮那样旋转起来。当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这又助长了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地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这就形成了台风。

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才是台风生成的地方。那里海面上气温非常高,使低层空气可以充分接受来自海面的水源。那里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而这些水汽是台风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没有这个原动力,台风即使已经形成,也会消散。其次,那里离开赤道有一定距离,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台风发展气旋式环流和气流辐合的加强。第三,是热带海面情况比中纬度处单纯,因此,同一海域上方的空气,往往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定常条件,使台风有充分的时间积蓄能量,酝酿出台风。

在这些条件配合下,只要有合适的触发机制,例如,高空出现辐散气流或南北两半球的信风在赤道稍北地方相遇等,台风就会在某些热带海域形成并增强。根据统计,在热带海洋,台风常常产生在洋面温度超过26-27℃以上的地区。

产生台风的海洋,主要是菲律宾以东的海洋、我国南海、西印度群岛以及澳洲东海岸等。这些地方海水温度比较高,也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之处

台风后青岛海滩上很多海鲜,台风给海洋带来了哪些伤害?

台风对海洋其实造成的影响非常小,毕竟台风就是从海洋中产生的。而且如果真的要说台风对海洋造成什么影响的话,最多也是给近海造成了一些影响,让近海中在一些海洋生物被卷了上来。台风是不可能给深海造成影响的,因为台风的力量还是太小了,海洋的力量真的很大。

其实海洋的生态系统还是非常稳定的,是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台风而扰乱海洋的生态系统。所以其实自然界是很强大的,台风是不可能给自然界造成很大的影响的。如果真的要说台风造成什么影响的话,那他造成最大的影响的就是我们人类。台风让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威胁。而且也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的上班,学习。而且台风过后,会出现很多细菌,而且也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而且台风本来就是在海洋生产生的。对于海洋,它的破坏肯定是非常非常小的,而对于陆地,它的破坏力还是比较大的。像是台风过后,很多的大树都被吹倒了,还有很多的公共场所都被弄得一塌糊涂。还有很多人每天也担惊受怕。其实台风对海洋其实影响是比较小的,雷锋台风影响最大的是我们人类。

所以台风其实对海洋的伤害还是很小的,海洋受到过的伤害还不如人类。海洋受到的影响,也就是近海的一些海洋生物被卷到陆地上来。而这些也正好给我们人类带来好处。台风也给人类的财产造成损失。所以真要说台风给海洋造成了伤害,其实真的没有什么。

在大海中的超强台风,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台风的破坏程度极强,以历史上最强的台风泰培为例。

泰培存在早期产生大量降水,安德森空军基地在台风经过关岛附近洋面期间的总计降水量高达2310毫米。风暴大规模环流的外围雨带给菲律宾吕宋岛山区带去中等程度降水。

台风产生的暴雨引发洪水,突破了美国海军陆战队位于横须贺市附近训练设施富士营的防洪墙,营地内的海军陆战队员进入山上的木屋躲避,但屋内还设有油库,由于受到洪水的影响,两只橡胶储油囊的软管出现破损并脱落,导致大量燃油泄露并流到山下,被其中一间木屋配备的暖气设备引燃,这场火灾夺走了13名海军陆战队员的生命,另有68人受伤,营地的兵营毁于一旦,还有包括15间木屋在内的其他多所建筑物被毁。兵营之后得以重建,还为所有在火灾中丧生的军人建有纪念场所。

台风泰培从冲绳以东约65公里海域掠过,当地持续风速约每小时72公里,阵风时速达到112公里。日本的持续风速缺乏数据纪录,估计应该处在台风强度的最低标准。该国的农业和渔业因这场台风过境而遭受了数百万美元的损失。有8艘船搁浅或沉没,44名渔夫遇难或失踪;一艘中国货轮因遭遇台风而断成两截,幸运的是其上46名船员均顺利获救。

暴雨在日本各地山区引发了600余起泥石流,超过2.2万套民居被洪水淹没,导致42人死亡,另有71人失踪,283人受伤。有70处河堤决口,27座桥梁和约105处堤防被毁。风暴过去后,至少有1.1万人流离失所。泰培摧毁了包括苹果、大米和桃在内的多种作物,还有5艘船只因海况恶劣沉没,首都东京都有多幢50层高的建筑物在大风之下左右摇晃。日本交通也受到严重影响,有200次列车和160架次国内航班取消。有报道称,泰培是13年来吹袭日本的最强风暴。

威力巨大的海洋台风是什么样的?

人们有时会在热带洋面上发现一种状如蘑菇的强烈气旋,其直径通常在几百千米以上,云层高度在9千米以上,这就是台风。它带来的涌浪、暴雨和风暴潮,对海上航船和海岸设施破坏极大。

台风可分为台风眼区、台风涡旋区和台风外围区。台风眼区是台风的中心部分,这是一个相对稳静、具有少云或无云天气的空心管状区,直径在10~60千米,气压极低,且稳定少变,四周被高高的云墙所环绕。这里的海面状况十分恶劣,对船舶危害极大的金字塔浪,往往出现在这里。台风涡旋区是绕台风眼周围的最大风速环形区,这里高大宽厚的云墙宽达几十千米,它的半径约100千米,在该区40米/秒~60米/秒的大风是常见的事,曾出现过100米/秒以上的强风。台风外围区是台风的边缘大风区,这个区域内的天气乱云翻滚,雨量时大时小,时降时停,风力向台风中心逐渐增大,气压降低。

1935年9月26日,日本海军第4舰队在三陆冲海面行进时突遇台风,但他们迎着狂风恶浪仍按原计划前进、当时台风中心最大风速达40米/秒,最大浪高在14米以上。舰队横穿台风,进入台风眼。结果38艘军舰遭到狂风巨浪的袭击,“初雪”号和“夕雾”号驱舰被拦腰切断,“望月”号舰桥断裂,进入危险半圆的水雷舰全部覆没,14艘5000吨以上的大型舰艇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人员大量伤亡,损失极为惨重。

日本的中部和关东地区在1958年9月26日遭到了台风袭击。台风带来的暴雨使伊豆狩野河大堤决口,伊豆北部平原成为一片汪洋,5000人随即命丧黄泉。名古屋市和四日市等地的海岸线上洪水滔滔,5000人再次被洪水卷走。这股来自伊豆湾的台风,使人们不仅知道了台风的可怕,也尝到了海啸的滋味。

1954年的9月26日也曾刮过一场台风,那次台风从日本本土横贯而过后,又折回来袭击北海道,巨大的风浪把8000吨级的青函联运船“洞爷丸”号掀了个底朝天,1300多人葬身海底。“洞爷丸”并不是一艘普通船,而是令全体船员自豪的优质船,并且船的操纵设施也十分先进。当时,在函馆海面不仅有“洞爷丸”,还有许多青函货物联运船,这些船也在顷刻之间颠覆沉没。

1970年11月发生在孟加拉国的台风是近代最严重的台风灾害。这个在孟加拉湾强烈发展的台风,中心气压低至940百帕,最大风速达120节(62米/秒)。它于11月12日夜间到13日凌晨,在吉大港附近的哈提亚登陆,猛烈袭击了孟加拉沿海。狂风、暴雨、大海潮,吞没了无数岛屿、渔村和农庄。由于那两天正好是阴历十月十四和十五,赶上了天文大潮,加上风暴潮水,潮位最高超过6米,滔天巨浪把许多还在酣睡的人席卷吞噬。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有30多万人丧生,几千万人流离失所。整个人口稠密的恒河三角洲瞬间变成一个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其遭受经济损失之巨大,是难以估量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