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包含什么是普通话的词条

教会网 2022-11-01

普通话是什么意思

1.平常的话

包含什么是普通话的词条

2.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

3.普通话 是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

4.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普通话可看作官话方言的次方言。所以现代人读唐诗宋词元曲基本都能押韵),从《唐韵》到宋代《广韵》和明代初期的《洪武正韵》是继承。

5.沿革: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什么是普通话呢?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通语。

1、在语音方面,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指采用北京话中符合规范的语音,并不是全部采用北京话中的所有语音。语音标准是就整体而言的,并非北京话每个音都是规范和标准。

2、在词汇方面,北方方言作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涉及区域广,人口多。北方方言通行于长江以北各省汉族地区;长江下游镇江、南京北部及皖南部分沿江地带;湖北省除东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区;广西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区;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少数民族区域以外的全部汉族地区,使用人口在7亿以上。

3、在语法方面,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因为“现代(不是近代)”的文学大家的著作对现代汉语影响较大,另外还有国家的法律规章,著作报告,典范性很强。这些著作运用的语言在语法上也是典范的。

普通话的定义

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认定的现代标准汉语。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可实际上普通话语音采集地是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金沟屯镇。普通话与汉族人口占比最高的官话方言区最为类似,“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有“普遍”和“共通”的含义。

词语释义: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 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 文言文)、“普通话”和“ 俗语”( 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 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 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1949年新成立的北京中央政府确定现代标准汉语由国语改称普通话。

来源:

现代汉语标准语,孕育于中原的 中原官话(所以现代人读 唐诗宋词元曲一般都能押韵),从《 唐韵》到宋代《 广韵》是继承,定于元明,是“官话”体系。明初定都南京,南京官话被推崇,以 南京官话为官方语言, 金陵雅音(以《 洪武正韵》为规范)以古中原 雅言正统嫡传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的标准音。 朱棣夺取建文帝的帝位,迁都北平(改为京师,称北京),以南京人为主、从全国各地迁徙数十万贵族、富户、民众。以 南京官话为主要基础影响元大都语音,经历明朝整个时代的过程,北京官话(异于北京胡同音)初步形成。

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

什么叫普通话?普通话是什么?

【导读】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建立和推广规范的、全国通用的语言(标准语),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任何一个要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所必须完成的社会历史任务。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准音。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以及变调、轻声、儿化等。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众多造成了我国多种语言并存的局面。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共56个民族,存在有80多种语言。大家都知道,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不通必定会防碍人们的正常交往,也就必然会限制经济、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都获得了巨大发展,为人们扩大交往,寻求自我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各地的方言障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交往。人们要消除方言障碍,就必须学习普通话这一法定语言。

同时,信息处理、传输手段的不断发展,我们即将进入人机对话、口语机译的时代,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是适应办公现代化、高效率工作的必备条件。尤其在高校,云集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子,如果教师用自己家乡方言授课,那就会影响教师家乡以外的众多学生的听课质量。

除此外,普及普通话还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意义。为此,国家将每年的9月的第三周定为(普通话宣传周),让更多的人自觉认识到作为中国人应当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不仅是个人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的综合反映,也是促进交流、扩大交往,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总之、学好普通话,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全民素质的具体行动。行动起来,说好普通话,从我做起。在推广普通话同时也要保全当地语言,不要推广普通话就不要当地语言,最好是学校双语教学,普通话要学,当地语言要学,两不 误。如果中国只得一种语言,单一语言,中国文化就没有这么辉煌灿烂了。综上所述,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的标准是什么?

普通话(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汉语不等同于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与人民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

现代普通话的主要来源是元朝时期以大都(北京)话为基础所编制的《中原音韵》,前身是明清官话,到了雍正年间,清朝正式确立北京话为标准官话。现代普通话跟东南地区方言相比,保留的古音比较少,并且消失了“入声”。

语音特点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

1、声母除舌尖后擦音、鼻音 、边音外,无浊音;

2、韵母多复元音,鼻韵母有前后之分;

3、没有声母的清浊对立,没有入声韵,尖团合流,声调较少,调式简单,另外有轻声和儿化韵。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