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殖

对虾要喂多少饲料(虾吃多少饲料)

教会网 2022-11-01

南美白对虾喂料参考表

南美白对虾喂料参考如下

对虾要喂多少饲料(虾吃多少饲料)

饵料中蛋白质的比率占20%以上,即可正常生长。其生长速度较快,在盐度20‰~40‰、水温30~32℃的自然条件下,从虾苗至成虾的180天内,平均每尾对虾的体重可增至41g,体长由1cm增加到14cm。

虾苗放养后前10天,一般不投饵或少量投喂。10天以后开始投喂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要求达30%以上,日投饵量为虾总体重的3—8%(小虾按体重8%,中虾按体重6%,大虾按体重3%计算投饵量)。

同时根据水质状况,可投喂少量洗净绞碎的福寿螺以及淡水小杂鱼,以增强体质。每天早、中、晚3次投饵,投饵比为2:3:5。

扩展资料

南美白对虾饲养过程中使用的生物饵料包括水蚤、轮虫、丰年虫无节幼期。水蚤是幼虾的天然饲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质,能够促进幼虾的生长,并且提高其对疾病的预防能力。

轮虫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其游动速度与营养价值让轮虫非常适合成为开食饲料。丰年虫无节幼体适合在仔虾期的前5天进行投喂,能够促进仔虾生长。

脂类为虾类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能量物质,它可提供虾类生长所必需的脂肪酸、胆固醇及磷脂等营养物质。南美白对虾商业饲料所推荐的脂类水平为6.0~7.5%,且建议的最高水平为10.0%。南美白对虾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须由饲料提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美白对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对虾

养殖南美对虾,每天需要投喂多少饲料?

要人工养殖南美白虾,首先要选择树苗,我们在当地成功地在田地里养殖了南美白虾。养殖户表示,选择苗子是关键,苗子不好,南美白虾养得不好,都有购买“铁庙”的经验,买回来的虾不长,不仅死亡,而且因此在养殖上选择优质的虾苗。

南美白虾对水质要求严格。南美白虾有紧急反应,水温基本上要保持恒温,水质不被污染,每天都要换水,水不能太胖,如果肥料降低溶解氧量,最好含有15度的盐度。虾池深度为1.5米,底部为锅底形状,虾池应设置氧气机增氧器。另外,水太胖,藻类长得快,虾脱皮快,增长太快,赶不上好行情。

南美白虾主要以水中藻类为食,可以适当补充蛋白质饲料。南美白虾有脱皮的习性,每次剥皮都会长一点。对虾脱皮期间要加入脱皮素,帮助虾脱皮,防止虾脱不了皮而死亡。一般饲养70天左右就能达到商品虾规格。

南美白虾养殖场分两个阶段饲养,苗期使用粗标准养殖,高密度养殖,生长阶段分组养殖,密度不能太高。南美白虾武当山4003354600公斤左右。饲料以蛋白质饲料、骨粉、鱼粉、贝壳粉为主,水要培养藻类,为南美白虾提供诱饵。

南美白虾饲料分为半节材/超虾料、42-43蛋白质水平、白虾料、40蛋白质水平、混合料、35-37蛋白质水平。一般来说,如果是高位池和土糖的高密度精量,一般都是超虾材料(为什么说是超虾材料?南美白虾1988年引入中国前,草虾养殖占近80%,因此,以后的白虾现在是统一天下的虾,但饲料是养草虾的材料,可以养白虾。名字都是纯的就什么都不是了。

在土糖或高位池中驯化的是密度比较低的,选择专门为白虾设计的饲料——白虾。

最后,鱼虾混在池塘里,可以喂鱼虾混养料,鱼可以吃,白虾也可以吃。

如何正确喂养?这自然是困难的,我们勤劳能干的工人,他们发明了虾酒,即材料桌,通过观察供应大众饲料的摄取情况来增加和增加,材料大众饲料的配置比例不固定,在1-5%左右,一般需要2-3英亩以上的材料桌,控制时间在1-2个小时内相同。

如何饲养对虾?

观赏虾

观赏虾的饲养和观赏鱼有一定的区别,观赏虾需要虾屋或者虾管供其躲藏,而观赏鱼则是需要一些水草,很多方面会有诸多的不一样,那么,除了我们在养殖观赏虾的时候该注意什么呢?又该如何饲养观赏虾?

一、淡水养殖观赏虾有两大类

1、小型观赏虾大小在3厘米左右,如樱花虾、水晶虾、苏虾等等。

2、螯虾系列标志就带螯也就是大钳子,大小从5厘米到30厘米不等,如迷你橘螯、蓝魔、白螯也是有好多种。

二、纯白虾这两大类

1、小型虾里有白金虾;

2、螯虾系列里有白螯。

白金虾只能长3厘米,这个大小就能繁殖,但是有一定难度。混养没问题,不会打架。蜕壳不用管。缸里有隐蔽的环境就行,主要指水草多。寿命大概1到1年半。小型虾都空间要求不高,最小20厘米的缸也行,关键是水质要控制好没问题。 白螯最到能长到15厘米,到10厘米多时就能繁殖了。螯虾混养比较困难,除非缸要大,空间大。另外每只虾都要有自己的虾屋或虾管,供虾在里面躲藏,混养一定会打架,寿命能活2年多。

观赏虾

三、饲养方法

要养出优质的观赏虾,最关键的还是水质。观赏虾对水质的要求都比较高,它们不同于一般观赏鱼,它对水质非常的敏感一般情况下,饲养观赏虾的缸内水的PH值在5-8之间, KH值(水的相对硬度)在1-6之间。而且PH值6.2-6.8,KH值1-2的条件是比较合适的。【饲养的时候还是要根据不同观赏虾的不同需求来调整鱼缸的水质标准】

观赏虾对水温的要求也比较高,对水温的变化也非常的敏感,因此在饲养的时候,在温度控制上也有较高的要求。严格来说,观赏虾不适合高温饲养,正常情况下将水温控制在22-24摄氏度之间是比较合理的。当观赏虾处于繁殖期的时候,还应该将水温合理的提高1-2度。当水温达到25摄氏度的时候,就是其孵卵的最佳温度。

要养好观赏虾,饵料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虾是杂食性的,基本上以“素”为主,偶尔也可以吃吃荤的。粒粮、片粮、红虫、丰年虾、苔藓、水藻、水草、泥中矿物质、淡水虾专用粮、有机波菜等,都可以成为观赏虾的食物。其中菠菜可能是虾比较受欢迎的一种食物。在喂养观赏虾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其食物的营养丰富和均衡。要合理的搭配食物来喂养观赏吓死,长期单一的饮食这对虾的健康也是不利的。

观赏虾比较脆弱,养殖过程中最好不要用手去触碰,因为手上的细菌很多,很可能让观赏虾生病,还有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观赏虾在脱壳时都会被别的虾攻击,应注意隔离。

南美白对虾对饲料的摄食量如何?

南美白对虾胃肠发达,性贪食,但对饵料的固化率较高。在正常生长情况下,投饵量为其体重(湿重)的5%左右;或投喂后1.5小时检查饲料观察台的残饵情况和虾胃饱满度,饲料观察台基本不剩余饲料,对虾饱胃率达70%即可。白天投喂饲料量的25%~35%,夜间投喂饲料量的65%~75%,但投喂量的多少,可以进行适应性调整和驯化。

白对虾投料量参照表,附养殖技术及管理

;     

      回答

      体长为1厘米:虾的头数为33333(条/斤)左右、放苗日龄为2天时,虾的投料比一般是13%,一般每10万尾虾苗的日投喂量是195克左右。体长为10厘米:虾的头数为38.46(条/斤)左右、放苗日龄为89天时,虾的投料比一般为3.0%。

      一、白对虾投料量参照表

      1、当虾的体长为1厘米:虾的头数为33333(条/斤)左右、放苗日龄为2天时,虾的投料比一般是13%,一般每10万尾虾苗的日投喂量是195克左右。当体长为10厘米:虾的头数为38.46(条/斤)左右、放苗日龄为89天时,虾的投料比一般为3.0%,每10万尾虾苗的日投喂量是78.1斤左右。

      2、在白对虾养殖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料台的观察来检查虾的状况,料台还能及时的发现对虾生长的问题和饲料投喂量是否充足,通过料台可时及时做出调整和处理,做到合理投喂,这样就能避免盲目性的投饵。

      3、合理的投料不仅可以有利于对虾的生长,还可以缩短虾养殖的时间,降低后期耗底的风险,这样养殖的成本降低了,还提高了养殖利润。所以,在对虾养殖管理中,确定投料量非常重要。

二、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及管理

      1、白对虾的养殖技术

      (1)如果养殖时使用的是大棚那么在4月中旬放养比较合适,外池放养时间在5月上旬最为适宜。放苗时温度在20°C以上最好,如果遇到长期的阴雨天,气温偏低、光照少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合适的时间再放养。

      (2)要掌握好鱼塘消毒时间,比如苗床在施用生石灰、漂白粉后如果还没有到药性就消失,这时如果上水放苗,就会造成钙离子和氯离子药害虾苗。

      (3)养殖时要注意虾苗在过一段时间后,必须将大的虾和小的虾区分开。如果将大虾和小虾混合在一起会导致大虾攻击小虾,甚至会以小虾为食。

      2、白对虾的管理

      (1)要经常进行池塘水色的调控,理想的池塘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可以在池中按比例施放氮肥和磷肥,瘦水池塘在早期还应该施放有机肥,追肥量要根据池塘水体透明度、PH值、水色等确定。

      (2)每天早上、中午、晚上要进行三次巡塘,观察水色变化和对虾是否有浮头现象。可以借助灯光观察和捞网检查两种方法检查对虾的活动情况、生长状况,如果出现异常应调节投饵量。

一万只南美白对虾一天喂多少饲料

根据表格所述:

1、对虾体长1.0—2.5厘米,1万尾虾苗投喂量为30—200克;

2、对虾体长2.5—4.5厘米,1万尾虾苗投喂量为200—840克;

3、对虾体长4.5—7.0厘米,1万尾虾苗投喂量为840—1350克;

4、对虾体长7.0—9.5厘米,1万尾虾苗投喂量为2700—4360克;

其实对虾吃料的标准:应该是已信号篓中虾料在1.5小时吃完为刚刚好。如果吃不完,下次减量,如果过早吃完,则下次加量。因为养虾过程中,会有偷死的情况发生,不能根据放了多少苗来判断能出多少虾,应该根据你喂的饲料来判断:一般对虾料肉比:1:1,也就是,你投了多少斤料,就有多少斤对虾。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