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虫怎么交配(白蜡虫怎么交配繁殖)
白蜡虫的人工养殖
一、白蜡虫及其寄生树白蜡虫雄成虫有翅,雌成虫无翅,发育均经卵、若虫、成虫等时期。每年一代,34月份雌成虫产卵,卵量约7000粒(雌雄性比例约1:3)。4-5月份卵孵化为幼虫,5-10天后即死亡在8月份2龄雌幼虫变为成虫,交配后,虫体逐渐长大,越冬后,到翌年3~4月份产卵,不久死亡。卵壳内的卵粒即为白蜡虫的种虫。白蜡虫寄生的寄生树中,女贞最适于繁育种虫,白蜡树最适于生产白蜡。对寄生树应进行轮放,以便恢复树势。二、放养技术立夏前后,应经常检查并根据种虫成熟情况,分批采墒。若寄生树准备轮休,可采用砍枝摘虫,若寄生树可继续放虫,则可采用留枝摘虫。刚摘下的种虫应在通风、干燥处晾晒2-3天,然后,用麻布或棕片做成长0.3米、宽0.25米的袋子,每袋装虫1.5公斤。运输途中,要做到通风透气,防止太阳直晒而使温度过高。若出现虫卵孵化。刚采下或从外地调回的种虫,应选择在通风、干燥、清洁、无污染的室内地面上或设架摊晾。每天用竹筷轻轻翻动2-3次,以利于透气,蒸发水分。在放养白蜡虫前10-15天,应对白蜡树的枝叶进行修剪,使树冠整齐,枝条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良好,减少病虫害,便于管理。修剪时,若发现树上有叶蜂、瓢虫等害虫,可在放虫前10天,用35%223乳剂300倍液喷杀;若有棉蚜、蓑蛾等害虫,可用90%结晶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消灭林间敌害。
在种虫摊晾期中,当雌幼虫(称“红虫”)大部分孵化,少数在虫壳上爬行时,应及时包虫。材料多用油桐叶、玉米壳、黄茅草等,也可试用5平方厘米大的纱布包虫。每个虫包可包上等种虫2-3粒,中等种虫4-5粒。包好后,摊晾2-3天,绑在虫树上,雄幼虫开始孵化出壳时,也就及时包虫。固定蜡包,每包可包大粒种虫20粒,中等种虫25粒,小粒种虫30粒。活动蜡包,每包可包大粒种虫20-30粒,中等种虫30-40粒,小料种虫50粒,然后把两包连成一“组”。在蜡包两侧及底部各戳3-5个小孔以利幼虫爬出,包内不致积水。蜡包包好后,再继续摊晾2-3天,才挂上蜡树。当虫包内雌幼虫孵化率达80%,包外有幼虫爬行时,要选择3-5无风晴天,在上午10时前把虫包绑上树。树种多为女贞,目的是生产虫卵。绑虫包数量,一般在长1米、直径2-3厘米的枝条上,可绑一个虫包,把虫包绑在距枝端约1米的2-3年生枝条分叉处并靠近叶片、包下有2-3个小枝处,同时使虫包在枝上分布均匀,轻重适度。
雄幼虫80%以上孵化后,也应选择2-5个无风晴天,于上午10时前,把蜡包挂上女贞树或白蜡树,目的是生产白蜡。要做到主枝多挂、侧枝少挂,蜡包紧靠枝杆,以免被风吹落。蜡包应挂在1-2年生枝条并靠近叶片的分叉处最为适宜。在1米长,直径2-3厘米的枝条上,可挂1-2包。挂包后1-7天,要经常检查雄幼虫定时情况,进行移包换树或换枝。若长50厘米、直径2-3厘米的大叶白蜡树枝上有6片满叶的雄幼虫小叶白蜡树枝上有7-8片满叶雄幼虫;同样,在大叶白蜡树倾斜枝上有3片满叶雄幼虫;小叶白蜡树倾斜枝上有5-6片满叶雄幼虫时,应该进行移包。雌虫可在绑虫包后10-15天内,幼虫定叶完毕后收包,而雄成虫待开始出包逃离时,就应及时收回虫包烧毁蜡像。
白蜡虫的生长环境
白蜡虫每年一代,3、4月份雌成虫产卵,卵量约7000粒(雌雄性比例约1:3)。4~5月份卵孵化为幼虫,雌幼虫分散栖附在叶片上面,雄幼虫群栖在叶片下面,经过20天后,蜕皮变成2龄幼虫,离开叶面栖附在枝条上,雌虫分散雄虫群栖。2龄雄幼虫时期可分泌蜡质。8月份化蛹,9月上旬蛹羽化为雄成虫,早找雌成虫交配,5~10天后即死亡在8月份2龄雌幼虫变为成虫,交配后,虫体逐渐长大,越冬后,到翌年3~4月份产卵,不久死亡。
白蜡虫是什么?
(white wax scale)
(吴次彬)
学名:Ericerus pela(Chavannes)。同翅目,蜡蚧科。分布中国陕西、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日本,苏联。寄主植物主要是白蜡树和女贞树。其雄若虫所分泌的白蜡,熔点高,理化性质稳定,具有防潮、润滑、抛光等性能,是国防、轻重工业、医药和文化教育等的重要原料或配料,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一年1代,以受精雌虫于寄主枝条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或中下旬)越冬雌虫开始产卵,5月上中旬或6月上中旬孵出若虫。产卵和孵化的迟早随产区气候不同而异。1龄若虫固定寄生于叶上,习称“定叶”。雌虫喜光,分散定栖于叶面。雄虫畏光,密集栖居于叶背面。雄虫定叶后2~3日开始分泌薄层白蜡覆盖体表,雌虫不泌蜡。1龄若虫在叶上生活15~20日变为2龄若虫离开叶面,选择幼嫩枝条寄生,习称“定杆”。雄虫定叶后于雌虫,定杆则先于雌虫。雌虫分散寄生于1~3年生枝条上,雄虫则群集于1~3年生倾斜枝的背阳面或在树冠荫蔽的垂枝上。2龄雄虫定杆后2~3日开始分泌白蜡(称蜡花),10日左右虫体为蜡质覆盖,到8月中下旬蜡花可厚达5~6毫米,此时脱皮变为前蛹,不再泌蜡,经4~5日变为蛹,再经4~5日羽化为成虫。成虫腹末的两根蜡丝从蜡花中伸出,习称“放箭”,经1~3日雄成虫由“放箭孔”向外退寻找雌虫交配。雄成虫寿命较短,一般在最后一次交配后不久死亡。雌虫在交配受精后仍寄生于原定杆部位,体渐增大,气温转冷后在原处越冬。第二年2月底以后虫体急剧增大,并自臀裂排出糖液成球状。糖珠初时淡白色,后呈淡褐色,大量产卵时则为红褐色。产卵结束,糖液干涸,至立夏或小满前后虫壳变硬,便可采摘,或用来培育种虫,或运往产蜡区生产白蜡。种虫和白蜡的生产环节和方法:①育树:种虫或白蜡生产都要培育健壮的寄主植物,在放养前应剪去徒长、过密、横串、枯老等枝条及藤蔓等,使之通风透光,让水分和养分集中于1~3年生枝条,为白蜡虫生长、发育提供良好条件。②包虫:采下或外地运回的种虫经过摊晾后供育虫的,在有个别雌蜡虫爬出母壳时用桐叶、稻草或纱布等材料包虫,每个虫包包种虫4~5粒;供产蜡的,让大部雌虫出母壳爬失,雄虫开始出壳时才包虫,每个虫包包种虫20~30粒。③绑挂:虫包包好后仍放阴凉通风处继续摊晾。供育虫的,待虫包上有少数雌虫爬出时,选择晴朗无风天气绑挂上树;供产蜡的,待雄虫开始出包时再绑挂上树。放养量要适度,过量会使部分蜡虫固定于较衰老枝条,泌蜡量低,过少则浪费可利用的有效枝条。④管理:虫包绑挂上树后,要加强管理、适时移包,使蜡虫定叶适量。蜡虫定叶后,要从速摘毁虫包,消灭包内的蜡蚧长角象。中期如树势变弱时,应适当施肥以增强树势。此外还应加强对黑缘红瓢虫和寄生蜂等害虫的防治。⑤收蜡:处暑前后开始放箭时,表明个别发育快的雄虫已羽化,此时大多数个体已进入前蛹或蛹期,不再泌蜡,应立即收取蜡花熬制白蜡。⑥摘虫:立夏前后(早的在清明,迟的在小满前后)当雌成虫的蜜露已干涸,虫壳变硬,用手指按压虫壳,凹下部分能弹回,掰开检查已无体液时,种虫已成熟,即可采收。摘下的种虫应薄层摊晾于通风室内的晒席上,每天翻动2~3次,以防虫卵坏死,待虫壳已晾干时即可包装启运。
白蜡虫是什么东西?
白蜡虫
白蜡虫是我国特产资源昆虫之一。别名“蜡虫”。昆虫纲,蜡纷科雌雄异体昆虫。雌虫无翅,体节区分不明显,呈苦虫态雕虫有翅,体节明显。雌虫一生只有卵、若虫、成虫三个虫胡,属不完全变态类型;雄虫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完全变S类型。雄虫泌蜡,雌虫行有性生殖而繁殖后代,生产“种虫”,雌雄生虫在白蜡生产中是同等重要的。白蜡虫每年一代,3、4月份雌成虫产卵,卵量约7000粒(雌雄性比例约1:3)。4~5月份卵孵化为幼虫,雌幼虫分散栖附在叶片上面,雄幼虫群栖在叶片下面,经过20天后,蜕皮变成2龄幼虫,离开叶面栖附在枝条上,雌虫分散雄虫群栖。2龄雄幼虫时期可分泌蜡质。8月份化蛹,9月上旬蛹羽化为雄成虫,早找雌成虫交配,5~10天后即死亡在8月份2龄雌幼虫变为成虫,交配后,虫体逐渐长大,越冬后,到翌年3~4月份产卵,不久死亡。卵壳内的卵粒即为白蜡虫的种虫。白蜡虫守主植物为白蜡树、女贞树。白蜡虫分泌白蜡,为高级动物蜡,熔点高(达肌℃~85℃)质地区硬,颜色洁白,透明度好,理化性能稳定,凝结力强,无臭,无味、润滑,广泛用于化工、工业、医药等行业。
我州各地均产,但以州中南部为多。过去西昌蜡央交易的“虫会”间名全国,当前应大力发展。白蜡虫的放养与惜花采收:
-、采收:优良种虫、健壮的寄主植物和管理技术三者紧密结合,是增产白蜡、蜡虫缺一不可的保证。在谷雨、立夏之间,蜡虫成熟后,须从树上摘下,称为“摘虫”,虫颗呈红褐色,表面糖质已干,撕开虫壳,没有浆质,用手指轻按虫壳2~3次,虫壳凹下去后立即弹起恢复原状,即为成熟象征,应及时采摘。摘虫时,用拇指与食指掐住虫颗,左右摇动,一粒一粒摘下,轻摘轻放,按等级、老嫩程度分别放在通风的大孔竹筐内,严禁用手大把抹下。采摘时间,一般阴天可以全天采摘;晴天早晚采摘。摘下的虫,应及时运至阴凉处摊晾。种虫在向措区运得中和过8到目的地放养之前,均须摊晾,以免发热坏死。
二、摊晾:种虫摘回(运回)后,要立即在阴暗、通风、干燥、凉爽。清洁的房屋内(严禁烟熏、油污及化肥、农药等熏坏虫子),用清洁的凉席、晒席等铺上一屋纸,进行摊晾(如不摊开,3小时左右即发烧,造成死亡)。摊陈时。应将虫子薄摊开成一层(不超过3厘米厚),每日用竹筷轻轻翻动3~4次,保持适宜温度。如要延长孵化时间,推迟挂放,可将虫转至阴暗低温处。
三、包虫:待雌虫大部孵化,见有少数虫在虫壳外开始爬行,即用纱布(5厘米见方)、或油桐叶、稻草、包谷叶等将虫子1~5粒(上等虫1~3粒,中等虫3~5粒)包为一包。用稻草包虫的包长约10厘米,底宽为3厘米;用油桐叶包虫,应在前1~2天将叶采回,晾干水气,擦去泥沙等。
四、挂放和管理:白种虫的挂放、管理:为使幼虫孵化,定叶、上树整齐、降低在定叶过程中损失率,包好的虫包放在室内(室温控制在17”~18℃范围内),使虫不断孵化,积累虫口数。等幼虫孵化率达 80%以上时,选择晴好天气挂放,幼虫可在1~2日内,甚至几小时内全部定叶。摊养时间一般以不超过 15~20天为宜。挂放前应用 25% 二二三乳剂300倍液,或用 90%晶体敌百虫 1,000倍液,喷射清洁虫园;做好修枝打叶;铲净树下杂草。用稻草包虫,应将底部向上,绑挂于二、三年生枝条的分叉部分上,这样虫包易接受阳光及早定叶,减低和避免敌害和雨水停留在包内虫颗上,使湿度增加造成的损失。用油桐叶包虫的虫包,要在靠树干的一面用竹扦戳7~8个小孔,以便蜡虫爬出,在虫包两个底角各戳一孔,便于漏水。绑挂时间应选择气温25℃左右。无风的晴朗天上午10时前进行为好。绑虫时,量树定包,量校挂包。小包匀挂,计算用种量。绑挂部位应在寄主二三年生的枝条上,离技条尖端1米左右,靠近叶片枝条的背风面,虫包至少离地面1米以上,包下应有2~3台以上枝条。挂包后应检查有无漏挂、重挂、倒挂、吊挂和虫包掉落,以便及时补挂,过重的要减少虫包,挂倒和悬吊的要及时纠正,防止风吹雨打,人畜践踏。用油桐叶、稻草包虫的,待虫子爬完后,要及时解包烧毁,杀灭包内的蜡蚊长角象并避免其它害虫寄居。纱布虫包解下后,用开水煮后继续使用。若定杆雌虫过多过密,要加强寄主树的中耕、除草、施肥、打去花穗,使其生长健壮。
四川发展白蜡虫的主要障碍是霖雨季节(6~9月),雌虫大量死亡。应适当修剪寄主树,疏去未上虫的新技,打去秋芳和过密的叶片,使其通风透光。树冠下开沟排水,减低环境湿度。干旱夏季,室9内温上升到40℃以上时,裸露枝条上的雌虫易死亡,应尽量保持树冠枝叶有一定的密度,打去花尖,促其萌发新技新叶,并对虫树施肥、灌水。目雄虫的挂放与管理:蜡产区挂蜡,是在虫子运到后(或蜡虫下树运回后),和种虫挂放一样,先在阴凉干燥通风暗室内摊养,待雌虫大部爬走完,雄虫开始爬出时,即开始包虫(包虫材料同种虫)每包包虫20~40粒(挂固定包的,大颗虫20粒,中颗虫25粒,小颗虫30粒左右;挂活动包的,大、中、小颗虫分别用20~30、30~50粒)。在室内摊养二三天幼虫大批( 80%以上)孵化,选择晴朗无风、气温 25℃左右的天气上午挂放树上。挂放时先摇落寄主树上的黄叶,挂包部位以一二年生枝的幼嫩枝条,离技条尖端1米在右,挨近树上叶分叉处最适宜,挂活动包的,用叉竿将虫包挂在适宜枝条分叉处,挂后3~5日内检查雄卓定叶情况,及时挑包。挑包时间应掌握在拇指粗。50 ny长的白蜡树直立枝条有6片满叶的雄虫,或斜生枝上有3片满叶的雄虫时。用女贞树挂蜡的应在拇指粗、1米长直立技上有4~5片满叶,15~20片花叶的雄虫时挑包。挂包后,在雄虫全部爬完时,及时解包煮沸或烧毁;防治危害蜡虫和寄主树害虫;蜡虫定杆后,杀除瓢虫幼虫(蜡狗子);适时灌水施肥,保持寄主树生长旺盛;严禁瓜藤上树。
五、蜡花的采摘、加工:雄虫上树经约100天左右,到处暑、白露节前后,当白蜡条上开始出现白色蜡丝(放箭)时,表明发育快的雄蛹已羽化为成虫,即将飞出,大多数雄虫已进入前踊或真蛹阶段,不再泌蜡,应及时采收。可摘蜡花一块,放在手中揉碎,视其蜡花和虫蛹,应蛹呈淡褐色,即蜡花已成熟,应及时采收;如蛹带青灰色,说明措花嫩不宜采收;如蛹焦黄色是蜡花已老,要抓紧采收。收蜡时间,以阴天、小雨天最好,易剥下剥净。若在晴天采收,应在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若遇久晴,可喷洒清水然后采收,以免蜡花破碎造成浪费。采摘方法,一般用刀砍下蜡枝,再用手剥取蜡花,立即送至熬蜡房及时加工,以免蜡花堆沤冲饶,发臭、变色,影响白蜡质量。育虫树上的蜡花,也应采收,但耍留一定数量(约为技上雌虫数量的 20%),待其羽化与雌虫交配,为杀除跳小蜂,蜡花可提早10天左右采收。蜡花采收后,放在沸水锅内熬煮,每50公斤蜡花,加水20公斤左右,待蜡花全部溶化,蝴g浮在水面时立即熄火,降低温度,用瓢将浮在水面的蜡脂舀入蜡盆内,冷却后即成头蜡。取锅内剩下的蜡米子,装入布袋,用清水漂洗数次,放在锅内木制十字架上,再渗水继续熬煮,用木棒不断挤压,使袋内蜡米子破碎再溶解一部分错脂,舀人盆内冷却后称为二蜡。最后剩下的蜡渣,可作肥料或饲料。通常100公斤蜡花,可提取毛蜡 80~ 120公斤,其中头蜡约 50~75%;二蜡 25~50%左右。成品蜡的提制,一要配料恰当, 二要激水适时,配料一般按头蜡60~ 70%, 二蜡30~ 40%的比例配好,打成碎块,每50公斤蜡渗入清水功公斤熬煮,先大火后用微火,待溶化后除去杂质,注意掌握火候,将蜡脂舀入盆内冷却后,即成“米心白蜡”。马芽错是用头、 二蜡共 50%左右熬煮而成。米心、马牙白蜡两种规格,用麻袋或蔑包装外套竹筐。每件50公斤。
附:图为渡边长吻白蜡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