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五经指什么(论语十二章五经指什么)

教会网 2022-10-24

五经指什么

五经指《诗》《书》《易》《礼》《春秋》等五部儒家著作。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诗》温柔宽厚,《书》疏通知远,《乐》广博易良,《易》洁静精微,《礼》恭俭庄敬;《春秋》属词比事。中医学指指肝、心、脾、肺、肾五脏的经脉。汉以后称为五经。

五经指什么(论语十二章五经指什么)

《诗》又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现存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包括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各篇的创作年代,大部分已不可确知。根据部分诗篇考查,最早的约作成于西周初年,最晚的约作成于春秋中期。全书是经过五、六百年时间的积累、并经过搜集者的加工和润色而成的。

《书》也叫做《书经》或《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记述商、周两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重要战争、阶级关系、政治制度和政策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易》也叫做《易经》或《周易》,是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可能成书于战国或秦汉之际。其对自然或社会变化的论述,富有朴素的辩证法观点。

《礼》也叫做《仪礼》、《士礼》或《礼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礼仪制度的汇编,共有十七篇。旧说周公制作或经孔子修定。据近人的考证,认为可能成书于战国前、中期。

《春秋》也叫做《春秋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以鲁国的历史为主,简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相传经孔子整理成书。在此书中,还记录了我国地震七次,这些资料都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

五经指的是哪五经?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诗经》

这本书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年间的300多首民间诗歌,据说周朝就设立了采诗官,每到春季就会摇着铎,一种形态类似编钟的乐器,召集民众收集歌谣乐谱,《诗经》中主要分为风,雅,颂3个部分,《周颂》是最早产生的,由于是贵族所作,所以大多是祭祖和颂神的歌曲。

2、《尚书》

这是最古老的记载王室言论的书籍,其中包含着很多周商时期的重要史料,据说最早是由孔子整理编撰,但后经焚书坑儒,几乎全部被毁灭,但是后来鲁恭王搜寻孔宅时,却发现了另一本《尚书》,经后人修订,比原来多了16篇。

3、《礼记》

其实《礼记》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戴德编撰的《大戴礼记》,一个是他的侄子戴圣的《小戴礼记》,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礼记》,主要是讲述了先秦的礼法制度,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丧葬礼仪和服装,学生和老师间的相处之道,还有祭祀流程,以及孝道等。

4、《周易》

主要是讲述了周朝的占卜哲学知识,阴阳八卦和五行水火都是来自其中,最早只在民间流传,后发展壮大后出现分化,形成了儒门易,筮术易和道家易。

5、《春秋》

主要讲述鲁国历史,但语言隐晦且简练,因此出现了很多对其进行补充的书籍,代表就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后和春秋进行了合订。

扩展资料:

五经名单:《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书五经

五经是什么

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为历代儒客学子核心研习书经。《诗》温柔宽厚,《书》疏通知远,《乐》广博易良,《易》洁静精微,《礼》恭俭庄敬;《春秋》属词比事。中医学指指肝、心、脾、肺、肾五脏的经脉。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为历代儒客学子核心研习书经。《诗》温柔宽厚,《书》疏通知远,《乐》广博易良,《易》洁静精微,《礼》恭俭庄敬;《春秋》属词比事。中医学指指肝、心、脾、肺、肾五脏的经脉。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诗》又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现存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包括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各篇的创作年代,大部分已不可确知。根据部分诗篇考查,最早的约作成于西周初年,最晚的约作成于春秋中期。全书是经过五、六百年时间的积累、并经过搜集者的加工和润色而成的。

汉朝儒经《白虎通义·五经》曰:“以为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陵迟,礼乐废坏,强凌弱,众暴寡,天子不敢诛,方伯不敢伐。闵道德之不行,故周流应聘,冀行其圣德。自卫反鲁,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经以行其道。”也就是说,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编订五经宗周以成王道。在乐经散失之前,其实有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礼记·王制》:“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诗书礼乐是周朝的贵族教科书。虽然诗书礼乐是儒家递相传习的典籍。但儒家之外,战国各家也多传习。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后《乐经》失传(一说没有此书),成为五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