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美食

如何去除虹鳟鱼身上的粘液(如何处理虹鳟鱼)

教会网 2022-11-03

如何清理虹鳟鱼

哥们儿,你买的 虹鳟鱼多钱一斤啊,嘿嘿,在洛阳海鲜市场买的还是?

如何去除虹鳟鱼身上的粘液(如何处理虹鳟鱼)

清蒸鳟鱼的做法?

虹鳟长得非常漂亮,金黄色的表皮显得非常尊贵,虹鳟鱼属于冷水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广的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养殖品种之一。虹鳟不仅肌肉发达、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可食部分大,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100克可食部中含蛋白质18。6克、热值却低于150卡,是一种高蛋白、高可溶性脂肪和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低热值、低胆固醇的优质水产品。 在每100克可食部中,含有ω3 不饱和脂肪酸3克,其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减轻因风湿和牛皮癣所产生的痛苦。虹鳟还含丰富的脂溶维生素A和D、水溶维生素B12和B6、 EPA(20碳5烯酸)和称为“脑黄金”的 DHA(22碳6烯酸)。食用虹鳟可预防慢性疾病、糖尿病及某些类型癌症。研究表明:每天食用50g虹鳟鱼,患心脏病的概率可降低50%。 胖子采用清蒸的方法来制作这条虹鳟,更能体现鱼的本味。

原料:虹鳟鱼、葱、姜、白酒、花生油、蒸鱼豉油。

做法步骤:

第1步、虹鳟鱼去除内脏洗净。

第2步、用刀从鱼背上开一刀。

第3步、撒上一些葱姜丝,淋上白酒。

第4步、放入蒸锅中旺火上气蒸10分钟。

第5步、将蒸好的汤汁倒掉,检出葱姜丝,再重新撒上一些葱姜丝。

第6步、浇上一勺热油。

第7步、淋上蒸鱼豉油即可。

小贴士:

蒸鱼的时间要由鱼的大小决定。

鱼身上的黏液怎样去除

鱼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肉类食材之一,鱼的肉质鲜嫩,而且营养价值也很丰富,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肉类食材之一。我们家人特别爱吃鱼,基本上隔三差五就要吃一顿鱼,鱼虽然很营养又好吃,但有一部分的人却不怎么喜欢吃鱼,原因就在于鱼肉中自带的一股鱼腥味,为了去掉这个鱼腥味,很多人都在烹饪的过程中入手,有的人会在煮鱼和腌制鱼的过程中,加入生姜、料酒来去腥,还有的人直接加入大料一起炖煮,以此来提香并掩盖住鱼肉的腥味。这些做法也并不是无道理,但这样做只是“治标不治本”,想要彻底的去掉鱼腥味,还需要从加工鱼的第一个步骤开始,那就是处理鱼肉的过程。做鱼时,用生姜料酒去腥,大错特错!这才是最正确做法,收藏好。

之前有看到过一些内容介绍,说鱼身上有一条线,这条线就是“鱼腥线”,这根线就在鱼的身体两侧中央各有一条侧线,说是把这根鱼腥线拔出来,这样做出来的鱼就不腥了,这其实并不是正确的做法,这根鱼线,并不是什么鱼腥线,它的学名是:鱼的平衡神经线,它是鱼在水中能感觉水流方向、强度和振动的皮肤感觉的“器官”,去掉这根线,对去腥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接下来就来跟大家分享真正有帮助的去腥处理方法。做鱼时,不管是啥鱼,把鱼身上这“4个部分”丢掉,就能彻底去腥。

鲜活的鱼刚捞起来,让店家帮忙杀鱼的话,拿回来表面都是血水,很多人就简单的清洗一下,就烹饪了,这其实是不对的。有时间的建议把鲜活的鱼买回家自己杀鱼,这样处理得更干净彻底一些。

这里就拿鲜活的草鱼来示范,其实这个方法适用所有鲜活鱼类的处理。鱼身上有4个部位是鱼腥味的关键。

鱼的第一个腥味来源:鱼血

处理方法:给鱼放血

鲜活的鱼刚买回来先别急着破开肚子去内脏,我们先用剪刀从鱼头下方鱼鳃链接鱼肉的部分剪断。然后放在装满水流动的水槽里,让草鱼的血水流出来,鲜活的草鱼在呼吸的过程中将体内的鱼血释放出来,鱼血流干净了,鱼肉会更白,而且能减少鱼腥味,鱼肉会更好吃。这个过程也叫做给鱼放血,很多做生鱼片的鱼都需要用到这个步骤,这样处理出来的鱼肉更白,没有腥味。一般家里处理小一些的鱼也不需要这个步骤,这个是对于做鱼生、鱼片的大鱼时可以用。

鱼的第二个腥味来源:鱼黑膜

处理方法:去掉黑膜

放血好的鱼,就可以接下来的步骤了,破开鱼肚把鱼鳃和鱼的内脏去掉,然后冲洗干净。如果是需要片鱼片的话,就可以把鱼骨去掉,鱼肉对半分开来,把鱼肉片分开鱼肚破开,我们就能明显的看到鱼肚子里的黑膜了(上图黑色的部位),这个部位是鱼腥味的第二个来源,如果没有搓洗干净的话,煮出来的鱼肉会带有浓重的腥味。这样破开的鱼比较直观的看到,处理黑膜也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撕下来。

如果是整一条鱼烹饪的话,我就可以用手将鱼肚撑开来清洗,把黑膜完全清洗干净就可以了。

鱼的第三个腥味来源:贴骨血和喉部的腥骨

处理方法:去掉骨血和腥骨

这点是很多人都很容易忽略的点,但这也是鱼腥味的重中之重的部位。贴骨血位于鱼腹部的中间鱼骨刺的部位(上图鱼泡和鱼骨紧贴的部位里面红色的就是骨血)。鱼腥骨位于鱼的喉咙和鱼鳃接近的部位。(上图红线圈起来的部位就是鱼的腥骨),这两个部位一定要掰开清洗干净了,不然煮鱼的时候放再多的生姜和料酒都很难掩盖住其中的腥味。

鱼的第四个腥味来源:鱼皮表面的黏液

处理方法:用80度的热水淋鱼身刮黏液。

这点也是很多人都忽略的一点,有杀过鱼的人都知道,鱼的表面特别滑手,那是因为很多鱼的表面都有一层黏液。这层黏液也是鱼腥味的来源之一,去掉它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用80度的热水在鱼身的表面淋一下,然后用刀来刮掉表面的黑黏液,冲洗干净即可。(80度的水刚好可以让黏液凝结在一起,又不会将鱼烫过度,怎么判断水温的80度,有水量温度计的可以直接测量,没有的话可以准备5个小碗的清水,把4碗水先倒入锅里煮沸,然后关火倒入剩下的一碗凉水,就可以得到80度的热水了)。刮洗干净的鱼皮表面,是不会有黏糊糊的感觉的,一些做凉拌鱼皮豆必须有这个步骤,不然鱼皮口感不好,还有腥味,很影响口感的。

虹鳟鱼杀了真空还是洗了真空

虹鳟鱼杀了真空。

将宰杀的鱼肉浸泡在20℃8%NaCl溶液中半小时,捞出晾干,放入真空塑料袋内,并抽真空。将真空袋内的虹鳟鱼预冷到2℃,然后按照连续变温程序,使虹鳟鱼降温到-0.8℃至-2.0℃之间的贮藏温度,保持该贮藏温度,使虹鳟鱼实现超冰温贮藏。虹鳟鱼肉在贮藏时不被冻结,贮藏时间最长可以达到3天。

虹鳟鱼的其他保鲜方法

虹鳟鱼的保鲜方法主要有低温保藏、电离辐射保藏、气体保藏等。良好的保鲜方法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能有效地防止微生物的繁殖腐败,具有抑制酶类的生化反应和空气的氧化作用,符合食品卫生条件。一是具有适于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及时有效处理大量水产品的条件和能力。

当前采用最多、效果最好的是低温保藏法,其他方法在使用条件和使用效果上都存在着一些限制和缺陷。

1、低温保藏

包括在低温下冻结贮藏和非冻结贮藏两个方面,一般也称为冷冻和冷却。引起虹鳟鱼腐败变质的细菌主要是嗜冷性菌类,其生长的最低温度为–7~-5℃,最适温度为15~20℃。如低于最适温度,微生物的生长即被抑制;低于最低温度则停止生长,大多数细菌在0℃左右生长就延缓下来。

在低温范围内,温度稍有下降即可显著抑制细菌的生长。在冻结温度下微生物被抑制除因低温的效果之外还由于鱼体水分冻结降低了水分活度。此外各种酶的活性也随温度下降而减弱,在-20℃左右时被显著抑制,-30℃以下时几乎停止。鱼死后的化学变化如油脂的氧化反应速度也随温度下降而显著减低。

鲜虹鳟的低温保藏方法有冰藏、冷海水或冷盐水保鲜、微冻保鲜和冻结保藏。

2、冰藏

广泛应用的保鲜方法。冰融化时可吸收大量热量以降低鱼体温度,融化的水还可冲洗去虹鳟体表所附细菌及污物。对鲜鱼时常使用小的冰块或冰片以一层鱼一层冰的方式保藏。保藏时间因保藏而异,一般为1~2周。

3、冷海水或冷盐水保鲜

将鲜鱼浸于温度一般为-1~1℃的冷海水或冷盐水中保藏,此法主要应用于渔船或罐头加工厂内。在渔船上应用时须先用冰或制冷设备使海水或盐水冷却。如将鱼体浸在冷海水或冷盐水内冷却至0℃后取出改用冰保藏,则效果更好,其保藏期约为10~20天。

4、微冻保鲜

以低温海水或低温盐水在鱼体之间循环流动,经微冻后保藏。微冻温度为-2~-3℃,使鱼体内的水分部分冻结,保藏温度为-3 ℃左右。其保藏期可达20~30天不等。

采用冷海水或冷盐水保鲜与微冻保鲜,其效果均优于冰藏,原因是温度较冰藏低,而且冷却的鱼体较坚实,有利于运输。缺点是可造成鱼体退色和鱼肉内盐分增高;同时海水或盐水内混入鱼的血液、粘液等污物后容易产生泡沫和污染。

5、冻结保藏

亦称冻藏,是将鲜虹鳟先在冻结装置中冻结后再置于低温冷库。鲜虹鳟开始冻结的温度为-0.5~-2℃。从开始冻结到-5℃前后,肌内组织中约80%以上的水分即行冻结。

鲜虹鳟的冻结一般采用速冻法,即要在30分钟内通过0~-5℃的最大冰晶生成带。冻结后的贮藏温度一般要求低于-18℃,也可采用-30℃甚至更低的贮藏温度。

6、气体保藏

气体保藏法主要用于水果、蔬菜、肉类,也有研究用于虹鳟保鲜的。这也是一种与低温保藏结合应用的保鲜法。所用气体为二氧化碳与氧的混合物,有时掺加氮作为惰性填充物,用以代替空气在低温的库房或容器中进行虹鳟的保鲜贮藏,其质量和期限要比单独使用低温保藏更好更长。

气体保藏对虹鳟的保鲜作用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碳干扰了细胞酶系统的某些功能,因而抑制了细菌的代谢作用。此外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降低了鱼体pH值,也有利于抑制细菌的生长。在低温下二氧化碳溶解度增大,采用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碳与低温结合,其保鲜效果更好。

在气体保藏中,鱼体细菌的种类分布由原来占优势的革兰氏阴性菌转变为革兰氏阳性菌,因而使鱼体腐败细菌被抑制,并可减轻腐败产生的气味。

鱼身上的粘液怎么去除

去除鱼身上的粘液的步骤如下:

1、将鱼宰杀并简单清理,洗干净鱼肚子里的脏东西和鱼血。

2、把洗干净的黑鱼放置在砧板上,用菜刀从头至尾反复刮鱼鳞,每面刮1分钟左右。这样初步去除大部分的粘液。

3、再次清洗鱼,这时粘液少了很多。

4、但是头部、尾鳍还是有不少粘液。将一瓶开水倒入不锈钢洗菜盆中,水温在80摄氏度为宜,把鱼放入水中稍微烫一下即捞出。

5、再次用菜刀将鱼的两面刮一下。

6、这时鱼会通体雪白,粘液不见了。再将鱼清洗干净即可烹饪。

这样就解决了去除鱼身上粘液的问题。

虹鳟幼鱼小瓜虫病是什么样的,该怎么防治?

烂鳃病:烂鳃病可以由细菌引起,也可以由寄生虫或霉菌引起。病鱼不活泼,鳃盖外张,慢游在池边和排水口,不爱摄食,鳃部分泌异常性粘液,并局部褪色。严重时菌体覆盖整个鳃表面,丧失鳃的正常功能。水温4~9℃时易发此病,以春季多见。防治方法:用2000倍的硫酸铜溶液洗浴1~2分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